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高考,語法的學習就會變得很簡單,因為現在的高考題不再考那些又難又偏的語法細節,從題型來看,我們重點要學好句法,在閱讀部分能看懂長難句,在寫作部分能熟練運用語法句型就可以了,至於語法填空和短文改錯,這兩道題的考點是差不多的,而且考點都很常規,比單選題簡單多了,將歷年真題做一遍基本就能掌握了。
那問題來了:
1. 重點要學哪些語法點?
先給大家看一張我總結的英語句法思維導圖
這個思維導圖已經涵蓋了最核心的語法點,這些語法點是相互聯繫並且能相互轉換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初中的語法點,高中的語法點基本就是初中語法的延伸拓展。在教學中,我講完這些語法點大概要15到20個小時(包括練習的講解時間),之後就可以開始系統講解高考真題,引導學生在真題中熟悉和運用這些語法點。
2. 語法應該怎麼學?
語法是一種語言的遣詞造句規律的總結,每一種語法「規則」都是有理可循的,根本不需要死記硬背,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把握語法的來龍去脈來理解記憶。但理解僅僅是第一步,更關鍵的是,我們要能夠活用語法。所以在教學中,我會以三個「W」來講解:
What——語法點的內涵意義
Why——分析語法規則背後的原理
How——怎樣在考試和交流中應用
舉個例子:名詞的可數與不可數
說英語的人是怎麼分名詞的可數與不可數的呢?為什麼中文沒有這種「麻煩」呢?在學習一門外語時,我們一定要了解其遣詞造句的規律並注意比較自己的母語和這門外語的相似點與不同點,而我們的學習重點就是其不同點。
其實名詞的可數與不可數體現了英語思維嚴謹性和簡潔性。在理解名詞的可數與不可數時,我自己總結了兩個方法:
1)切分法:將一個物體甚至一個概念(如question)切成兩份,如果其獨立性沒變,也就是其本質沒變,只是大小改變了,那這樣的名詞基本就是不可數名詞了,例如rice、meat、paper(紙)、water(水)等名詞就是典型的不可數名詞。但是,如果paper翻譯成「報紙或論文」時就可數,water翻譯成「水域」時也可數,想想為什麼。同理可知,fish既可數也不可數。當fish翻譯成「魚」時就可數,翻譯成「魚肉」時就不可數。
2)定量法:如果一個名詞的常用衡量單位是確定的,這樣的名詞一般是可數名詞,例如person、country、idea、question等,而像rice、meat這樣的名詞是沒有確定的常用衡量單位的,所以當我們衡量這些名詞時就要加單位詞。
所以,我們要充分理解到 ,一個名詞是可數還是不可數是相對的,是跟具體的語境相關的,在口語中這種區分會更模糊,這裡就不展開了。
此外,不管是學習詞彙還是語法,我都主張結合優美的語言材料學習,將語言、藝術、歡樂、智慧與哲理融為一體。通過背誦一些名言妙語,學生不但能深刻地掌握語法,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其思想境界也會提升。
再舉個例子:定語從句
定語從句很常見,卻是一種跟中文思維差異較大的語法,同時也是其他高級句法的基礎,所以必須徹底掌握它。學定語從句,首先要能讀懂,我在講解定語從句時會以一些名言妙語作例句,以此總結定語從句常見的兩個結構:
常見結構①:先行詞+ that/which/who +缺主語的分句
最簡模式:n.+that/which/who+v.
常見結構②:先行詞+( that/which/who/whom)+缺賓語的分句
最簡模式:n.+(that/which/who/whom)+ n.+vt.(思考:為什麼動詞一定是及物動詞?)
然後通過大量的有趣、地道的語料讓學生熟悉定語從句,例如下面這些名言妙語
還有這首英文歌,左邊的歌詞裡就有5個定語從句,你能找出來嗎?
在讀懂的基礎上再去做針對高考的練習,練習的考點一定要跟高考的考點一致,不要再做那些老掉牙的單選題了(除非你所在的省份還考單選題),全國卷考到定語從句的題型就是語法填空和短文改錯。針對這個考點,我會將歷年真題和地道的語料改編成單句填空和篇章填空,例如這些:
針對高考寫作部分,我也總結了很多包含定語從句的「萬能句型」,例如:
按照這樣的思路將核心的句法學完,不但能高效而有趣地掌握語法,同時能掌握高考的考點和解題技巧。
想這樣系統學習語法?馬上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