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是維持人體健康所必需的一類低分子有機化合物,是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糖類)、油脂、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礦物質))之一。
人體每日需要量有多有少,是為機體維持生命所必需。維生素雖然不是構成機體各組織的原料,也不能供給能量,但多是某些酶(或輔基)的組成部分,缺乏時導致代謝障礙,產生維生素缺乏症。
大多數維生素必須從食物中獲取,僅少量可以在體內合成或由腸道細菌產生。
維生素依照其特性,可分為水溶性維生素及脂溶性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像是維生素B群及維生素C,脂溶性維生素則是維生素A、D、E、K。
如果人體是個工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就像是工廠的齒輪,運作時不時需要加些潤滑油才能保持齒輪運作的順暢,潤滑油指的就是維生素及礦物質。
它不足,也是肥胖因素之一
水溶性維生素常是輔酶或輔基的組成部分。是一類能溶於水的有機營養分子,主要是維生素B群以及抗壞血酸(維生素C)等。因為它能溶於水的特性,因此,也很容易因為排尿跟著排出體外。水溶性維生素不足時會引發營養不足的現象,過多時則導致噁心、嘔吐、拉肚子。
維生素B1又叫硫胺素。維生素B1能協助碳水化合物的代謝,消除疲勞、消除下肢水腫,緩解便秘、調整腸胃道功能,在神經細胞內負責神經傳達的工作。
維生素B1不足時,會產生腳氣病、肥胖、代謝不佳及慢性疲勞的現象。過多則會拉肚子、噁心、嘔吐。
維生素B1含量較高的食物包含:向日葵籽、芝麻、黃豆、碗豆、開心果、花生、紅魚子醬、豬肉、扁豆、腰果、豆子(含量由高至低)。
它與代謝息息相關
維生素B2又叫核黃素,溶於水時,呈現黃綠色。許多人攝取B族時,尿液中會呈現較深的黃色,就是因為腸道吸收了維生素B2,當這些水溶性維生素隨著水份由尿液排出時,就會使尿液呈現明顯的黃色。冬季北方缺少陽光時,植物合成的維生素B2也相對較少。
維生素B2(核黃素)是體內許多重要輔酶的組成成分,這些酶能在體內物質代謝過程中傳遞氫,因此能協助身體抗氧化(詳細閱讀)。它還是蛋白質、糖(複習一下代謝力指標)、脂肪酸代謝和能量利用與組成所必需的物質,維生素B2能幫助紅血球與血紅素(詳細閱讀)的維持,更能促進細胞合成。
維生素B2,耐熱又耐酸、但是需要避光。當維生素B2攝取不足時,會產生口角炎、脂漏性皮膚炎、脫毛症、成長障礙。過多則會拉肚子、噁心、嘔吐。
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包含牛肝臟、牛腎臟、羊奶酪、杏仁、鵪鶉蛋、蛋白質、起司、蕈類、牛肝菌、紅魚子醬、鱈魚肝、木耳(含量有高至低排列)
它可以控制脂肪往哪裡去
維生素B3又叫菸鹼酸,是身體需求量極大的一種胺基酸。維生素B3(菸鹼酸)進入細胞的方式,不像葡萄糖、胺基酸或其他維生素一樣,要透過運輸蛋白的運送才能進入細胞,維生素B3與維生素B6隻需要透過擴散方式就能進入細胞供細胞利用,可見維生素B3對細胞的重要性。
維生素B3(菸鹼酸)是身體中NAD及NADP的原料,也是體內500多種酵素的輔助酵素,更是糖類/蛋白質/脂肪代謝必需的營養素。維生素B3更協助解酒,當攝取一定劑量時,能促進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還能健全皮膚,協助淋巴排毒。1950年代左右,維生素B3曾被成功用以治療精神疾病,更能幫助穩定情緒。多數人會表現出潮紅現象,這是一種細胞內組織胺排出所導致的「類似」過敏的反應,並不是副作用,對身體也無害,反而能帶來改善關節炎、排除組織胺等等的好處。
維生素B3不足時,會引發糙皮症(皮膚癌、腸胃炎、精神障礙、死亡)。攝取過多時會拉肚子、噁心、嘔吐。
富含維生素B3(菸鹼酸)的食物,包含:花生、向日葵籽、金槍魚、火雞、牛肝、雞肉、鯖魚、芝麻、蜜環菌、牛肝菌、黃豆、鮭魚、牛腎臟(含量由高至低)。
少了它,抵抗力會變差
維生素B5又叫泛酸。人體可以利用色氨酸來合成維生素B5,但是合成率非常低(60:1),而且需要足量的B1、B2、B6來協助合成,因此,較有效率的方法,仍是從食物中來攝取。
維生素B5(泛酸)除了是三大營養素代謝需要的輔助物質,也與頭髮和皮膚的健康有密切關係,當頭髮缺乏光澤或變稀疏時,應加強補充泛酸。維生素B5還可以幫助細胞形成,維持正常成長及中樞神經運作。泛酸的功能與合成抗體、合成膽固醇與製造荷爾蒙有關,另外也幫助蛋白質在體內的利用。由於廣泛地存在於食物中,少吃加工食品,及多元飲食就不容易有不足的狀況發生。
維生素B5攝取不足時,會引發肌肉抽筋、肌肉不協調、食欲不振、憂鬱、焦慮、容易顫抖、抵抗力降低、抗壓力下降、頭痛、疲勞、失眠等現象。過多則會拉肚子、噁心、嘔吐。
富含維生素B5的食物,包含蛋黃、碗豆、鮭魚、黃豆、花生、豆類、扁豆、榛果、蛋、燕麥、小麥、起司、白花椰等(含量由高至低排列)。
好皮膚好心情都靠它
維生素B6又叫抗皮炎素,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3種形式,可互相轉化。與維生素B3相同,維生素B6可直接透過擴散作用進入細胞,供細胞快速及大量的使用。
維生素B6需避光,它與多巴胺/血清素/GABA的生成有關,可以維持腦神經功能,調整情緒,更參與荷爾蒙的調節。維生素B6可以減輕經前症後群的不適,它也是體內重要的輔助酵素,參與胺基酸的合成、分解,協助色胺酸合成B3,協助同半胱胺酸的代謝。
體內維生素B6不足,會造成代謝異常,抑制成長,溼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炎,同半胱胺酸過高。容易抽筋、貧血、眩暈、憂鬱、噁心、虛弱、抵抗力下降等症狀。過多則會拉肚子、噁心、嘔吐。
食物中含維生素B6的食物,包含:開心果、向日葵籽、大蒜、鯖魚、豆類、鮭魚、核桃、黃豆、金槍魚、榛果、米、雞肉、蛋黃(含量由高至低)。
熱量夠還掉發,可能是少了它
維生素B7又叫生物素、維生素H。維生素B7(生物素)能幫助糖類、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轉換為能量,對生長有關鍵性的影響。
維生素B7(生物素)主要是由腸道菌合成,只要飲食正常,通常不會發生不足的狀況。若是服用抗生素造成腸道細菌改變,可能導致生物素缺乏。在生雞蛋白中有一種抗生物素蛋白(avidin),能與生物素緊密結合,使維生素B7(生物素)失去其活性。
缺乏維生素B7時,可能會起皮膚炎、掉發、憂鬱、體重減輕、肌肉酸痛、皮膚乾燥等症狀。過多時則會拉肚子、噁心、嘔吐。
富含維生素B7的食物包含:蘑菇、杏仁、玉米、沙丁魚、花生、核桃、蛋黃、肝臟等(含量由高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