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1 14: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青蔥歲月、似水流年,沒有如歌如詩的愜意生活,只有鬥志昂揚的逐夢腳步。民間借貸、交通事故、勞動爭議...各類糾紛審理起來駕輕就熟、信手拈來,已然成為該領域的行家裡手。她就是民一庭法官助理顧秋紅。
雷厲風行勇判案 司法為民暖人心
「看起來風風火火,走到哪裡都帶風,做事也一樣麻利。」要問大家對她的印象,雷厲風行是她一貫的做事風格。立案庭門口遇到她,她正在去發還標的賠償款;辦公走廊遇到她,她正奔跑去討論案件或準備去看現場;法庭遇到她,她正在組織證據交換或進行調解;法院門口遇到她,她正接待當事人或要出門送達;快下班遇到她,她還在埋頭寫裁判文書。
「這個法官人好呢!」發還標的款時當事人對她這樣肯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後暫時無法在線下接待當事人,但這並沒有影響她關切當事人的心情。受害人許某因一起交通事故意外死亡,其近親屬向建湖法院提起的損害賠償糾紛一案由她參與審理。判決生效後,保險公司將賠償款匯入法院帳戶。為及時發放該筆款項,她即刻發起網上發還審批手續,並與原、被告當事人通過電話充分溝通,提醒其一次性將申請材料寄來。在完成所有審批流程後的第二天,當事人很快領取到了50多萬元的賠償款。
勤能補拙是良訓 一分辛勞一分才
針對自己調解工作的短板,她主動參與旁聽其他審判人員案件調解,向調解能手請教,學習他們接待當事人的方式方法,分析法理、情理的技巧,把握尺度提出合理化爭議解決方案,促使多起案件實質性化解。2019年她所參與辦理的案件調撤率同比提升了47.4%。
辦案之餘,她還主動向寫作能手請教經驗,研讀法學期刊,將辦案經驗總結成調研、信息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撰寫的一篇案例被最高院案例彙編採用,兩篇司法建議、一篇裁判文書分別被市中院評為優秀獎和優秀裁判文書,多篇文章被省、市級媒體刊用。
2020年春節前臨時接到通知為小學生講一堂法治教育課,她通過借鑑網上視頻,請教相熟師長,結合已準備好的講稿,做好事前規劃,運用鮮活的事例和真切的語言,為學生講了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課,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全力以赴解糾紛 手持天平護正義
2018年11月底的一個清晨,她接到電話,說南門口有人找。帶著疑惑走到門口,她看到一個陌生的面孔帶著一面錦旗和一封感謝信衝到她面前。「我是薛春的妹妹,我哥哥在無錫工作回不來。他很感激你,這個7年之久的欠款終於拿到了,我特地從鹽城趕過來,怕你上班開庭去了,很早就等在這裡,這是我哥哥讓我帶過來的錦旗和感謝信,太感謝您了。」聽著真誠的話語,看著真摯的感謝信,寥寥數百字,滿滿的感激情。
人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一面錦旗、一封感謝信,足以溫暖著她的心,讓她在公平正義的道路上,披荊斬棘、風雨無阻。
原標題:《【始於初心 「法」現未來】顧秋紅:青春須早為 不負好年華》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