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小學生走進北京市芳草地國際學校手拉手話友誼

2020-12-17 國際在線

越南河內段氏點小學的同學與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的同學互換禮物(攝影:榮蓉)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榮蓉)參加「一帶一路· 民心相通」七國少年中國行手拉手活動的越南小學生17日來到北京市芳草地國際學校,與該校的中國學生以及包括越南籍學生在內的各國學生一起學習交流。

活動中,來自河內段氏點小學的4名學生與芳草地國際學校的中外學生一起互換禮物、參觀校園、觀看學校宣傳片,還體驗了中國傳統文化課——編織中國結。小朋友們做手工,品美食,以歌會友,交流現場歌聲、掌聲、笑聲不斷,其樂融融。

18日,七國少年還將走進北京市新英才學校,參加七國少年手拉手論壇暨讓世界傾聽孩子的聲音。中國少年將在論壇上宣讀「一帶一路手拉手」倡議書,各國少年代表將在倡議書上簽名,並參與北京市新英才學校嘉年華主題活動。

「一帶一路·民心相通」七國少年中國行手拉手活動由中華慈善總會主辦。來自中國、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蒙古等七國的28名學生參加這次為期12天的活動。他們將先後在西安、北京、杭州、福州、珠海等「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全方位感受中國古絲綢之路的燦爛文化及現代中國的高速發展,並與當地中國小學生進行交流溝通。

中國老師為越南女生做的「中國結」點讚(攝影:榮蓉)

中國小學生品嘗越南學生送的越南食品春卷(攝影:榮蓉)

本次手拉手活動的執行團長盧勤老師與孩子們親切交流(攝影:榮蓉)

中國小學生呂昌旭高歌一曲、以歌會友(攝影:榮蓉)

相關焦點

  • 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是這樣過中秋節的
    在中秋節到來之際,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充分挖掘傳統節日內涵,弘揚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中秋節活動。做月餅、猜燈謎、賞詩詞、演戲劇……特色的活動讓同學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中秋佳節!
  • 十國少年團打卡山城重慶,走進人民小學「手拉手」交朋友
    該活動由中華慈善總會、重慶市慈善總會聯合主辦,旨在響應和踐行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以「一帶一路·手拉手,我們永遠做朋友」為主題,為參與國少年提供深入溝通交流的平臺,搭建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的友誼橋梁。4月19日,十國少年走進重慶市人民小學開展手拉手交流活動。
  • 北京市豐臺區特色校:芳草地國際學校麗澤分校
    第2頁:辦學特色  芳草地國際學校的前身為芳草地小學,始建於1956年,原為外交部子弟小學。1973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學校開始大規模接收外籍及港澳臺地區學生入學。芳草地國際學校一向以"名師薈萃,開放時尚,教育優質,治學有方"享譽海內外,被譽為"小小聯合國"和"世界小窗口"。芳草地國際學校的畢業證書被全世界承認。學校發展到今天,擁有128個教學班,中外學生3839人,其中外籍學生近800人。教職工344人,另聘有外教11人。
  • 2020《傳承的力量》國慶節篇精彩回顧|北京市芳草地國際學校世紀...
    《傳承的力量》國慶篇北京市芳草地國際學校世紀小學精彩回顧北京市芳草地國際學校世紀小學,成立於1998年,是當年芳草地小學第一個分校,史稱「二部」。2008年,芳草地國際學校集團成立,正式更名為「芳草地國際學校世紀小學」。
  • 澗西區英語學校:「手拉手」學校結對交流活動開展
    手拉手傳友情樂分享共成長  英語學校開展與「手拉手」學校結對交流活動  19日上午,來自瀍河回族區東新安街小學、汝陽縣上店鎮中心小學、洛寧縣馬店鎮中心小學的師生代表60餘人,走進澗西區英語學校,與該校師生一起開展「手拉手」結對交流活動。
  • 芳草地國際學校:引領西山芳草辦學,輻射昆明教育發展
    今天 我們將首先走進 西山區芳草地國際學校 由五年級(3)班的張玲同學 帶領我們 一起探尋 這所充滿朝氣的年輕新校的 名校成長之路
  • 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
    舉報 芳草地國際學校已經走過
  • 芳草地國際學校東洲校區92名一年級新生開展培訓
    2020年8月29日,芳草地國際學校東洲校區開展一年級新生學前培訓工作。從早上7:40開始,一年級92名學生依次走進校園,開啟新生的培訓工作。>進入班級後,在一年級正副班主任老師的引導下,一年級新生開始入學第一天的培訓:如何放書包,如何按身高入座、如何舉手回答問題、如何排隊錯峰如廁、如廁後如何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這一切工作在正副班主任老師的耐心細緻講解下,一年級新生有序開展訓練,為儘快轉變由幼兒園到小學生的身份做好準備
  • 讓每個孩子擁有"國際視野 中國情懷"——從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看...
    北京11月29日電(記者崔璨、吳晶)外國班以漢語為母語授課、語言課程實行走班制教學、開發「國際理解」系列校本課程……自1956年接收第一名外籍學生入學開始,北京芳草地國際小學已成為中國教育開放的一個成功樣本。 29日上午,由人民政協報教育在線周刊和朝陽區教委聯合舉辦的教育之春系列沙龍活動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舉行。
  • 七國少年在北京市新英才學校度過難忘的一天
    各國小朋友在倡議書前排隊籤名(攝影:榮蓉)越南代表正在認真準備自己的發言(攝影:榮蓉)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榮蓉)5月18日,參加「一帶一路 民心相通」七國少年手拉手中國行活動的28名少年來到北京市新英才學校參加了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
  • 開展技術幫扶,消化疾病診療技術「手拉手」項目專家團隊走進濮陽
    近日,由國家消化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培訓部副主任杜文軍率領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手拉手」合作項目專家團隊走進濮陽市油田總醫院,開展學術講座、教學查房、消化內鏡檢查與治療示範教學、消化道活檢標本的採集、處理與病理報告等,受到熱烈歡迎。
  • 北京朝陽學區調整,八裡莊中心小學加入芳草地國際教育集團
    4月19日,北京市朝陽區八裡莊中心小學加入芳草地國際教育集團,更名為芳草地國際學校慈雲分校,並正式掛牌。據了解,芳草地國際學校的前身為芳草地小學,始建於1956年,原為外交部子弟小學。1973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學校開始大規模接收外籍及港澳臺地區學生入學。1981年被認定為北京市重點小學。2008年經北京市朝陽區教委批准更名為芳草地國際學校,實施集團化辦學。
  • 北京市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經驗交流會成功召開
    2020年12月17日,北京市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2019-2020年度經驗交流會在北京明遠教育書院實驗小學召開。北京教科院教育督導與教育評價研究中心趙學勤主任和邢利紅老師;北京明遠教育書院監事、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高益民教授;朝陽教委德育科郭楠老師;朝陽區教育研究中心郭鋒副主任和劉潔老師蒞臨現場進行指導。北京明遠教育書院實驗小學沈穎校長及學校各部門負責人、朝陽區各小學德育幹部、其他區縣相關領導教師參與了此次活動。
  • 北京市學費均價在10萬以內的國際學校匯總
    北京海澱區尚麗外國語學校位於香山南路四統碑,創建於1993年,是北京市首批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力量辦學許可證》的全日制寄宿學校。學校佔地70000平方米。設有學前部、小學部、國際部、初中、高中部和外國留學生部。學校教學設備齊全,教室內配有現代化電教設備,有計算機教室,機器人實驗室、航模實驗室、鋼琴房、形體房、圖書館等,為學生的學習和特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 十國86名少年在重慶開啟友誼之旅
    圖為第二屆「一帶一路·手拉手」十國少年中國行重慶站活動啟動。主辦方供圖中新網重慶4月19日電 (記者 鍾旖)沏一杯清茶、寫一幅書法、做一碗重慶小面、捏一個麵人兒、手把手學棕編……19日,86名來自中國、柬埔寨、哈薩克斯坦、寮國、蒙古國、緬甸、巴基斯坦、俄羅斯、泰國、越南十國的10至12歲少年來到重慶,開展為期3天的友誼之旅。少年們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活動,感受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 小學生收到「閱讀存摺」 儲存知識智慧
    9月11日,北京市朝陽區芳草地國際學校三五班的小學生們正等待學校發給他們的「閱讀存摺」。學生們可以在「存摺」中記錄下自己所讀的圖書,根據讀書量獲得一定的獎勵。此舉是激勵學生們「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
  • 載歌載舞手拉手 藝體教研心連心
    載歌載舞手拉手 藝體教研心連心為了促進兩校友誼,增進教師交流學習,打造有效藝體課堂,實現教學資源優勢共享。順慶區漁溪小學與石油南路小學開展「手拉手」藝體聯合教研活動。課後兩校老師齊聚漁溪小學學習坊,圍繞這兩堂課進行了分享交流,同時就學校藝體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研究。陳松柏校長在總結中指出:這次兩校的藝體聯合教研活動的成功開展,為漁溪小學「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引領的體育特色發展提供了素材和思路,同時也增加了信心和力量。
  • 湘歌丨童謠:大家「手拉手」,走進春天裡
    >編曲:劉普群演唱:李雨萱剪輯:彭 帆指導老師:羅 雄聲樂/表演指導:劉普群 徐 文歌曲介紹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親朋好友相見,不握手、不拉手這首少兒歌曲《手拉手》,從「拉手」這一常見的親密動作著手創作,通過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大手牽小手」的親情流露,以隔空想像和感知著「大家手拉手」的團結與愛來激勵孩子,大家一起「手拉手」,走進春天。《手拉手》由胡述斌作詞,劉普群、蔣軍榮作曲,以寫實性的片段式場景。
  • 芳草地國際學校遠洋小學:家校攜手 共促學生優成長
    芳草地國際學校遠洋小學自建校以來,在「崇文、尚德、曉禮、友好」理念引領下,始終堅持家校共育,學校不僅是學生的學校,還是家長的學校,家校共育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為更好的進行家校協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芳草地國際學校遠洋小學開展多種多樣的家校共育活動,致力於家校聯動,共創美好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