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Ins閱後即焚功能做新聞?

2020-12-17 騰訊網

最近,Instagram上線了Instagram Stories功能,業內對此褒貶不一,也有許多人認為,Ins這一做法純粹是對Snapchat赤裸裸的抄襲。但從影響上來看,Instagram Stories功能可以方便用戶分享實時更新的生活信息,也讓新聞媒體有了更多報導的信源,有機會一窺屏幕背後的生活故事。

Instagram Stories與Snapchat的明爭暗鬥

Snapchat 和 Instagram Stories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的受眾以及使用時的難易程度,比如說,人們在Instagram上發布的往往是經過處理後的高質量照片。在兩個平臺上,人們都能上傳之前拍攝好的照片或視頻。在Snapchat上,這些上傳的素材會收錄在Memories板塊中。而Instagram則只允許媒體上傳24小時內拍攝的照片,但有一個小竅門,就是將照片截圖後再發布。

從本質上來看,Facebook和Ins能吸引到年長一代的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的內容具有較長的壽命,這也是Snapchat想要彌補和趕超的地方。

而現在,Instagram上線了Instagram Stories功能,這代表著Ins不僅能提供長效內容,也開始提供短期內容。新聞媒體也開始根據Ins和Snapchat這兩個功能相似但本質又不同的平臺,制定不同的傳播策略。

率先嘗試的媒體都怎麼說?

以下就是記者通過採訪《紐約時報》、《國家地理》和《體育畫報》的工作人員,了解到他們是如何嘗試使用Instagram Stories這個新功能,創造視覺化內容的。

《紐約時報》:影像化報導裡約奧運

社交媒體圖片編輯Kerri MacDonald:

8月初,我們和Doug Mills一起製作了我們的第一個故事產品。一早我們就想投身這個領域,所以新功能一推出,就製作了這個試驗品。Doug Mills是一名駐紮在華盛頓的攝影師助理,他曾為我們製作過多個Snapchat 新聞產品,在這方面非常有經驗。他眼光獨特、銳利,是與我們一起投入這個新領域的絕佳人選。

我們會不斷試驗Instagram stories系列的產品。我們想把它當作一個比Snapchat 更加視覺化的方式,在某種意義上,我們會將重點放在優秀的視覺新聞攝影師、攝像師和獨具慧眼的記者上。

但同時也會試著去匹配我們目前在Instagram feed上做的內容,Instagram feed 是一個極具影像化特質的平臺,我們最好的照片都在這個平臺上。所以我們也想在Instagram stories 上做類似的事情,但是會以一種更加原始的方式。

《紐約時報》的Instagram Story:裡約早晨7點沙灘上的「拳擊課」

《泰晤士報》:普立茲獎攝影師坐鎮

社交媒體編輯Cynthia Collins:

目前我們僅僅上線了一個Instagram stories產品,但以後隨著了解的深入,我們也許會升級我們在此平臺上的戰略規劃。現在我們期望Snapchat平臺能更加原始、更適合人們七嘴八舌地討論事情,比我們現在正在做的Instagram stories項目更加輕鬆。Instagram是一個適合展示我們最好的新聞的平臺,我們會將Stories產品與我們在過去許多年做的好的新聞內容結合起來。

但是,根據Snapchat和Instagram這兩個平臺不同的特性,我們的故事也會以不同的方式展現。Instagram主要是我們獲得過普立茲獎的攝影師、攝像師的陣地,而Snapchat這一塊,會稍微寬鬆一點,我們把它交給前線的記者。這是目前我們發現的兩個平臺的不同之處。另外,我們希望在Instagram Stories和Snapchat上的作品能呈現出不同的美感。

《國家地理》:與視頻、採訪、人物特寫相結合

攝影部副主任Patrick Witty:

上周,Instagram上線了Stories功能,我們立刻感到非常激動。我們在Instagram上有一個擁有5700萬粉絲的帳號,以及一個大的社區,並且,我們有能力去拓展我們的故事。我們迅速找到一個適合這個領域的攝影師David Guttenfelder,他在Ins上本身就有很多的追隨者,且做過許多類似的事情。他曾為我們的Snapchat帳戶、Facebook直播項目工作過,而且已經持續為我們的Instagram帳號提供照片有一段時間了。

《國家地理》Instagram Story:維京人盛典

David裝載了新功能,並用自己的帳號進行測試。上周五,他在波蘭的沃林拍攝維京人盛典。他捕捉到了盛典上重現維京人中世紀戰鬥的畫面。這次盛典是David利用Ins Stories的絕佳機會,反響也非常熱烈。

關於Stories還有一個有趣的點就是攝影師可以不僅僅只靠一張圖片來講故事,它更加深入,就像總有一個《國家地理》攝影師在幕後一樣。

比如說,David就可以將自己的故事與視頻、採訪、人物特寫等相結合,比起在feed上只通過單一的圖片講故事,形式豐富了許多。

社交媒體副總裁Rajiv Mody:

對於我們來說,我們真實地看到了整個故事。當我們的攝影師進入到一個新聞場景時,他們可以進入到兩個平臺,並通過他們認為最好的形式來講述一個故事。當然,目前我們並不能說這兩個平臺有多麼出眾,因為我們還處在學習探索的階段。現在只能說,這是一種能把故事講得更好的方式。

《體育畫報》:精選10張照片集中展示

數字媒體與視頻編輯Collin Orcutt:

Ins上線這個功能的時,我們正在準備奧運會報導。上線第二天,我就和我們社交媒體與視頻部門的員工開了一個會,討論制定奧運報導計劃。我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在上面做一些嘗試的新平臺。而且,《體育畫報》是為數不多的會派出一流攝影師到裡約拍攝高質量照片的媒體。

《體育畫報》的Instagram Story作品

在Ins頁面上,你可以刷出很多內容,刷到我們的機率是有限的。所以我們一直在試驗,怎樣才能以一種更有創造性的方式使用這些照片。我們決定,在一天結束時,讓圖片編輯選出當天最好的、適合豎屏展示的10至15張照片,分享到Instagram Stories上。這樣一來,當用戶在第二天早上,或者任何時候刷到我們的內容時,都能用30至45秒的時間瀏覽我們認為的最好的照片。

其實,很多運動通過豎屏觀看的效果更佳。過去剪輯視頻時,我對籃球比賽的剪輯印象深刻。籃球運動員的動作經常是上下移動,在視頻中非常難以體現。這對於平面雜誌來收,籃球運動的體現也極具挑戰,所以雜誌的封面一般是豎版的。事實上,我認為Instagram Stories這種豎屏展現圖片的形式就像過去我們的編輯將圖片排版到雜誌中。所以相比其他媒體,我們能更快地適應Instagram Stories。

裡約奧運為媒體們嘗試Instagram Stories功能提供良好契機,媒體們紛紛在圖片畫質、圖片格式、報導形式上進行試驗。而在這之後,這種「閱後即焚」的方式會對新聞報導和用戶閱讀產生怎樣持續性的影響,還有待後續的觀察。


====================

本文系《全媒派》獨家編譯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注微信公眾帳號「全媒派」(ID:qq_qmp),閱讀更多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Line推閱後即焚功能
    繼社交網絡Path、Facebook的應用工具Slingshot之後,日本的手機聊天工具Line,日前也推出了閱後即焚功能Line 這一功能名為「隱藏聊天」。據報導,隱藏聊天的對話框,將有別於Line的常規對話窗口。用戶可以對隱藏聊天的內容設定一個信息保存的時間,可以從「兩秒鐘到一周」,時間到期之後,隱藏聊天窗口裡的內容將全部從客戶端和Line公司的伺服器上刪除。Line公司發言人HazukiYamada表示,推出閱後即焚的功能,並不是黑客攻擊發生之後的應對策略,而是之前規劃好的產品功能。
  • 應用至上,密語APP「閱後即焚」功能回溯「密信」本質
    不禁有人要振臂高呼,我們也需要「閱後即焚」!的確,這種手段在今天這個網際網路世代信息社會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正因如此,以高安全性、高私密性著稱的「密語」APP率先內置了「閱後即焚」功能,讓手機這種最常用的移動通訊工具也立即具備了傳遞「密信」的先決條件,最大程度上確保了密語APP用戶的文字
  • Line推閱後即焚功能「隱藏聊天」 信息可保存兩秒鐘到一周
    騰訊科技訊,美國聊天工具Snapchat發明的閱後即焚模式,在全球引發了效仿和跟風,繼社交網絡Path、Facebook的應用工具Slingshot之後,日本的手機聊天工具Line,日前也悄然推出了閱後即焚功能。
  • 連斯諾登都在用的閱後即焚軟體 BurnChat 到底是什麼?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斯諾登最新資訊 > 正文 連斯諾登都在用的閱後即焚軟體 BurnChat 到底是什麼?
  • WhatsApp將支持「閱後即焚」 可自由設置時間
    IT之家獲悉,「閱後即焚」功能在Snapchat和Telegram等應用程式中非常普遍,但WhatsApp自去年十月才開始測試此功能,並且僅限群聊形式,WABetaInfo稱,最新的Beta版WhatsApp為個人聊天形式引入了此功能 據PhoneArena報導,WhatsApp此前一直在測試消息自動刪除
  • WhatsApp將支持「閱後即焚」 最長可一年後自動刪除
    據PhoneArena報導,WhatsApp此前一直在測試消息自動刪除(self-destructing)功能,類似於閱後即焚,只不過可以自由設置時間,有消息稱WhatsApp將向個人聊天形式引入此功能。
  • WhatsApp將支持「閱後即焚」:最長能一年後自動刪除
    [PConline資訊]3月15日消息據報導,WhatsApp此前一直在測試消息自動刪除(self-destructing)功能,類似於閱後即焚,只不過可以自由設置時間,有消息稱WhatsApp將向個人聊天形式引入此功能。
  • 英語熱詞:閱後即焚的「快照族」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閱後即焚的「快照族」 2014-09-26 11:40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 閱後即焚軟體或將IPO:市值超250億美元
    Snapchat中文名稱「閱後即焚」(圖片引自businessinsider)  Snapchat是一款「閱後即焚」照片分享應用,由史丹福大學的兩位學生共同開發其最主要的特點便是所有照片都有一個1到10秒的生命期,用戶拍了照片發送給好友後,這些照片會根據用戶所預先設定的時間按時自動銷毀。而且,如果接收方在此期間試圖進行截圖的話,用戶也將得到通知。
  • WhatsApp放棄個人聊天的閱後即焚計劃 僅限群組內有限使用
    原標題:WhatsApp放棄個人聊天的閱後即焚計劃僅限群組內有限使用來源:cnBeta.COM 儘管存在著一定的爭議,但Snapchat成功的一個關鍵,就是消息不會停留太久。今年11月,有消息稱Facebook正計劃將「閱後即焚」功能引入WhatsApp。此外WABetaInfo在Android Beta版本中找到了一些證據。(題圖via MSPU)現在看來,Facebook似乎已決定放棄該功能,並施加了更多的限制。
  • 對「閱後即焚」念念不忘,WhatsApp正在測試類似Snapchat圖片共享...
    )】11月7日報導 (編譯:杏染)Facebook旗下的手機通訊App WhatsApp目前正在嘗試推出新的功能另外,分享的內容在24小時後會消失。從根本來說就是Snapchat Stories的翻版。BGR India在周五率先報導了這項測試功能,並表示Status功能目前只有註冊過的公測人員可以在經過授權的安卓和iOS設備上試用。在安卓測試版本中,WhatsApp的主界面上「Chats」選項和「Calls」選項之間多了一個「Status」選項。
  • 趕時髦,Frankly給你開發的應用加上個「閱後即焚層」 | 獵雲網
    閱後即焚應用非常火,Frankly 3.0可以通過個性化連結向非Frankly用戶發送閱後即焚信息。這很巧妙地解決了由於過多的手機信息應用而產生的問題:並不是每個人用的應用都一樣,這個時候不同應用間的交流是不可能的。
  • 成人用品APP:色情圖片可"閱後即焚" 對未成年人不設限
    點擊閱後5秒顯示銷毀   近來各色APP火熱,根據讀者爆料,《法制晚報》記者下載了一款名為「盤絲洞」的APP。其既能連接成人用品,還提供交友功能。   記者用男女性別不同的QQ號和微信號成功註冊後登錄,發現其首頁界面上有「我」、「麼友」、「智玩」、「彈情」四個主菜單。   「我」,主要是用戶自己設置的,包括性別(不可更改)、年齡、頭像等資料。   「麼友」,類似於QQ好友、微信好友,是可以添加對方好友進行聊天的社交功能。
  • 遺忘的力量:閱後即焚簡訊服務Frankly獲600萬美元融資
    所以才會有了「閱後即焚」的Snapchat之火爆,最近它每天分享的照片更是達到了3.5億張之巨。 但是,閱後即焚的不僅僅只有圖像而已,今天文字版的Snapchat—Frankly也正式推出了iPhone和Android版,同時還宣布獲得了600萬美元的融資。 Frankly可以讓用戶匿名地跟朋友聊天,發送消息,並在消息被對方接收8秒後刪除掉。
  • 抖音微信閱後即焚表情包哪裡有 抖音微信燃燒的表情包怎麼弄
    玩抖音總是可以發現許多好玩的東西,最近,抖音微信閱後即焚表情包就很火,那麼這個燃燒的表情包哪裡有呢,快快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下面的方法介紹吧!抖音微信閱後即焚表情包哪裡有?①首先大家打開微信,在微信搜索框搜索【表情兔】,然後出來一個【表情兔】公眾號;②點擊關注後,進入公眾號首頁,點擊如圖的【抖音最新表情】;
  • Excel 閱後即焚,到期日後所有數據都不見了
    在電視裡經常看到某些重要情報需要「閱後即焚」,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這種需要呢?可能不會那麼誇張,但有些文件確實具有時效性。然而現在都電子化了,沒法焚,那是否能讓數據到時就自動消失不見?$A$1 中的日期小於今天日期時,即觸發條件4.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字體」選項卡 --> 將字體設置為白色,即跟背景色一致 --> 點擊「確定」5.
  • 全媒派 | Twitter版「閱後即焚」登場,新功能或致其喪失重要屬性
    ,閱後即焚; 3.敘事性:一組Stories可以串起一個更大更完整的故事; 4.隨意性:朋友對你的Stories精美度並沒有什麼期望; 第一個偷創意的是Instagram,他們對此也直言不諱,不僅使用了相同的名字「Stories
  • 傳共和黨利用閱後即焚軟體Confide來應對網絡洩露問題
    據外媒爆料,為了應對網絡攻擊及信息洩露問題,川普政府及共和黨其他成員開始使用加密、閱後即焚軟體
  • 手機號碼偽裝應用程式:Burner偽裝手機號碼 閱後即焚!
    手機號碼偽裝應用程式:Burner偽裝手機號碼 閱後即焚!
  • 我們為什麼抵制郭濤的書:散發封建惡臭的育兒書,請閱後即焚
    我看了,閱後即焚即視感,三觀細碎,血壓飆升。所謂的神秘教子書,大部分圍繞的就是強調父親的權威,以及女人愛慕虛榮、挨打就老實的女德宣揚。估計作者也沒想到會被人挖墳噴的如此之慘,趕緊出了道歉。但是 ,對不起,我還是不放過,誰讓你的標籤是育兒書呢?對孩子有害的書,一本也不放過。第一個問題,郭濤接受了什麼樣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