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諾如病毒急性胃腸炎疫情頻發,國內部分地區已進入諾如病毒感染高發期。到底什麼是諾如病毒,對我們的生活會產生多大影響,各級衛生部門和大眾應該如何科學應對呢?
今年11月至今,北京報告諾如病毒急性胃腸炎聚集性疫情18起,全部發生在幼兒園和小學,比去年增長125%。今年12月1日,廣東深圳一家幼兒園42名兒童和2名老師相繼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症狀,經診斷確定為諾如病毒感染。今年12月9日,江蘇南京一家外國語學校的小學部先後有70多名學生出現嘔吐等腸胃道不適症狀,導致疾病的元兇也是諾如病毒。今年12月19日,湖北武漢後湖區某幼兒園4歲的孩子軒軒突然上吐下瀉,到醫院就診,醫生懷疑是感染了諾如病毒。目前,有多家幼兒園的孩子遭遇諾如病毒襲擊。
到底諾如病毒是什麼,為何最近多地疫情頻發?面對這種病毒,我們到底有沒有必要恐慌?有什麼措施可以防範這種病毒?今天,平臺將為大家揭開這一個個謎。
根據筆者了解,國內這些年來,通常每年10月到來年3月,陸續有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小規模疫情。當下,諾如病毒確實是著陸在部分地區,但大家無需害怕,我們一起認識它,恐懼自然也就消除了。
諾如病毒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的諾瓦克鎮,1968年,鎮上一所小學校,遭遇一種不明原因的神秘腹瀉的襲擊。2002年,國際上將這些病毒統一命名為諾如病毒。諾如病毒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存在,美國每年非細菌性暴發腹瀉中,絕大部分都是諾如病毒惹的禍,其他發達國家也都奈何不得這個諾如病毒,和美國情形大同小異。在發展中國家,諾如病毒也普遍存在。當然,不分種族、不論男女都一視同仁的諾如病毒,儘管不挑國別,但骨子裡最一往情深的還是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在這些地方諾如病毒才能如魚得水,才能興風作浪,比如千裡顛簸的郵輪,比如熙熙攘攘的學校,都是其經常光顧的場所。
諾如病毒到底是個什麼東西?藉助顯微鏡及電腦設計還原成一個立體圖片,我們發現它就長這個樣子——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諾如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是糞-口途徑,如果食用被汙染的食物、水和飲料,或者接觸汙染物體後沒洗手,不幸的是手又接觸到口……目前研究表明,和患者親密接觸,比如飛沫等的人-人傳播是更普遍的傳播方式。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僅需不到一百個病毒就可能導致感染性腹瀉的諾如病毒,可以算一種高致病、傳染性極強的腸胃病毒,就算是衛生環境好的場所,一旦有人通過不同途徑被感染或者攜帶病毒,往往就會發展為群體性的大規模傳染。所以,這有一些聽天由命的意味。
諾如病毒來我國的時間較之歐美要短得多,1995年才在我國首次被檢出和報導,當然或許之前它可能也是存在的,只是沒有犯事而已,這種可能性自是不大,還是應該把這勞什子的諾如病毒歸入舶來品一列。掐指算來,諾如病毒在我國也才二十歲出頭。目前我國5歲以下腹瀉兒童中,諾如病毒檢出率達到15%左右,血清抗體水平調查也表明其他人群中諾如病毒感染很是常見。
幾年前德國遭遇諾如病毒引發的史上最大食物中毒事件時,曾高度懷疑病毒來源是我國出口的冷凍草莓,但只是懷疑而已,出於這種沒有證據,完全是帶著偏見的懷疑,以及對大規模疫情的恐慌,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神經過敏狀,折騰出了個歐盟成員國法案,對從中國進口到歐盟成員國的冷凍草莓,以5%的抽檢比例,檢測其中的諾如病毒和A肝病毒。
諾如病毒侵入人體,24至48小時的潛伏之後,嘔吐、腹瀉、腹痛、低燒、全身肌肉酸痛一併襲來,半數會有嘔吐,嘔吐都發生在腹瀉前,腹瀉糞便是無黏液膿血的稀水便。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來勢洶洶的諾如病毒,感染並不兇險,是一個自愈過程,病程基本就是兩三天而已,幼童和老年患者可能合併其他感染,導致病程延長。生食海貝、牡蠣等水產品是該病毒的一大傳播途徑,日本食譜中最常見這些生食水產品了,諾如病毒在日本也就最猖獗。不過日本死亡的都是78歲以上的高齡患者,且感染諾如病毒之前都罹患腦梗塞等而臥床不起,胃腸炎不是直接致死原因,而是嘔吐物進入肺部誘發肺炎最終導致死亡。
歐美聖誕和新年正是病毒大流行的季節,但由於節日期間醫院也在放假,很多患者選擇不去治療。事實上,實在運氣不好感染了諾如病毒,去醫院確診後就可以回家,做好隔離,注意補水,切記不要脫水,三天之後自然痊癒啦。當然,還是不招惹這個諾如病毒的好。注意減少外出聚會,喝開水,不生食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貝類等水產品,生吃瓜果要洗淨,每天認認真真用肥皂多洗幾次手,不要到諾如病毒暴發流行區域的遊泳池遊泳就能預防。
建議:各地政府部門及疾控部門應該重視諾如病毒食物中毒事件的防範,個人也應該注意飲食衛生等,病毒並不可怕,沒必要被謠言嚇倒。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可以它say goodbye了!
來源: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營養學院、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人民網、北京市疾控中心、深圳市衛計委、南京市棲霞區疾控中心、武漢市疾控中心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