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笑不得!華人家長主動給孩子請假隔離,美國學校堅決不同意

2021-01-14 薔薇姐姐看世界

最近美國疫情越來越嚴重,薔薇姐姐聯繫上了在矽谷上班的靜子女士。靜子女士說,美國政府和民眾其實並不是很重視疫情。在矽谷,著急的是華人。

有的華人從國內回美國,會主動替自己的孩子向學校請假,想讓孩子在家隔離,可是學校堅決不同意。華人家長聯名寫信給學校也沒有用。

如果學校不同意孩子請假,而家長執意這樣做的話,孩子將面臨著退學的風險。

華人只好小心翼翼地按照國內的習慣,努力去保護自己和家人。

撰文/小靜子(矽谷女白領)

3月8日晚,我和老公喝著咖啡,揉著眼袋,在酒店沙發上為他安排回國的計劃。他在中國國內一家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任職。

7歲的兒子趴在窗臺上看著旁邊的滑雪場,那邊的夜班人員正輪番用各式車輛維護雪道。這個小小的人還不太能理解大人們的擔憂。

▲前幾天我們還去滑了雪

我倆來美國10年,讀書畢業工作結婚又生子,和矽谷眾多碼工家庭一樣平淡平靜。

兩年前,老公接受國內的職位回國工作,我和小孩留在美國。一般老公每季度會來美1-2周,今年因為疫情,他來美國過春節之後就被通知暫無需回國,一直和國內團隊遠程協作辦公。

3月7日晚,老公接到公司郵件要求所有員工儘快返回。

這兩天,美國疫情發展迅速,確診過千人。而我們從來沒有接到過任何小區、物業或者當地政府發給市民的正式文件或聲明,來告訴我們要為疫情做哪些準備。

華人一邊買口罩,一邊給國內捐口罩

這裡的華人第一波焦慮暴發在1月23日,因為傳聞春運期間「幾十萬人離開武漢」,讓我們開始擔心國內的家人。

當時,我們這邊的華人聊天群爆了,真假消息滿天飛,群裡充斥著焦慮,沮喪和憤怒。

我在網上下單了5盒共75個帶氣閥的N95口罩(不是3M,因為當時3M品牌口罩的價格已經高到不合理的程度)。

老公原計劃在美國待到2月9日回國,剛好可以讓他帶回國分給親友,當時聽說國內口罩已經脫銷。

我畢業學校的矽谷校友群,和幾個同行組織的小群,開始四處組織捐款和籌集醫用口罩。

有醫療資源的朋友通過醫療採購渠道,陸續籌集了幾萬個1860口罩(即3M1860醫用N95口罩),正在想方法寄回國捐贈給醫院,我們這些沒有資源的群友只能酌情捐款用於採購資金。

除了大宗採購,並火速寄往國內的口罩,矽谷華人很少有人見過1860口罩。我們一邊對「搞到」醫用口罩的朋友豎大拇哥,一邊在群裡分享自己能找到的1860連結,方便大家購買自用。

我跟著連結下了兩單40個大人尺寸,和40個兒童尺寸的口罩備用,結果3天後接到通知,庫存不足訂單取消。

之後幾天,我陸續聽到朋友們抱怨專業醫用口罩訂單被取消了,大家轉頭想買普通N95口罩時,也已經漲價十幾倍或根本無貨。

矽谷湧現「舉報者」,當地人離華人遠遠的

緊張情緒不止蔓延在網上,也在我們身邊。

從國內來的人成了危險分子,一瞬間矽谷湧現了很多「舉報者」。

他們每天都在「舉報」哪裡的購物市場聽見旁邊年輕人對父親說「幸虧你在封城前逃出來了」;某某大公司的誰誰剛從國內回來,不自覺隔離還去上班;某某學校,誰誰小朋友的爺爺奶奶,據說從武漢過來了,小孩還堅持上學……

整個矽谷人心惶惶,華人家長們開始停掉孩子們的晚上補習班和周末特長班,當地人避免去華人超市購物,在美國超市裡,人們也都離華人遠遠的。

一個朋友氣嘟嘟地跟我們說,「我帶著口罩去Costco,在冰櫃前面和一個老阿姨距離很近,她女兒趕緊過來用中文小聲告訴她媽媽,要她離我遠點!」

而且對方似乎並不介意這些話被我朋友聽到,也不介意冒犯她,畢竟「命更重要」。

家長主動給孩子請假隔離,學校直接拒絕

更讓人們著急的是美國社會的淡定態度。

在一個500人的矽谷家長群裡,一個正在浙江度假並計劃2月2日返美的媽媽,每天為我們直播她和孩子學區溝通的進展。

她認為,雖然她沒有任何症狀,但是介於國內的疫情,她希望學區同意她讓孩子請假兩周在家隔離,可是她的請求被學校直接拒絕了。

▲學校還在繼續上課,我們家長都很擔心

在美國,公立學校十分限制學生請假,病假需要醫生開具證明,事假超過規定天數則會被退學。

這個家長很無助,因為她希望可以請假隔離避免傳播風險,但不能接受因為自己的好意而讓小孩被退學。

很多家長為她加油、支招,以及一起發信和校區溝通,但也有家長表示「可以先退學啊,只要再註冊就好了」,其實他們也知道,這個學區大家排隊擠破頭,一旦孩子退學,以後可能就與該學校無緣了。

或許是總統對於疫情的輕視,或許由於「政治正確」,學校起初給出的同意回復是,「我們不會因為國籍、種族或者近期的旅行經歷要求學生不上學」。

真讓人無語!

不少家長擔心,不進行強制隔離會導致一些「不自覺」的家庭散播病毒,因此開始有針對未自覺隔離家庭的微信「聲討」,也有熱心群友建起了區域性的「隔離互助群」,為需要自我隔離的家庭送餐送貨,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老公從國內來美國,老師說沒症狀就不要緊

同樣的尷尬也落到了我們家。

老公1月底從國內來美,我提前一周和班主任講明老公的行程,並告知所有關於病毒的信息。老師毫不猶豫地回覆說,「沒事啦,他不是從武漢來的,不是嗎?

但在我的一再要求下,她答應會和學校主管商量,主管會和我溝通。

直到老公回美國前一天,我都沒有收到學校回復。

那天學校匯報演出,我在學校遇見了其他孩子家長,有一位華人家長告訴我,因為疫情,她已經將孩子的生日派對取消了。

另一位印度家長則很關心地詢問我疫情的問題,聽說我家人還在國內,她表示了關心。我問她通過什麼方式了解肺炎疫情,她表示當天早上聽新聞播報了中國的情況。

活動結束後,我再次詢問老師,對方答:「我覺得沒有問題,只要沒有任何症狀。」

我很驚訝地說,「你知道,這個病在發病之前沒有症狀的時候也會傳染嗎?」

誰知她同我一樣的驚訝,張大嘴巴「哇哦」,然後表示她會和主管商量,會在當晚回復我。

班主任的反應,和當時的美國社會反應是一致的,就像此前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和「伊波拉」,不少美國人可能聽說過世界某地正在流行某種傳染性疾病,媒體上偶爾會有報導當地疫情,也會告知病症反應。

但這些都離美國人太遙遠,只有去醫院,護士例行詢問,最近是否去過某些國家時,他們才會想起:「哦,對,最近有這樣的病」。仿佛這並不是發生在地球上某地,而是發生在別的星球一般。

這一天,我從下午3點等到學校下班,也沒有接到主管電話。

這大概表明班主任在驚訝過後還是忘了我的要求,沒有上報主管(學校主管每次都會很主動回應家長各類要求和詢問)。

朋友聽說後生氣地說,「所以學校也太靠不住了!」

當晚,我接到老公,我們商量後確定,讓兒子請假兩周,一方面杜絕一切風險,另一方面也不會給學校裡其他的華人家長造成擔憂或恐慌。

還好,我兒子所在的私立學校並不介意孩子請長假。

這時候的美國,只有華人們才緊張。美國政府和民眾都很淡定和滿不在乎,我們焦急,擔憂,然後開始默默為可能發生的疫情暴發做準備,因為感覺當地政府「不太靠譜」。

從2月1日美國限制中國公民入境之後,華人們的心情開始冷靜下來,雖然華人餐廳還是不太紅火,很多孩子還是沒有送課後班,口罩依舊難買,但是「舉報者」們少了很多,漸漸地聊天群裡只有對國內新聞的關注,和「全面抗疫」的支持和信心。

沒有「斷米斷糧」,消毒用品斷貨是真的

真正的恐慌悄然而至。

2月28日,美國發現第一例不明原因的社區感染病例,給原本虛弱的火苗加了一把柴。而這一天發生的,就是國內小夥伴熟知的「美國搶貨斷米斷糧」事件。

需要澄清的是,「斷米斷糧」是絕對誇大,Costco的大米,50磅一包19.99美元,相比於其他超市15磅賣25美元的日本大米價低量大,成為華人「囤貨」首選,在其他超市雖然大米貨架銷售很快,但並沒有斷貨。

▲超市裡大米供應還是充足的

真正的美國式囤貨,集中在家用消毒用品和罐頭麵食等食品類。如果說大米斷貨只針對Costco,消毒用品斷貨則是針對所有美國零售商的。

2月28日一大早,一個在醫療部門工作的朋友就給大家開了一個單子,詳細列明了各種家用消毒產品,包括是否需稀釋,消耗速度等情況,提醒大家如果疫情有可能在美國大範圍擴散,消毒用品是必須且容易斷貨的產品。

「速囤!」——她提醒大家。

於是,那天上午,我趁見客戶前的一個小時去買了未來一個月的日常清潔用品——衛生紙、廚房紙,還有擦地板溼巾,還有消毒用品——消毒溼巾、酒精、消毒液。我還象徵性地買了幾小瓶手部消毒液。

當天人不多,貨架上消毒產品也很豐富。但據說兩天後線上線下的酒精、手部消毒液和衛生紙都已經買不到了。

2月29日晚,我用了一晚上的時間在網上搜索外科口罩,各大網站全部斷貨。網上第三方商家也沒有保證質量和收貨日期的貨源。

一番掙扎後,我只有在網上花150美元,買了100個叫得上名字的醫療外科口罩,令人驚喜的是第二天就成功發出——這並不常見,這個時候正規品牌的口罩訂單會有很大機率被取消。

3月2日,我送孩子去上學,聽廣播,我驚訝地發現,主持人花了很多時間談論新冠病毒,而且隨後幾天比重不斷增加。

3月4日,在我開車的半個小時內,廣播裡一直在討論新冠病毒。內容從病例討論到預防辦法,主播還邀請了周邊幾個大醫院的專業人士,請他們分析未來疫情發展。

專家們的意見基本和對抗流感一樣:少湊熱鬧,多洗手。

矽谷在家辦公,學校繼續不停課

比起專家的溫和建議,矽谷的各大公司做法更直接有效也更能穩定人心:在家辦公。

3月2日,從Twitter宣布建議舊金山辦公室員工在家辦公開始,Facebook、Apple等各大公司都宣布員工開始在家辦公。

不接觸別人,「家裡蹲」的人們感覺安全多了,但是大公司的做法卻讓人們覺得疫情大概真的要暴發了。

所有人都在盯著學校,等著學校停學。畢竟,大人們再注意,也管不住孩子們每天在一起瘋玩打鬧。

各族人民團結起來一起聯繫學校,打電話,發郵件,再在聊天群裡互通有無,但得到的答覆,基本都是暫無停學計劃。

專家還在新聞上說,大家不必恐慌,此次疫情致死率不高,更不用擔心斷米斷糧,不要影響正常生產生活。

另外,他們認為小孩子感染率較低,病症較輕,所以很多學校不會停課。

但是,我們需要擔心的是孩子攜帶病毒回家,可能會造成家裡老人或有基礎疾病的家人感染,——而這正戳中很多華人家庭的痛。

在矽谷,很多年輕的「雙職工」家庭沒有精力獨自帶小孩,就由老一輩來美國幫忙照顧,很多老年人是持旅遊探親籤證來美,而且很多人沒有購買醫療保險,這也給眾多毫無根基的新移民家庭帶來極大風險。

由於工作較忙,這篇文章寫了兩個晚上,在這兩天中,美國疫情發展迅速,確診過千人。

目前為止,我身邊並未發現確認或疑似病例,也從來沒有接到過任何小區、物業,或者當地政府發給市民的正式文件,或聲明,他們沒有告知我們具體要為疫情做哪些準備。

大家都在根據國內的經驗默默籌備,希望風雨飄搖中,大家都可以照顧好家人,撐住自己的小家。

編輯/薔薇姐姐

圖/靜子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相關焦點

  • 英國華人家長談「暫時關閉英國學校」利與弊
    一些華人家長接受採訪,談及自己對「暫時關閉英國學校」的態度和觀點。  擔心自己孩子在學校是否安全  「現在形勢這麼危急,但學校目前依舊沒有要停課的動靜。」Joey的孩子在倫敦Fulham一所小學讀書,她非常擔心孩子的情況,表示自己在投票連結一發布的時候,就已經發動周圍的家長一起投票,大家也都紛紛將投票連結轉發到各自的微信群和朋友圈。
  • 小學生「請假條」走紅,請假理由哭笑不得,網友:這是人才
    我們在上學時期,老師最頭疼的事情就是學生請假,尤其是小學生,在他們單純的世界裡,總是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小小的年紀詞彙量很多,總是能夠妙語連珠,腦洞大開的請假理由,惹得老師和家長們哭笑不得。小學生「請假條」走紅,請假理由哭笑不得,網友:這是人才這個小學生的請假原因是因為隔壁鄰居家的小狗要生了,情緒很激動,可以看出這個小學生是非常喜歡小動物的,內心很友愛。
  • 熊孩子跟老師請假,請假條讓老師哭笑不得:這孩子真是個人才
    文|嗯哼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很多學生不愛去學校上課,都會編造出各種理由跟老師請假,學生請假也成了家常便飯。小剛想著,要找個辦法,可以名正言順的不去上學。於是,小剛便編造了個理由,跟老師請假,跟老師請假,說自己的外婆去世了,而且還在末尾加了一句,「我要回去陪葬。」小剛跟老師請假,本來這個理由是可以的,但是請假條後面加上的那句,讓老師實在是哭笑不得,老師心想這孩子真是個人才。
  • 如果3月2日開學,家長給孩子請假,不去學校上課,該怎麼辦?
    如果3月2日開學,有些家長給孩子請假不去學校上課,該怎麼辦?首先我們抓關鍵詞,3月2日、請假。說實話,如果我孩子學校通知3月2日去上學,我也想給孩子請假和。我孩子在江蘇上大學,原定於2月22日去上學,學校開學是23日,結果那班火車停運。
  • 請假理由大全,中國人請假套路深,外國人太直接,看完哭笑不得
    常常擔心不被批准於是網絡上經常會出現一些奇葩的請假新聞讓人看到後哭笑不得19、尊敬的領導,昨天晚上我有了豔遇,現在我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特請假一天,請批准。20、由於家裡廁所壞了,暖氣片壞了,煤氣外洩外加除非崩塌,孩子也病了,特請假一天,望領導批准。21、要去相親,想我風流倜儻玉樹臨風30好幾的人至今未娶,本著寧拆一座席,不毀一樁婚的原則,您批了吧!
  • 小學生的請假條讓老師哭笑不得,引發家長爭論孩子的「厭學問題」
    學生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通常會遇到孩子的「厭學問題」。近期,小學生的請教條現象,讓老師哭笑不得的同時,也讓學生的家長開始爭論「如何處理孩子的厭學問題」。其實,解決孩子厭學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學校的老師,而在於學生的家長。
  • 美籍華人孩子滯留美國,家長:孩子是外國籍,但他是中國人!
    如今我國形勢逐漸變好,越來越多的美籍華人包括他們的孩子都滯留在了美國,那些家長表示:孩子只是外籍華人,但他們是中國人。最近美國情形越來越嚴重,讓那些美籍華人孩子家長非常焦急,十分擔心自己的孩子。據統計,每年去美國留學的孩子是最多的,而有些家長認為,自己有能力把孩子送到國外更好的學校去留學,這些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更好地教育,如果想要把滯留在美國的留學生接回來,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
  • 六年級下午請假培優現象增多,學校普遍不贊成:家長請勿本末倒置
    楚天都市報訊 楚天都市報記者郭會橋「有的家長反映3:30接孩子太早,但也有家長不到3點就來電話說,孩子還有其他課要提前接走。」最近,武漢市多所熱點小學六年級老師向楚天都市報記者反映:下午經常有同學請假,而且一個班請假的同學多的時候有六七個。
  • 一學生的請假的理由,讓班主任哭笑不得
    一個學生去找班主任老師,」老師,我要請假回家。「 老師問,為什麼?學生答,我太困了,我要回家睡覺。班主任哭笑不得,跟家長溝通了一下,告訴孩子的媽媽說:" 我沒準他假。" 媽媽也是哭笑不得,跟老師說,不準他假就對了。
  • 家長給孩子請假「避味」:將來不育後悔就晚了
    「這樣的操場讓孩子怎麼上去玩?」最近一提起操場倆字,家長們就格外敏感。昨天,瀋陽一所小學的家長王先生等六位家長給瀋陽晚報、瀋陽網新聞熱線打來電話,表示對學校新鋪的塑膠跑道格外擔憂。因為擔憂,有的家長給孩子請了假。
  • 在美國爾灣,病毒給華人社區帶來的疏離
    學校家長群裡其實前兩天就有家長提出要求校方重視「新冠」疫情,但點讚者多,回應者寥寥。我這三年一直在學校裡做志願者,明白許多華人家長是苦於英文不夠好,無法與校方溝通。於是我把孩子們都交給爸爸,自己則早餐也不吃,開始寫郵件。將近十點,信寫好,發完給校長,我就隱去了孩子姓名發到了華人家長的微信群,號召大家發郵件讓校方重視,我的郵件給大家參考。
  • 米蘭龍甲教育與義大利小中高三校校長深度探討解讀華人家長複課擔憂.
    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居住在一起的,雖說孩子對新冠病毒的抵抗力還算強一些,被感染佔比較小,無症狀比例偏大,若萬一把病毒帶回家,對老人們的傷害可能是毀滅性的,那大半年來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可能付諸東流。所以更多的華人家長持觀望態度,想要晚一點看看形勢再把孩子們送到學校,但孩子們到底能不能缺課?家長需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回到學校後學校還會不會接納學生呢?
  • 一組小學生「請假條」火了,老師看完哭笑不得:精彩,批准了!
    對於家長來說,孩子能夠開開心心地去上學,絕對是最能讓他們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因為有不少孩子一上學就動不動請假。網上有一組小學生"請假條"火了,第一位小朋友請假的理由實在太奇葩了。希望老師能批准他請假,因為他預感明天會肚子疼,甚至還寫上了好人一生好報,老師看完之後也哭笑不得地表示:很精彩,批准了!不管孩子是在上小學還是在上幼兒園,頻繁請假其實也會給他們自身帶來許多危害。
  • 李永 | 舊金山華人爭取平等教育權利的抗爭(1860-1947)
    夜校位於唐人街街區以外,華人子女上學非常不方便,而且途中時常受白人欺凌。1859 年 8 月,30 名華人家長再次向舊金山教育委員會請願,請求在唐人街建立一所獨立的華人小學。教育委員會討論後,認為本年度的財政預算不足,無法為華人建立一所學校。這種狀況直到長老會牧師士比利 (Dr. William Speer)主動提供他所在教堂的一個大房間給華人作為學校才得以解決。
  • 綜合消息:美國華僑華人社團堅決反對蔡英文「過境」美國
    新華社北京7月18日電綜合新華社駐美國記者報導:針對蔡英文近日「過境」美國,在美國的華僑華人社團表示堅決反對美臺之間的官方往來,指出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幹涉。蔡英文「過境」美國、在紐約停留期間,在美國的華僑華人在其入住的酒店和參加活動的地點附近舉行數起大型抗議和示威活動,他們揮舞著五星紅旗,高舉「臺獨死路一條」等標語,顯示了堅決反對「臺獨」和維護祖國統一的決心。
  • 高校請假手續似借高利貸 家長需手持假條拍照
    原標題:高校請假手續似借高利貸 家長需手持假條拍照   近日,有微博稱哈爾濱師範大學的學生請假手續類似「借高利貸」,需要家長提供身份證複印件,並手持假條拍照。對此,哈師大西語學院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此舉是為了確保家長知道自己孩子已請假。
  • 不學好丨哈師大請假手續似借高利貸:需家長提供身份證並手持假條擺拍
    對此,哈師大西語學院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此舉是為了確保家長知道自己孩子已請假。有律師認為,學校的做法是一種懶人思維,同時也缺乏對學生和家長的人格尊重。學生請假需家長自拍微博熱傳的這份聊天記錄中有兩張圖片。一張是西語學院2013級某學生的家長寫的請假申請,下面還附有家長的身份證照片。
  • 學生集體請假,網上公開致信教育局,某家長行為嚇人又氣人
    這個事件發生在杭州文瀾實驗學校,這個學校原名是賣魚橋小學文瀾校區,是近兩年才更名的,而事情起源於9月11日,該校一位五年級學生家長發布的一篇公開信,一時間震驚了不少網友。在信中,有兩件事情讓網友吃驚不已,第一件事是,該家長稱儘管已經開學,可是孩子班中的不少學生已經請假三天了。
  • 小學生「心機」請假條走紅,理由讓人笑哭哭笑不得,老師霸氣回應
    學生時代的我們總是會遇到生病要請假的事情,生病或者不舒服請假是比較常見的。不過學生中的鬼才可是相當的多,這些小毛頭各種請假事由層出不窮,網上就有一個小學生的「髒髒」請假條走紅,寫的請假條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把老師都給氣急了。
  • 特雷維索一父母將孩子從學校帶回家:「我們負擔不起第二次隔離」
    可是,對於大部分華人家長來說,一方面不希望孩子落下課程,一方面又擔心孩子在學校的安全和疫情,進退兩難。不只是華人社區,義大利家長們也在對開學憂心忡忡,有人支持,有人反對。開學,成為家長們心中的痛!威尼託大區特雷維索(Treviso)一對父母就把自己的孩子從學校帶回了家,他們說:「我們負擔不起第二次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