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俚語做解釋!牛津詞典喊你一起編詞典

2020-12-22 界面新聞

圖片來源:oneinchpunch/Getty Images/iStockphoto

牛津詞典想請青少年來解釋流行的現代俚語,比如「hench」(形容某人強壯有力)和「dank」(意為酷、厲害)。

牛津詞典旨在「記錄那些重塑了語言的所有特殊詞彙,無論是老詞還是新詞,正式還是非正式」。對於詞典編輯來說,俚語總是「極具挑戰性」。現在年輕人的語言「是尤其難記錄和定義的」,因為俚語本身變化就很快,而WhatsApp和Snapchat這樣的社交軟體,正讓監控詞彙變化更為艱難。

牛津詞典希望兒童和年輕人通過推特的#youthslangappeal或者官網來提交最流行的俚語。如果成年人發現「完全不熟悉的俚語,或者熟悉的詞語有了完全不熟悉的新用法」,他們也可以參與進來。

牛津詞典高級編輯菲昂娜·麥克弗森(Fiona McPherson)說:「詞典編者習慣於觀察和記錄語言的變化。但現在的年輕人擅長用已有的詞彙去創造新詞。對於那些不了解這些新詞的人來說,這些新的俚語就像是一種全新的秘密詞彙。在牛津詞典工作的大多數人都已經不年輕了,年輕人創造並使用這些俚語,沒有人比他們更適合幫我們記錄新的詞彙和俚語意思了。」

牛津詞典一直在記錄「bare」(原意為赤裸的、空的)這個詞的新含義。例如2009年來自推特的一個例子:「我覺得周五會是我人生最忙的一天,有好多(bare)事要做。」牛津詞典將在今年年底發表本詞的新詞條,將此詞定義為英國俚語,意為「許多」,「似乎起源於加勒比英語,從『過多、只不過』的意思發展而來。」

牛津詞典稱,年輕人使用的詞彙「通常能夠展現英文的多樣性,以及特定種族或文化群體對語言的整體影響」。

(翻譯:李思璟)

……………………………………

歡迎你來微博找我們,請點這裡。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相關焦點

  • 牛津詞典收錄中文俚語 「髒話」開啟中國化世界
    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新近發行的一部詞典,收錄了一些土得掉渣兒的中國俚語和新詞,其中有些屬於難以啟齒的髒話。  雖然這些街頭俚語(以及其他較為社會所接受的字詞)只出現於《牛津英漢漢英詞典》,而不是更具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但此舉已引起中國人一陣興奮。
  • 黑人俚語"woke"進入牛津詞典
    據新華社電《牛津英文詞典》每年更新四次,最近這一次將「woke」詞義進行了擴展;除了英語學習者熟知的
  • 澳洲俚語被收入牛津英語詞典,看看你知道多少?
    據澳新社消息,在牛津英語詞典最新一季的更新中,新添加的新詞超過1000個。 「Budgie Smugglers」一詞自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在澳洲廣泛使用,現如今被收入權威級的牛津英語詞典也算是得到了「官方」首肯。
  • "no zuo no die"入美國俚語詞典 tuhao等網絡語盤點
    該詞典收錄了很多常規詞典裡面查不到的流行英文俚語俗語,最新出現的還有「youcanyouup(你行你上啊)」和配套「附贈」的「nocannoBB(不行就別亂噴)」。友情提醒一下,現在的出題老師都「很潮」,大家要及時更新單詞庫,以免掛科啊!
  • 中國網絡詞「no zuo no die」入美國俚語詞典
    該詞典收錄了很多常規詞典裡面查不到的流行英文俚語俗語,最新出現的還有「you can you up(你行你上啊)」和配套「附贈」的「no can no BB(不行就別亂噴)」。友情提醒一下,現在的出題老師都「很潮」,大家要及時更新單詞庫,以免掛科啊!
  • 「不作死就不會死」被錄入美國在線俚語詞典
    該詞典收錄了很多常規詞典裡面查不到的流行英文俚語俗語,最新出現的還有「you can you up(你行你上啊)」和配套「附贈」的「no can no BB(不行就別亂噴)」。友情提醒一下,現在的出題老師都「很潮」,大家要及時更新單詞庫,以免掛科啊!
  • 作死到國外:「no zuo no die」入美國俚語詞典
    該詞典收錄了很多常規詞典裡面查不到的流行英文俚語俗語,最新出現的還有「you can you up(你行你上啊)」和配套「附贈」的「no can no BB(不行就別亂噴)」。友情提醒一下,現在的出題老師都「很潮」,大家要及時更新單詞庫,以免掛科啊!
  • 牛津詞典迎接挑戰
    詹姆斯·莫裡與同事們一起編纂第一版牛津詞典——— 《新英語詞典》。    幾個世紀以來,《牛津英語詞典》編纂者努力追蹤英語的發展與變遷,希望打造「完美詞典」。如今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可能很快將這個夢想變為現實,但它是否也意味著這部傑出詞典的終結?    2009年2月,推特用戶@popelizbet向另一個人發起挑戰,問他能否mansplain(意為「給予男性化解釋」,通常用來諷刺直男癌的說教)一個概念。後者有沒有解釋不得而知,但去年夏天,詞典編纂者伯納德特·帕頓挖掘出了這次交流,認為這是首次有人以書面形式使用mansplain這個詞。
  • "作死"到國外 網絡熱詞被收入美國在線俚語詞典
    原標題:網絡詞「不作死就會不死」收入美國俚語詞典   躋身2013年微博十大網絡流行語之一的「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會死)」,近日被發現已成功被錄入美國在線俚語詞典Urban Dictionary(城市詞典),引發網民組團前往圍觀「作」到國外的盛況。
  • "不作死就不會死"被錄入美國在線俚語詞典Urban Dictionary
    說點正經的「土豪」「大媽」有望進牛津詞典本報去年曾報導過,牛津詞典方面關注到了「土豪」、「大媽」等中國熱詞,有望2014年將它們收入牛津詞典中。網友當時調侃說,土豪和大媽才是好朋友,一起去牛津啊!去年年初,「大媽」的漢語拼音「dama」登上了《華爾街日報》,被稱為「影響全球黃金市場的一支生力軍」。
  • 牛津詞典新收錄1000個俚語單詞,不看不知道
    牛津詞典新收錄1000個俚語單詞。
  • 英國少女編少年俚語詞典 「香草」是指無聊(圖)
    英少女編少年俚語詞典  英國家長常為孩子講話時夾帶的奇特詞彙感到困惑。英國一名13歲少女編纂了一本少年俚語詞典,逐一解釋這些奇特詞彙,以便家長與孩子溝通。此書成為暢銷書之一。詞典作者露西·范阿默龍恩利用一年時間,為300多個少年常用單詞和詞組作出釋義。
  • 90歲《牛津詞典》「變」中求生
    對於使用者來說,詞典是一份人們使用或曾經使用過的單詞清單,可以說明這些單詞曾經或者現在的意義。對於編纂者來說,沒有比詞典更複雜的了,誰使用了這些單詞?何時何地?你是如何得知的?哪些詞語被收錄過,依據是什麼?你又如何將這一含義區別於另一個含義?
  • 誰最「牛」四款牛津電子詞典終極評測
    情況也確實如此,在小編走訪中關村各大賣場商鋪時,發現權威辭典成為「最有殺傷力的武器」。    小編認為,這種情況的出現,與電子詞典的消費群體息息相關。一直以來,大、中學生是電子詞典的主流消費群體,他們在購買電子詞典的時候經常需要與教科書配套使用,牛津、劍橋出版社出版的英語書往往與權威聯繫在一起,因此他們在購買電子詞典的時候通常會了解是否含有這類出版社的版權。
  • "no zuo no die""no can no BB"入美國俚語詞典
    躋身2013年微博十大網絡流行語之一的「nozuonodie(不作死就不會死)」,近日被發現已成功被錄入美國在線俚語詞典UrbanDictionary(城市詞典),引發網民組團前往圍觀「作」到國外的盛況。
  • 怎樣充分利用在線詞典學英語?以下八款詞典推薦給你
    以hombre為例,你可以查到它的基本釋義:牛津在線詞典的界面簡潔,使用順手;語法講解較全;實時更新,新詞不斷。牛津詞典最大的優點是查詞界面很清爽:在線俚語詞典;它收錄了很多別處查不到的俚語俗語;常規詞典裡面有的詞,也可以在這裡找到新解。
  • 8款詞典,讓你的英語學習更有效率!
    以hombre為例,你可以查到它的基本釋義:朗文詞典沒有太複雜的功能,但在詞語釋義上做得很棒,釋義分類很細,比如描述行為、描述人、描述經歷和情景等,每個釋義和搭配都有例句,且每個例句都配有真人朗讀。★ 特點:俚語流行語一網打盡  ★在線俚語詞典;它收錄了很多別處查不到的俚語俗語;常規詞典裡面有的詞,
  • 《牛津英語詞典》探秘:世界上最大的詞典能否活過網際網路的衝擊?
    這個男人後來究竟有沒有給出這個解釋已無稽可考,不過詞典學家伯納德特·佩頓(Bernadette Paton)2017年夏天把這一記錄給挖了出來,據信這是有確切記載的某人使用該詞的案例。「這條推之前被刪了,不過我們捕捉到了它,」佩頓不無得意地告訴我說。在牛津大學出版社的辦公室裡,佩頓正在為《牛津英語詞典》撰寫一條全新的條目。
  • 同內置牛津詞典的金山詞霸V8一起生長
    點擊啟動,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四幀畫面懸疑式的開機畫面,預示出加載牛津詞典後的大變化。開機頁面以CUT為例,解釋為開始生長(新牙)的意思,除此之外,還有29個應用場景、32個權威釋義、69個短語用法。為什麼會用CUT?似乎這該是媒體人要關注的問題,用CUT詮釋生長,似有強調無為的老子的意味: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中生有,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詞霸V8版本的概括,傳遞著詞霸V8是前所未有的意思。
  • 牛津在線詞典新增千條俚語 manspreading、Grexit等入選
    要是你正餓怒呢,一個奇葩又在地鐵上大爺式佔座把你惹毛了,這些快餐詞說不定能幫上一點忙,你說似吧?The latest slang phrases added to OxfordDictionaries.com have been revealed – reflecting evolving cultural, political and social no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