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版電影《小婦人》看19世紀女性故事的當代重述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在這個狡猾的結局裡,經典向當下重新敞開了

  ——從新版電影《小婦人》看19世紀女性故事的當代重述

  劉起

  ◆路易莎·梅·奧爾科特於1868年出版的小說《小婦人》,在150年之後依然是一部深受喜愛的經典之作,其持久不衰的吸引力,不僅僅來自於某種「甜蜜與光明」的迷人特質(海明威語),也來自這部作品中超越時代的、更複雜與更微妙的女性主題。

  ◆為什麼好萊塢新銳女導演格蕾塔·葛韋格要選擇拍攝一部150年前的女性成長小說?或者說,在當下重述這部作品的意義是什麼?要選擇什麼樣的敘事方式,才能避免這部改編作品淪為精巧華麗但毫無新意的老古董?

  ◆格蕾塔·葛韋格以一種輕快、靈動、舒適、精確的敘事方式,通過雙線敘事、閃回、開放式結局等現代主義電影手法,呈現出這個故事中更深層的女性意識,通過這一大膽創新但又忠實於作者意圖的改編,為經典之作帶來了某種當下性與現實感。

  晦暗與甜蜜交織的雙線敘事

  《小婦人》給讀者的第一印象是親切甜美、可愛迷人,幾個版本的影視改編作品,無論是凱薩琳·赫本飾演喬的1933年版、伊莉莎白·泰勒飾演艾米的1949年版,或是薇諾娜·賴德飾演喬的1994年版及2017年BBC迷你劇集,都致力於復現小說的這一公認特質。

  之前的所有改編版本,無一例外都遵循原著的敘事結構,按時間順序講述馬奇家四姐妹從少女到結婚的成長經歷,這種單線、順時敘事結構帶有一種穩定、堅實、有條不紊的節奏。

  新版《小婦人》徹底打破了這種線性敘事,葛韋格從四姐妹的成年生活切入故事,再通過閃回不斷轉至少女時代,在當下與過去兩個敘事時空之間反覆切換跳躍。影片從喬在報社門口的一個壓抑的剪影鏡頭開始,每個人都陷在生活之中躑躅不前,喬在紐約艱難地堅持著寫作,梅格在拮据的婚姻中疲憊不堪,艾米在歐洲尋找滿意但不一定幸福的婚姻,貝絲則將要走到生命的盡頭。

  在灰色的現實中,少女時代的金粉記憶一點點浮現出來,那些吵吵嚷嚷的快樂日子,聖誕早餐、舞會、溜冰、滑稽的話劇、醃漬酸橙,是她們渴望回到的、像雪花玻璃球中的世界一樣美好的往昔,她們想要在回憶中抓住少女時代的快樂、勇敢、驕傲與野心。

  如果說,原著小說與其他改編版本中的年少歲月,有一種穩固、堅實的幸福感,一種童話世界中的唯美,那麼,新版中的年少歲月,則成為一種飄忽不定的記憶,美好、輕盈、脆弱但無法握住、隨時要溜走。過去、當下兩條並行的時間線,通過時間的流逝與回溯,帶來一種揮之不去的悲傷。

  新版故事的懷舊與記憶,改變了我們熟悉的那個故事的夢幻與甜蜜,這種破壞性的改編,卻帶來了一種新生的力量——毫無疑問,新的敘事結構讓這個故事更加現實、更適合成年人。通過這種全新的、充滿活力的改編,葛韋格觸及了小說隱藏的核心——女性成長的主題。離開甜美安全的童年時代,向世界敞開,找到自己的道路,這些都是女性解放的一種嘗試,也是這個故事超越時代的力量所在。

  影像上,導演用不同的影調和鏡頭運動方式區隔兩個時空。少女時代是金色溫暖的色調,成年現實則是灰藍偏冷的色調。

  150年前的故事,被仔細地分割與重新組裝。兩條時間線中的相似場景,通過某種生命敘事的邏輯重新縫合在一起。舞會接舞會、生病接生病、聊天接聊天,雖然是類似的場景,卻有了不一樣的生命況味。成年後喬在底層酒館與教授釋放自我的跳舞,切至少女時代矜持但雀躍的第一次舞會,再切至艾米為了嫁人這一現實考量參加的冰冷的上層社交舞會。少女時代貝絲從猩紅熱中恢復過來,接成年後貝絲在病中徹底離開。物是人非場景的並置,帶來一種微妙的殘酷感,但場景通過音樂和相似剪輯的方式巧妙組合,又帶來一種愉悅的形式美。

  在兩條時間線的這種對話中,創作者發掘了一種記憶與懷舊中的反思性,一種更加複雜、更加深刻的人生經驗被呈現出來。少女時代的吉光片羽、那些遠山含翠的金粉記憶,正因為永恆失落了,才使人眷戀傷感不已。觀眾的情緒在快樂與感傷之間來回搖擺,而雙重時空的敘事活力正在於此。

  更鮮明更自覺的女性意識

  除了甜美親切這一第一印象,《小婦人》之所以能夠影響波伏娃、蘇珊·桑塔格、埃萊娜·費蘭特等女性作家,在於這部作品讓讀者們意識到,寫作變成似乎是每個女孩子都可以做到的一件事。「她們」在成長過程被《小婦人》激勵鼓舞,想要成長為喬·馬奇一樣獨立自主、有強烈自我意識的女性。

  在對這部經典進行重述的過程中,葛韋格發現了這部作品與當下社會現實更加契合的特質——對於女性自我意識的強調,對女性生活方式多樣性的肯定。

  終身未婚堅持寫作的奧爾科特在150年前,出於觀眾的閱讀期待與時代局限不得不對出版商妥協,寫下一個女主角找到真愛的大團圓結局,這多少是某種無奈之舉,畢竟喬整本書都在說她希望自己生來是個男孩。她在日記裡溫和堅定地表明:她的喬應當是終身未婚,精神富足。

  在為劇本作準備而研究了大量作者奧爾科特的人生經歷後,格蕾塔·葛韋格找到了重述這一故事的方式。於是,新版《小婦人》中的喬不僅是我們熟悉的那個馬奇家老二,也融合了作者奧爾科特的自身經歷和自我意識。本片中,葛韋格勇敢地表現出了作者想說但卻沒說出口的話:「我寧願做一個自由的老處女,自己劃獨木舟」。影片中的這句臺詞並沒有在小說中出現過,而是出自奧爾科特給姐姐的一封信。

  葛韋格通過一個狡猾的開放性結局,在不破壞原著美滿快樂結局的同時,講述了敘事的另一種可能性,喬的另一種選擇。

  結尾是喬去火車站追教授的浪漫場景,與喬和出版商對於故事結尾以及版稅的討價還價,兩條線交叉剪輯在一起。出版商質疑:主角要嫁給誰呢?喬表示她不想主角結婚,主角整本書都在說不想結婚。出版商拒絕了這個結尾,認為好的結尾是能夠大賣的浪漫結尾。下一場戲是喬追上教授,在雨傘下表白。然後切到出版商心滿意足,認為橋段感人至深,兩人繼續討論版稅。這種類似敘述詭計的手法,似乎在暗示這個雨傘下的場景不過是喬為出版商虛構的完美結局。但觀眾盡可以按自己的心意,將其看作是真實的結局。作者在這裡耍了個花招,沒有說出確定的答案。但我傾向認為,最後喬在玻璃窗外看著自己的書被印製出來的場景,帶著無法言說的滿足感,一種可以書寫自己人生的力量,才是影片真正的結局。我相信這也是奧爾科特在小說中未曾實現的,她讓喬在結尾放棄寫作選擇了結婚,這完全違背了人物的性格。

  一方面,葛韋格在影片中借喬與艾米的臺詞溫和地批評了傳統的婚姻觀念,認為婚姻是一個經濟命題,是由金錢堆砌的。但另一方面,她也肯定愛情與婚姻、家庭的價值。喬不希望梅格結婚,希望兩個人一起去尋找自己的夢想。梅格堅定但溫和地回覆:「我想結婚,因為我愛他。僅僅因為我的夢與你不同,並不意味著它們不重要,我願意工作與奮鬥,但是我想跟約翰一起」。梅格對於女性選擇與價值觀的捍衛,也是女性的一種獨立和覺醒,並不存在一種唯一正確的女性獨立的方式,應該尊重每個個體實現自我的方式。

  同時,對艾米這一人物的重塑,也是影片特別有創造性和力量的地方。很多改編版本中,因為篇幅限制,艾米都被塑造為一個簡單、不懂事、有點虛榮的姑娘。對於她跟勞裡的愛情,很多改編版本也都一筆帶過,完全沒有說服力。但在原著中,艾米雖然開始有一點愛慕虛榮,但長大後卻成為一個令人尊重的姑娘,也是她把勞裡從墮落邊緣拉回來。新版《小婦人》中,艾米的自信、叛逆與欲望、野心交織在一起,成為一種堅定的自我意識與強大人格。她對婚姻有著清醒的目標,對物質條件有一定要求。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女性的境遇並不樂觀,在婚姻上其實沒什麼自主權。女性在那個時代的事業選擇也非常有限,不是天才、沒有財產,似乎只能選擇結婚比較體面。長大後的艾米成熟、清醒、自信、坦誠,雖然堅持自己的婚姻觀念,但也為了愛放棄了更好的選擇。

  可以說,葛韋格像原著作者一樣,喜愛並重視書中的每一個人,尊重她們的選擇與自我追求,這讓這部作品比之前的改編作品都更客觀全面。她以熱情的渴望而不是怯懦的崇敬對待這部小說,極力避免亦步亦趨,通過有分寸但關鍵性的改動,既尊重原著的美感與道德感,同時也超越了原著的時代局限,彰顯了原著所蘊藏的超越性力量,為故事找到了一種全新的、向現實敞開的方式。這個故事不再是一個簡單甜美的少女故事,而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女性生命敘事。

  (作者為電影學博士、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助理研究員)

相關焦點

  • 當代書評|《小婦人》,一部恆久閃光的女性必讀啟蒙書籍
    封面新聞記者 施詩晨因受疫情影響,電影市場近日依舊沉寂。2月11日電影《小婦人》發布撤檔聲明,宣布正式撤出原定的情人節上映檔期,具體上映時間擇日公布,並強調不會優先在視頻網站上映。在之前頒出的奧斯卡上,獲得六項提名的《小婦人》拿下最佳服裝設計大獎。影片《小婦人》改編自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所創作的同名長篇小說,講述一家四個獨立女性堅守自我、努力追求夢想的故事。自1868年首次出版以來,它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明燈。2016年,bbc集結了世界各地的權威書評人,曾評選百年來最偉大的11本兒童讀物,其中《小婦人》位居第四。
  • 《小婦人》:拍出獨立女性的新意
    原標題:《小婦人》被贊拍出獨立女性的新意  正在公映的《小婦人》上映8天,取得了3650萬元的票房,雖然這個數字不算驚豔,但該片卻在女性觀眾中贏得了好口碑,評價該片拍出了「獨立女性的新意」。  《小婦人》是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68年。
  • 小婦人2019新版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新版小婦人演員甜茶
    小婦人2019新版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新版小婦人演員甜茶  2019小婦人預告什麼時候上映?由格蕾塔·葛韋格執導,西爾莎·羅南、艾瑪·沃特森、提莫西·查拉梅主演的劇情片《小婦人》發布首支中文先導預告片,影片改編自同名經典名著,聚焦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四位姐妹,由女孩逐漸成長為女人的過程。
  • 《小婦人》書評
    1、大女性時代的《小婦人》這個發生在美國南北戰爭背景下,充滿淳樸道德觀的家庭故事,寫於一百五十多年前,原著作者作者路易莎·梅·奧爾科特更是出生於19世紀30年代,距離我們將近一百年的光陰。這本《小婦人》寫於19世紀60年代,也就是作者處於三十歲左右這樣一個風華正茂年紀的時候,而作者自己從少女變成小婦人的這樣一個成長時期,其實恰好也是美國完成獨立,經濟飛速發展,迅猛邁向現代化的這樣一個時間段。所以我們從故事裡感受到那種非常古典,帶有很濃重英式風情的場景,都是由於美國還處於尚未完全脫離從英國學習的階段。這是這個故事基本的一個歷史背景。
  • 《小婦人》(2019):經典永不過時,冬日暖陽下的女性成長故事
    我曾經歷磨難,所以我要寫有趣的故事。——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小婦人》(2019)(又名:她們)改編自經典文學系列作品《小婦人》,作者路易莎·梅·奧爾柯特分別於1868年和1869年出版,第一本以半自傳的方式描述了自己與姐妹的童年回憶,第二本(《好妻子》)則以小說的形式虛構了四姐妹成家後的故事。
  • 《小婦人》:1868到2019,女性的天路歷程
    電影努力還原了奧爾柯特的真實生活:作為一個思想超前的女性主義者,她終生未婚,始終以寫作支持著自己和家人的生活。2019年版還為原著的書迷們呈現了《小婦人》出版的過程。奧爾科特確實礙於出版商的要求,將結局改成三對姐妹都嫁做人婦的「皆大歡喜」,也確實像影片中呈現的那樣,按出版商的要求將喬與教授定情的那一章稱為「傘中情」。
  • 從《小婦人》看姐妹情誼書寫的跨時代變調
    前不久的第92屆奧斯卡角逐中,由執導過《伯德小姐》的格蕾塔·葛韋格導演的電影《小婦人》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等多項提名,可惜最終只收穫了最佳服裝設計獎。從文本到銀幕,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在19世紀寫就的這個四姐妹的故事,跨越了150多年,依舊保持著其獨有的魅力,不斷被翻拍和改編,近100年來改編25次,平均每4年推出一部同名影視作品。為什麼?小說講述一家四個獨立女性之間的羈絆,她們堅守自我、努力追夢、相互關愛。
  • 顏值爆表的《小婦人》教女孩獨立且自主,擁有夢想而偉大
    《小婦人》電影改編自同名經典名著《小婦人》,並將其原著作者露易莎梅奧爾柯特(LouisaMayAlcott)的真實人生故事,復刻至電影女主角瑟夏羅南飾演的喬。電影透過全新視角詮釋馬區家族中,這四位個性截然不同的姊妹;傳達了19世紀不同的女性觀點,透過女性導演葛莉塔.潔薇(GretaGerwig)的角度完全融入四位主角的書中人生,就算是現代女性也可以從電影中取得共鳴。書中《小婦人》的第一章是《成為朝聖者》,貫穿了整本書的中心思想。極具智慧的馬爾屈太太告訴我們人生就是一趟艱苦歷程。
  • 《小婦人》問世150多年,馬奇家四姐妹如何激勵一代又一代人?
    去年底,改編自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經典小說,由西爾莎·羅南、艾瑪·沃森、提摩西·查拉梅、梅瑞爾·斯特裡普等明星出演的電影《小婦人》在美國上映,獲得2020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等6項提名。這部電影也即將在中國上映,令人格外期待。
  • 《小婦人》:Be worthy love, and love will come. 不負愛與自由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和《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同時在情人節播出的電影《小婦人》。雖然這部電影是小編陪朋友去看的,看預告的時候並不是很喜歡,但是不得不說,正片徵服了我,我真的愛上了女主。《小婦人》是由格蕾塔·葛韋格執導,西爾莎·羅南、艾瑪·沃特森、佛羅倫斯·珀、伊萊扎·斯坎倫、蘿拉·鄧恩、提莫西·查拉梅聯袂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12月25日在美國上映,2020年8月25日(七夕)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根據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同名小說改編,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19世紀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一個普通家庭四個姐妹之間的生活。
  • 正經乏味,2019新版《小婦人》有點膩
    2020年七夕節,凹凸君走進影院看完了電影《小婦人》2019版,感觸深刻。最新版《小婦人》追求年輕漂亮,抓住女性內在的精神美,表現出早期東部的清教徒精神,簡直就是甜甜圈,有點「膩」。過去也看過同名小說及1994年版本的同名電影。
  • 小婦人:一部強烈推薦的好電影,平凡的故事讓你淚流滿面!
    事實上,在我看這部電影之前,其實我是對這部電影不抱太大的期望,但是在看我觀看過以後,我發現我錯了,而且是非常的錯,這部電影太棒了。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部電影。故事情節:小婦人講述一個家庭有四個女兒,她們的性格各不相同。
  • 《小婦人》中的 little women
    作者:偷你牛新版《小婦人》電影發布首個預告,電影將於12月25日在北美上映,中國內地也有望引進。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小婦人》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小說之一,目前距離原版已出版近150年。已衍生出四部電影、十多部電視劇、音樂劇、歌劇甚至還有博物館等,後來在日本還製作了動畫版的《小婦人》,BBC 在上一年也推出了相關的一個三小時的mini劇。
  • 名著改編電影十年變遷史:時至今日,為什麼我們還在看經典?
    去年底,改編自世界名著《小婦人》(Little Women,2019)的新版電影亮相,在頒獎季掀起一波熱潮。有人津津樂道它在改編技法上的精巧,也有人對其菁英女力書寫嗤之以鼻。但無論如何,一時間,《小婦人》都成了新一代名著改編電影的參考座標,也讓人再度將目光投注在這個經久不衰的電影亞類型身上。
  • 電影《小婦人》——女性應該讀的經典英文臺詞
    世界名著《小婦人》,有四個電影版本的,但是只有2019年裡,喬才能走上另一條路——獨身主義,憑自己的努力走向成功。電影裡,有很多「尖酸刻薄」的臺詞,但說的卻是現實。讓我們讀一讀,一些經典臺詞。最後,看完電影想說,女性不應該被婚姻定義,婚姻也並不是女性唯一的歸宿。人生,可以有很多的選擇。
  • 《小婦人》:溫馨感人的故事背後有一位真正的小婦人
    《小婦人》作為一部道德家世小說,是一本小說化的家庭日記。它不僅是十九世紀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成名之作,也是美國十九世紀最溫馨感人的動人之篇。小說以細膩溫婉的文字,質樸真摯的情感打動著讀者,具有穿越時代的力量。直到一個多世紀的今天,它仍然被許多女性朋友爭相閱,成為女性成長的指向標,重溫家庭生活的重要信物。
  • "小婦人"原著作者路易莎梅逝世132周年
    《小婦人》原著是一部以馬奇家四姐妹生活為藍本的家庭倫理小說。內容平實細膩,富有強烈的感染力。原著分上下兩冊,上冊著重描寫了馬奇姐妹的少女年華,下冊則講述了她們成年後的嚴酷現實。導演葛韋格將上下冊的時間軸穿插在一起,同時以二姐喬·馬奇的故事作為貫穿其中的主線,對原著進行了徹底重構。
  • 甜茶,艾瑪·沃特森主演電影《小婦人》不負愛與自由
    院線上映了新版的《小婦人》,匆匆忙忙地趕著去看,今天就來個小小的report 。相較於舊版,這一版的故事和人物更加的豐滿,語言也比較輕鬆詼諧。劇中所表達的男人,女人,婚姻,道德等話題都十分耐人尋味。但生活哪裡有一帆風順的事,她的故事並不怎麼受歡迎,為了賺錢,她唯有寫一些譁然取寵的作品。自由的路,看似很近,但走的每一步都很艱難。
  • 豆瓣8.1《小婦人》2019:你想知道的婚姻意義,都在這部影片裡
    這是新版電影《小婦人》中,女主角喬的內心表白。作為女性,她有獨立的思想和正義的靈魂,認為自己註定不會結婚,在拒絕了仰慕者蘿拉的求愛後,時過境遷,卻發現自己心意已變。原本以為可以脫離愛情的枷鎖,追逐屬於自己的自由人生,最後卻發現,自己弄丟了一份值得珍視的感情。
  • 西爾莎·羅南、艾瑪·沃特森《小婦人》撤檔,新檔期擇日公布
    2月11日,美國索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發聲明宣布,原定於2月14日情人節在內地上映的電影《小婦人》撤檔,新檔期擇日公布。《小婦人》表示,「在這非常時期,電影《小婦人》作為一部溫馨治癒、積極有愛的電影,衷心祝福所有觀眾朋友們平安健康,擁有克服困難的力量和勇氣。」另外,《小婦人》還表示,「作為一部拿下奧斯卡6項提名,斬獲最佳服裝設計獎的佳作,《小婦人》無懼時間考驗,值得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