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6月5日,由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復混肥工程研究中心、中國化工學會化肥專業委員會主辦,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承辦的2017年中國復混肥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全國復混肥工程中心第二屆年會在山東臨沭史丹利科技研發中心召開,會議以「減量增效、綠色發展」為主題,就復混肥目前面臨的問題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展開廣泛討論。
荷蘭瓦格寧根大學、中國農科院、上海化工研究院等20多家國內外科研院所的專家、企業代表等500多人參與會議。諾貝爾獎獲得者、荷蘭瓦格寧根大學教授Oene Oenema,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處長李文軍、中國化工學會化肥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徐大剛、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高進華、中國農業科學院肥料與施肥技術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趙秉強、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等專家學者出席會議並作主題報告。專家企業面對面,企業介紹自身發展面臨的問題及關注的技術,專家就企業創新、產品結構優化調整、逆勢發展等給出建議。
針對當前復混肥行業生存發展環境趨於緊張的局面,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修學峰指出,經歷了多年的高速發展後,復混肥行業積累了如實際開工率不高,企業數量多、規模偏小,企業研發和創新能力差,國際市場競爭力偏弱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關於行業發展著力點,全國復混肥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徐大剛指出,高效、環保、節能、功能化將是未來復混肥行業發展的趨勢,企業只有瞄準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堅持科技創新、調整產品結構,才能實現復混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高進華表示,作為企業代表,深知農業機構與科研院所對行業發展的重要性。 2016年史丹利與上海化工研究院等單位一起申報的基於高塔熔體造粒技術榮獲國家發明獎,為中國複合肥行業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高進華
來自荷蘭的諾貝爾獲獎者Oene Oenema教授表示了對中國農業發展與肥料技術突破的堅定信心。他指出,目前世界有超過20億人口迫切需要改善營養狀況。而中微量元素肥料可以通過參與或構成多種酶等活性物質,促進作物發育,在提高農產品品質、改善人口營養狀況等方面,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他相信中國農業一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中國肥料技術在創新型企業的推動下,也一定會取得突破性的發展。
諾貝爾獎獲得者、荷蘭瓦格寧根大學教授Oene Oenema
全國復混肥工程中心簡介:
全國復混肥工程中心是上海化工研究院與史丹利農業集團共同發起組建的產學研一體化的研發中心,是中國唯一的復混肥產學研合作機構。中心致力於探索復混肥行業的發展方向,研究開發肥料綠色環保工程技術以及與行業相關的共性和前沿技術,並通過優勢互補、雙贏互利的合作模式,把取得的成果和經驗回饋給社會,從而推進我國復混肥產業的技術進步。
史丹利農業集團簡介:
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是一家專業從事複合肥生產及銷售、糧食收儲、農業信息諮詢、農業技術推廣、農資貿易等在內的綜合農業服務商、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科技創新示範企業、全國最大的高塔複合肥生產基地。現有總資產63億元,員工8000餘人,年生產能力520萬噸。2017年,史丹利農業集團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目前,公司已在山東、吉林、廣西、湖北、河南、江西、甘肅等地建有10大生產基地,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以縣級為單位的2000多個銷售服務網點,實現了在全國研發、生產、營銷和服務的總體布局。
(責編:霍亞平、王佩)
國務院批覆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近日,國務院正式批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武漢市也享受同等「待遇」。此外,《規劃》還提出強化長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會城市地位,繼續做大做強洛陽、宜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