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股權激勵實操方案來了,五大央企詳解各自招數

2021-01-07 金融界

來源:中國證券報

尚未嘗試實施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的中央企業,原則上在2019年都要求實現「破冰」。

今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覆蓋面將力爭比去年新增數再增加50%,即努力新增30戶左右。

上述信息是在今日(5月16日),國務院國資委攜中國建築、航天科技工程裝備公司、國網電科院、國機電器院、中國一重等中央企業召開的完善激勵機制激發企業活力通氣會上傳遞出來的。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在會上表示,實施股權激勵要實現兩個目標:一是要堅決為國有科技型企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管理骨幹和科技創新人才激勵到位;二是要堅決在具體的工作實施過程當中,進行科學的制度設計,保證國有資產增值,避免國有資產流失。

針對科創板上市的央企控股公司股權激勵,翁傑明稱:「結合科創板改革推進情況,近期將研究出臺支持科創板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政策措施,明確業績考核及收益方面的支持政策。」

會上,翁傑明以及5位中央企業負責人針對市場關注的員工持股及股權激勵的進展和實施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五央企回應股權激勵情況

會中,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提問航天科技工程裝備公司:公司28名骨幹員工分配了公司18.42%的股權。這個方案裡有沒有考慮後續員工的激勵?持有股份最多的骨幹員工要自掏腰包180萬元用於購買股份,對於員工來說也是一定的風險。在方案設計中,如何考量員工的風險承擔和個人收益之間的平衡?

航天科技工程裝備公司總經理楊國舜回應稱:公司後續有準備進行二期的股權激勵,激勵對象主要面向新增核心骨幹人員和原有激勵骨幹人員崗位有重大變更等情況。按照四號文要求,要對第二期激勵方案的人員範圍、激勵額度進行重新確定,並按照程序報上級機關審批。

對裝備公司骨幹激勵的設計考慮是「333」的原則,即基本薪酬、績效獎勵、股權分紅各佔其個人收入的三分之一。在股權激勵方案設計中員工持股出資額,基本上控制在其年度薪酬的4倍,按股本收益率8%,股權激勵年度收益佔其年度薪酬的32%,形成激勵骨幹總薪酬=基本薪酬+年度績效考核薪酬+長期股權激勵各佔三分之一的薪酬結構,這樣能相對合理的平衡員工風險和收益。

國機集團中國電器院董事長秦漢軍表示,中國電器院結合員工持股政策規定,按照30%比例確定持股員工規模,將員工在企業持續工作年限及剩餘服務期限不少於三年,作為員工持股的門檻條件。形成可操作性的股權內部流轉和退出機制,避免持股固化僵化。

具體措施如下:

一是為後備骨幹預留股份,股份轉讓必須轉讓給骨幹員工;二是根據公司戰略、各業務板塊業績貢獻、發展前景、員工狀況等因素,每年對員工股份進行動態調整;三是確保股份流轉價格的公平合理,保證股份流動的可操作性,每三年對公司整體進行一次審計評估,以評估值為參考依據,每年根據上年經營盈利情況、非經營性因素導致資產價值變動等情況,確定並發布當年度員工股份流動轉讓價格;四是設置差異化股份退出價格機制,對不同離職情況設定不同的股份退出價格和轉讓價款支付時間,對違反競業規定等情況給予懲罰性的股份退出條件,加大離職機會成本,增強綁定力度;五是為保證企業持續穩定發展,建立激勵與約束的長效機制,針對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啟動IPO前、啟動IPO、IPO之後),設置股份鎖定機制和股份轉讓上限比例,實現持股人員與企業發展的綁定。

中國一重改革辦主任劉長韌表示,中國一重將職工收入增長目標納入公司「十三五」戰略規劃和年度發展目標中,建立了與確保、力爭、創優指標相匹配的薪酬增長機制。2017年、2018年公司均完成年度指標,實現職工人均收入連續增長超過7%。目前,公司加強以人工成本利潤率和勞動分配率為主要監控指標的投入產出效益分析,持續優化與企業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相適應的薪酬增長機制,努力實現各類人才薪酬與行業市場水平接軌。2018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9.32億元,利潤總額3.08億元。

中國建築董事鄭學選表示,中國建築集團以中建股份上市股票為標的,實施了為期十年的中長期激勵計劃。中國建築完善股權激勵多層面的試點正緊鑼密鼓的推進,將不斷在二級三級企業探索多維度相結合的激勵體系,職業經理人試點今年將擴大試點範圍;兩家成為雙百行動試點的三級單位,目前正在完善國有企業整體改革方案;另外有三家科技型企業正在參加國資委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試點。

國家電網中國電科院副總經理王繼業介紹,中國電科院制訂了崗位分紅試點實施方案,激勵對象全部為一線科研人員,中國電科院從承接國家電網公司業績考核指標和自身發展兩個角度出發,對所屬部門(單位)及員工開展部門考核和員工考核。三級考核全部滿足條件後,方可兌現崗位分紅激勵。按照增量激勵的原則合理確定崗位分紅激勵額度。中國電科院2018年兌現崗位分紅激勵總額1551萬元。2018年中國電科院全年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5%,稅後利潤同比增長15.8%。

央企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將進一步擴圍

國資委數據顯示,目前,共有45家中央企業控股的92戶上市公司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佔中央企業控股境內外上市公司的22.8%,主要分布在通信與信息技術、科研設計、醫藥、機械、軍工、能源等行業領域。

據統計,實施股權激勵1年以上企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市值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16.7%、14.6%、7.0%,明顯高於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整體水平。

全國共選取了181戶企業開展試點,央企層面10戶試點子企業已經全部完成出資入股,地方層面的試點企業也完成了首批的出資入股,後續選擇的也在積極開展戰投洽談、資產評估、進場交易等工作。據統計,10戶中央試點企業2018年利潤總額平均增幅26%,明顯高於平均水平。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央企混改步入落地期,加快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勵機制將成為下一步著力點,今年已有多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股權激勵計劃,預計隨著央企員工持股試點的深入落實推進,央企股權激勵的進程有望加快,央企員工持股試點也有望進一步擴圍。將對企業經濟效益和發展活力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更多央企有望從中受益。

相關焦點

  • 央企股權激勵新規落地近一年 上市公司踴躍「爭鮮」
    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程,國企靈活多樣的中長期激勵得到政策大力支持。為健全央企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國資委於去年11月出臺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新規,為央企股權激勵打開了政策空間。  新規實施近一年來成效幾何?
  • 新華網:央企股權激勵新規落地近一年 上市公司踴躍「爭鮮」
    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程,國企靈活多樣的中長期激勵得到政策大力支持。為健全央企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國資委於去年11月出臺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新規,為央企股權激勵打開了政策空間。 新規實施近一年來成效幾何?據統計,去年11月至今,已有20家央企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權激勵計劃,另有26家地方國企推出股權激勵方案。
  • 從破冰到吹暖風 央企員工持股有望擴容|持股|央企|國資委|股權|子...
    最近,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將根據國家相關政策,結合市場環境和公司經營發展需要,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推進員工持股等績效激勵工作。2017年3月,依照依法合規、公開透明、增量引入、利益綁定、以崗定股、動態調整的原則,制定了員工持股方案並報國務院國資委備案,最終共有126名核心員工入股歐冶雲商,員工持股平臺按外部股東在產權交易所的舉牌入股價格認購了5%的股份。持股後,歐冶雲商員工的成本效益意識增強,公司經營業績取得了更快的提升。除了首批試點的10家企業,央企控股的一些上市公司近幾年也在探索員工持股。
  • 聚焦:央企高管薪酬改革破冰是否參照公務員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說:「此次《方案》由中央直接研究決策,將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作為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企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來加以考慮和部署,意義重大。」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指出,改革後多數央企負責人薪酬將有所下降。
  • 建築業混改大動作:多家建築國企、央企股權變動
    建築業混改大動作:多家建築國企、央企股權變動 2019年12月04
  • 醫藥央企旗下公司整合提速 中國中藥收購天江藥業
    醫藥央企改革出現新進展。通用技術集團旗下的中國醫藥昨日公告稱,公司將向醫控公司、前海開源、華夏人壽等定增募資不超過20億元,其中除了醫控公司以兩家醫藥公司股權作價3億元認購,其餘機構均以現金認購併用於補充流動資金。該股昨日復牌大幅高開後逐級走低,張濤⒌0.17%。
  • 民生證券剖析央企改革重點:央企科研院所注入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等重要文件進一步明確了科研院所的改革方向。在堅持科研院所改革面向經濟發展的方針下,逐步取消科研院所行政級別、加強市場化改革。加強與資本市場的聯繫,通過整體上市、資產注入、混合所有制改造使股權多樣化,是現階段科研院所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
  • 從2018年股權激勵實踐情況看國有企業股權激勵
    繼2017年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告了27份股權激勵計劃達到歷年的峰值之後,2018年截至12月14日,共有33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告了股權激勵計劃,創下歷年新高。  通過分析上述33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方案,可以發現,國企改革在向縱深發展的同時,國企改革的覆蓋範圍也在快速擴大。2018年公告的33份股權激勵計劃方案中,27份為上市公司首期股權激勵計劃方案。
  • 諸暨雄風被央企看上 華控集團全資收購100%股權
    諸暨雄風被央企看上 華控集團全資收購100%股權來源:聯商網2019-02-01 09:192019年開年,又一大事件轟動全諸暨。陪伴諸暨人一年又一年的本土民企雄風集團,一轉身,竟然成了央企全資子公司。
  • 央企負責人將定統一基本年薪 薪酬結構分三部分
    邱小平表示,改革後多數央企負責人的薪酬水平將會下降,有的下降幅度還會比較大。  綜合京華時報記者顧夢琳高晨新華社報導  薪酬結構  負責人年薪酬將分三部分  據邱小平介紹,改革方案將目前央企負責人的薪酬由基本年薪+績效年薪,調整為基本年薪+績效年薪+任期激勵收入三部分。
  • 九大電力央企告別最後一位「老船長」
    2018年,初成立的國家能源集團完成營業收入5433億元,比排名中國第二的華能集團多出近一倍;其發電量9533億千瓦時,裝機容量23887萬千瓦,均高居五大發電集團之首。隨著喬保平與王祥喜的權力交接,近一年多來,九大電力央企「一把手」新老交替已全部完成,中國電力系統迎來新的權力格局。
  • 解密「央企合併潮」:你應該知道的背後真正的規律和邏輯
    詳解:近段時間,大家都在討論「央企合併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非南北車合併莫屬,從而使得大家誤以為,央企合併就等於強強聯合,就等於央企重組。事實上,央企間的強強聯合,只是央企諸多重組行動中極特殊的一部分。
  • 中國化工集團加速資產證券化 央企子公司重組掀高潮
    按照要求,央企將推動相關子公司整合發展,並加大資本運作力度,推動資產證券化。  分析認為,央企改革成為今年資本市場的重大風口,將提升A股公司央企上市平臺的估值水平。  化工集團加速資產證券化  《證券日報》記者從北京產權交易所了解到,中國化工集團以9453萬元的價格,掛牌轉讓旗下駐馬店市弘毅實業有限公司100%股權。
  • 央企高管薪酬只是零花錢
    長江商報消息 央企負責人薪酬多少合理,不是個定數,只要有利於建立正確的激勵機制、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就是合理的。央企高管絕對不能與公務員系統混為一談,否則,央企怎麼可能建立市場化的企業激勵機制?還有一些央企高管獲得資本市場的巨額獎勵,薪酬不過是零花錢。原中石油股份副總裁兼崑崙能源董事局主席李華林,其2012年薪酬總計就達1100萬元。
  • 央企和國企的區別是什麼?央企的福利待遇到底好不好
    經常有人問,央企和國企的區別是什麼?央企的福利待遇到底好不好?怎麼才能進入央企工作從而獲得長久的保障呢? 一、央企和國企的區別 1、國企是全民國有制企業的簡稱,央企是中央直屬企業的簡稱。
  • 央企為什麼不對外招聘?
    就業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話題,而且就業崗位也分很多,有私企、國企、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其中國企又分為地方國企和央企,央企的崗位,對於很多畢業生來說,算是比較遙遠的,甚至很少看到央企招人,那麼央企是不是基本上不進行社招呢?下面詳細說說央企的招聘。首先,央企肯定是面向高校畢業生進行招聘的,而且每年都有。
  • 從央企實踐看混改三大關鍵詞:多路徑、轉機制、放紅利
    國務院國資委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7年6月底,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從378戶增加到390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資產總額、淨資產、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佔整個央企的63.7%、60.8%、61.1%、84.8%。產權市場成為央企開展混改的重要平臺。
  • 李大霄:國資委支持中央企業股權激勵 這是長期以來期盼的重大利好...
    來源:金融界網站今日,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國資委支持中央企業股權激勵,這是長期以來期盼的重大利好消息,也是多年以來呼籲重大改革措施,對激發央企活力,提高效率,提升投資價值,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央企在股票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這個政策對股票市場有正面影響
  • 李榮融整飭央企收入分配 開前門關後門疏旁門
    「我的態度就是,前門必須開,後門一定關,說不清的旁門不要來。」李榮融在講完這封信的內容後說,「所以,薪酬獎金,該發的發、該漲的漲,要吸引人才,你必須把大門敞開,但是,那些走後門的路子一定要關上,職務消費這些說不清的旁門不要來。」
  • 多數央企將5年內退出賓館酒店業 涉及資產達千億
    經過2年多的摸底,央企賓館酒店輔業剝離重組工作全面啟動。國資委網站昨日發布消息,從今年起在央企範圍內正式開展非主業賓館酒店分離重組工作,計劃3年-5年內完成。根據國資委的總體方案,剝離出的非主業賓館酒店業務將重組到以賓館酒店業為主的優勢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