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好文)

2021-02-17 元旭文化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元旭文化」,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人這一生,匆匆三萬多天,你會選擇如何度過?

奮鬥也好,瀟灑也罷,無論怎麼過,都一定要有趣——成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同有趣的人在一起。

人若無趣,就會變得粗糙、麻木,不再可愛。喪氣的人總是自帶陰雲,和他們在一起待久了,自己的世界好像也會下起雨。

而那些有趣的人則好像照進生活裡的一道陽光,把烏雲和雨水都趕走了。每次與有趣的人相處,心情也會自然而然跟著明朗起來。

人,越有趣,越有福。

和他們在一起,你會覺得世界變得有趣,自己也變得有趣。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皮囊,每個人生下來已然註定,想改變很難;可靈魂的有趣,卻是可以慢慢培養和發展的。

有趣,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做到以下幾點,就大抵算是一個有趣的人。

-1-

對世界充滿好奇

擁有好奇心是有趣的開始。

每天醒來都像是新的,覺得什麼都好玩,對生活的熱愛充沛了生命,對一切未知報以好奇,對一切不同持以尊重。

年過九旬的黃永玉,從來不認老。

他喜歡紅衣服,手裡常常拿個菸斗,戴著貝雷帽,人家都好奇地跑來問他養生秘訣,他說:「我從不養生!喜歡睡覺、不吃水果、不運動……最愛做的是守在電視前看連續劇,周末還看看《非誠勿擾》。」

白巖松上門拜訪時,看見他正在捯飭心愛的紅色法拉利跑車,驚訝的問:「老爺子,您一把年紀還玩這個?」

黃永玉回了他個大白眼:「我又不是老頭!」

保留好奇心,讓生活時刻保持新鮮,對我們司空見慣的事物多一些耐心去對待,對未知的領域多一些勇氣去探索,我們便跳出了無趣的藩籬。

回頭一看,生活原來這樣美妙!

-2-

不失赤子之心

楊絳和錢鍾書養的貓名叫「花花兒」,十分乖巧可愛。

林徽因和梁思成是他們的鄰居,也養了一隻貓,叫「愛的焦點」,兩隻貓經常一起玩耍,有時還會打架,花花兒因為弱小總處於下風。

錢鍾書為這件事特地準備了一個長竹竿,無論多冷的天氣,只要他聽到了花花兒的叫聲,不顧嚴寒立刻從暖和被窩裡出來拿起竹竿幫花花兒打架。

直到楊絳勸他「打貓要看主人面」,才得以罷休。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會傻笑的嬰孩,尤其是兒時的童心,不受任何事物束縛。不少人越長大,越考慮利弊,自願放棄了生活的趣味。

其實,生活還是生活本身,只是心態有所不同。想要成為一個有趣的人,要手握童心,胸懷赤誠。

永遠熱忱,永遠熱淚盈眶。

-3-

對生活充滿善意

真正有趣的人,都是溫柔的人,對生活充滿了善意。

他們熱愛生活,寬容,有同理心,願意掏出愛心給世界增添點溫度,多添些柴火。

有一次,鬱達夫請朋友到飯館吃飯,飯後付款,朋友見鬱達夫從鞋底抽出鈔票交給堂倌,詫異的問:「你怎麼把錢藏鞋子裡?」

鬱達夫指著手裡的鈔票說:「這東西過去一直壓迫我,現在我要反過來壓迫它。」朋友被他逗得哈哈大笑,不僅化解了藏私房錢的尷尬,還成了經典的佳話。

正如哲人所說:幽默不是一種心情,而是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

有趣,不僅是語言上的靈巧和反應的機敏,更是靈魂深處,熱愛生活、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4-

做一個樂天派

蘇東坡一生顛沛流離,他有千萬個理由傾訴抱怨、甚至痛不欲生,但他沒有,他依然樂觀豁達,以最大的生命力去擁抱生活。

賞花,「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釀酒,「一日小沸魚吐沫,二日眩轉清光活,三日開甕香滿城」;

燉肉,「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

蘇東坡曾說:「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

他笑著對抗生活中的不如意,從濃雲慘霧中跳脫出來,即使生活荒誕不經,依然活得有趣。

-5-

一輩子太長,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和有趣的人在一起,你也會變得有趣。

朱光潛說: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聰明過度的人,只怕對著沒有趣味的人。要勉強同他說應酬話,真是覺得苦也。

你對著有趣味的人,並不必多談話,就算默然相對,也心領神會。

梁秋實就是個非常有趣的人,與他同時代的人都愛和他交朋友。他和聞一多是清華同學,曾一同前往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學習。

去美國前,梁實秋因為處在熱戀中,便千方百計找藉口,拖延去美國的時間,他給聞一多寫信:「像我們這樣的人呢,到美國那樣的汽車王國去,會不會被汽車撞死?」

聞一多比梁實秋到美國早,看了來信,猜到了他的意圖,於是回信:「我尚未被汽車撞死!」

一來一往,一詼一諧,平淡的生活秒變鮮活。

在《談友誼》裡,梁實秋說:

共享快樂,比共受患難,應該是更正常的友誼中的趣味。」

無論何時,敢對彼此隨時隨地幽默一下,這樣活著,才細膩通透,趣味盎然。

一輩子太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你會覺得,那麼普通的世界,原來也這麼生動。

哪有什麼不如意,不過是缺少了趣味和希望。生活並不總是陽光,活得有趣,是一種心態,更是一次修行。

有趣,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有趣的靈魂,明媚動人,閃閃發光;有趣的人,配得上這世間的一切美好。

紅星照我去戰鬥!元旭(一凡)2020書法作品歌名特輯(第五輯)

天津津南 ! 北京朝陽 !  元旭(一凡)2020書法作品地名特輯(第六輯)

目前200000+人已關注加入【元旭文化】,快快告訴好朋友們加入吧!

       

       

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只需長按下方二維碼

點」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即可!

相關焦點

  • 活的有趣,才是人性的最高境界(深度好文)
    而一個有趣的人則不然,由於他、她的存在,而使周圍的人群變得熱鬧起來,他、她的「氣場」催化著人生的精義,叫人奮發,讓人快樂。有趣的人,是生活中的「開心果」,是人群中的「快樂源」,與有趣的人相處,你會覺得世界變得有趣,生活變得有趣,自己似乎也變得有趣起來。有趣的人,是熱愛生活的人。
  • 也談教育的最高境界
    今天聽到一篇文章《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感到作者談的也挺好。他以一個美國學者,在中國某大學講課說的一個故事開篇,引證印度泰戈爾的話,和日本學者的言論,認為學習最高境界是生命的氣息要使人向善。我們看一下這篇文章裡,教育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麼?在這篇文章裡作者說是要有人性的靈魂的教育,要有道德情感。合著前面提到的要有生命氣息的使人向善。這些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也贊同作者的觀點,只是感到有些亂。我想說教育要向外學習沒有錯,但我們更應該反躬自省,向內學習,向我們的傳統文化學習。談到教育我還是回到我們中國人給予最高讚譽的萬世師表的孔子。
  • 空寂 日本審美哲學的最高境界(深度好文)
    正是在這種土壤、陽光、雨露的共同培育下,日本民族審美的「空寂」美範疇才得以萌芽和形成;日本民族審美的「空寂」美範疇更由於其本身體現了日本民族的審美理想且符合日本人的精神構造而終於發展成為日本民族審美的最高境界。  1要研究「空寂」是如何生發、升華成為日本民族審美的最高境界的,首先必須研究日本的自然條件。因為自然條件是日本文化的搖籃,也是「空寂」產生的搖籃。
  • 生存、意義、人性:責任的三重境界
    責任的第三層也是最深層在人性,當回到責任的最深層次的時候,和得失無關,也和成敗無關,這只是作為理性、人性的本質,或者作為人的本質,人性向善的本質表現。以上所述責任三重境界,是一重對另一重的支撐。但有時候,它們是一個並列的關係,在一個平面上同時考驗著一個人。
  • 女人的三種境界(好文)
    文|君心微暖張麗屏在《37°女人》中,把女人分為三種境界:貴婦、潑婦、怨婦。人無貴賤之分,但人的情緒和行為卻有境界之差。貴婦,談吐優雅,寵辱不驚,活得精彩,最為高等。這才是女人活出的最高境界,就如白居易的那句詩:榮枯事過都成夢,憂喜心忘便是禪。她,重視感情。可以把唯一的解藥讓給楊過,並為他編制了一個十六年後再相見的美麗謊言,只為讓他活下去,而毫無怨言的跳下斷腸崖。
  • 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最高境界!(句句在理)
    一些人之所以能夠一路順風順水,不僅僅在於他們的聰明、勤奮,也在於他們對人性的洞察,他們懂得什麼叫恰如其分,什麼叫不偏不倚,什麼叫見好就收,一句話,他們能夠把握分寸。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最高境界,事實上,把握好了人生分寸,就等於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做事做到恰到好處,也是人生的一門學問!
  • 《菜根譚》:做人的最高級境界是什麼?僅4個字卻少有人能做到!
    雖然這些都是人們苦苦追求的,但是這些都不是做人的最高級境界,因為世界上很多成功的起點在於我們內心,如果人生丟失本心的話,無論我們變得多麼富有,我們的生命就會變得浮誇。《菜根譚》中就用一句話,說出了做人的做高級境界,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 健康的最高境界:靜(深度好文)
    不是醫院的醫生用藥物把你治好,而是靠你自己休息過來的,藥物只是一種幫助。這些道理,都說明靜態的重要。這個原理,中國幾千年前就有個人,講的非常清楚。他就是道家的老子。2老子說:「萬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 文如其人:好文在立意,好人在境界
    做人就像寫文章一樣,一篇文章寫得好不好,與文章的立意有密切的關係;一個人能不能成為器,與做人的境界有很大的關係。可以這樣說,好的文章在立意,好的為人在境界,這是文章之談,也是做人之談。何為立意?說白了,一篇文章立意好了,也就等待於文章成功了一大半。這確實也是經驗之談,並非胡言。何為境界呢?形容人們思想修養或藝術成就所達到程度的一個常用語。人所處的高度與態度由境界決定,境界也是人的見識,做事風格和做人的準則。一個人的成就與境界是乘正比的。現實中,一個小人心中成天裝的總是個人的私利,如此之人是難成就大業的。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各人有各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不管是好的萬事萬物還是壞的萬事萬物,一個人都能坦然面對,壞的方面都可以被他的承受力所化解,好的方面也能被他的承受力所接納。就像大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的。做人只有厚德才可以載物,也只有載物,才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 性愛最高境界:舒服
    離開女友的原因很簡單,只是因為女友在做愛的時候有個壞習慣,總是磨磨蹭蹭,每當他倆撩得興致勃勃的時候,女友才慢吞吞地、井然有序地把衣服脫了,並整整齊齊地疊放好後,再回頭與他纏綿,而這時候,他的興趣已跌入低谷。久而久之,他對女友的感覺就淡了。  這個發帖的男孩認為,性是愛的鹽,愛如品湯,湯裡有鹽,性則完美,若喝了湯再吃鹽,愛則無味。  也有不同看法。
  • 「三七開」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三七開」就是生活的最高境界。人生三分選擇,七分放下生老病死,愛恨離別,求之不得,人生有許多事情,往往是讓人無能為力的。學會選擇,懂得放下,才能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很多事,不知道比知道好,不靈通比靈通好,不精明比精明好。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難得糊塗」。很多時候,糊塗不是傻氣,也不是愚昧,而是一種氣度,一種修養,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和家人糊塗,家庭合睦;和朋友糊塗,友情穩固;和同事糊塗,工作順手。
  • 荷花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荷花的最高境界是什麼?說的荷花,就想起了劉禹錫愛蓮說裡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荷花,典雅聖潔,最高的境界莫過於此!荷花只是一種草木植物,本身沒有什麼境界,其實它的境界在於所有愛蓮花的人,是人的境界高度決定了花的境界,作者的高度決定了花的高度!特別是夏夜荷塘,荷花盛開的時節,微風輕撫,池水潺潺,淡淡花香為伴,是多麼的溫馨愜意,環境優雅,月夜之下更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生命的最高境界(頓悟)
    來源:詩詞天地(ID: shicitiandi)一說到境界,我們就會想起:人生的境界,自律的境界,生活的境界,生命境界.不知不覺中,我們好像都在追求著某種境界。那麼,境界究竟為何物?前者通常不會有好下場,而後者則會被人們紀念傳頌。所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便是這樣的道理。以自律之心對待一切誘惑,才是處世的最高智慧。 好友同行,親人在側,就是最好的人生。到了一定年齡,請遠離那些消耗你的人吧。與相處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養生。
  • 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好記性(男生版)
    其實,他把你放在心上了,反而是無聲的,因為男人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好記性。當然,一個男人愛你到了最高境界,他就會下意識去記住這些節日,甚至提前很久就開始準備,只為給你最完美的驚喜。並非所有男人,都會刻骨銘心地記住你的一切言語,只有那些真正愛你,達到最高境界的男人,才會深刻地記住你所說的每一句話。
  • 道家中人心性修煉最高境界是什麼?
    修道之人的人生境界等級人生之境界,在於人之自我創造,創造之目的,在求完成其人生。循一定之規範,求得自我之正確修養,精進不已,自能達到人生修養之最高境界。功利境界,亦可稱之為凡夫境界。人皆有聖性,返樸還真,以存其本來赤子之心與聖性,擴而充之,上登聖境,即入於聖人境界。聖人境界之極,則天地與我為體,萬物與我為一,此亦即天人合一境界(在儒家亦談天人合一,但無天人合一之修煉法)。至此則可稱為天地境界中人。再進而入於神人境界。此即超道德境界與超聖人境界,丹道派則稱之為真人境界。
  • 什麼是自律的最高境界?
    什麼是自律的最高境界?什麼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呢?從佛教的角度來說就是證悟妙如來藏真如自性就是自律的最高境界,也是守持戒律的最高境界!不論是戒律也好,還是自律也好,都是走向君子的一個方便法門,但是它們都不是無上智慧的法門和最究竟的法門,把它們做到最好,也不過是人生的低修為低境界!不論是戒律還是自律都是有為法,都是刻意而為之,都不是無為法的範疇!
  • 人生境界+人類世界五大認知體系|政治、經濟、社會、自我、人性
    人生境界+人類世界五大認知體系|政治、經濟、社會、自我、人性。境界我們對蛻變這個詞語不陌生,人要懂得善變,不能一成不變。隨世間動態而變,隨事變,還得隨勢變。大多數人還躺在傳統與F建的汪洋裡,不改變一定會被淘汰。
  • 什麼是翻譯的最高境界
    在學校的四年裡,我經受了語言的專業訓練,尤其是翻譯方面的訓練,畢業後又從事了多年的英語交互式翻譯和書面翻譯,但我還是沒有完全悟道翻譯的最高境界。    從事翻譯的人都知道,著名翻譯家嚴復曾對翻譯做了精闢的論述:「信,達,雅」。信就是對原文要充分理解;達就是把知道的意思用自己的母語表述出來;雅就是不但意思相符,而且還符合中文的習慣用法,同時即有音譯,又有意義。
  • 服務的最高境界是沒有服務
    因為要準備資料,我在辦公檯上好一頓收拾,才清理出一片空地。第二天早上,進入早餐廳,人聲鼎沸,往返幾次才把早餐取齊,前後花了十多分鐘。記得先用大餐盤取菜品,找了一個餐位放下,接著去取粥,沒想到,返回時找不到自己的餐位。第三天早上,面對人來人往的早餐廳,我主動放棄了早餐廳的美食,跑出酒店到旁邊一家早餐店美美吃了一頓。後來,我對入住星級酒店總有一種莫名的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