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陳瓊青 蔡宸劼 歐陽博文
來源 / 智合
2016年1月,盈科全球總部入駐北京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三期,慶祝律所15周歲生日的同時,也為其開啟了新篇章的裡程碑。
兩年不到,2017年12月5日,盈科即瞄準正在建設中的正大中心,與其達成合作協議。
建成後的正大中心,成為北京CBD的新地標。2020年7月,盈科正式入駐。
尤其在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的大形勢之下,盈科依然赴約,遷至北京最繁華的地段。
短短4年間,兩度搬遷總部,盈科這麼做的底氣是什麼?
遷址,中國律所發展的隱藏線
回望中國律師行業發展的歷程,絕大部分律所都是從租賃一兩間辦公室開始創業。此時,辦公室的硬體條件還不是必需品,律所管理者們更為看重律師單人的作戰能力。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客戶遇到的法律問題日益複雜,對律所在不同地區、不同國別的響應速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僅憑單一律師或者單一專業領域的律師團隊已難以滿足。
為了匹配客戶對於及時響應及全面服務的需求,中國律所拉開了規模化徵程的序幕。從中國入世後的初露端倪,到2010年之後全國一線律所的空間布局,再到近幾年各地律所的北上南下,規模化的浪潮開始席捲國內法律服務市場。在這種趨勢下,律所的律師數量也從個位數向兩位數、三位數甚至四位數發展,律所的辦公面積亦逐漸擴大,並有意識地往核心地段靠攏。
遷址這一舉措,通常暗含了律所的硬實力——法律服務專業,人才儲備充實,品牌競爭力強,客戶粘性高,律所發展快。地理位置越好、辦公面積越大、硬體條件越智能,越是意味著固定成本的高昂,如無相應實力做支撐,律所舉步維艱。
是以,律所的每一次選址都會慎之又慎,而一旦決定遷址,也意味著這家律所對未來發展的自信與底氣。
在北京,國貿CBD、東城核心區、西城金融街三地以繁榮的經濟優勢,聚集了逾百家律所北京大所及其他省市律所的北京辦公室。其中,國貿CBD更是匯集了半數以上的TOP律所,方達、金杜、競天公誠、環球、海問、中倫等 (律所順序按首字母排序) 知名大所均坐落其中。
箇中理由也不難琢磨,「佛要金裝,人要衣裝」,律所也需要能有與其服務客戶層級相匹配的辦公場所。選址於核心商圈,對外展現自家律所的「高端感」和「精英範」,對於客戶與人才的吸引都大有助益。
可見,遷至城市商務中心既是行業趨勢,同時也是樹立自己品牌影響力的重要一步。盈科此次遷址,恰是律所綜合實力的直觀體現。
國貿三期與正大中心,盈科的選擇
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1號(國貿三期),是盈科原辦公場所的地址。從此處走到正大中心,只需兩個轉角,總共路程不超過1000米,步行只要十分鐘。也就是說,盈科的這次搬遷,只是換到了「鄰居家」。
同樣的地段,國貿三期與正大中心到底有何區別?
先來看一組數據對比:
光從樓高、層面積對比,同是核心CBD的頂級寫字樓,國貿三期與正大中心的區別似乎並沒有那麼大,不過,入駐正大中心的企業普遍是國際金融、高端商務、文化傳媒等領域的頭部公司,例如正大集團、泰康金融、安邦保險、中金集團、方正集團、濤利投資、中國國際期貨等。
伴隨著近年來非訴業務的快速崛起,對於律所來說,能與五百強企業在同一棟辦公樓,意味著更多的業務機會與創造更高經濟效益的可能,縮短地理距離亦能更快速響應客戶需求。
此番入駐正大中心,盈科總共籤下9層,總面積近2萬平方的超大辦公區域,大大拓寬了員工的辦公空間,為他們迎接更加豐富的挑戰創造了更為舒適愜意的環境。是以,盈科在新址的內部設計上,也花費了巨大的心思。不僅是辦公環境硬體設施的全新升級、智能化設備的聯動管理,更是打造有溫度、有思想,多功能化、智能、休閒及趣味一體的真正意義上的「智慧」辦公室環境。這是盈科發展史中的又一裡程碑,標誌著盈科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徵程。
在公共空間的安排上,盈科極力使之顯得自由、寬敞。不同於傳統會議室的方正布置,盈科選取一面有落地窗的扇形區域,將窗外景觀引入室內,以增加空間外延的廣度,開闊參會律師的視野。
天花板、燈光、地面,室內配色相得益彰,讓整個空間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而弧線所帶來的動感、直線所帶來的透視感,又瞬間讓整個畫面「活」了起來。
辦公區以及休閒區則是另外一種風格。辦公區簡單大方,不假修飾,讓律師心無旁騖,安心工作,實現效率最大化。而休閒區則是充滿活潑的元素,跳躍的色彩,輕便的材質,廣闊的外景,讓來此休息的律師,捧著一杯咖啡即能有置身咖吧、茶室的放鬆感,在忙碌的工作之餘,能讓心靈有一段棲息之旅。
在律所發展進程中,與專業實力提升並列的,還有辦公升級、服務升級、品牌升級。無論是辦公場所、辦公環境、軟硬體設施的調整,還是直接為律師提供更細緻、專業的服務,盈科始終緊緊圍繞著「為律師服務」的理念踐行。
物質上保障員工收入,精神上讓員工體面而幸福地工作,一向以律師幸福感為重要指標的盈科,為所有盈科人精心打造一個素雅而氣派的「新家」,這是盈科不斷升級律師工作幸福感的重要舉措之一。在競爭壓力比比攀升的律師行業中,盈科的「家文化」顯得尤為有溫度。
盈科為什麼敢遷?
從國貿三期到正大中心,盈科正在穩健低調地謀篇布局,而這也歸功於其立足於客戶需求並不斷精進。
從2016年至2020年,盈科的執業律師人數從4500人增長至9800餘人,盈科中國區律所也由39家發展至81家,兩項數據指標均實現了四年翻番的目標。與此同時,其服務網絡已覆蓋了全球82個國家與141座國際城市,將專業的一站式法律服務播撒在了世界上法律市場上。
2019年,盈科以傲人的身姿攬獲法律界各項榜單:《亞洲法律雜誌》(ALB)「2019年亞洲律所50強」排名第一、《商法》「2019年度卓越律所大獎」、《錢伯斯亞太法律指南2020》海事商事領域「東部受認可律所」……
而這只是盈科躍進的幾個縮影之一,她從未止步於此。2019年底,盈科總創收再創新高,一舉突破50億元大關,並憑此摘得「The Lawyer 2020年」亞太中資所創收與規模榜單的雙料榜首。盈科正以高速發展的實力,闖進世界法律服務市場的眼帘,不可忽視。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律所開始逐漸重視品牌在市場營銷和業務拓展上的積極作用,並為此加大了在品牌推廣上的投入,希望通過品牌效應帶來更多客戶。盈科此次的搬遷,除了凸顯了其專業硬實力與文化軟實力,品牌的再一次轉型升級也是其此舉的另一個目的。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各行各業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打擊,法律行業亦受到波及,盈科卻依舊能夠能逆流而上,完成遷址計劃,這無疑給所內律師打了一劑強心劑,向盈科客戶傳達了大所風範。
盈科正在用實際行動向五湖四海的律界精英發出邀約函。
結 語
盈科律師一直有著這樣一句口號:「愛工作,更愛生活。」盈科取得今天成績,是9000多名律師一起深耕行業的結果。此次遷址,標誌著盈科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徵程。
「 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 」站在新的起點,盈科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時代下的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