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是一個集教育、婚姻、養老、贍養、金錢、生存多重問題交織在一起的家庭倫理劇。《都挺好》反應了太多的現實問題,讓人們很有反思。
老大蘇明成是一個非常真實的「中國式長子」蘇明哲,他好面子,想充老大,當孝子,卻處理不好原生家庭與新生家庭的關係。
老二蘇明哲是一個啃老族,在複雜的家庭關係中,憑著三寸不爛之舍,得到了很多偏愛。
老三蘇明玉是女權主義的成功者,更是其真正的犧牲品。她的性格很偏執,感情冷漠……但是我卻認為她很難真正獲得幸福生活。只有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庭才是對心靈最好的慰藉。她的悲劇不僅僅是生活環境造成的,更有她自身固執偏執的性格缺陷在作祟。
劇中有一個場面,牆上常常出現「家和萬事興」,那麼怎樣家和才能萬事興?這一個字就代表有人要做出犧牲。生活不能處處公平,即便你的家庭再和睦,也會有經濟等方面的差距,那麼就會造成很多的不公,然後有人做出犧牲,做出一種和睦的表象。
大強膽小,明哲糊塗,明成啃老,美玉溫柔懂事,蒙總精明睿智,吳非最懂是非,還有溫暖人心的石冬天…… 像這種反應社會,反應家庭,反應人性的劇不可能做到近乎完美。因為考驗的完全是潛意識,但是一部劇反應的問題可以條理的分析透徹,讓我們在人生不斷前行的過程中不妨停下腳步進行反思。
看這部劇的時候,我就認為她們每個人都很坎坷,但偏偏就做《都挺好》。雖然各有問題,但他們還是會說:挺好,都挺好。
很多人認為這是個美好的結局,也有人認為這是個悲劇,其實一點都不好,每個人都不好。蘇大強在失憶後才找回了家庭的溫暖,而明玉終於釋懷卻再也得不到父親的回應。明哲經歷波折,沒了心靈的伴侶,日子也是悽苦。明成繼續奔波在生活的路上,企圖在異國他鄉尋找一席之地。就像我們真實的人生,經常和愛與和解擦肩而過,而很少真正得到它們。你我年輕時都是明哲明成明玉,你我老了時皆是蘇大強,人總要學著跟過去和解、跟自己和解、跟世界和解,不要只記得人家的不好,也想想別人的好,最後大家都釋懷了,才都挺好!
這部劇真實的反應了我們的現實生活,我們每一個都深有體會。我們深知世上沒有十全十美,偏偏我們要在不完美中尋找幸福,尋找我們人生的色彩。我們擅長回答別人:挺好的,都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