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等重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家長們對兒女的教育的重視程度都普遍提高,這本來是件大好事,但是從以前的被生計所迫,沒時間管孩子的教育,即「放羊式」的。如今,家長們又進入另一個教育誤區,就是違背孩子循序漸進的成長規律,用的是「寵物式″或「填鴨式」,利用各種補習,搞得好像全世界的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全才」似的。不少家長以為自家的孩子是全世界最聰明的,熟不知全世界只有一個「第一」,千軍萬馬擠同一座獨木橋,不摔下去才怪。
說真的,很多家長的做法是「侵權」加「奪權「,嚴重違背孩子的年齡特點,也違背孩子學習與成長的規律,家長們做了「吃力不討好」事,尚且未知,還自以為是,以為只要孩子的文化成績好,就行,其他的都由家長包辦代替了。其實教孩子儘快學會獨立生活技能,學會與人和諧相處的合適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家長要學會慢慢地放手,早些讓孩子們學會生活自理,要學會忍受孩子的失誤甚至是失敗,家長一定要堅持以鼓勵為主,堅決放下「家長式」的架子,堅持正面引導孩子成長。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挫折中不斷地成長、成材。
寬嚴相濟,把握教育尺度,家長老是說:「我是為孩子好!」,就自以為可以為所欲為了,就完全不顧孩子的年齡特點,不顧科學的教育規律了。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螺旋上升的過程,反覆一定會有的,很正常!正確的應對方法是引導,而不是責罵。可惜有的家長以為對孩子嚴格就是「打罵」,「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一套,已經老掉牙了啦!各位家長在讀小學時期,次次考100分,一直都沒考過第二名,是真的嗎?我只知道我沒有做到!
對家長們的幾點忠告:
①孩子的天性是玩,如家長能善於引導,讓孩子天天玩得好、玩得開心,堅持在玩中學、樂中學。至少能玩出個身心健康的,身體健康、心態平穩,才有可能培養出「狀元「之材。千萬別把自家的孩子圍在一個小圈子裡,小魚兒將來一定要回歸大海的,去迎接更高更大風浪的。道理很淺顯,很多家長卻改不了,也做不到。悲哀!
②家長的教育職責,主要是對孩子進行為人處事,良好道德品質方面的教育培養。而這些教育培養主要是靠家長的「身教」,而不是「言教」,囉裡囉嗦的家長,絕對不是合格的好家長,也可能教不出優秀的孩子,就算孩子學習成績優秀了,將來參加工作時,一定會遇到很多生活中的問題的,甚至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幸福的。溫室裡的花長得再鮮豔漂亮,也依然無法抵禦風霜的。
③一個合格的好家長,應該是重「引導」,而非靠「家暴」,打或罵絕對是家庭教育的敗筆,這不需要再討論的。反而是寬嚴有度、善於因勢利導的家長能做到最好,又最輕鬆,「狀元」學生不是老師培養出來的,而是家長善於「引導」與「身教」,教出來的。
④教給孩子簡單的獨立生活技能,是家長們的一項重要任務,從教給孩子做家務開始,如做衛生、飯、洗衣服等等都是,循序漸進,慢慢提高要求和難度。否則你培養出的孩子,連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以後咋獨立工作與生活呢?那是被家長剝奪了孩子學習生活技能的機會,會禍害孩子終生的,你信嗎?其實,「自己的事情,要自已做」,幼兒園老師就教過了,為啥還很多家長不願意,是寵孩子?還是顯擺家長自己能幹呢?我覺得是在害孩子,你信嗎?連「泡麵」也不會煮的孩子,一大堆,我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