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時期,秦仲有功,其少子康被封於夏陽,為梁伯。梁伯本姓嬴,梁為秦所滅後,其子孫以國為姓,即為梁氏。
北魏時,少數民族的拔列蘭氏也改姓為梁,為另一支。梁氏出自嬴姓,其起源地梁國在今陝西韓域一帶。梁被秦滅後,一部分子孫逃散他處。漢平帝時分兩派,分居安定和扶風。梁芬合族隨東晉渡江,在錢塘一帶繁衍。其孫於桓玄時入福建。梁選為十三世,為南安令,故家居南安。梁芬之五世孫梁福範到京兆為官,之後隨子梁文遷惠安。宋朝時期梁孟堅為兵部左侍郎,居寧化縣,其六世孫梁永移居潮州,七世孫梁富遷梅州。
梁氏自陝入晉,自晉而入浙、閩、粵乃至全國各地。梁姓在中國當代百家姓中排名二十一,總人口約1000多萬,佔全國總人口的0.84%。梁姓忠貞愛國,尊學重教,其歷代名人以文人墨客居多。梁姓發源於北方,後成為一個典型的南方姓氏。字行輩分排序分明有致,反映出其鮮明的家族特徵。如清宣統年間由梁道生所修撰的《梁氏族譜》中有陝西梁姓一支字行為:「世貴端本,元孝承嗣,道安靖賢。」
構成當代漢族梁姓主要有三大來源:1.出自姬姓。周平王之子唐封於南梁,古城在今河南臨汝西,後被楚吞併,子孫以邑名為氏。春秋時魯國也有梁氏,這些均為姬姓梁氏。姬姓梁氏也有近2800年的歷史。2.出自嬴姓。相傳梁姓為上古五帝之一金天氏少吳的後裔。少吳氏族以燕子為圖騰,嬴是燕的異體字又是同音,少吳後裔伯益以嬴為姓。伯益的後商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功,封於秦,也稱秦嬴,為秦國之開國始祖。
其子秦仲助周宣王伐西戎有功,因封秦仲的少子康於夏陽之梁山,史稱梁康伯,梁國故地在今陝西韓城市南。到公元前641年,秦穆公出兵滅梁國,梁國子孫遂以國為氏。一部分梁國子孫逃奔晉國,成為春秋時晉國的梁氏:晉南的解梁,故地在今山西臨晉縣西南,晉大夫梁益耳出於解梁;晉南的高梁,故地在今山西臨汾東北,晉大夫染弘出於高梁;晉邑曲梁,故地在今河北水年縣,晉大夫梁由廊出於曲梁,均為梁康伯的後裔。嬴姓梁氏是當代漢族梁姓的主流,至少已有2800年的歷史。3.出自外族的改姓。
漢朝以後,兩晉南北朝是中國北方地區民族大融合和中國歷史上人群大遷移的時期,梁姓中也流入了南北民族的基因,這就是組成梁姓的第三支。這部分包括漢晉時期的氐族、南北朝時的匈奴人、北宋時的西夏党項族、明清期間廣西的壯族、清朝的滿洲八旗姓良佳氏等少數民族梁姓,長期與漢族混居,逐漸同化,成為漢族梁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