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國達成共識後,澳大利亞總理開始遊說德、法

2021-01-11 中華網

原標題:與美國達成共識後,澳大利亞總理開始遊說德、法

澳大利亞多家媒體22日報導稱,澳總理莫裡森當天與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為發起對新冠肺炎疫情源頭的國際調查尋求支持。有澳專家質疑,澳方提議能夠實行的可能性不大。

莫裡森22日在推特上表示,他與川普就兩國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措施以及促進經濟回升的必要性進行了「非常有建設性的討論」,「我們還談到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及共同努力改善國際社會應對疫情的透明度和有效性」。此前一天,莫裡森已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探討了有關問題。

據《衛報》澳大利亞版22日報導,莫裡森在遊說上述國家領導人的過程中提出三點計劃。首先,莫裡森希望改革WHO的管理方式,取消單個成員對擬提議衛生戰略的否決權。其次,成立一個獨立的審查組織,在全球健康災難(如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審查WHO的表現。最具爭議的是,莫裡森建議賦予WHO派遣調查小組進入某個國家確定疾病暴發原因的權力,就像派核查專員到一些國家檢查武器核裁項目一樣。據悉,莫裡森的提議引起各方興趣,但目前尚未獲得公開支持。

莫裡森並未指明這些提議是針對哪些國家,但他談論的新冠病毒起源以及透明度問題,近期正被包括澳外長佩恩、內政部長達頓在內的多名政客集體炒作。佩恩日前呼籲成立調查機制,對疫情源頭及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疫情應對進行調查,並表示對中國的透明度嚴重關切。達頓則聲稱,中國要就疫情源頭給出解釋。

對於澳一些政客的指責,中國外交部及駐澳使館已多次予以嚴厲批駁。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日前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中方始終秉持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採取一系列果斷、有力的應對措施。中方第一時間向世衛組織報告疫情,第一時間同世界各國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時間開展疫情防控專家國際合作。中方已多次強調,新冠病毒源頭問題是嚴肅的科學問題,應該由科學家們和醫學專家們去研究。希望澳方能以客觀、科學、嚴謹的態度對待病毒源頭問題。

相關焦點

  • 國際聚焦|與川普達成共識後,澳大利亞總理開始遊說德、法
    編輯:供奉據澳大利亞多家媒體報導稱,該國總理莫裡森已經與川普通話,通話內容圍繞新冠疫情源頭調查展開,旨在尋求國際支持。而在此前一天,澳大利亞總理已經和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就疫情源頭調查進行探討,企圖遊說兩國加入。據悉莫裡森在遊說這幾個國家的過程中,總共提出來三點計劃。而其說法也得到了各方興趣,但令人疑惑的是,截至今日仍然沒有公開表示支持。
  • 德法意西敲定1300億歐元救市 就金融稅達成共識
    德法意西定1300億歐元救市  四大國攜手保衛歐元敲定1300億刺激經濟  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另外同意推動徵收「金融交易稅」  四國羅馬峰會還就推動徵收金融交易稅達成共識  1300億歐元的三個來源  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義大利總理蒙蒂、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出席了上述四國首腦會議。據蒙蒂稱,此次在歐盟峰會前舉行的四國首腦會議,旨在討論如何刺激經濟增長、降低西班牙和義大利政府債務以及保持歐元穩定。
  • 澳大利亞總理:我們不是美國的哈巴狗!
    澳大利亞向中國示好在此前,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有著許多的外交和貿易往來,兩國經濟幾乎互補,中國也是澳大利亞目前最大的出口市場。但如今,因為澳大利亞與中國關係的不斷僵化,兩國的貿易也出現了裂痕,澳大利亞的許多貿易項目被迫擱置。現在,澳大利亞的貿易已經岌岌可危了,而澳大利亞面對如今的局面,開始慌了。
  • 新加坡從澳大利亞飛美國天空「不明朗」
    (雪梨法新電)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昨天(6日)報導,澳大利亞部長預料不會在14日的內閣會議上決定,是否讓新加坡航空公司開闢從澳大利亞飛往美國的跨太平洋航線。  據報導,這項獲得澳大利亞財政部長科斯特洛、外長唐納和其他內閣成員支持的動議遭到總理霍華德的反對。
  • 莫裡森連夜致電美德法三國遊說,馬克龍:當務之急是團結一致抗疫
    這兩天,澳大利亞也跳了出來。據中國經濟網4月24日報導,日前,澳總理莫裡森連夜致電美德法三國,就所謂調查疫情源頭展開遊說,明裡暗裡指向中國。而就在不久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公然表示,希望各國在看到中國對新冠病毒疫情的處理方式後,能找到拒絕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公司的新理由。這些美澳政客難道還在妄想藉助疫情「圍堵」中國嗎?結果顯而易見,美澳的政客這回「碰釘子」了。
  • 李克強總理訪問澳大利亞的三層現實意義
    作者: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訪問學者,西澳大學博士 許少民  3月22日至2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對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進行正式訪問。正值中澳建交45周年之際,李克強總理率代表團訪問澳大利亞,具有承上啟下的重大現實意義。
  • 博斯沃思:美朝就履行共同聲明重要性達成共識
    博斯沃思:美朝就履行共同聲明重要性達成共識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2月10日17:57   新華網快訊:美國朝鮮政策特別代表博斯沃思
  • 社評:澳大利亞總理開始滿嘴用中文跑火車了
    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發表的對華激進言論越來越讓人難以置信了,他9日接受澳大利亞媒體採訪時說,新中國成立於1949年,然後用清晰的中文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接著他又用中文說,「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了)」,意思是說,澳大利亞的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不容中國侵犯。儘管我們都知道澳中關係最近出了點問題,但是澳總理這麼誇張地衝中國嘶喊,還是非常讓人詫異。中澳之間沒有發生危機,各種往來按部就班。最近的摩擦都是澳方懷疑中國有幹涉澳大利亞內政的企圖,對在澳華裔商人搞政治捐款「受到北京指使」、中國留學生中「有間諜」等捕風捉影。
  • 管理團隊共識達成的四個步驟
    1787年夏天的費城,來自美國十三個州,代表著不同利益群體的代表,激辯127天,最終在幾近絕望的氣氛裡達成共識,締造出不朽的政治文獻《美國憲法》。這奇蹟不是源於口號,而是分歧極大的眾人極力申述各自的觀點、從中尋求妥協方案,達成共識的結果。因此可見,共識對於國家民族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同理,在企業中管理團隊共識的達成同樣十分重要。那麼,共識是如何達成的呢?
  • 美國公民獲釋川普親自接機 金正恩會見蓬佩奧達成「滿意共識」
    據報導,日前美國公民獲釋,美國總統川普已抵達安德魯斯聯合基地,準備與被釋放人質會面,親自接機。川普在推特上寫道:「期待於(美國當地時間)凌晨2點迎接被扣人質(馬上就不再是了)。」
  • 澳大利亞為何成為了南海對峙中國的急先鋒?
    6月4日,《澳大利亞人報》中文版撰文,稱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化部署非常快速,以至於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已經無法改變現狀,南海對澳大利亞來說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航道,關係其重要的安全利益,這就決定了即使沒有美國,澳大利亞也需要獨立開展自由航行行動。在剛剛舉行的香格裡拉對話上,澳大利亞防長佩恩暗示中國在南海霸凌其他國家,違背了國際法原則。
  • 軍媒:中印就邊界問題達成共識具特殊意義 印不甘做美國棋子
    當地時間2018年8月21日,印度新德裡,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在新德裡會見了到訪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千龍網發)(拖拽圖片可查看大圖)(中國國防報8月24日報導)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7月2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印兩國軍方就加強邊防一線風險管控、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穩定等達成共識。中印是亞太地區的發展中大國,兩國良性互動對維護該地區和平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 澳大利亞總理連任後 想移民紐西蘭的民眾增25倍
    來源:環球時報莫裡森(視覺中國)【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會聰】不滿澳總理莫裡森連任,大批澳大利亞人要「出走」?據法新社21日報導,紐西蘭官方數據顯示,澳總理莫裡森領導的執政聯盟出人意料地贏得大選後,訪問紐西蘭移民局網站的澳民眾數量激增十多倍。報導稱,紐西蘭移民局21日表示,澳大選後的第二天,也就是上周日,前往其官方網站諮詢移民事宜的澳大利亞人從5月12日的715人次猛增至8522人次。另外,提交移民登記意向信息的人數也驟增25倍,從一周前的20人飆升至512人。
  • 德英官員相繼表態:現在不是調查病毒源頭的時候,當務之急是防疫
    (觀察者網訊)美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已超112萬,但其仍將大把精力放在「甩鍋」中國上,美國總統川普及其政府官員甚至無理要求中國進行賠償。然而,繼德國之後,英國官員也公開表態:疫情防控才是當務之急。該媒體稱,德國總理默克爾並沒有要求中國對此次新冠疫情的損失進行賠償,拒絕追隨川普要求懲罰中國的做法。這位官員還表示,中國在回答(新冠疫情)公開問題時發揮了建設性作用,對中國的貢獻表示感謝,同時也堅決支持世衛組織在疫情抗擊上所做出的努力。
  • 李長春會見澳大利亞環境、遺產與藝術部長加勒特
    新華社雪梨3月24日電(記者錢彤 江亞平)正在澳大利亞訪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當地時間23日在雪梨會見了澳大利亞環境、遺產與藝術部長加勒特,雙方就進一步加強兩國文化交流達成重要共識。     3月23日,正在澳大利亞訪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雪梨會見澳大利亞環境、遺產與藝術部長加勒特,雙方就進一步加強兩國文化交流達成重要共識。
  • 敏感時刻,日澳又達成重要共識,一細節值得注意,中國務必警惕!
    可以說,在美國大搞單邊主義的「風口」,這一協定的籤署,給全球市場經濟和多邊主義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意義非凡。然而,RCEP剛籤完沒兩天,日本和澳大利亞又傳來一則重磅消息。據環球時報消息,本月17日,澳總理莫裡森訪問日本,並和日本首相菅義偉進行會談。
  • 美國第二輪刺激方案終獲進展 兩黨力爭本周達成共識
    陷入僵局的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方案,終於開始出現一定的進展。在與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以及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會談後,美國財長姆努欽周二表示,儘管在關鍵細節上依然存在分歧,但白宮與民主黨都希望在本周內就刺激方案達成共識。
  •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脫貧上,沒有哪個國家比得上中國
    恰逢這一「歷史性時刻」,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對我國脫貧工作大加讚賞。 當地時間23日晚,莫裡森在對英國智庫發表的演講中表示,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出現衰退,但澳大利亞不需要「重置經濟議程」。他特別指出,中國的經濟崛起對澳大利亞乃至全球經濟都有好處,「不會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那樣,讓更多的人擺脫貧困」。
  • 格雷格·巴恩斯:澳大利亞,沒資格批評中國
    澳大利亞那個最大的出口產品目的地國正讓澳洲人的生活變得艱難起來。當一名中國外交官在自己的推特上展示了一張澳大利亞士兵謀殺一名兒童的創作圖片後,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裡森對此做出了憤怒的反應。澳洲國會還通過了一項新法律,該法同意莫裡森政府可以推翻澳大利亞地方各州和地區政府與中國達成的投資協議。這一切都意味著更加平穩的中澳關係仍然遙不可及。
  • 處處與中國作對,澳大利亞為何甘做美國「附庸」
    澳把美國當「救世主」談到澳大利亞,很多人會有一個疑惑:「為什麼作為一個大英國協國家和發達國家,澳要看美國的臉色行事?」澳美之間確實存在很多「天然聯繫」。如,都是「航海大發現」的產物,都曾是英國殖民地,英國開始向澳大利亞流放犯人是因為美國取得了獨立,不能再向美國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