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聽雲已正式與騰訊雲籤署協議,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約定共同推動數位化技術發展,充分融合雙方的優勢資源、技術、共同為客戶提供業務、應用、事務、函數計算、基礎資源、組件服務等一體化、全鏈路、全場景的監控方案。
CNCF對Serverless的定義是這樣的:Serverless computing refers to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and running application that do not require server management.
無伺服器計算是指構建和運行不需要伺服器管理的應用程式的概念。從技術角度來講,Serverless是FaaS(Function as a Service)和 BaaS(Backend as a Service)的結合。
騰訊雲Serverless和APM集成,將可觀測性的重點從單個系統轉為整體系統,在Serverless場景下,聽雲針對Serverless的監控除了包含雲平臺監控指標外,增加全鏈路追蹤、微服務治理、基礎資源依賴等監控能力。依賴聽雲大數據分析平臺、AI算法提供業務、應用、事務、函數計算、組件服務、基礎資源等一體化、全鏈路、全場景的監控方案。
聽雲攜手騰訊云為客戶提供更深層次的數位化監控體驗
Serverless技術的興起,讓FaaS成為繼IaaS、PaaS、SaaS之後一種新的計算能力提供方式,被普遍認為是下一代雲計算發展的重要方向。Serverless讓用戶更加聚焦業務本身,而無需關注複雜的伺服器配置和管理,包括彈性部署和自動擴容等工作全部交給雲廠商,省去了大量的運維操作。
當企業大量的服務採用Serverless後,無論是雲函數,還是後端的微服務,均需要監控來衡量服務質量。雲廠商通常情況下亦會為其函數計算產品,提供調用次數、冷啟動時間、響應時間等。為了讓Serverless客戶能夠使用APM技術提升可觀察性。更好的完成產品技術的更新迭代,聽雲攜手騰訊云為客戶提供更深層次的數位化監控體驗。
聽雲APM可以監控Serverless應用冷啟動時間,冷啟動時間的長短取決於不同的語言類型、運行時庫以及分配的資源量,通過此指標可以評估下載、初始化此應用的耗時情況。
註:上圖中的process/init/pid-*為該次雲函數的冷啟動時間。
在複雜的應用環境中,Serverless應用之間會存在依賴關係,這個時候就會用到聽雲APM的全鏈路拓撲能力,自動發現Serverless應用,普通單體應用,微服務應用之間的調用關係,並拓撲可視化出來,幫助客戶做服務治理和用戶體驗評估。
當某一次請求出現故障時,聽雲APM提供單次全鏈路追蹤,以幫助客戶定位問題。
所有FaaS和BaaS運行的雲資源,聽雲APM均可以監控,並提供豐富的指標。
此次戰略合作被賦予了很多期待,隨著數位化的高速推進,「數智同行」已成為數字經濟強勁發展和產業網際網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之後,聽雲會持續提升技術能力以及產品優勢,助力客戶業務更好地做可用性建設,助力業務發展,而騰訊雲作為國內第一的Serverless廠商,產品日調用量已超過100億次,本次於騰訊雲展開密切合作,我們將以開放的心態一同建設Serverless生態、推進 Serverless技術的發展,助力企業全面實現數位化智能運維,完成數位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