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益慰:閃耀在手術刀上的道德光芒

2020-12-19 央視網


華益慰為病人做完手術後露出欣慰的笑容。於聰慧攝

  2006年,有著50年黨齡的華益慰又一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妻子張燕容將榮譽證書帶到病床前。衛楓攝

  面對病人,華益慰的第一個表情總是微笑。他的微笑讓患者感受到了親切;他的微笑讓人感受到了真誠;他的微笑讓患者有了戰勝疾病的信心。(資料照片)

  從醫56年來,華益慰婉拒和退還的紅包不計其數。這是1997年5月9日,華益慰以患者張秋海的名字存入銀行的1000元現金存摺。衛楓攝

    「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託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題記·摘自《諸氏遺書》

 

    仲夏京城,雷雨大作。

    北京軍區總醫院9層8號病房,躺著一位憔悴的老人。

    73歲的原外一科主任華益慰,晚期胃癌,生命垂危。

    氣管,切開了。腹部,插著5根導管。那雙曾經挽救無數生命的雙手,無力地搭在胸前……

    驚雷滾滾,淚飛頓作傾盆雨,人們的心碎了——

    他手術那天,醫院野戰醫療隊正在郊外演習。整整一上午,許多人拿著手機,焦急地等待著病理報告,山谷中一片肅靜。

    癌症患者劉菊榮老人,擠了一個多小時的公共汽車,來看望華益慰。她說,就是爬,也要再看給我做手術的華醫生一眼。

    老紅軍羅文書來到病床邊,華益慰睡著了。老人搬來一把椅子,老淚縱橫地守候著他。

    家住郊區的一名醫院臨時工,整天盯著田裡的南瓜:「第一個結出的南瓜最甜,一定要讓華主任嘗嘗……」

    病房門前,從天南海北趕來探望的人們絡繹不絕地送來鮮花。百合花、馬蹄蓮、沾著鄉間泥土的野花……成片地盛開,成片地凋謝。

    一名普通軍醫的病情,為何讓那麼多人如此牽腸掛肚?

    感動人們的,不僅是他高超的醫術,更是他高尚的醫德、人格的力量!

    從醫56年來,華益慰用一把尋常的手術刀,劃出一條璀璨的人生軌跡。

    一名人民軍醫的道德光芒,在刀鋒上熠熠閃耀!

   ●從醫56年,患者再貧窮,手術風險再大,他總是挺身相救——

    「誰推我們也不能推,誰不治我們也要治」

  7月3日下午,河北唐山豐潤常莊鄉金川院村農民張乃香,領著曾經接受華益慰手術治療的女兒王文亞,急匆匆趕來看望華醫生。

  跌跌撞撞撲倒在病床前,母女倆話沒出口,便熱淚長流。

  一步三回頭地走出病房,張乃香向記者訴說了一段往事——

  「我閨女命真大,唐山地震,她縮在牆角沒砸死。後來,又得了吐血的病,差點死了,多虧遇到華主任。」

    「閨女可憐,從6歲就吐血,有時一吐就是一小盆。14歲那年,老家的醫院給她割了一個脾,可還是吐血。19歲那年,又做了第二次手術,還是吐。最後一次吐血抬到醫院,閨女只剩下半口氣。醫生說,沒救了,預備後事吧!」

  「當娘的不忍心啊,我要帶閨女上北京,找專家!我尋思,北京大醫院門檻高,專家手術收費貴,還不得背一書包錢?」

  「我哪有那麼多錢啊?找到華主任,我哭著說,求求你,救救我閨女吧!華主任說,我也有孩子,理解你的心情。別哭,孩子只要有一點希望,我也會盡全力救!」

  「那天,手術從早晨7點半開始,下午4點半才做完,整整9個小時,華主任水米沒沾牙,我閨女得救了!」

  「後來,閨女結了婚,有了小孩,華主任成了我們一家老少三輩的大恩人,家裡收了花生、蘿蔔、白薯……我總想起華主任餓著肚子給我閨女手術:華主任啊,啥時候你能吃頓我給你做的飯呢?」

  「那年,華主任到唐山出差,我聽說後找到他:華主任,你一定要到家裡,我給你做貼餅子熬小魚。華主任笑著說,好,好。可到頭來,他還是沒有來……」

    一葉見春秋。華益慰行醫56年,做了數千例手術,患者再貧窮,手術風險再大,他也總是挺身相救。

  一個兩歲的農村小孩,肚裡長了個大膿腫,奄奄一息。父母抱著孩子在京城跑了幾家醫院,都說太晚了,沒有治療價值。絕望的夫妻倆抱著孩子,找到了華益慰:「華主任,救救孩子吧!」

  「風險太大!」同事們憂心忡忡。華益慰卻說:「病人走投無路才來找我們,誰推我們也不能推,誰不治我們也要治!」

  果然,還沒等到手術,孩子的膿腫就破了,流了一肚子膿。華益慰立即把孩子抱上手術臺,引流、清洗、搶救……

  腹膜炎、心衰……術後,險情接踵而來。那些天,華益慰帶著年輕的女軍醫李惠琴,沒日沒夜地守著孩子,硬是從鬼門關把孩子奪了回來。

  一位從邊遠山區來的患者,腸子粘連,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家人帶他一連跑了多家醫院,都因為手術難度大、風險高不肯收治。

  幾經周折,患者的家人找到了華益慰。他打開病人的腹腔,發現腸子像是「坨了的麵條一樣」,每剝離一分都非常困難,手術連續做了7個小時。

  一個月後,病人痊癒出院了。他拉住華益慰的手,眼淚汪汪:「華主任,不是您,我早就沒命了!」

  視救死扶傷為天職,視見死不救為恥辱。華益慰行醫56年,總是將一切顧慮置之度外,將一切責任慨然承擔。

  一年除夕之夜,一個電話打到華益慰家裡:一個老人患化膿性膽囊炎,突然發高燒休克。華益慰趕到手術室,老人的家屬不在現場。

  沒有家屬籤字,怎麼辦?華益慰拿起了鋼筆:我來籤,先救人!結果,從老人的膽囊中排出200毫升膿,老人得救了。

  ●從醫56年,他有一個從沒破過的規矩,就是不收紅包——

    「貪財圖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當醫生」

  京城四道口路,一間簡陋的公寓房裡,71歲的退休工人冉桂芳老人點燃一炷檀香:「華醫生,我們離不開你,你快好起來吧!」

  冉桂芳的丈夫張秋海,給記者講述了一個關於「紅包」的故事:

  「我老伴9年前得了小腸癌,華主任給她做的手術。我打心眼裡感謝他,就包了1000元錢送給他。華主任不要,我撂下紅包就跑了。後來,華主任好幾次找我退那個紅包,我還是老辦法,拔腿就跑。」

  「後來,我們搬家了。我尋思,這回華主任可找不到我了。萬萬想不到,今年6月18日,華主任的老伴張燕容找到我家,把一個存摺交給我。打開存摺一看,是存了9年的1000元錢。戶主,是我的名字。」

  「張燕容說,當時你把錢撂下就走了。總也退不掉,老華就把這個錢以你的名義存起來。現在老華不行了,這個存摺成了他的一個心病,他囑咐我一定要找到你,親手把存摺交給你。」

    「當時,我就大哭起來,哭得驚天動地。我長這麼大,從來沒有這麼哭過,我自己的爹媽去世了也沒哭得這麼傷心……」

    一個紅包,華益慰退了9年,垂危之際依然念念不忘!

  在北京軍區總醫院,從上到下都知道華主任有一個一輩子沒破過的規矩,就是不收紅包。

  拒收紅包,他費了很多心思。

    ——對待幹部,他曉以大義。一位離休幹部手術,華益慰主刀。這位離休幹部的老伴包了一個紅包,開始是夾在一個郵冊裡,被退了回來,後來又把錢裝進一個信封,說:「華主任,有人託我轉給您一封信。」華益慰說:「別這樣,我們都是幹部,有工資,有津貼,這些就是國家讓我們為人民服務的,怎能額外再拿一分錢?」

    ——對待百姓,他婉言相勸。一個農民做手術,最後結帳,還剩600元,包了個紅包要送給華主任。華益慰扳著手指頭給他算帳:「你看,你診斷要花錢,手術要花錢,回家要路費,術後恢復還要營養費……作為農民,你最清楚,變個錢不容易,啥都得用地裡的東西換。你說,這個錢我能收嗎?」

  對於當時實在推辭不掉的紅包,華益慰只好轉交別人代為退還。但是,這種「公開」從來不是為了圖表揚、求虛名。

  一次,他把一個紅包交給協理員,協理員想好好宣揚一下華主任的廉潔事跡,又是照相,又是給上級寫材料匯報。從此,華益慰再也沒請協理員退紅包,總是把紅包交給護士長章曉莉,讓她悄悄退給病人家屬。

  擔心患者心裡不踏實,他還特意囑咐章曉莉:「一定要在病人開始手術之後,再把紅包退給病人的家屬。」

  章曉莉說:「這些年,華主任委託我退的紅包有多少?我數也數不清。華主任退紅包絕對真誠,不是作秀。」

  難怪,無數患者向記者訴說著同一句話:「要說華主任一輩子沒收過病人一個紅包,我們信!」

  「貪財圖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當醫生。」這是華益慰常說的一句話。他一輩子不收一個紅包,用一生不渝的執著,堅守著道德操守的高地。

  記者走進華益慰的家:18英寸的老彩電至今還在用,連遙控器都沒有,只能收看8個臺。60多年前嶽父行醫裝藥的柜子,至今還是他的書櫃……

  牆上,懸掛著一首唐詩:「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從醫56年,他千方百計為患者精打細算,節省每一分錢——

    「不光要救病人一條命,也要幫病人一家人」

  仲夏,正是麥收時節,呂梁山區麥浪連綿。一位樸實的農民,聽說華主任快不行了,說:「我要去看他,麥子不收了!」

  那年,他只帶了3000元錢來北京手術。可是,一個腸吻合器就要四五千元。華益慰說:「算了,我用手來縫。」

  手術那天,年逾古稀的華益慰趴在無影燈下,多幹了半個小時,縫合的刀口光滑又平整,一點不比用吻合器差。

  最後算帳,還剩180元,這位農民樂滋滋地說:「回家的路費有了!」

  他哪裡知道,一個複雜的腸道手術,吻合器少則用一個,多則要用三四個。儘管使用吻合器可以節省手術時間,但為了給經濟困難的患者省錢,華益慰常常不用一個吻合器,完全靠手工縫合。這樣,他就要在手術臺上多站一兩個小時。

  後來,這位農民來醫院複查,和護士一聊天,才知道自己為啥花錢這樣少……

  說起華益慰,軍區總醫院洗衣工、山西洪洞縣農民範九黃淚流滿面:「我爸2005年得了胃癌。我和弟弟賣了牛和苞谷,湊了一些錢,送爸爸來北京找華大夫手術。華大夫是大專家啊!可是,我這個洗衣工一張口,他就痛快地答應了:行啊,來吧!」

  「手術本來安排在一個星期後做,可華主任為了給我們省下床位費和陪護的開銷,第3天就給做了。出院結算,華主任少說也給我家節省了5000多元。」

  山西繁峙縣下茹越村,華益慰病重的消息傳來,71歲的直腸癌患者侯懷樹老人難過得吃不下飯去,很多鄉親也傷心落淚……

  北京軍區總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劉茂榮告訴記者:「我家鄉繁峙縣是個貧困縣,也是消化道腫瘤高發區,鄉親們來京城找我看病,絕大多數都是華主任主刀。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到現在,少說也有200多人。手術中,昂貴的一次性器械他能不用就儘量不用。有的器械用一下就是1000元,在我們家鄉,那可是1000公斤小麥啊,夠全家人吃一年了!」

  56年從醫,華益慰常常見到一些貧困的外地患者,把一張張皺巴巴的人民幣數了又數。他常說:「這些病人貧病交加,不是萬般無奈不會到北京來住院求醫。我們將心比心,為他們精打細算,不光是救患者的一條命,也是幫他們一家人!」

  一名來自冀東農村的女病人忘不了:「1992年,華主任給我手術前,我的血色素只有3克,要輸血,還要加強營養,在華主任的科室裡一住就是一個月。我想,住這麼長時間的院,怎麼不得萬兒八千的?可出院的時候一結帳,還不到3000元。我問護士長,弄錯了吧?護士長說,華主任把能省的都給你省了!」

  「我們國家許多百姓還不富裕,當醫生的,要琢磨怎麼讓病人少花錢也能治好病。」這個承諾,華益慰對病人堅守了一生。

  疝氣手術有一種補片,進口的要2000元左右,如果能用病人的組織來修補,他就不用補片。用藥上,他從來不給患者開「大處方」,不拿一分錢的「回扣」。到外地出診,一些患者給他買返程軟臥車票,他總是婉言謝絕,甚至提前在北京買好返程的車票,不讓患者破費。

  退休後,華益慰每周只出一次門診,很多慕名求醫的患者錯過門診,就要再等一星期,花不少吃住費用。於是,華益慰就在家裡騰出一間房,接待來訪的病人。

  去年,他和老伴搬入新居,第一件事就是想在客廳隔出一個接待病人的空間。然而,這一切還沒有布置好,他就住進了醫院……

  ●從醫56年,他總是一諾如山、一絲不苟,對患者極端負責—

    「病人躺在手術臺上,就是把生命託付給你」

  2005年8月3日,華益慰因患晚期胃癌,要進行第一次手術。

  進手術室之前,一名與他朝夕相處的醫生來送他。

  華益慰拱手相託:「麻煩你,給我預約的一位病人道個歉,就說我自己要動手術,不能再給他做手術了,對不起……」

  作為一名醫生,華益慰比常人更明白自己病情的兇險。然而,在即將躺在手術臺的時候,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生命的安危,而是對患者的承諾!

  採訪中,醫生們含著眼淚對記者說:「華主任一輩子做了數千例手術,對病人從來沒有失約,這是唯一的一次!」

  朦朧的淚光中,一段往事歷歷在目——

  有一次,一位患者要求華益慰主刀手術。躺在無影燈下,還是放心不下:「主任啊,我麻醉之後就什麼也不知道了,你們不會再換醫生吧?」華益慰鄭重地回答:「不會!」

  此後,華益慰常常在科室裡說起這件事。他說:「病人能躺在手術臺上,讓你麻醉,讓你開刀,把命託付給你,這是多大的信任啊!我們作醫生的,可不能辜負患者這份信任啊!」

  大醫精誠,一諾如山!

  終生不渝的誠信,不僅體現著他對醫生使命的深刻理解,也折射著他對患者極端負責任的崇高操守。

  給腫瘤患者手術,是個「良心活」,如果醫生怕麻煩不換刀片,就容易把癌細胞帶到健康組織上,形成種植癌。華益慰說:「儘管病人無知覺,家屬也不在場,但我們也要嚴格按照規程來做。」在手術中,他總是小心翼翼,避免讓碰過腫瘤的器械、紗布再接觸患者的健康組織。他手術時間長,耗費的精力大,但病人術後腫瘤復發的少、轉移的少。

  有的專家手術,只做最關鍵的部分,把腫瘤切掉就下手術臺。華益慰卻總是善始善終,從切第一刀到縫最後一針,一刀不少切,一針不少縫。

  因此,患者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誰當華主任的病人,是誰的福氣!

  一次,一個小孩做闌尾炎手術,馬上就要上手術臺了,華益慰突然問助手:「你給他查凝血酶元活動度了嗎?」助手一愣:「一個小手術,查這個幹什麼?」華益慰說:「你沒有看到孩子身上有出血點嗎?」一查,這個小孩果然有凝血機制障礙,幸虧華益慰警覺,否則手術中很可能出現大出血危及生命。

    新疆石油局駐京聯絡辦副主任劉樹和記得,一天晚上,克拉瑪依油田送來一個病號,當地診斷是胰腺癌,建議病人手術。華益慰看了病歷說:「僅憑這些資料,是不是有點草率?你最好再做一些檢查。」

  一番檢查,他告訴患者:「不是癌,回家吧!」

  病人一聽,忽地從病床上蹦下來:「哎呀,要是當初開了刀,即使是誤診,誰也不知道,給我摘了胰腺,我還要千恩萬謝哩!」

    前前後後,華益慰給克拉瑪依的石油工人做了二三十例手術,不是癌症的,他沒有一例誤診;是癌症的,只要經他手術,絕大多數都活得好好的。克拉瑪依的石油工人說:「把命交給華主任,我們躺在手術臺上心裡踏實!」

  躺在病榻上,再也不能為病人手術了,但華益慰還是惦記著患者。

  2005年11月的一天,曾經接受華益慰手術治療的乳腺癌患者、山西朔州懷仁縣蘆子溝煤礦工人蘇二女,來北京軍區總醫院複查。

  聽說華主任病倒了,蘇二女和丈夫一起來看他。

  「來複查了?檢查結果怎麼樣,拿給我看看……」華益慰吃力地說。

  「華主任,您病成這樣,就別費心了!」蘇二女眼淚撲簌簌掉下來。

  此後,每當醫院腫瘤中心的醫生來探望華益慰,他總是問:「蘇二女的複查結果怎麼樣?」

  得知蘇二女病情穩定,沒有任何異常。華益慰蒼白的臉上,浮現出欣慰的笑容……

  ●從醫56年,他始終視患者如親人,讓每一名患者如沐春風——

    「高超的醫術能治病,暖心的笑容也治病」

  華益慰的微笑是一個「品牌」,他的同事們稱之為「華氏微笑」——眉毛彎彎的,眼睛彎彎的,嘴角彎彎的……

  從醫56年,華益慰每次手術前一天晚上,一定要到病房看望病人,和病人談一次話,哪怕剛下手術臺,也要先見病人再回家。

  在病人床邊,經典的「華氏微笑」,常常伴著華益慰一生重複無數遍的囑咐:「明天我們就要給您手術了,放心,別緊張。手術後傷口有點疼,別怕疼,有痰咳出來,多翻身……」

  微笑的背後,是一種職業的操守。操守的背後,是一顆慈愛的心靈。他常說:「高超的醫術能治病,暖心的笑容也治病!」

  ——在患者眼中,華益慰的體態語言,像他的笑容一樣,讓人如沐春風。

  每次查房,他第一個動作是把門輕輕關上。每次給患者檢查,他總是先把聽診器在掌心捂熱,再接觸病人。冬天,他先把雙手搓熱,再給患者觸診。給病人體檢,不該暴露的地方,他一定給病人遮蓋著……

  很多人注意到,華益慰給病人摸肚子檢查時,有個習慣性的動作——小手指有點翹,好像女同志的「蘭花指」。一次,一位患者逗趣地說:「華主任,你這個指頭翹得挺漂亮。」華益慰一句話,讓這位患者感嘆不已:「小手指頭,末梢循環,這個指頭最涼。」

  ——在患者眼中,華益慰的手術,像他的笑容一樣,充滿體貼和溫馨。

  一個年輕的女孩子,曾經做過兩次手術。第3次手術,是華益慰給她做的。拆線的時候,姑娘愣住了,肚子上怎麼還是兩個傷疤?原來,華益慰給她手術時,考慮到姑娘還沒結婚,弄一肚子橫七豎八的刀疤,多難看!所以,他特意從原來的刀口下刀。原刀口部位大面積粘連,剝離非常困難,為此他多費了不少工夫。

  一位離休老幹部,胸部長了一個雞蛋大的瘤子。按照常規,要連乳頭一起切掉。術前談話徵求患者意見,老幹部樂了:「男同志又不奶孩子,要那幹什麼,你大膽切!」可是,手術時,華益慰卻從乳頭下面切口,費了很多工夫,硬是把瘤子「掏」了出來。原來,那次談話中,老人無意間說起喜歡遊泳。言者無意,聽者有心,為了讓老人穿泳裝下水不影響觀瞻,華益慰特意為老人保留了乳頭。

  一位歌唱家做膽囊摘除手術,華益慰精心安排手術方案。手術時,擔心造成聲帶麻痺,他叮囑麻醉師不要為患者全麻;術後擔心劃傷患者的聲帶,他叮囑護士不要下胃管……

  在華益慰看來,醫生不僅要給患者切除病患,還要為他們術後的生活著想,想方設法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不僅讓他們活著,還要讓他們快樂地活著、輕鬆地活著。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華益慰的細膩體貼,撫慰了無數患者的心靈,也創造了醫學的奇蹟。

  75歲的張虎寶老人,2004年腦出血半癱失語,智障痴呆,連身邊的親人也不認得,更聽不懂話。華益慰每次查房,都把他當成正常人,拉著他的手,和顏悅色地跟他聊上幾句。

  奇蹟出現了。一天,護士用輪椅推著張虎寶曬太陽,看到路旁燈箱裡華益慰的照片,張虎寶老遠就伸手打招呼。

    家人喜出望外,接著教他說話。老人終於開口了,張嘴就說:「華主任好!」

  結束採訪的那天,記者從堆積如山的病案中,找到了華益慰給病人做最後一例手術的記錄單。

  時間:2005年7月25日

  患者:楊華

  主刀醫生:華益慰

  ……

  記者發現,與他一生不計其數的籤名相比,這份手術記錄單上的「華益慰」三個字異常工整。

  最後一筆,延長、收斂,畫了一個近似圓圈的弧線——

  看似無意卻有情。一名人民軍醫,用畢生不渝的操守和崇高的職業道德,為56年的行醫生涯,畫了一個光彩的句號!

相關焦點

  • 通訊:大醫有魂――記著名醫學專家華益慰
    華益慰在醫術上有高超技藝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把自己積累的這些財富傳給年輕人。  沒有光環、不慕虛名的華益慰,就如一面樸素而莊嚴的旗幟,牢牢堅守在自己的陣地上。華益慰搖搖頭:「這臺手術是病人點名要我做的,我不能讓人家失望。」   手術室像往常一樣安靜,華益慰操在手裡的手術刀像往常一樣精確而細膩。兩個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
  • 廣安市全面深化公民道德建設,讓道德光芒閃耀賨州大地
    她說,黎志偉銘刻了廣安的道德高度,「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每個廣安人,我們也會永遠銘記他、學習他。」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近年來,廣安市把加強公民道德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基礎性戰略性長期性工程來抓,全力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落地落實,讓道德光芒閃耀賨州大地。
  • 《歷史永遠銘記》朱宏嘉被戰爭中人性光芒閃耀到
    被戰爭中人性光芒閃耀到 《歷史永遠銘記》以真實為原則,不單局限於謀略鬥爭和戰略鬥爭,把人的世界做了一個新的體現。而電視劇播出完,他更加堅定的認為「我是被戰爭中人性的光芒閃耀到了」。
  • 紅寶石項鍊閃耀著「枷鎖」的光芒——讀亦舒小說《喜寶》
    故事開始於空中雲海,一架波音747的飛機上。勖聰慧是大名鼎鼎的富家女,她熱情邀請劍橋高材生薑喜寶,參加自己的訂婚家宴。實則是有意撮合她和哥哥成為朋友。家宴上,哥哥勖聰恕對喜寶一見傾心,誰知聰慧的父親勖存姿也被喜寶美麗的容顏,聰明的才智以及不俗的談吐所吸引,於是向喜寶展開了熱烈的追求。
  • 不向磨難低頭,勇於克服,不放棄,用自己的生命閃耀出耀眼的光芒
    在於所擁有的內涵,對人類對社會的貢獻,也就是那些足以令生命閃耀的東西。毛主席已經逝去那麼久了,為什麼我們仍紀念他?雷鋒同志已經離開了,為何還被人傳頌?周恩來也已經做古,為什麼我們仍紀念他,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擁有閃耀的生命,他們都努力過,也都失敗過,他們的生命也曾暗淡過。但最後他們都閃耀了。
  • 2020高考熱點作文素材積累——讓「雷鋒精神」在「疫」線閃耀光芒,戰疫「擺渡人」託起生命之光
    【往期下載提示】2020高考熱點作文素材積累——讓「雷鋒精神」在「疫」線閃耀光芒
  • 李紫婷新單曲《閃耀》上線酷狗,演繹感情裡的暗夜與光芒
    要經歷多漫長的黑夜,才能迎來一段感情的高光閃耀時刻?但往往這段黑暗的路才最漫長,閃耀的不是未來而是眼淚。感情裡的悲傷,或許就像眼淚匯聚的海洋。9月17日,李紫婷發行畢業後第二支個人單曲《閃耀》,正式上線酷狗音樂,為我們講述感情中的悲傷彷徨。
  • 教師節:致敬那些閃耀神性光芒的普通人
    老師和醫生一樣,是被擺上聖壇的職業,「靈魂工程師」是多麼純淨多麼高尚的道德要求,但在現實中,那終究是一個個無法閃耀神性光芒的普通人。這邊是老師毆打辱罵學生上了熱搜,那邊則是老師被學生毆打和辱罵的話題;這邊是深圳招聘中學老師年薪30萬,那邊則是81%的老師對現在的薪資水平不滿意的調查結果;這邊是75.4%的受訪者願意報考或讓孩子報考公費師範生,那邊是教師辭職比例逐年攀升;這邊是羨慕老師一年雙假的聲音,那邊卻是年輕教師加班中猝死的悲劇
  • 華益食品舉行安化生產基地綜合大樓落成啟用慶典!
    華益食品舉行安化生產基地綜合大樓落成啟用慶典! 2021年01月08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1月7日上午,華益食品有限公司安化生產基地綜合大樓正式啟用。
  • 華益弘資本商學院:陌陌不再年輕
    華益弘資本商學院提到中國的社交網絡市場,華益弘資本商學院就必然會提到微信和QQ,任何社交產品要想崛起,必然邁不過這兩座大山。然而,陌陌卻在微信和QQ的「夾縫」中成長起來並不斷擴大,成為陌生人社交領域的佼佼者。從2016年起陌陌逐漸由陌生人社交平臺轉型為直播平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網絡直播過去讓陌陌獲得了成功,如今卻成為陌陌的軟肋。
  • 暖心文案|必須站在你所愛的世界裡,閃耀光芒
    必須站在你所愛的世界裡閃耀光芒你們必須學會在自己所愛的世界、所愛的生活中閃耀光芒。
  • 「四史」學習教育|一個支部一個故事——閃耀法治的光芒
    「四史」學習教育|一個支部一個故事——閃耀法治的光芒 2020-11-04 2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你我的瞳仁裡,閃耀明亮的光芒
    如何讓你我的瞳仁裡,永遠閃耀明亮的光芒?讓金中的學生們,除了擁有深厚紮實的學業基礎,擁有絢爛豐盈的情感家園,還擁有健康強壯的身體素質?這一份美好的教育理念,成為金中特色教育的核心追求之一。她說,近年來,近視問題在我國兒童青少年群體中較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孩子們的身心健康。來自國家權威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而且,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近視率也快速增長。近視防控不容忽視。
  • 肖戰《光點》獲冠軍閃耀光芒!全球華語流行音樂金曲內地榜
    肖戰《光點》獲冠軍閃耀光芒!全球華語流行音樂金曲內地榜 肖戰的新歌《光點》榮登全球華語流行音樂金曲榜內地榜單冠軍,《光點》太爭氣了,同時也恭喜肖戰榮登冠軍寶座,世界紛擾,做最真實的自己。匯聚光點,閃耀光芒!
  • 在印度洋的西南方,模里西斯島就像一顆遺落的珍珠,閃耀著光芒!
    在碧藍的海水下,它像寶石般閃耀著光芒。它不僅是地球上的天堂,也被稱為「歐洲人的後花園」。除了純淨的沙灘和寧靜的海洋,島上還有各種景觀和古老的動植物,所有這些都與火山有著深厚的根源。模里西斯是一個由火山爆發形成的島嶼。肥沃的地質孕育了無限的生命力。模里西斯是著名的茶葉種植。作為一個火山島國,毛球四周都被珊瑚礁環繞,世界上有最美麗的珊瑚保護區和世界唯一的海上珊瑚。
  • 德陽五中:以夢為馬 閃耀光芒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王星老師用奮鬥禮讚時代,用拼搏定義未來,今日王星老師所做出的成就閃耀著光芒,不僅給予工作室各位老師無限希望,更會激勵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砥礪前行。全體五中人一定會像王星老師一樣,以夢為馬,與時代同行,與使命同在!
  • 再牛逼的手術刀也鬥不過菜刀|齊桐
    對於我所擁有的醫術,無論是能以口頭表達的還是可書寫的,都要傳授給我的兒女,傳授給恩師的兒女和發誓遵守本誓言的學生;除此三種情況外,不再傳給別人。我願在我的判斷力所及的範圍內,盡我的能力,遵守為病人謀利益的道德原則,並杜絕一切墮落及害人的行為。我不得將有害的藥品給予他人,也不指導他人服用有害藥品,更不答應他人使用有害藥物的請求。尤其不施行給婦女墮胎的手術。我志願以純潔與神聖的精神終身行醫。
  • 槐蔭區第七屆10名「新城道德之星」名單出爐 弘揚道德風尚
    在他們身上,閃耀著「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光芒,他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和傳播者。為充分發揮道德模範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示範引領作用,在全國第12個公民道德宣傳日即將到來之際,槐蔭區10名第七屆「新城道德之星」新鮮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