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位書畫家都活過了80歲,其中兩位享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另兩位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辭世。這四位分別是張宗祥、馬一浮、陸維釗、諸樂三先生。
他們都是民國以來享譽海內的書法家,藝術家。張宗祥先生擔任過西泠印社的社長、浙江圖書館館長;馬一浮先生,著名的國學、理學、佛學大師;陸維釗先生,諸體俱精、非常全面的書法家,也是在高校開設書法專業的倡導者之一;諸樂三先生,吳昌碩先生的入室弟子,書畫篆刻俱佳,是傑出的藝術教育家。
01年至耄耋風骨長存
這四位大先生都比較長壽,壽命都超過80歲。雖然傳統的說法,練書法能夠使人長壽,有一定依據,但壽命到耄耋之年,即使不從事書法,也已經鳳毛麟角。
張宗樣先生,1882年—1965年,享年84歲。字閬聲,晚號冷僧。年輕時因為敬仰文天祥,而改名「宗祥」。學識淵博,不僅在文史學、考古學、金石學、書畫篆刻上有成就,連音樂戲曲、醫學都有所建樹。張先生渾身上下都透著文化氣息。
馬一浮先生,1883年—1967年,享年90。歲字一浮,號湛翁,晚號蠲叟、蠲戲老人,浙江紹興人。著名國學大師、理學家、佛學家。梁漱溟先生稱他是「千年國粹,一代儒宗」;周恩來總理稱之為:現代中國的理學家。馬先生是國內翻譯馬克思《資本論》第一人。看看他的「朋友圈」,都有些啥人,就知道有多牛:謝無量、熊十力、梁漱溟、蘇曼殊、李叔同、豐子愷、夏丏尊、朱光潛等等,都是響噹噹的文化名流。
陸維釗先生,1899年—1980年,享年81歲。原名子平,字微昭,晚年自署劭翁,浙江平湖人,書法家、書法教育家。陸先生是名副其實的全才,甲骨、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都有相當高的造詣,曾經在聖約翰大學、浙江大學、杭州大學等高校任教,是現代高校書法教育的奠基人。
諸樂三先生,1902年—1984年,享年83歲。字樂三,號希齋,別署南嶼山人,浙江安吉人,19歲時在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就讀,又拜入吳昌碩先生門下,是著名國畫家、傑出的藝術教育家。曾擔任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西泠印社副社長。
02志之於道遊之於藝
大凡成就卓然的書法家,都是以學問作為根基,而且都是文化藝術領域的多面手。這裡選取了四位先生晚年作品,其中一幅已是80歲以後,可謂人老書老。
宋代著名書法家黃庭堅說:「學書要需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誠然也!
張宗祥先生書法,少年宗法顏真卿,青年時代領悟唐人用筆,不惑之年兼習漢隸魏碑,特別是對《龍門造像》、《張猛龍碑》下的功夫頗深。行草書得李北海神韻,並為避其鋒芒,以董其昌筆意化解硬挺,晚年日臻趨於蒼勁渾厚。
馬一浮先生書法,早年也從唐碑入手,尤其喜歡臨習歐陽詢、歐陽通作品。青年時期開始涉略魏晉南北朝書法,上溯鐘王書帖。學問深厚,取北碑而能得雄強之勢,取南宗則能得溫潤逸秀之韻。無論是行草書還是古篆書,都沒有姿媚粉澤之態,必有清稚高古之貌。結體緊堅,取勢險勁,氣格俊邁秀拔。
陸維釗先生書法,上探漢魏,出入晉唐,自出新意,風姿矯健。先生「蜾扁體」書法極具特色,獨步於海內。甲骨、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樣樣精通,而且風格各異,時而雄強奔放,時而渾雄古樸,時而清麗溫婉,時而風流峻拔,時而放縱奇崛,時而淡然優雅。書法能得情趣、得豐茂、得共鳴、得回味,世間頗為少有。
著名國學大師姜亮夫先生這樣評價陸維釗先生:
一生治學態度老老實實,他於文學、書法、繪畫,以至音樂、醫學,無所不精,而且能融會貫通。他是綜合中國文化藝術精華的可貴的學者。
諸樂三先生書法,由鍾繇起,遍及魏晉碑版,後兼及倪元璐、黃道周,有瀟灑遒勁之氣;篆書得吳昌碩先生親炙,於石鼓文用力至深,觸類古篆如甲骨、彝器文字,古拙雄厚。繪畫深得缶翁之真傳,用筆蒼勁拙樸,墨氣酣暢,色澤古豔,又得缶翁金石之氣。篆刻自缶翁出而又能自成面目。花鳥山水等在技法、題材方面,有所發展。
03書法精妙醫道仁心
諸樂三先生上過醫學專科學校,算是半個醫生。其中有四年在吳昌碩先生身邊,用所學醫術侍奉左右;但從參閱諸位先生的資料看,都深諳醫理,甚至精通醫道。
如馬一浮先生,雖然精通醫道,但一般也不「出手」治病。有一回,謝無量先生久病未愈,找到馬先生,馬先生望聞問切診斷,認為他「諸風棹眩,皆屬於肝,似宜滋水涵木,則風自息。」於是開處方十味。謝服數劑後,得以痊癒,傳為文人佳話。
現將四位先生開藥處方,敬列於後,當可欣賞書法自然精妙之處。
張宗祥藥方
內文:
張紹倫 二十六歲 二服至四服 感冒霜桑葉三錢 牛蒡子三錢 甜葶藶三錢 白菊花三錢 萊菔子三錢 橘皮錢半 白茅根三錢 苦桔梗三錢張宗祥 0.22元(擬為藥房劃價)
馬一浮藥方
內文:
炒前胡錢半 冬桑葉兩錢 馬勃六分白杏仁(打)三錢 淨連翹三錢 蔻仁五分象貝二錢 玄參三錢 通草五分老蘇梗三錢嫩薄荷(後入)六分兩劑 九月廿七日 (傷風一方)
陸維釗藥方
內文:
柯重威師 十月十日診 五劑久病元氣大傷 形瘦神疲 淹滯床褥 脈微無力 舌淡無華 西醫認為肋膜炎 抽得肋水甚多 但無好轉 擬先大補氣血 當否乞裁潞黨參八錢 制首烏八錢 白歸身三錢川芎三錢 大生地一兩 炒冬術六錢元胡索三錢 澤蘭三錢 炙黃芪五錢雲苓三錢 炒白芍三錢 淮山藥六錢甘草兩錢陸微昭擬方
諸樂三藥方
內文:
凌左一九三七年四月諸樂三處方當臍作痛,痛不可忍,俯而難仰,乃為痰淤凝滯阻結腸間,氣不流暢,擬桃仁承氣湯主之川桂枝八分 赤芍藥錢半 青、陳皮各一錢杜紅花八分 桃仁三錢 金鈴子三錢廣木香八分 生川軍(後下)錢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