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理科生考研明知故犯的事兒

2020-09-17 校園幫考研專輔導

文科生經常調侃自己「知錯就改,改了就犯」,其潛臺詞是明知故犯。但機械男絕不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他們一旦發現錯誤絕不手軟,毫不留情。

  1.教材多=全面=好。

  研友A的桌上永遠堆著厚厚的一疊政治複習資料,從官方的大綱解析到各輔導機構的筆記、習題,只要是市面上比較熱門的輔導書他都有,練習題是幾乎做遍了幾個大師的《X千題》。最後考研成績出來,A竟然只得了64分,和他巨大的精力投入相比,回報很低。

  縱觀一些得分較高的同學,大部分人用的複習資料都十分簡單。為什麼用的書少反而考的好呢?因為對絕大部分人來說,一本書看完一遍只能達到理解,要真正把知識內化、吸收、運用,需要多遍反覆。而每套參考教材的邏輯、習慣用語可能都不太一樣,如果一本沒有吃透就看下一本,就極有可能弄得自己思維混亂。

  其實,把一套材料看3遍的效果遠好過把3套材料分別看一遍。以我為例,除非把一本參考書吃透,否則我絕不買新參考書,教材和練習均是如此。在整個考研過程中,我的政治教材只有2套,其中一套是在考前一個月才買的,僅僅作偶爾查閱較細的知識點使用,其他90%的時間我只看另一套教材;選擇題只用了一本,但是做了2遍;最後的大題資料相對較多,買了3本,是出於參考各家之言、儘量不漏掉可能考點的考慮,但是使用時我也是以一本為主,其他兩本僅作為補充。由於我的參考書十分有限,所以在每一本上就能下很多工夫,更重要的是通過多次閱讀、理解,我可以更好地內化出書人的邏輯和語言習慣,答大題時都能為自己所用。

  2.試圖找到「最好」的參考書。

  研友B是一名典型的理科生,她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哪本參考書最好?後來她聽很多學長學姐都說,要學好政治一定要用最經典的紅寶書,就也去買了一本,但是厚厚的一本書看下來枯燥乏味不說,而且對於哪裡是重點毫無頭緒。

  挑三揀四地尋找一本「最好「的教材沒有必要。說到底,教材並沒有最好,只有適不適合自己。市面上流行的教材都是經過了市場的考驗,大多質量較優,雖然知識點在一些細節上可能有出入,但是絕大多數的主要知識點大多不會遺漏。如果真的要選書,可以在書店逛逛,把各個主流系列的參考書都翻一翻,選定一本書,然後充分地相信這套書,並堅定不移地把它吃透就可以了。

  很多過來人強調的考研政治紅寶書的重要性,我不否定,紅寶書自有其優點,即最全面、最權威。但它的缺點也十分明顯:事無巨細、沒有重點,特別是對於沒有基礎的理科生來說,要自己吃透紅寶書就顯得更加困難,很容易產生畏懼心理。所以如果覺得自己並不適合(典型症狀:翻開紅寶書,就兩眼一抹黑),那就沒必要強求非要看那一本。

  通過我自己的經歷,我更加確信了紅寶書的非唯一性。我考研從始至終也沒有看過紅寶書,用的教材也不是市面上流行出版的任何一本,只是當時我上的一個考研大課的輔導講義,甚至每一部分內容都由不同的老師編寫。雖然它並不主流,但是我覺得它邏輯清楚,重難點標註清晰,我看起來很舒服,就一直沒有換過別的書,只是偶爾做題時遇到上面沒有覆蓋到的細節知識點,才拿另一本市面上較流行的教材查閱一下。這樣使用下來,我的成績也並沒有比用紅寶書或者其他主流教材的同學差。


  3.每一遍複習都把書從頭看到尾。

  在我把「把一套材料看3遍的效果遠好過把3套材料分別看一遍「的秘訣傳授給研友C後,他曾向我抱怨,覺得這樣來來回回地看一本書、做一本題,十分耗費時間不說,效率還很低,會的東西還是會,不會的也沒有很大的提高。我問了他看書的方法後,發現他和大部分同學一樣,第二遍、第三遍複習依然是把書從頭看到尾,簡直就是枯燥版的第一遍複習。

  我推薦C再試試我的「刪減法「,幾天後,他的效率果然提高了很多,也不覺得那麼枯燥乏味了。其實」刪減法「很簡單,看書時候帶支筆,把自己原來就會的東西、重點、難點等分門別類地標註一下,等第二遍複習的時候,自己原來就會的就可以」刪掉「,略看甚至不看,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重難點上,同時繼續標註新的已經很熟悉的內容和還需要第三遍強化的內容。這樣第三遍複習的時候,再把自己已經會的內容」刪去「,看不熟悉的內容。

  背大題的時候「刪減法「也很好用。第一遍背過去的時候,把已經會的大題直接刪去,第二次背的時候只要重新背不會的題。這樣一遍一遍下來,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越來越少,能更專注於薄弱的環節,不僅減少了時間,還提高了效率。



4.搞「題海戰術「,橫掃幾千道選擇題。

  研友D把市面上有名的《×千題》都買來,看完書就開始掃題,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把選擇題掃完,做歷年真題的時候卻發現選擇題的正確率並不高。

  政治和數學一樣,題海戰術是下下策。一道題代表一個甚至多個知識點,做題的目的不是為了「見多識廣「,而是通過做題揪出掌握不牢固的知識點,起到查缺補漏的效果。另外,做題和看書也有共通之處,都是需要反覆的。把一本題做一遍,並不能保證這些題你就都能掌握了。事實上,很多人碰上曾經做過一遍的題,還是有可能做錯,這就是沒有「做精」的表現。

  做選擇題的時候,我從不在書上直接勾選答案,而是把答案寫在白紙上,對完答案後再用彩筆在書上做錯的題旁邊做標記,然後仔細去看答案解析,把導致自己出錯的遺漏知識點弄懂,這樣才達到了做題的效果。

  Tips

  1.記下所有「沒把握」的題。不僅要將做錯的題要標記下來,連不確定的題也應該標記。有所疑慮意味著在相應知識點上的遺漏,即便是猜對了答案或是勉強做對也沒有意義,下一次換個角度很可能就不會做了。對待這種題,要像對待錯題一樣重視。

  2.多備幾支不同顏色的筆。我兩遍做題的時候會分別用不同顏色的筆標註錯題和疑難題,這樣最後查缺補漏的時候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題是我會的,哪些題是我容易錯,甚至兩遍都做錯了的。這樣,就能有的放矢,重點關注,第三遍做題的時候就可以不用動筆,只要看看那些重點關注的題目就好了,這其實也是一種「刪減法「。

  5.大題背得越多越好。

  研友E在考研的最後階段花了很多時間背大題,每道題都幾乎一字不差地背得和標準答案一樣,覺得只有把所有可能見到的題都背齊了才「心安」。最後雖然政治過線了,但由於最後階段花費在政治大題上的時間過多,專業課反而沒有考出理想成績。

  稍作留心就會發現,各色參考書出的大題從量上來看雖然多,但是相似度非常高。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把手上的大題稍作「合併同類項「。看到一道題時,先花幾秒鐘思考一下背後是要考哪一塊知識點,只要背一道題,其他考同類知識點的大題基本使用這道題答案的主體,再結合那道題自身的特色稍作修改就可以了。比如,2012年考研前各參考書關於「信義兄弟」的題非常多,因為這是前一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還被拍成了電影。但是不管怎麼考,涉及到的知識點都是誠信,沒有必要把每本參考書上的答案都背一遍。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只以某本參考書的答題邏輯為主,不會因為混背了各家之言而擾亂自己的思路。

  不過,觀察一下歷年真題就知道,並不是所有大題都能很好地對應一塊或兩塊書上的知識點,尤其是時事政治的部分,這對於平時不太關注政治的女生或理科生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難題。

  我當時就為這種題頭疼了很久,甚至還一度後悔怎麼沒有聽一些過來人的建議提前半年開始關注《參考消息》之類的報紙以提高一下政治素養。但後來我發現這完全沒有必要。其實多看一些大題就會發現,政治題的答題思路是很像的,怎麼開頭、怎麼結尾,其邏輯結構都是有據可循的。比如,哲學大[微博]題,答題時首先寫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內容,然後用具體的一個規律去分析,然後去根據實際的題目去分析,要結合材料分析,要儘量從正反兩個方面來作答。只要善於總結,記一些關鍵詞,再結合一些背過的知識點用政治術語套進去,就八九不離十了。

  綜上所述,不要怕大題,更無需把每一道題的答案都原封不動地背下來。多總結、多思考,整合知識點、梳理答題邏輯,就算是碰到完全沒見過的題也可以鎮定地運用已有的知識去應對,是謂「以不變應萬變「。

  6.快=好,和周圍研友比進度。

  某位仁兄偶然和周圍的研友聊天時發現自己的進度比別人慢了些,自己第一遍還沒複習完,周圍的很多同學已經進行第二遍甚至第三遍複習了。於是心裡很著急,連著兩周連習慣的午覺都放棄了,加班加點地趕進度。結果因為休息不夠,過度疲勞,第三周就病倒了,幾天之後方才好轉。

  這位仁兄就是曾經的我。這也是最多人容易陷入的誤區:根據別人的經驗盲目地給自己定計劃。

  我在生病的那幾天思考了一下,我速度比別人慢是因為我看書比較細緻,並且邊看書邊做題總結,而有些同學是只看了書,還沒有做題。其實根據我自己科學制定的每日計劃,是可以按時完成階段目標的,所以完全沒必要著急。因為看書細緻,我一遍複習的效果應該比大部分同學都要好一些,甚至一遍的效果可以相當於有的同學的兩遍。想明白後,我就慢慢調整好了心態,重新按照自己的節奏有條不紊地繼續後面的複習了。最後我也的確按時保質地完成了複習進度,並沒有因為一時的進度落後而影響成績。

  盲目地追趕別人的進度十分危險,不僅會破壞自己的複習節奏、甚至可能由於基礎沒打紮實而使後面階段的複習更加困難。時刻牢記,複習的最終目的是要學會學懂,進度上只要保證在正式考研之前能完成每一階段的複習就可以了,在這個前提下,「保質「永遠是最關鍵的。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相關焦點

  • 理科生考研十大人氣大學
    上交的工科類是很厲害的,因此也是眾多理科生考研人氣最高大學之一。該校也是理科生考研最熱門學校之一。而報考化學專業的,幾乎都是理科生,因此該校也是理科考研最有人氣高校。該校也是每年研究生報考熱門學校,同時也是理科生考研十大人氣大學。
  • 考研那些事兒:考研路上,他們因夢想堅持
    小編碎碎念距離考研還有一天,/廣州日報編輯記者回憶自己考研的點滴,為考研學子打call。有記者37歲時想深扎藝術中,毅然踏上考研路;有記者想不留遺憾,從統計學跨專業跨到文物與博物館學專業;有編輯帶著記者夢,連續九個月從早上7時30分學到晚上11時……聽他們講講考研路上的辛苦和欣喜吧。
  • 我和奇葩理科男的那些事兒
    本人標準的文科女,對物理化學看著就頭疼,喜歡浪漫,自己不文藝吧但是很喜歡那些調調。
  • 畢業生之-檔案那些事兒
    4.畢業了準備考研檔案腫麼辦? 5.畢業工作一段時間後辭職了檔案腫麼辦? 6.辭職考研期間檔案腫麼辦? 7.檔案管理收費嗎? 8.怎麼查詢檔案到底在哪裡? 9.檔案丟了腫麼辦?針對以上問題,是不是讓你頭疼了,別擔心,人社部已經為大家整理好相關資料,圖解檔案那些事兒。
  • 「考研那些事兒」千「研」萬語——建築學擇校篇
    考·研READY2020考研你準備好了麼?考研熱五年前開始的一把火在2010至2019年這十年間,考研人數完成了由140.6萬到290萬的倍數增長,增幅達到107.14%。迅速擴大的應屆畢業生規模,成為了「考研熱」背後重要的「助燃劑」。
  • 歷史學考研那些事兒
    學碩:考研政治+英語一;專碩:考研政治+英語二考研政治題型:選擇題(單選+多選),大題(馬原+毛中特+史綱+思修+當代各1道大題)考研英語題型:完形填空+閱讀+新題型+翻譯+小作文+大作文(具體分值,英語一與英語二有些許不同)根據備考經驗,考研政治輔導書首推肖秀榮系列,基礎階段:肖秀榮精講精練+1000題+衝刺階段:肖八+肖四,其他輔導書的話
  • 高考:這6個專業「二本理科生」適合,不考研也很好就業
    其實二本理科生這個群體數量還是比較多的,國內適合的二本大學也不少。當然雖然二本和二本間的差別還是有點大,但實際上在很多人固定思維裡面就認為二本其實都差不多,所以二本理科生填報志願的話,最好是能夠報考專業實力比較不錯的大學。
  • 這8個「二本理科生」實用性很強的專業!不考研也好就業!
    當然相對來說理科生選專業還是比文科生有優勢。理科生能夠選擇的專業中,工科專業的實用性其實是最強的,正因為這樣,即便是高考分數優勢不大,能夠選擇的專業也不少。不過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有些大學專業不同的學校側重點也不一樣,所以報考之前多了解一下。
  • 嘮嘮考研大綱那些事兒
    (1)考研大綱是什麼?考研大綱是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獨家出版的,規定當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相應科目的考試範圍、考試要求、考試形式、試卷結構等權威政策指導性考研用書。他是當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命題的唯一依據。
  • 理科生不喜歡背東西,考研政治該如何複習呢?
    理科生不喜歡背東西,考研政治該如何複習呢?之前也遇到過同樣的煩惱,等經歷過之後,感覺與自己考研政治成績的分數設定有關係。我先說一下我當時的複習過程。我當時的政治成績是70多分,平時就看了蔣中挺老師的考研視頻課程,因為他會把相關聯的知識點串起來,便於加深知識點之間的聯繫。通過看視頻熟悉了知識框架之後,就開始用風中勁草的衝刺背誦核心考點(記憶+背誦),輔以肖秀榮老師的1000題(做題)。
  • 研途有我 | 鄭瑩瑩:關於考研的那些事兒
    考研這件事是挺難的,但是也沒有那麼的難。不是難在題目,而是難在自己。考研不是唯一的一條路,有太多的選擇和誘惑了。如何經得住誘惑,坐得了冷板凳,是你一直要努力克服的事情。      因此,決定考研前,好好想想自己為什麼考研,不要為了考研而考研。
  • 有關考研初試提前訂房那些事兒
    更有些考研人最後無心複習,一心只想訂酒店...為了防止類似的悲劇發生,考研寶寶們一定要提前做足準備,早早把房間訂好,以便保證考試的順利進行。動作太慢,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在預定酒店之前,你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報考點在哪裡。如果你的報考點院校只有一個校區,那恭喜你,可以麻溜去網上查詢附近酒店信息。
  • 二本理科生:學這7個「本科專業」很靠譜,不考研也好找工作
    且一般的普通本科專業實力強的大學比較少,所以對於很多二本理科生選擇專業尤其要注意。今天主要分享幾個二本理科生報考很靠譜的本科專業,這些專業而比較好的一點就是不考研也好找工作,即便是報考二本大學也能學得到東西。
  • 迎新採訪之開學那些事兒
    迎新採訪之開學那些事兒 年迎新採訪 無論是乾淨、漂亮的校園環境 還是熱情的學長學姐 都將是各位往後時光裡最美好的片段之一 英語四六級、教師資格證、考研
  • 高考大學四六級考研英語詞彙句型天天說:單身狗們的那些事兒
    高考大學四六級考研英語詞彙句型天天說:單身狗們的那些事兒1.
  • 考研那些事兒——地理類
    有的人可能會問七月份開始準備考研晚不晚,其實我想說,如果你每一天能夠踏踏實實學習,根本就不晚!!!祝大家考研都能考到自己理想的學校!
  • 理科生必看!有哪些是適合理科生就讀,且就業前景好的專業?
    上次給大家推送了一篇關於文科生專業選擇的文章,後臺就有很多粉絲朋友留言說,想看適合理科生就讀,且專業前景好的專業。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適合理科生就讀的專業哦!
  • 理科生:我工資高,文科生:我工作體面!
    文科生跟理科生誰的前景更好,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比較有爭議性的話題,同學們上了大學之後,暫時也感受不出來文科生跟理科生的區別,只有大學畢業之後找工作,才會發現二者的區別,那麼兩者的前景到底誰更好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他們之間的差距吧!理科生:我工資高,文科生:我面子大!
  • 免費直播——說透考研那些事兒
    從前段時間公布的全國高校開學時間來看大部分高校即將開學這個長達8個月的寒假終於要結束了這對於考研的同學來說少了外部環境的幹擾給大家營造一個安心的備考環境對於明年考研的同學來說如今長假餘額已不足來之不易的開學即將重啟一個好的重啟方式將會影響你考研的起飛高度
  • 考研調劑系統開放之前,你需要了解的事兒
    考研調劑是考研考生在第一志願沒有通過自己報考學校考試,但初試成績符合複試調劑基本分數要求但在原報考單位沒有複試資格,可以申請調劑。2020考研調劑系統預計在5月20日左右開通,考研成績查詢後考生要為後續複試調劑做準備了解研招院校調劑動向。中公考研小編為大家整理考研調劑系統開放之前,你需要了解的事兒,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