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麥芽媽媽的第【34】篇文章

育兒是一場修行,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父母
說起科學實驗,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就是高端,複雜,只能發生在實驗室裡,由科學家進行。
其實生活處處有科學,孩子天生就是科學家。家長要做的就是激發孩子探究的欲望,為他們打開科學的大門。
在這篇文章中,我精心挑選了五個科學小實驗,在家就能帶著孩子做,方便又神奇,保證孩子愛不釋手。
實驗的目的一方面是了解一些科學小常識,還有一個是引發孩子的思考能力,所以除了實驗步驟,我還寫上了每個實驗後面家長可以拓展的小問題,培養孩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
神奇的靜電
準備材料:
- 兩個透明塑料杯
- 圖釘
- 水
- 食用色素
- 氣球
- 頭髮或者羊毛布
操作步驟:
- 用圖釘在其中一個杯子的底部戳一個小孔,確保杯子裝滿水後會從中流出少量穩定的水。
- 給氣球充氣,並且綁住末端,為產生靜電做準備;
- 在水杯中裝水,滴幾滴食用色素。(加食用色素是為了方便觀察到水的變化)
- 把氣球在頭髮上或者羊毛布上摩擦,產生靜電;
- 把染色水倒入有小孔的杯子中,杯子底部有孔,這樣水流會均勻向下流;
- 用有靜電的氣球接近水流,觀察水的變化;
實驗原理:
摩擦起靜電,細小的水流會被靜電吸引
實驗拓展:
- 不同的材質的布料摩擦氣球都能產生靜電嗎?
- 氣球產生的靜電除了吸引水,還可以吸引其他物質嗎?
- 嘗試在黑暗的房間,用靜電接觸節能燈泡(沒有連接電線的燈泡),燈泡會有反應嗎?
- 在日常生活中你觀察到過其他的靜電形式嗎?
液體彩虹
準備材料:
- 顏料(安全起見最好是實用色素);
- 不同密度的液體:蜂蜜,洗潔精,水,植物油,醫用酒精……
- 透明玻璃瓶(方便孩子倒進去,最好是廣口瓶)
操作步驟:
- 先將不同的液體分別倒入一個小瓶子裡,比較他們的顏色,為了呈現色彩更漂亮,可以用不同顏色的食用色素為他們著色;
- 按照順序把不同的液體倒入透明玻璃瓶子裡,第一次可以慢一些,防止液體融合,順序參考:蜂蜜,洗潔精,植物油,醫用酒精……
- 然後就可以看到美麗的液體彩虹了!
實驗原理:
這個實驗利用的是液體密度的不同達到的效果。
不同的溶液有不同的密度,密度越大,物體受到的重力越大,密度小的液體會浮在密度大的液體的上面。
蜂蜜的密度>洗潔劑密度>水的密度>食用油密度>酒精密度,所以所有的液體在杯子裡分了層,成了漂亮的彩虹。
實驗拓展:
將這個實驗拓展可以引發孩子更多思考,比如:
- 你可以加入更多的液體嗎?試一試,上網查一下他們的密度大小;
- 如果將倒入液體的順序改變,還能形成分層效果嗎?
- 在日常生活中你見到過這個實驗的應用嗎?(分層咖啡/雞尾酒)
- 你可以嘗試做一個雞尾酒嗎?
熔巖現象
準備材料:
- 植物油
- 水
- 食用色素
- 泡騰片
- 玻璃杯
操作步驟:
- 在一個玻璃杯中倒入一部分水,取適量食用色素放到水中融合(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儘量和油的顏色區差別大一點),(水不要放太滿,半杯即可)
- 在變色的水中放入2-3片泡騰片;
- 在另一個玻璃杯中加約3/4的植物油;
- 將放有泡騰片的有色水倒入植物油中(不要太滿,離杯口2釐米左右,防止溢出)
- 觀察有趣的熔巖現象吧!
實驗原理:
水和油是不相容的,油也不會變色,因為食用色素是水溶性的。
泡騰片與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泡。氣泡將自身附著在有色水的斑點上,並將其帶到玻璃杯的頂部。當氣泡彈出時,有色水珠又落回到玻璃杯的底部,就形成有趣的熔巖現象。
實驗拓展:
- 試一試如果沒有泡騰片這種現象還會發生嗎?
- 泡騰片主要起到的是什麼作用呢?
洗潔精的神奇魔力
準備材料:
- 牛奶;
- 顏料(最好是食用色素)
- 洗潔精;
- 棉籤
- 盤子或者一次性紙盤
操作步驟:
- 盤子中倒入牛奶(不要太滿,防止溢出);
- 在牛奶中滴入幾滴不同顏色的顏料;
- 在棉籤上蘸上洗潔精;
- 用沾有洗潔精的棉籤一端去觸碰顏料,觀察顏料的變化;
實驗原理:
牛奶密度略高於顏料,所以幾種水質顏料加入後可以短暫漂浮在牛奶表面,加入洗潔精(表面活性劑)後,顏料表面張力迅速下降並形成擴散效果 。
這是因為洗潔精是表面活性劑所致。而牛奶既含脂肪油性物質,又含有水分,所以洗潔精滴進牛奶以後,親油性和親水性各自不斷發生作用,身處其中的顏料就只能「隨波逐流」,不斷地在變化運動,移動、擴散、旋轉。漸漸地演變成一個色彩斑斕的圖案,而且不斷變化,演變出意想不到的圖案。
實驗拓展:
- 回憶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洗潔精這種神奇的魔法?試著將洗潔精滴入有油汙的盤子,觀察油汙的變化;
- 日常生活中其他的液體具有這樣的魔法嗎?
- 如果把牛奶換成水,還能有同樣的效果嗎?
水的魔法

水的折射使得箭頭方向發生了變化

水的折射使兩個圖案位置發生變化
準備材料:
- 透明玻璃杯(最好粗一點,太細的不利於觀察)
- 白紙上上分別畫上箭頭和不同顏色的色條;
- 水
操作步驟:
- 把畫有箭頭的紙放到透明杯子的後面,調整位置,透過杯子正好可以看到箭頭;
- 把水倒入玻璃杯中,觀察箭頭方向變化;
- 換不同顏色的色條,觀察變化;
實驗原理:
光從一種介質傳遞到另外一種介質時,會發生折射。玻璃杯加入水之後,相當於凸透鏡的效果,使得箭頭方向發生了變化。
實驗拓展:
- 物體的左右方向會發生變化,上下會嗎?用朝向不同的箭頭試試效果;
- 試試不同的玻璃杯形狀,效果一樣嗎?什麼樣的玻璃杯才會發生方向的改變?
- 圖案距離玻璃杯的遠近會影響看到的效果嗎?
其實如果仔細觀察日常生活中,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科學小實驗,相比於成功完成實驗,引發孩子的思考,激發他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欲才是最重要的。
也歡迎大家分享有趣小實驗,一起培養愛思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