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涉性侵養女案還有多少疑點#
「韓國N號房事」剛退燒,「山東高管侵害養女3年」的醜聞又起。目前,此事疑點重重,在有關部門還沒公布真相之前,各方只能臆想、憤怒。
單看新聞標題,上市公司高管鮑某,侵害養女李某等關鍵詞異常打眼,足可撩起吃瓜群眾的遐想。人民日報表態,嚴查。眾星紛紛發聲,力挺受害女。
是的,一個文明的社會,豈能容忍如此惡行。
憤怒,歸憤怒。對待一個懂法的律師、高管,需要證據,也需要執法機構嚴明法紀。在執法部門未公布真相之前,還有很多故事,待揭開。
故事1:為何成為養女?是否有不當交易?
據鳳凰網、瀟湘晨報等報導,受害人李某母親因破災,把女兒送給鮑某做養女。
這疑點頗多。
因為破災,就把女兒送人?因為對方是高知、有錢就輕易相信?就算一時崇拜對方,被對方的花言巧語所迷惑。相處久了,能不知道對方的底細或意圖?說相處短也就罷了,這交往是4年啊。身為媽媽,這4年對親身女兒能不聞不問,啥也不知道,那太違背常理,令人匪夷所思。
若僅僅是為了孩子能接受好的生活和教育條件,對女兒不管不問。這除了不負責,還有貪圖便宜的心理作祟。
「虎毒不食子」,正常人怎麼會輕易把女兒送人?這裡面有什麼隱情?值得關注。
是否有見不得人的不當交易?也不好說。
從鮑某瀏覽「送養女寶寶」的用戶空間來看,鮑某也許有某方面獨特的愛好?而這方面的愛好,早有地下交易。
要不然,鮑某口口聲聲說是「隱私,不便透露」,還說是「對方誣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這些話語,不得不讓人起疑,莫非是交易?
和韓國N號房如出一轍?有可能。
故事2:為何此事立了又撤,撤了又立?
據報導,該案曾於2019年4月被立案,後撤案,不知因何原因被關注,然後去年10月重新立案,截止目前,案件偵破已過半年。因相關部門沒公布具體案情,我們不知道其中實情。
按理說,一個簡單的侵害案,有那麼難破?人家受害人已把有關物證上交,從技術角度來說,鑑定此事不是輕而易舉嗎。
也許吃瓜群眾太單純。這到底是難破,還是遭受阻撓?其中到底隱瞞了什麼事?需相關部門及時回應,不能讓輿論追著跑,也不能讓輿論把某事發酵了才重視。
據報導,負責該事的民警曾向李某母女表達無奈,「我不能再管你這件事了,再管我就沒工作了?」這話語,不得不讓人憤怒。其中緣由,相信你懂的。
法治社會,需要法治思維。希望相關部門及早介入,迅速查明真相,給相關人以及公眾一個說得過去的交代。
故事3:何處安放鮑高管之流的「苦悶青春」?
近年來,此類醜聞頻發,讓人憤怒、寒心。從兒童到學生再到養女,手段多樣,花樣翻新,不變的始終是未成年人遭侵害。
我們思考,如何有效監管未成年人,怎麼樣的保護,才免使未成年人遭受如此傷害?我們該還她們一個安寧、溫馨的成長環境。不僅相關部門要思考,身為家長的我們也該反思:如何才能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這些事,孤立看,是人的本性惡劣、道德低下;綜合看,該是鮑高管之流的「苦悶青春」沒有合理安放。
無論哪一個版本的故事,均需相關部門有效介入。用法來保護未成年人免受侵害,用法來嚴懲壞透的鮑高管之流。文明社會,理應穿上文明而克制的溫馨外套。
我是百家號鐵無綿,感謝各位朋友的閱讀。如果覺得此文對您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關注、評論、轉發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