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死亡遊戲」追責應注重哪些問題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對話人

  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法律系副主任 鄭 寧

  《法制日報》記者 趙 麗

  《法制日報》實習生 劉雪妍

  「藍鯨」遊戲危害未成年人

  記者:目前「藍鯨」話題在網際網路多個平臺不斷升溫。4月7日,QQ上線了「誘導自殺自殘」專屬舉報標籤,第一時間處理相關舉報。

  鄭寧:我覺得開發這款死亡遊戲的人以及把人拉進群裡、教唆別人玩這個遊戲的人,可能確實會涉及刑法上教唆類犯罪。參與這個遊戲的主要是年輕人甚至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又對一些新鮮的、未知的領域感興趣,好奇心比較強,很容易被這些人教唆,確實比較危險。

  對於此類遊戲,相關部門應該加大打擊力度。同時,網際網路平臺應解散、刪除這些群,平臺應盡到自己的義務,要屏蔽關鍵詞、即時監控、及時記錄,向有關機關舉報。

  記者: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參與者幾乎都是20歲以下的年輕人甚至是未成年人。

  鄭寧:有些年輕人可能是被同齡人慫恿,互相攀比,在類似「你敢不敢做」這樣的話刺激下去參與。未成年人心智還不成熟,非常容易被洗腦,這種遊戲很可能就是用了一些步驟對參與者洗腦,與傳銷組織一樣,誘使參與者一步一步走向自殺死亡或者自殘的深淵。

  及時發現提前幹預最重要

  記者:的確。雖然在成年人或者心理健康人士看來,這款遊戲簡直匪夷所思,但對於價值觀尚未建立完整又心理脆弱的青少年來說,「藍鯨死亡遊戲」宣傳和包裝上的神秘感、內容的黑暗性很容易對他們起到煽動作用,加上遊戲任務的設置實際上是不斷在生理折磨的同時進行心理誘導和恐嚇,更容易使青少年走上不歸路。

  鄭寧:所以,從保護孩子的角度來說,還需要家長、學校等多方面的作為。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家長和學校都有監護職責,要加強引導。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這方面動向的話,應該及時加以幹預,與孩子保持良好溝通;學校也一樣,要形成「家校聯動」的機制。

  家長、學校還要與平臺保持協作關係,家長一旦遇到這方面的問題,可以向平臺投訴,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一旦孩子在平臺上已經開始聊這方面的事情了,那就已經晚了,說明他們已經開始採取行動了,所以應該提前發現,提前幹預,提前制止。

  網信辦去年有一個關於網絡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的徵求意見稿,其中就提到了對未成年人遊戲成癮這種網癮的幹預治療等。所以,我覺得還是應該提前介入,家長、學校、社會、網站等都要切實負起責任,大家齊心協力去解決這個問題。另外,對未成年人加強教育這一點也很重要,要讓他們有一個識別善惡的基本能力,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自己的身體要愛惜,不能自殺自殘。

  多種違法犯罪形態交織

  記者:對此,QQ安全團隊也表示「藍鯨死亡遊戲」這類行為已經涉嫌組織、教唆他人自殺自殘,屬於違法犯罪行為,一經發現將向司法機關舉報。

  鄭寧:相關部門應該介入調查,這背後肯定是有組織的,應該搞清楚組織這個遊戲的人到底有什麼動機,也不排除有一些不法組織利用這一點達到非法目的。

  另外,此類事件還涉及個人隱私問題。據我了解,有些群要求加入者上傳裸照,這就很危險了,可能滋生其他的犯罪,其中的法律關係比較複雜,是多種違法犯罪交織的狀態。

  記者:我們也就此諮詢過資深網際網路技術專家,他表示,目前合法的方式是網友舉報,如果程序本身沒有違規行為,安全軟體以及市場本身就沒有辦法拒絕。是否意味著對組織者追責,法律尚有較大難度?

  鄭寧:說到難度,一個是證據的獲取有難度,也就是對組織者的識別這方面,從取證上來說有一定的困難。當然,有人可能會建議從保存聊天記錄等方式去取證,但有的時候當事人如果不是實名制,或者是用了別人的身份登錄,那麼還能不能識別到本人,這可能就是個問題。

  還有一個難題即跨區域問題,也就是說,相關部門在調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伺服器在國外的問題。

  打擊網絡犯罪有一定難度,需要配合。比如,聊天平臺要與公安機關配合。另外,可能需要追溯這個鏈條,追查最早是從誰開始的,因為後面很多人都是傳播者,是被動捲入的而不是主動組織的,這方面應該區分清楚。認定犯罪要區分主犯、從犯、脅從犯,有些人的行為可能不構成犯罪。比如,有一些只是單純的參與者,並沒有教唆他人。因為,自殺在國內並不能說是構成犯罪的行為,主要是教唆的組織人員涉嫌犯罪,怎麼來確定組織者可能有一定困難。

相關焦點

  • 記者臥底調查"藍鯨死亡遊戲" 法網下仍頂風作案
    在「捕鯨計劃」啟動前,「藍鯨死亡遊戲」的相關信息已經出現在網際網路。《法制日報》記者經過3天調查發現,在相關部門以及騰訊平臺的打擊之下,很多涉及「藍鯨死亡遊戲」的QQ群已經被封號,但仍有QQ群改頭換面並試圖通過更嚴格的入群審核「求生存」,也有此類遊戲組織者轉入微信群誘人參與。
  • 浙江溫州查處「藍鯨死亡遊戲」
    新華社杭州5月18日電(記者方列)記者從浙江溫州警方獲悉,當地警方經群眾舉報,及時查處了一起煽動人員加入「藍鯨死亡遊戲」的事件。  「媽媽,如果我用刀在手臂上刻一條『藍鯨』,會留下傷疤嗎,以後還能不能當警察?」日前,溫州市一名小學生的問題讓其母親大驚失色。
  • 俄羅斯藍鯨死亡遊戲疑傳入雲南 藍鯨遊戲發明者Budeikin入獄
    近日,「藍鯨遊戲」疑似傳入雲南,昭通彝良有學校學生參與。記者17日從彝良縣委宣傳部獲悉,目前彝良多個部門已分頭調查了解核實情況。昭通電視臺16日通過其官方微信報導稱,5月12日清晨,其微信公眾平臺「昭通電視臺」接到網友爆料疑似「藍鯨遊戲」流入昭通,並在彝良多所學校中傳播。
  • 藍鯨:走向現實的死亡遊戲
    玩家被要求用刀片在身體上劃藍鯨圖像、凌晨4:20起床、看一整天恐怖電影、不和任何人交談等。通過反覆向玩家強調「藍鯨」概念,藍鯨遊戲管理者讓人在意志消沉中不斷認同遊戲,從而自殺身亡。兩名在事發現場錄製「死亡視頻」的10多歲男孩隨後被警方逮捕。   而在中國江蘇常熟,17歲少年小姚的遊戲才剛剛開始……    「我是一隻鯨魚」   遊戲玩家被要求不斷強調「我是一隻鯨魚」     「你不是想知道死亡是什麼嗎?加入我們,你會得到想要的答案。」
  • 藍鯨死亡遊戲50個任務中文版全文 藍鯨死亡遊戲為什麼禁止不了
    藍鯨死亡遊戲50個任務指令是什麼?揭秘俄羅斯藍鯨死亡遊戲怎樣讓青少年自殺!有消息稱俄羅斯藍鯨死亡遊戲已經流傳到中國,有人在網上建群。俄羅斯少女 Yulia Konstantinova,15歲的她本來處於最美好的年齡。但在上周末,她卻從一座工業園區的公寓樓頂縱身一躍……
  • 死亡遊戲藍鯨50個指令曝光 俄羅斯藍鯨遊戲qq群號有嗎?
    [科技訊]5月18日消息,死亡遊戲藍鯨50個指令曝光,俄羅斯藍鯨遊戲qq群號有嗎?號稱死亡遊戲的藍鯨遊戲,其中最變態的就是它的50個指令,到底死亡遊戲藍鯨50個指令是什麼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另外,有很多人都在尋找俄羅斯藍鯨遊戲的qq群號,關於俄羅斯藍鯨遊戲qq群號的事情,小編有一番非常重要的話要對大家說!
  • 死亡遊戲藍鯨一到五十關 藍鯨殺人遊戲內容令玩家自殺
    你知道俄羅斯藍鯨遊戲嗎?如果知道千萬不要去玩,因為在俄羅斯已有數百名青少年玩了這款遊戲後都自殺了。據悉,死亡遊戲藍鯨一到五十關,玩家做完 50 個藍鯨殺人遊戲任務就會自殺,有的跳樓死,有的臥軌死,還有的上吊死,死法十分恐怖讓人毛骨悚然。死亡遊戲藍鯨一到五十關按照規定,藍鯨遊戲玩家必須完成 50 個任務,死亡遊戲藍鯨一到五十關玩法十分嚇人,而參與遊戲的玩家會被配置給一名「主人」,這個「主人」每天會給玩家布置一個任務。
  • 拒絕藍鯨死亡遊戲:北京全網清理藍鯨 身邊有人玩藍鯨遊戲怎麼辦
    最近,一種「藍鯨」(Blue Whale)死亡遊戲在全球各地悄然蔓延。它來自俄羅斯,參與者在10-14歲之間,完全順從遊戲組織者的擺布與威脅,而凡是參與的沒有人能夠活下來,目前已經有130名俄羅斯青少年自殺。
  • 死亡遊戲潛入中國 俄羅斯藍鯨遊戲50指令是什麼?藍鯨遊戲中文翻譯(3)
    而 16 歲的 Veronika Volkova 曾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手臂上用刀刻出的鯨魚的照片;17 歲的 Rina Palenkova 在鐵軌邊發布了兩張自拍後臥軌自殺,隨後迅速成了「藍鯨」玩家心目中的偶像。隨後在英國、阿根廷等地都傳出與「藍鯨遊戲」相關的青少年自殺事件。有網友表示,這款撒旦遊戲的玩法像極了電影《玩命直播》的情節。
  • 藍鯨死亡遊戲50個任務是什麼曝光 藍鯨遊戲是怎樣讓青少年自殺的
    藍鯨死亡遊戲50個任務指令是什麼?揭秘俄羅斯藍鯨死亡遊戲怎樣讓青少年自殺!有消息稱俄羅斯藍鯨死亡遊戲已經流傳到中國,有人在網上建群。俄羅斯少女 Yulia Konstantinova,15歲的她本來處於最美好的年齡。但在上周末,她卻從一座工業園區的公寓樓頂縱身一躍……
  • 「藍鯨」死亡遊戲發起人被捕,遊戲仍未滅絕在各國蔓延
    5月13日消息,50天內完成各種各樣的自殘任務,挑戰自己的極限,最終誘導青少年參與者自殺……「藍鯨」死亡遊戲開始在中國社交網絡中出現。昨天(5月12日)是網際網路社會責任日,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新聞評議專業委員會2017年度第四次會議就抵制「藍鯨」遊戲,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進行探討,全力攔截這條死亡的「藍鯨」。「藍鯨」死亡遊戲是最近比較熱的話題,是來自俄羅斯的死亡遊戲。該遊戲是通過社交群,利用青少年追求刺激的心理,誘導叛逆、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50天內完成各種各樣的自殘任務,挑戰自己的極限,最終誘導青少年參與者自殺。
  • 死亡遊戲潛入中國:「藍鯨」是網絡社會的核彈?
    1藍鯨死亡遊戲仍全球蔓延    5月8日,多家國內媒體報導,一種名為「藍鯨」(或稱「藍鯨挑戰」Blue Whale Challenge)的死亡遊戲正由國外傳進中國,有國內網友已經在社交媒體上組織相關代號為名的遊戲群組
  • 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認罪 稱受害者都是垃圾
    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Philip Budeikin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0日報導,21歲的俄羅斯人,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Philip Budeikin被指控至少煽動16名女生參加他的藍鯨自殺社交媒體熱潮,他告訴調查員
  • 俄羅斯嚴打「藍鯨」死亡遊戲 該遊戲內容可煽動青少年自殺
    庫茲涅佐娃認為,未成年人自殺人數增多與社交媒體上「死亡組織」的鼓動脫不了干係。「我們要儘快通過相關法案,保護青少年免遭這些有危害信息影響。」  據俄「生活」網站21日報導,「死亡組織」利用名為「藍鯨」的遊戲誘導未成年人自殺。這個組織的圖騰是一頭藍鯨,他們將準備自殺的孩子稱為「藍鯨」。在遊戲裡,孩子們按要求進行自殘、自殺訓練,遊戲充分放大了孩子們生活的空虛和性格中的陰暗面。
  • 死亡遊戲又有新玩法?翻版「藍鯨遊戲」又來了?
    死亡遊戲又有新玩法?翻版「藍鯨遊戲」又來了?  你聽說過「藍鯨」死亡遊戲嗎?最近,被冠以「新版藍鯨遊戲」的Momo遊戲已在多國出現,或致青少年自殺!  什麼是「Momo」遊戲?  據青年參考此前報導,最近,通訊軟體WhatsApp上一款名叫「Momo」的遊戲引發全球關注。
  • 臥底調查「藍鯨死亡遊戲」 揭披遊戲罔顧生命的本質
    最近幾天,網際網路上頻繁出現關於「藍鯨死亡遊戲」的信息,這一從境外流入的所謂遊戲,根本目的就是誘惑參與者自殺。  自5月8日起,《法制日報》記者連續3天「臥底」此類遊戲群,以期揭披這一遊戲罔顧生命、漠視法律的本質。
  • 沙烏地阿拉伯因藍鯨死亡遊戲自殺事件封殺47款遊戲
    雖然《藍鯨死亡遊戲(Blue Whale Challenge)》的製作者已經入獄,不過這款唆使人傷害自己的遊戲仍然還在作惡。最近在沙烏地阿拉伯一對十幾歲的男女少年因為這款遊戲而自殺,沙特視聽媒體總委員會隨即決定自周一開始封殺47款包含暴力內容的遊戲作品,其中有遊戲玩家非常熟悉的《俠盜獵車5》。死亡的男孩和女孩分別為12歲和13歲,他們因為遊玩《藍鯨死亡遊戲》而選擇自殺。
  • 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認罪 稱受害者都是垃圾,需要被清除
    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Philip Budeikin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0日報導,21歲的俄羅斯人,藍鯨死亡遊戲創始人Philip Budeikin被指控至少煽動16名女生參加他的藍鯨自殺社交媒體熱潮
  • 全國15省份網安總隊呼籲抵制「藍鯨」死亡遊戲,並及時舉報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從5月10日至目前,全國31省區市(除港澳臺)的公安網絡安全保衛總隊,已有15家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相關提示,呼籲公眾抵制「藍鯨」死亡遊戲,並及時舉報。有的省市網警已開始對這款死亡遊戲進行查刪,並採取了解散相關QQ群等措施。
  • 死亡遊戲「藍鯨」流入中國 涉嫌教唆他人自殺
    近日,一種叫「藍鯨」(Blue Whale)的死亡遊戲從國外流入我國,出現在一些網際網路平臺上。參與這款網路遊戲的玩家會被要求完成各種自殘任務,包括在半夜醒來然後割傷自己,終極任務是自殺!騰訊公司QQ安全團隊對涉及相關關鍵詞的QQ群進行排查,同步啟動了相關關鍵詞的搜索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