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來舒敏1
2019年11月20日至2020年1月5日期間,上海新天地攜手不同國家的藝術團隊,呈現了8件光影作品,為公眾帶來一個冬日裡的「尋光遊樂園」。
今年是第五屆「光影上海」2019燈光藝術節,截至目前,「光影上海」燈光藝術節已經將70件優秀藝術作品帶到了市民的身邊。
今年展出的8件光影藝術裝置中,有與公益組織合作的《光中飛行》全球首展,活躍於國外各大燈光節的《留聲花》中國首展,阿姆斯特丹燈光節作品《被光吸引》亞洲首展,極具互動性的機械裝置《盛開》亞洲首展,充滿童趣的《「騎」樂無窮》中國內地首展,大型巡遊裝置《星際旅人》亞洲首展,以及傳遞可持續發展環保理念的原創首展作品《浮光「塑」影》等,首展數量達到歷年之最。
《「騎」樂無窮》中國內地首展去年阿姆斯特丹燈光節中廣受關注的作品《被光吸引》(Absorbed by light)由英國藝術家Gali May Lucas設計並由柏林雕塑家Karoline Hinz製作,這次是作品首次在亞洲進行展出。
《被光吸引》呈現的是三座人形雕塑並排坐在長椅上,手中的手機屏幕照亮了他們的面龐,展現了當代人過度依賴手機交流的生活場景。
《被光吸引》亞洲首展現場有很多遊客坐在長椅上,掏出手機,成為他們的一員,並跟雕塑合影留念。
參與策展的度可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攜手國外藝術家給新天地帶來兩件燈光藝術裝置,分別是《光中飛行》和《留聲花》。
作品《光中飛行》在新天地做全球首展,藝術家Gaston Zahr & Merav Eitan把兒時的飛行夢通過自行車和燈光的形式傳遞出來。作品的互動性很強,觀眾需要坐在自行車凳上,踩動腳踏板,頭頂的宇宙燈隨之由內而外散發出彩色的光。
《光中飛行》此外,上海新天地攜手全球照明領導者昕諾飛及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免費午餐基金,通過裝置《光中飛行》的募集,向免費午餐開餐學校捐助LED健康照明產品,為孩子們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每當一位參與者踩動腳踏板,光影的奇妙變幻都意味著一位孩子收穫更多的光明。
《留聲花》是所有作品中規模最大的一件燈光作品,也是互動性最強的一件作品。每當觀眾按動按鍵時,對應的「喇叭花朵」將會鳴響音符,如果有多個人一起按動不同的按鍵,就會組成一首歡快的爵士樂曲。如果長時間沒有人去按動音樂按鍵,《留聲花》會自發地發出音樂,變幻燈光顏色,在夜晚尤其有趣動人。
來自澳大利亞的藝術家Simone Chua透露《留聲花》燈光裝置的設計靈感來源於花和留聲機,表現形式也是借鑑了留聲機的發音方式,聲音會通過花朵傳播出來。這個裝置一共有27個可互動的盒子,27朵大花,每朵花的高度有6米,相當於兩層樓的高度。你所能聽到的音樂都是其工作室amigo and amigo跟雪梨非常有名的爵士樂手一起原創製作的,音樂的基調非常活躍,想給大家帶來節日的氛圍。
《留聲花》據了解,《留聲花》是Simone Chua兩年前的想法,真正實現這個想法花費了團隊4-5個月的時間。Simone Chua說:「留聲機燈光裝置的美妙之處是觀眾可以參與到藝術裝置中來,他們就像是藝術裝置中的一部分一樣。這對於公共藝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本身公共藝術就是為大眾而生的,是想吸引更多人在夜晚到室外來活動。無論你是小孩子,還是老年人,或者是不同國家的人,都可以輕鬆參與到燈光裝置的互動中來。我們希望這是一件給大家帶來歡樂的燈光裝置。」
《留聲花》策展人Karen也表示:「燈光藝術可以帶給人平等,它不需要太高的門檻去欣賞,也不需要理論知識。現在沒有太多人喜歡出來購物,留聲花可以通過按鍵跟陌生人產生交流,而且陌生人之間沒有界限,很自然地玩起來了,讓不同的音樂成為一個協奏曲,這是現代人的一種療愈手段。」
在新天地廣場,你還能看到一件以環保為主題的燈光作品。來自香港的AaaM 建築設計工作室製作了這件名為《浮光「塑」影》的藝術裝置。走近一看,你會發現燈光外面套著一隻只塑料杯子,這些都是團隊人員從社區商戶那裡收集過來,並重複利用,製作出一件精美又環保的視覺作品。
《浮光「塑」影》
目前所有作品對公眾免費開放,大家可以在夜晚逛新天地的過程中跟光影作品進行互動,感受燈光藝術的魅力。
圖片來源:品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