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神話":免疫球蛋白濫用亂象與暴利鏈條

2020-12-20 搜狐網

  一支本該增加營養的輔助藥,卻在今年的5月27日,要了萬國明的命。

  這讓伍紅英怎麼也無法接受,身為妻子的她跑遍了醫院、藥監部門、公安部門、政府有關部門,只為逝去的丈夫討一個說法。

  3個多月過去了,同江西「博雅」事件裡其他5名因注射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又稱「靜丙」)致死的患者一樣,伍紅英依舊沒有等來她渴求的答案,也沒有任何明確的關於賠償的說法。

  她並不知道,這種藥品在現在已是毛利最高的藥品之一;而且,它還有個別名??「高危品」。

  《第一財經日報》多方求證顯示,短短的一年裡,其價格翻了6倍。許多廠家正在超負荷地追趕這一波巨額利潤「神話」。「高危品」背後,更是一條對資本充滿誘惑、被繃得很緊的生產鏈條。

  「靜丙也是存在過度使用的。」在抗生素因為被控制過度使用而裝進「籠子」(通過建立專門委員會控制其被過度使用)之後,一個三級甲等醫院臨床微生物科的主任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靜丙也有必要做同樣的考慮。」

  價格瘋漲的球蛋白

  5月22日至28日,先後有6名患者在使用標示為江西博雅生物製藥公司生產的批號為20070514、規格為5%2.5g的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液體)發生死亡。這件事情經媒體廣泛報導,被稱為江西博雅「球蛋白」事件。

  靜丙是從人體內提取的免疫球蛋白,由血液中的淋巴細胞產生。對於六例受害者,都不是救命藥,僅僅是一種營養藥,但卻接連要了六名患者的性命。2007年年初的「廣東佰易毒蛋白」事件還歷歷在目,球蛋白產品究竟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7月18日,國家藥監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在例行發布會上指出,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對送來的江西博雅免疫球蛋白樣品檢查以後,發現該樣品存在異常。通過這個實驗檢驗和實驗的結果,可以斷定樣品異常和患者死亡有直接的關係。

  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顏江瑛回應媒體關於江西博雅的事,表示「這個工作已經交給江西省公安部門在做了」。

  截至發稿,本報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此事還在進一步調查中,截至發稿時還沒有最後的結論。

  不過,這批「闖禍」球蛋白的批號「20070514」,引起了業內最大的困惑。「去年大概7月後,球蛋白開始特別好銷,我們的感覺是,才生產出來,馬上就沒有了。」一名來自靜丙廠家的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說,「然後,價格開始不斷攀升。」

  據其介紹,2007年上半年以前,2.5克的靜丙,長期徘徊在60多元,隨著緊俏狀況出現,同樣規格的靜丙開始一路飆升,「很多地方漲到了200多元,我所了解到的,好像浙江的靜丙價格最高,達到了350元。」

  不過,江西的售價,已經突破了他所了解的最高價,博雅事件受害患者的丈夫餘平說:「我們支付的是368元一支。」60多元,一年內漲到368元,價格翻了幾個跟頭。這是否意味著高出的300元,都是單品新增加的利潤呢?即使60多元都算成本,那麼利潤率也達到81%。

  上述廠家沒有直接回復具體成本,「這個很難計算的。」一批血漿,可以同時分離出來球蛋白、血蛋白、凝血因子等品種,最多的能分離出9個品種。「所以,我們在一些品種賺錢的情況下,另一些品種會以虧本價格出售。」

  就華蘭生物製品研究所2007年1~9月血製品的運營情況,天相投資的公司季報點評顯示:「公司產品結構調整和血液產品價格高位運行帶來公司整體毛利率上升。公司的血液製品種類是國內最多的,公司產品結構仍以人血白蛋白為主,但是毛利率較高的靜丙蛋白等其他製品收入和利潤佔比在提高,同時血漿源的緊張帶來公司產品價格上漲,兩方面因素帶動公司整體的毛利率同比增加10.43個百分點,毛利率為52.54%。」

  2008年新上市的血製品廠家上海萊士,其招股意向書中也顯示:人血白蛋白和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銷售收入是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同時是該公司主要的利潤來源。2005年至2007年,毛利貢獻率合計分別為85.57%、89.02%、90.57%。其中,人血白蛋白毛利佔比均在50%以上。

  公司各類產品的毛利率水平在2007年均有較大提升,毛利貢獻絕對額增加;其中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毛利率和銷量均有較大提高,使得其毛利貢獻絕對額出現大幅增長。其盈利能力分析一項顯示,2005年、2006年、2007年,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毛利分別為2659.31萬元、1897.17萬元、6867.17萬元,毛利比例分別為23.02%、18.17%、40.41%。

  超負荷逐利

  一時間,靜丙異常緊俏,成了廠家的最大感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不斷有媒體報導其供應緊張。

  某直轄市,從今年開始決定不再對包括靜丙在內的血製品進行招標,該市招標採購管理單位工作人員表示:「只要是合格的藥品,都可以在本地區使用,因為供應非常緊張。只是在供應較充足、價格可能虛高的狀況下,進行招標才有意義。」

  對於血製品緊張的關注,廠家都集中指向血漿原料供應緊張。但是,數據顯示血漿供應緊張關聯性並不大。上述招標採購管理單位工作人員表示,原料供應減少,首先導致白蛋白的供應緊張,然後波及到球蛋白。「雖然原料影響供應量,但是從適應證來說,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的使用量都不應該這麼大。」

  血漿供應下降,始於2004年國家對血漿站的大力整頓,血漿原料供應就一路下降,從最高峰的年投料5000多噸,到2007年預計不超3000噸。

  上海萊士的招股說明書也顯示,隨著血漿供應下降,公司三大主要產品中人血白蛋白與凝血因子價格都一路往上漲。

  靜丙卻顯示了不一樣的奇特的變化:2004年到2006年間,價格逐年回落。直至2006年,銷量也大幅下降,產量低於產能,較2005年的產量也跌幅不小,供過於求進一步顯現。

  在2007年之前,靜丙的競爭十分激烈。上述招標採購管理單位工作人員介紹的數據顯示,2002年2.5克靜丙的中標價為126元到167元不等;2004年2.5克靜丙中標價為138元至198元不等;2006年2.5克靜丙的中標價為130元至145元不等。

  據上述廠家介紹:「因為競爭激烈,實際價格都遠遠低於地方中標價,在2006年上半年之前,2.5克靜丙的價格長期徘徊在60元左右。」

  不過,2007年,靜丙突然轉向,萊士招股書介紹,「銷售出現了強勁反彈,銷售價格一路走高,銷售均價達到了172.55元/瓶(每瓶2.5克),上漲幅度35.63%」,其毛利提高33.01%,是其原先的明星產品人血白蛋白漲幅的3倍,達到了65.95%。最後,上海萊士的年產量達到了65.94萬瓶,增長了27.60%,超過了其52萬瓶的產能,並且作出解釋:「2007年投漿量下降的情況下,靜丙的產量反而上升主要是由於利用了往年留存的有效組分Ⅱ(保存期為10年)。」

  據上述接受採訪的廠家介紹,在考慮市場的實際需求情況下,不會對血漿所有的品種進行分離,會對血漿進行封存,根據一些品種的需求再進行生產。

  萊士的招股書顯示,由於血漿供應量較大程度下降,2007年公司各類產品(靜丙除外)的產能利用率出現較大降低。

  過度使用的「高危品」

  上述招標採購管理單位工作人員認為,現在白蛋白與球蛋白,都更多不是被當作藥品,而是被當作一種安慰劑。也就是說,沒有適應證出現的情況下,也會被大量使用,當作藥品中的「營養品」。

  而這兩種血製品的區別,一些消費者也搞不太清楚,在他們看來,作為「安慰劑」的兩種血製品區別是不大的,他們首先會考慮白蛋白,然後是考慮球蛋白。所以,會出現去年先是白蛋白供應告急,然後是球蛋白。

  一家三級甲等醫院的副院長介紹,由於經常與各種病原體接觸,成人體內的很多免疫球蛋白(抗體)具有抵抗病原體如細菌、病毒、真菌等的作用。因此,從成人血液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就具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但是這裡強調的是『一定的』作用,也就是說我們不能依賴這種製品治療感染病,它只是一種輔助治療手段,尤其對兒童、先天性球蛋白缺乏者、嚴重感染如敗血症患者等等。」

  上述副院長表示,很多病人甚至少數醫務人員對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的理解存在誤區。「如前面所說,靜丙的確具有一定抗感染作用,但它只限於一些嚴重的感染,或者嚴重的先天性或後天球蛋白缺乏者預防或已經發生的感染,比如惡性腫瘤化療、大劑量和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病人。即使為這些病人使用免疫球蛋白,也是要在有效地使用抗生素和其他支持治療的基礎上合併使用的,絕對不能靠它來『救命』。我也希望病人不要主動要求注射,醫務人員更應該慎重把握,合理使用。」

  上述臨床微生物科主任說:「靜丙是支持療法,療效是不確定的。就一般重症感染者而言,2支到5支就可以了。」

  而會診醫生對於萬國明的建議是每天注射6支,5月8日、9日、10日,萬國明注射了三天,作為第一個療程,5月27日,是他的第二個療程,原定就1天,注射6支,不過,在注射第一支的時候,發生了意外;另外一名死亡患者,開的是一天4支,在注射第一支時死亡。

  南昌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對《第一財經日報》解釋:「衛生部已經有結果了,都沒有表示有過度使用、不當使用的問題,已經明確是藥品本身的問題。」

  上述臨床微生物科主任認為,靜丙的過度使用在一些醫院是存在的,其中有醫務人員的原因,也有病人自身的原因。「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家人主動要求,他們覺得這很能代表一種心意。」

  「沒有證據表明,靜丙的過度使用對機體有負面作用。不過,過度使用浪費錢,浪費醫療資源。其二,靜丙是血製品,使得病人冒不必要的風險。」他說。

  上述副院長說,最近有報告說某些病人在使用靜丙後出現胸悶、心慌、氣急、呼吸困難、全身青紫、腹痛等症狀,甚至死亡,這是比較典型的嚴重的過敏反應,至少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可能是製品生產中的問題,比如產品不純,含有導致過敏的物質,生產工藝有問題,導致產品變質;第二種可能是丙球製品保存不當而變性。蛋白質在高溫下很容易變性,變性的蛋白質直接進入血液當然容易導致過敏。

  上海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副主任杜文民表示:「靜丙的工藝已經很成熟,產品本身沒有什麼大問題的,從以往不良反應報告來看,靜丙也就是皮疹等小問題。像江西博雅事件,肯定不屬於正常的不良反應,不良反應不會有批次特徵,病例數也不會集中。」從定義來說,不良反應是指合格藥品在醫生也使用正確的狀況下發生的不良狀況。「但是,血製品,別名就是高危品,在儲存、運輸等環節都有很嚴格的要求。」

  上述副院長所在醫院沒有把靜丙作為一個常規藥物在臨床中廣泛使用,對靜丙使用嚴格把關,每月使用量僅100支左右,使用科室主要是重症病房、風溼科和神經內科。

  廠家的「市場預期」

  不過,在廠家看來,靜丙的使用才剛剛起步。長期看,靜丙市場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和潛力。

  生產業界流傳的一種說法是:靜丙在國內應用也不過10餘年的歷史,距國外26年的應用歷史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適應證和適用病種選擇上的保守、適應科室拓展不廣、潛在空白領域還很多,還有就是臨床應用時普遍治療有效劑量偏小,這與患者的經濟基礎及支付能力有關。另外,針對疾病療效上的爭論也多,因一些產品內在質量低下致使臨床療效欠佳,導致醫生產生誤解。

  生產業界有分析認為,隨著傳染病發病減少,而血液病、自身免疫疾病、腫瘤等發病率增多,給了靜丙未來增長的源泉,其次隨著患者支付能力的增強和醫保改善,治療有效劑量將向國際先進醫療標準看齊。

  萊士的招股書裡介紹:「在發達國家,靜脈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每百萬人口10公斤,而我國靜脈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每百萬人口才1公斤,因此國內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發展潛力很大。」

  不過,同樣在招股書裡,萊士引用了《醫藥經濟報》的數字顯示,2006年國內靜丙的總銷量是410萬瓶(每瓶2.5克)。2007年,國內銷量增長23.42%。

  按照萊士公告介紹的上述數字,以13億人口大致推算,靜丙每百萬人口的消耗量,2006年是7.88公斤,2007年則達到9.73公斤。這與其公告中直接介紹的消耗量差距甚遠。對此,萊士相關機構人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解釋:「消耗量的數據,摘自2000年得到的一份美國的報告。」

  上述招標採購管理單位工作人員說,發達國家每百萬人口消耗量,對於我國只是一種參考,國內的實際情況是有些特殊背景的。由於血製品昂貴以及運輸儲存的關係,廣大農村地區基本不使用血製品,目前的使用分布是比較集中的。萊士招股書介紹:「我國目前城市居民白蛋白使用水平已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當,人年均消耗量為0.2克;但農村居民白蛋白等血液製品的使用明顯不足,人年均消耗量僅為0.005克。」

  有生產業界人士認為:目前市場推廣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如何宣傳適應證和適用病種,如何拓展臨床使用的範圍,扭轉醫生的思維方式和處方習慣。這些工作需要一個行業團隊來做。

  觀察

  價改革難解整體之「結」

  全秋梅

  藥品行業正在成為整體增長最為強勁的行業,而其中血製品為最,血製品中,如今靜丙為最,對其招標的設限,也在被一些地方無奈放棄。不難想像,這會導致資本怎樣的瘋狂。

  「主要表現在適應證和適用病種選擇上的保守、適應科室拓展不廣、潛在空白領域還很多,還有就是臨床應用時普遍治療有效劑量偏小,這與患者的經濟基礎及支付能力有關……目前市場推廣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如何宣傳適應證和適用病種,如何拓展臨床使用的範圍,扭轉醫生的思維方式和處方習慣。這些工作需要一個行業團隊來做。」

  這樣的說法可謂專業,卻讓人難以言說。

  可以看得出來,跟其他產品廠家一樣,「市場」和「利潤」是更讓藥商興奮所在。但是,你願意想像一個「藥品」被純粹當作商品,在藥商「專業」的推廣下不斷地放量嗎?藥品是事關百姓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危的特殊商品,藥品的產地、療效、成分以及出售的價格更應該具有透明度,成為市場化的「陽光」商品,但是這樣,僅僅讓藥品一切看起來很「好」。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內容,被廠家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那就是這個藥是否真的是患者需要。

  「醫生開了什麼,我就用什麼,哪有什麼考慮的可能?」這是我們作為病人或者病人家屬時相同的體會。醫生成了最後為我們對「藥品」的把關人,但是藥品供貨商和醫院的「地下交易」,長期存在的醫生開一瓶藥拿多少回扣的「潛規則」,至今並沒有見到有很大的變化。

  本報日前報導顯示,發改委已經在討論改變給予外資藥企15%的加價率,並打算逐步解決單獨定價的問題,以及「優質優價」和醫療機構藥品加價政策。

  系列政策的討論,都是為了控制醫療機構盲目選擇高價藥以追求最大利益的行為,遏制高價藥濫用的情況。

  不過,政策能否真正落實,顯然不太樂觀。外資藥企正在聯合反對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的藥品「等額加價政策」,並對有關部門展開遊說。而至於等額加價能否消除醫療機構對高價藥的「偏愛」,有醫院人士認為很難通過簡單的價格政策調整就能解決,畢竟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即使將與外資藥企「同等待遇」的民企,也並不樂意,認為有關部門通過行政手段來控制藥品市場價格,可以說限制了醫藥行業的市場競爭,從長遠看不利於行業發展。

  要讓下一個「欣弗」胎死腹中,在限制藥價的諸多政策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打破廠商醫院醫生的共生圈,培育遏制藥品在「市場」主導下泛濫的公正第三方,推動藥企社會責任的增強。血製品另一大明星「血蛋白」,真正市場價,早已遠遠超過有關部門的最高限價。

(責任編輯:馬丁)

相關焦點

  • 培芝免疫球蛋白上市,權威專家談免疫球蛋白的運用
    著名兒科專家、重慶兒童醫院楊錫強教授出席發布會,現場接受了重慶電視臺的採訪,並做了《免疫球蛋白的臨床應用》為主題的報告。楊錫強教授通過研究和臨床數據,深入介紹了IgG為主的免疫球蛋白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楊教授的報告分別從醫學研究與營養兩大角度,以及從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皮下注射免疫球蛋白、口服獲取免疫球蛋白等方面,介紹了免疫球蛋白的功效和重要作用。
  • 江西博雅人免疫球蛋白致死事件
    6月2日,江西省藥監局通報,6人使用江西博雅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靜脈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後死亡。醫生的處方是地塞米松、奧美拉唑和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3種藥連在一起打。伍紅英說,醫生當時給她解釋,地塞米松是一種激素,奧美拉唑用來護胃,而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是神經營養藥,提高免疫力的。醫生並沒有向家屬解釋這種藥是血液製品,唯一強調的是價格。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不在報銷藥行列裡,2.5克的規格368元一支,而按照醫院規定,超過200元的藥需要家屬籤字。
  • 免疫球蛋白什麼時候打?
    免疫球蛋白包括人血丙種球蛋白、胎盤丙種球蛋白,以及針對某種疾病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如B肝免疫球蛋白。丙種球蛋白所含的抗體種類很多,因此有一定的防病作用。但它所含的抗體沒有什麼特異性,不像疫苗那樣對某種疾病有明確的針對性。
  • 口服的免疫球蛋白,提升免疫力就靠乃捷爾
    我們都知道免疫系統在我們健康成長的過程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說,一個強大的免疫力功能才會使我們健康。特別是兒童,免疫力相對於大人還是較弱的,更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感染。提升免疫力才是兒童對抗各種疾病的基礎,比如口服免疫球蛋白。
  • 免疫球蛋白不能隨便「補」
    本報海口1月24日訊(記者 陳新)記者今天採訪了解到,海口部分市民對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缺少認識,盲目認為此藥是「補藥」。  據專家介紹,該藥的適應症包括:原發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聯鎖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見變異性免疫缺陷病等;繼發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兒敗血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 B肝疫苗和B肝免疫球蛋白
    網友: 你好,我的寶寶下個月就出世了,我想請問一下B肝疫苗和B肝免疫球蛋白是不是同一種疫苗?寶寶一出生要打的的是哪一種?謝謝  孫美平:如果媽媽是奧抗陽性,那孩子出生的時候一定要B肝疫苗和B肝免疫球蛋白同時打,但是要注意是不同側分開打,這個是國家提倡的,因為這樣對孩子的免疫保護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媽媽不是奧抗陽性的話,那就不一定出生時候要加球蛋白,因為球蛋白,B肝免疫球蛋白。
  • 為寶寶選擇最好的口服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是什麼?免疫球蛋白是人體內一種廣譜天然活性的抗體,是人體的警察,是一類可抵抗病原感染的蛋白類肽物質,醫學上稱為抗體蛋白,分為lgG、lgA、lgD、lgE和lgM五大類,在人體內lgG為主要抗體,佔40%。免疫球蛋白lgG用於抵禦外界各種致病菌和病毒的入侵,能抑制致病菌在體內繁殖,有助於人體自身免疫系統的形成,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
  • B肝免疫球蛋白多少錢 它是怎麼注射的
    其實也可以注射B肝免疫球蛋白。那麼,B肝免疫球蛋白多少錢呢?它是怎麼注射的?B肝免疫球蛋白和B肝疫苗有什麼區別?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B肝免疫球蛋白多少錢B肝免疫球蛋白的價格是不怎麼統一的,根據品種、劑量和接種點的不同,價格也可能會不同,雖然價格不是很統一,但差異不是很大。
  • 新生寶寶需要打免疫球蛋白嗎
    作者:寶寶知道 麥小小垛如果新生兒的父母均未感染B肝病毒,那麼新生兒出生後不需要注射B肝免疫球蛋白,只需按計劃接種B肝疫苗。一般情況下,新生兒一出生就接種B肝疫苗,基本可以確保將來不得B肝。新生兒需打免疫球蛋白嗎親友有B肝,初生兒需要打免疫球蛋白嗎?楊女士的孩子2個多月大,出生時她沒給寶寶注射高效價B肝免疫球蛋白,而孩子的奶奶是「大三陽」(HBV-DNA陰性),平時奶奶想多抱抱孫子,每次楊女士都很為難,一方面害怕婆婆把B肝傳染給孩子,另一方面又怕拒絕後婆婆受打擊。
  • 補充免疫球蛋白的正確「姿勢」
    相關研究表明,優質蛋白能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細胞,能充當嬰幼兒或免疫系統受損人群的補充劑,提高抗病能力。而且,優質蛋白的消化吸收以及利用率都比其他蛋白質要高。  生命陽光免疫球蛋白粉     每罐4000mg免疫球蛋白,每100克含1000毫克免疫球蛋白IgG,天然無添加,無論是兒童、成年人還是老年人均可服用,尤其是免疫力低下者、處於耐缺氧環境者。
  • 什麼是B肝免疫球蛋白 它有什麼作用
    但對於B肝免疫球蛋白,可能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很了解。那麼,什麼是B肝免疫球蛋白呢?它有什麼作用?我們吃什麼可以預防B肝?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B肝免疫球蛋白B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種被動免疫製劑,它可以預防B肝病毒入侵複製。人體若是接受這種外源性抗體,可以讓機體迅速獲得被動保護的免疫力,可以在短期之內迅速起效,還可以中和並清除血清當中的B肝病毒,避免感染。
  • 上海新興"問題免疫球蛋白"事發
    上海新興醫藥「問題免疫球蛋白」事發) 免疫球蛋白」事發" alt="要命的「窗口期」!
  • 強身健體,從遇見健可多「免疫球蛋白」開始
    健可多依託天美健集團內外部高質資源以及源頭工廠的優勢,秉承32年專注免疫研究的匠心,強勢推出健可多「免疫球蛋白」。這款產品特別適合免疫力低下人群,老人、小孩、亞健康人群、孕婦及哺乳期女性都能安心使用,憑藉過硬的品質,它成功引爆市場!
  • 人免疫球蛋白在免疫缺陷病中的應用
    免疫球蛋白(lg)是由被 B 細胞分化出的漿細胞產生的抗體。Ig 分子具有獨特的結構,能夠特異性識別抗原決定簇。
  • 這牛奶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高嗎?
    到了牛奶專櫃前,一個推銷員就熱情地勸我買華西24小時牛奶,說:這個牛奶好,免疫球蛋白含量是普通牛奶的10倍!我一向對這種推銷反感,就問她:10倍?有那麼高?她指著牛奶上的圖案說:你看嘛,10倍!我問她:喝了這個有什麼用?不感冒嗎?她說:那倒不是,感冒還是有可能的。我笑了,說:那有什麼用呢?吹牛吧!她見我不信,繼續說:真的,可以增強抵抗力,10倍呢!
  • 關於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該知道這些
    上海新興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事件發生後,在社會上特別是網絡上引起廣發關注。  什麼是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適應症是什麼?血液製品生產過程中有哪些環節可以保證產品安全?人體注射這一批次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後會有怎樣的風險?本版梳理公眾最為關注的幾個問題,並查詢國家藥監局網站,為讀者作出解答。  什麼是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是由B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的血漿經低溫乙醇法提取的組分,沉澱再加工去除抗補體活性,並經巴氏滅活病毒及低PH孵放處理製成的專供靜脈輸注的正常人免疫球蛋白液體製劑。它是一種廣譜抗病毒製劑,一般在臨床上用於治療免疫疾病。
  • 致死的人免疫球蛋白:第6名病人死亡引起注意
    因為,患者在注射人免疫球蛋白之前被醫生認為是「精神狀況不錯」。這位患者的死亡,引起了院方高度重視。醫院遂將目光集中在患者死亡前使用的藥物上。 經醫院分析,這些患者死前都注射了標示為江西博雅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博雅)生產的批號為20070514、規格為5%2.5g的靜脈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PH4)(液體)。
  • 遭狗咬急需破傷風免疫球蛋白 東方網助力找到救命藥
    趙女士的母親26日被狗咬傷,需在24小時內注射人血清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然而趙女士尋找了滬上多家醫療機構,卻都找不到這種「救命藥」。  今天凌晨1點20分許,東方網新聞中心值班電話響了起來。電話中趙女士顯得異常著急,她說母親昨天下午5點在老家紹興被狗咬傷。因為咬傷特別嚴重,注射狂犬疫苗後,還需注射破傷風疫苗。然而,母親做皮試時發現,對破傷風針過敏,一定要注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才行。
  • Rho(D)人免疫球蛋白讓「熊貓血媽媽」不憂心
    原標題:Rho(D)人免疫球蛋白讓「熊貓血媽媽」不憂心(記者夏莉涓 通訊員馬少賓)對於具有Rh陰性血的女性來說,一旦升級為準媽媽最害怕的是什麼?自然是憂心與腹中Rh陽性血胎兒的「相愛相殺」!血液科和產科的醫生們都知道,要預防因Rh血型不合而導致的新生兒溶血症(HDN),Rho(D)人免疫球蛋白是一劑不可或缺的良藥。作為新疆唯一的血液製品生產企業,新疆德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藉助多年來研發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等產品的豐富經驗和技術力量,目前正著力研發Rho(D)人免疫球蛋白。
  • 25.93% 貝納維乳粉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免疫球蛋白IgG是牛初乳中核心營養成分之一,《中國乳製品工業行業規範RHB602_2005牛初乳粉》中規定,牛初乳粉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要達到10%以上。貝納維調製粉中所添加的牛初乳,免疫球蛋白IgG含量達到25.93%。高於行業標準,可以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