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勤思學員考研經驗,分享給備戰考研的同學參考,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禁止違法使用。有任何考研報考、複習專業內容歡迎留言和私信勤小思。勤小思有院校信息和備考資料可以分享給你。
一.擇校經驗
很多人說「選擇大於努力」,地區、院校和專業的選擇可能算是考研人邁出的第一步吧。經歷了一年多的備考,我深刻體會到了選擇的重要性,但我認為努力同樣重要,畢竟它也是你選擇的一部分。
1. 華南情況
華南師範大學是211師範院校,地處廣州市,有兩個學院招收漢語國際教育專碩,分別是國際文化學院(石牌校區)和文學院(大學城校區),海外有三個孔院。國文學院報考人數比文學院稍多,分數線稍高,國文學院偏重教學、鼓勵出國實踐,文學院更偏重理論,兩個學院初試的真題基本相同,複試的內容有所不同。因為校區不同,住宿交通等各方麵條件肯定也會有差別。
2020年比較特殊,初試的題型題量有了比較大的變化,也因為擴招,國文學院錄取了59人,複試分數線比文學院低6分,所以很難說哪個學院更好考,但可以肯定的是:1.華南師範大學國際文化學院不會歧視本科出身不好的考生,比較公平。2.專業課壓不壓分我無法給出定論,聽往屆學姐說過專業二考高分較難,但今年題型、題量都發生了變化,我只能說,就現在的考研形勢來看,儘自己所能,優勢科目考得越高越好。3.報考國文學院漢碩的考生需要有普通話證書(二甲及以上),往年複試需要登記四/六級成績(過了四級應該就沒問題),今年網絡複試沒有要求。建議各位學弟學妹多關注官網信息,提前準備好需要的證書,以免失去複試資格。
2. 擇校建議
在擇校方面,我認為,你可以從「喜好」出發,以「合適」敲定。
當然如果你有心儀已久的城市或學校,擇校自然不是什麼難題。首先可以慢慢縮小範圍,選擇傾向的地域—城市,再根據某院校真題的題型、難度是否適合你來確定。如果前期無法確定院校,就先從參考書目入手,選擇大部分院校都會考的書,比如黃廖本的《現代漢語》、王力《古代漢語》、劉珣的《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陳琦劉儒德《教育心理學》等,方便後期選擇。
二.備考經驗
每個人的備考時間和學習方法都有所不同,學習計劃也因人而異,所以我建議學弟學妹們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他人的經驗作為參考,在備考中找到自己的學習節奏,制定適合自己的每日計劃,這樣也能避免心態上出現很大波動。以下是我個人針對各科目複習所作的總結和建議。
1.專業一
必備書目:《現代漢語》黃廖本
《古代漢語》王力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釋疑201例》彭小川等
補充書目:《語言學綱要》葉徐版
《現代漢語通論》邵敬敏
《現代漢語八百詞》呂叔湘
華南專業一的總體風格是考得比較細,也很重視基礎,歷年真題有一定的重複率,每題分值較小,題量比較大。2020年的題型變動不小,題量也和我買的往年回憶版真題相差較大,導致我在考場上沒有分配好時間,差點沒寫完。
《現代漢語》:華南的現漢在歷年真題中佔比非常高,因此要儘可能掌握它的框架結構,甚至書中的例子都能說出一二。我個人的做法是在書上標註筆記,後期在書上各知識點旁標註歷年真題出現的頻率,配合思維導圖反覆記憶。我覺得不用給自己硬性規定看多少遍、背多少遍,因為不同的人看一遍的效果可能會有所不同,重點在於關注自己過完一遍後的掌握程度,並針對薄弱點不斷重複。
《現代漢語》的重點章節一般是語音、詞彙和語法,但前期我們都應該「地毯式」地看書,理解每個章節的概念、書上的每個例子和大部分表格,課後練習和下面的注釋也不要放過,因為華南的真題考得很細,比如近兩年開始考的韻轍表,看書時就很容易忽略。
對各章內容基本都理解了之後,就可以通過練習去鞏固了。華南的真題中有一部分是考察概念的客觀題,甚至今年簡答題也有所涉及,所以可以儘早開始背誦,並配合勤思的《通關寶典》去練習。《通關寶典》的練習題比較基礎,按章節設置,非常適合前期練習,通過這些練習題,你也可以窺探到概念中高頻的考點所在,有時間可以歸納總結一下便於後期查漏補缺。
華南的真題題型可以參考官網給的大綱卷,但2020年華南的真題題型變動較大,專業一沒有判斷正誤題了,而且題量很多、每題分值很小,我在考場上出現了差點沒做完的情況,所以平時一定要多鍛鍊自己的做題速度,專業二也同理。此外,通過歷年真題可以看出,華南比較愛考詞語辨析、偏誤分析等題型,近兩年真題重複率有所下降,《現代漢語》及《現代漢語通論》上的例子在歷年真題中也出現過,因此在熟練掌握書中的例子後,可以分題型或專題去大量練習。我建議可以儘早開始接觸真題,我用的是勤思的全國院校真題集,有些院校客觀題較多,有些院校主觀題居多,比較靈活,我就選取了與華南真題題型相近的學校多刷題。華南的真題需要好好利用,我當時是將每年的真題都在書上的相應考點處做標記。這樣後期翻書的時候,各個考點的出現頻率就一目了然。
《古代漢語》:華南的文言文題目分值不多,基本為10分,題型也很常規,一般是加標點符號和解釋加點字詞。我主要看的是一、二冊的文選和勤思的講義,後期每周會做幾篇全國真題,堅持到考前,多練習加標點符號和全文翻譯。很幸運的是,2020年的文言文是歷年真題中出現過的,所以華南的歷年真題也最好牢記。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釋疑201例》和《現代漢語八百詞》:這兩本書對詞語辨析的題目很有幫助,都可以作為工具書來查詢。201例中出現過歷年真題,所以需要在總結答題模板的基礎上,多練習裡面的例子。
《語言學綱要》和《現代漢語通論》:近幾年,語綱的分值佔比很小,所以我就利用勤思的講義,總結了一些客觀題的考點背下來。通論我當時沒有時間看,聽別的研友說華南的真題中出現過通論上的例子,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對照黃廖本看一看。
2.專業二
必備書目:《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劉珣
《中國文化要略》程裕禎
《外國文學史輔導與習題集》
《跨文化交際》祖曉梅版+胡文仲版
華南專業二以往以客觀題居多,主觀題基本只有案例分析與寫作。文化方面考的範圍很廣,教育心理學方面涵蓋的內容也很多,還涉及到教資考試的內容,總體來說難以複習全面,不容易考高分。2020年華南的題型變動很大,專業二出現了分值較大的主觀題,客觀題分值被壓縮到了三分之一,主觀題增多肯定是將來命題的趨勢。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引論各章的邏輯結構非常清晰,我在看了幾遍書之後,就開始用思維導圖來梳理每章的內容。在總結客觀題、簡答題考點的同時,我也把引論中可以用於案例分析的語句摘抄下來背誦。2020年的專業二真題就考到了引論中的簡答題,客觀題反而佔比較小。
《中國文化要略》和《外國文學史輔導與習題集》:2020年專業二的文化題分值佔總分的近一半,分為客觀題和簡答題。客觀題的範圍比較大,除了要略的內容之外,還有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地理常識、有名的獎項等;簡答題也偏重於文學部分,包括中國古代文學和現當代文學。
在前期的複習中,我主要背的是這兩本書,根據制定的計劃每天背要略,用挖空的形式來默寫,我也很推薦《外國文學史輔導與習題集》這本小冊子,它提煉了《外國文學史》中主要作品的內容,以簡答題為主,幫助我更好地記憶每個時期的流派、作者和作品內容。要略背熟後就可以把每章中的內容串聯起來,以簡答的形式複述,來應對可能出現的主觀題,勤思講義中的思維導圖對我來說就非常有用。後期我直接開始背華南的歷年客觀真題,並把全國真題集中不會的客觀題抄寫下來每天背誦。此外,現當代文學的內容也不可忽視。因為考題的範圍較大,不可能完全涵蓋,所以我也建議學弟學妹可以根據歷年真題多列一些專題內容,來應對參考書以外的常識題。
教育心理學部分:剛開始複習時,我看了《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學》、教師資格證的科目二講義等,但總感覺抓不住重點。後來我就以勤思的講義、華南歷年真題和教資講義為主,分析歷年真題中涉及的知識點,歸納成主觀題去背。2020年的主觀題和部分客觀題其實也都是2019年真題中出現過的知識點,只是形式有一點變化。
案例分析與寫作部分:華南的寫作題目近幾年都是案例分析,跨文化和課堂教學都有涉及,當然也不能排除未來會有教案寫作。我個人非常推薦祖曉梅版的《跨文化交際》,這本書可用於分析案例的理論比較全面,我當時也總結了很多「萬能」的語句,與引論的內容結合起來背誦,複習的後期就可以用真題模擬幾篇案例分析,訓練自己的寫作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