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某施工單位中標承建一座三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鋼構橋,橋高30m,跨度為80m+136m+80m,箱梁寬14.5m,底板寬8m,箱梁高度由根部的7.5m漸變到跨中的3.0m。根據設計要求,0號、1號段混凝土為託架澆築,然後採用掛籃懸臂澆築法對稱施工,掛籃採用自錨式桁架結構。 施工項目部根據該橋的特點,編制了施工組織設計,經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審批後實施。項目部在主墩的兩側安裝託架並預壓,施工0號、1號段,在1號段混凝土澆築完成後在節段上拼裝掛籃。 施工單位總部例行檢查並記錄了掛籃施工安全不合格項:施工作業人員為了方便施工,自行拆除了安全防護設施;電纜直接綁在掛籃上;工機具材料在掛籃一側集中堆放。 安全資料檢查時發現,只有公司和項目部對工人的安全教育記錄和每月進行一次的安全檢查記錄。安全檢查組隨即發出整改通知單,要求項目部按照《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準》補充有關記錄。
問題一:本案例的施工組織設計審批符合規定嗎?說明理由。
問題二:補充掛籃進入下一節段施工前的必要工序。
問題三:針對掛籃施工檢查不合格項,給出正確做法。
問題四:項目部應補充哪些記錄?
問題一答案
不符合相關規定。 理由:因為施工組織設計由項目經理組織、技術負責人編制,報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還應報監理工程師審核籤章後方可實施;若有變更時,還應及時辦理變更審批手續。
問題二答案
不符合相關規定。 理由:因為施工組織設計由項目經理組織、技術負責人編制,報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還應報監理工程師審核籤章後方可實施;若有變更時,還應及時辦理變更審批手續。
問題三答案
1)施工作業人員為方便施工,自行拆除防護設施是錯誤的。 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為是項目安全控制的重點之一,正確做法是:責令立即改正,預防再次被拆。 2)電纜直接綁在掛籃上是錯誤的。 容易造成施工中的觸電事故。正確做法是:電纜加套管、按預定路線布置。 3)工機具材料集中堆放在一側掛籃中是錯誤的。 保持兩肩平衡是懸臂澆築安全及質量控制的關鍵。正確做法:必須上墩的鋼材水泥和工機具等總重量不得超過計算限額;按重量在橋墩兩側均衡放置,防止發生傾覆。
問題四答案
應補充的記錄:安全部分:技術交底記錄、例會記錄、事故及處理記錄、整改通知記錄、特種作業人員登記、培訓記錄等。其他記錄:設計變更記錄、質量檢查記錄、隱蔽工程檢查記錄等。
某高速公路第五施工合同段地處城郊.主要工程為路基填築施工.其中K48十010-K48+328段原為路基土方填築.因當地經濟發展和交通規劃需要,經各方協商,決定將該段路基填築變更為(5*20m十3*36m+5*20m)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箱梁橋.箱梁混凝土標號為C40.變更批覆後,承包人組織施工.上部結構採用滿堂式鋼管支架現澆施工.泵送混凝土。支架施工時,對預拱度設計考慮了以下因素,(1)卸架後上部構造本身及活載一半所產生的豎向撓度;(2)支架在荷載作用下的彈性壓縮撓度。(3)支架在荷載作用下的非彈性壓縮撓度。(4)由混凝土收縮及溫度變化而引起的撓度。
根據設計要求,承包人對支架採取了預壓處理,然後進行立模、普通鋼筋製作、箱梁混凝土澆築,採用氣割進行頂應力筋下料等工作。箱梁採用灑水覆蓋養生。箱粱混凝土強度達到規定要求後,進行孔道清理、預應力張拉及壓漿,當灰漿從頂應力孔道另一端流出後立即終止。
箱梁現澆施工正值夏季高溫.為避免箱梁出現構造裂縫,保證箱梁質量施工單位提出了
以下三條措施:(1)選用優質的水泥和骨料(2)合理設計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不宜過大.(3)嚴格控制混凝土攪拌時間和振搗時間。
問題一:確定背景中的變更屬於哪種變更.並列出一般工程變更的審批程序。
問題二:支架預壓有何作用?
問題三:預應力筋下料工藝是否正確?說明理由。說明預應力張拉過程中應控制的指標,並指出主要指標。
問題四:預應力孔道壓漿工藝否滿足要求?說明理由.
問題一答案
屬於原招標文件和工程量清單中未包括的「新增工程」的變更(或設計變更)。
一般工程變更的審批程序大致如下:
(1)工程變更的提出人向駐地監理工程師提出工程變更申請。
(2)駐地監理工程師對變更申請的可行性進行評估,並寫出初步的審查意見。
(3)總監理工程師對駐地監理工程師審查的變更申請進行進一步的審定,並籤署審批意見。總監理工程師籤署工程變更令。
(4)承包單位組織變更工程的施工。
(5)監理工程師和承包人協商確定變更工程的造價及辦理有關的結算工作。
問題二答案
支架預壓的目的是:1、消除支架地基不均勻沉降;2、消除支架非彈性變形;3、獲取支架彈性變形數據;4、檢驗支架安全性
問題三答案
不正確。理由:支架預應力筋宜使用切斷機或砂輪機下料。預應力張拉過程中控制應力和伸長值兩項指標,以張拉應力控制為主(以伸長值作為校核)
問題四答案
不能滿足要求。理由:壓漿應達到孔道另一端飽滿且排氣孔排出與規定流動度相同的水泥漿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