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樂評人追憶大師經典 一人一首「陳志遠」

2020-12-12 網易娛樂

在陳志遠之前,臺灣流行音樂不知編曲為何物。在陳志遠之後,華語流行樂壇奉他為圭臬;在陳志遠之前,造星實屬不易。在陳志遠之後,歌壇星光熠熠。三十多年來,每一個聽者的耳朵都滿溢著陳志遠的旋律,心中或許又各有所屬。


陳志遠(資料圖)。

網易娛樂獨家報導 在陳志遠之前,臺灣流行音樂不知編曲為何物。在陳志遠之後,華語流行樂壇奉他為圭臬;在陳志遠之前,造星實屬不易。在陳志遠之後,歌壇星光熠熠。三十多年來,每一個聽者的耳朵都滿溢著陳志遠的旋律,心中或許又各有所屬:有人偏愛早期民歌時代的簡約雋永,有人心儀後期MIDI程式化的華麗可心;她獨愛歐陽菲菲的熱辣,而他卻迷王傑的憂鬱……

一位大師,六十二年,兩千兩百多首作品,說不盡,訴不完,只因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陳志遠……

琳距離:張惠妹《空中的夢想家》

這是張惠妹第一張專輯《姐妹》中的歌曲,曾經有人將阿妹的成功歸功於背後的張雨生,但是陳志遠為阿妹最初的定位提供了一個清晰而有情感的輪廓定位,「空中的夢想家」這首歌曲雖然是飛碟電臺的臺歌,但卻充滿了陳志遠的特點,旋律優美,氣質溫暖,而對於第一張專輯的阿妹來說,「夢想家」的頭銜給這張出色的專輯增添了幾分朦朧之美,而這種真誠的力量更是為張惠妹的演唱生涯劃下了最有底蘊的起點。

SEAN:歐陽菲菲《擁抱》

九十年代歐陽菲菲加盟飛碟,已經是飛碟的末期。《擁抱》大碟為天后開闢了一塊新領域,首支主打歌用陳志遠作曲,以示對天后的禮遇。恰逢衛視中文臺於內地的短暫交匯,於是《擁抱》的MV變成海峽兩岸的強打項目。猶如華人版的Tina Turner,歐陽菲菲一直求新求變,此次改變卻由陳志遠主理,實在讓人驚豔了好一陣,錯落有致的節奏,饒有新意的製作,加上可舞曲可抒情的旋律,成為天后後期的代表作。

空中巴士:小虎隊《逍遙遊》

在接連和蘇芮、蔡琴、黃鶯鶯實力唱將合作以後,陳志遠遇到了了新的「課題」:飛碟唱片要打造華人世界的第一支偶像團體---小虎隊,作為當時飛碟唱片創作團隊的重要成員之一,陳志遠當然要參與其中。

當《青蘋果樂園》這首歌曲在市場取得不錯反響後,小虎隊的首張專輯《逍遙遊》在1989年面世。主打歌曲的創作當仁不讓地落在了陳志遠的身上,面對三個初涉歌壇的年輕人,如何量身定做歌曲,使其揚長避短,這本身是一個難題。《逍遙遊》這首歌曲基本上延續了《青蘋果樂園》那種「東洋」偶像歌曲的風格,輕快、明亮的節奏,加之陳樂融那討巧的歌詞,可聽性極強。小虎隊用其青澀但不乏真誠的歌喉演唱出,讓聽眾聽後為之一振。這首歌曲也為小虎隊日後的走紅奠定了基礎,成為其最經典的代表作之一。

墨墨:林憶蓮《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現在回過頭去看,陳志遠老師當年接下寫《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的時候,其實面對的要求有多大、多複雜:一首歌,要打響林憶蓮這樣一位香港女歌手在臺灣的國語第一炮,而林憶蓮此前在香港的獨特風格,是臺灣歌壇過去幾乎沒有過的;一首歌,要讓臺灣的歌迷覺得可以接受,但又要引入香港的都市節奏;一首歌,要讓香港的歌迷喜歡,但又不能讓他們熟悉的林憶蓮跑得太遠;一首歌,要讓整個臺灣唱片業覺得,讓香港的歌手來臺灣唱國語歌,是會大賣的……

請陳志遠來寫這首歌,是林憶蓮當時的製作人男友許願的請求,原因是許願曾聽過陳志遠為黃鶯鶯做的《雪在燒》,覺得可以複製到自己女友身上。說白了,許願要的就是這種既保持香港都市特質,又易於被臺灣市場接受的音樂。

還有一個問題是,「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這樣的「怨婦」題材,一早已經確定……

陳志遠解決這一切問題的方法舉重若輕:把旋律寫得優美和悽婉,把編曲做得歐化和大氣,再兩廂一拼接,創造出了華語流行樂史上的經典傳世之作,大師的功力盡顯。20年來,《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以各種編曲被無數歌手翻唱過,林憶蓮本人也有諸如採樣Enigma《Sadeness Part I》的混音、acoustic和搖滾等等的各種改編版本,而這首歌本身的旋律和所有這些編曲企圖都完全適合,可見陳志遠老師在作曲方面也是獨成一家。

何小P:張惠妹《聽你聽我》

陳志遠大師作曲、編曲的歌是很多70、80後對華人流行音樂建立印象的開端,並且他的作品也貫穿了好幾代華人樂迷對流行音樂形成審美的整個過程——這個總結看似平淡,其實對於很多從事音樂幕後工作的人而言,不管是如今活躍在一線、最炙手可熱,還是被冠以「鼎鼎大名」「最著名」「教父級」等頭銜的音樂人,都是畢生也難到達的高度。大師陪伴我成長的作品:從我幼兒園、小學時最初接觸流行音樂,聽過的《跟著感覺走》、《星星點燈》、《水手》、《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一天到晚遊泳的魚》、《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到上初中崇拜的第一個歌星張惠妹的《最深愛的人傷我最深》、《空中的夢想家》、《YOU MAKE ME FREE》、《我要飛》,甚至到高中聽流行歌曲開始胡亂感性的青春期,也有少女偶像曾寶儀的《少了你怎麼辦》、《我們的顏色》(配樂版)。而在這些歌曲當中,我最欽佩的是大師為張雨生祈禱的《聽你聽我》,當時張雨生車禍入院,情況之緊急整首歌的創作到製作其實頂著巨大壓力,可是這首歌的情感自然真切,即便不是張雨生的歌迷,聽到也會被感動。這或許也是大師過人之處,即便是給他一些創作上的限定條件,他也可以交出最適合最打動人的旋律。

流水紀:鄭智化《水手》

陳志遠老師一生佳作無數,我最喜歡的則是《水手》。當然,鄭智化可能不是80後們的偶像了,1992年《水手》發表時,我甚至還沒上小學,但這首歌卻在無數人記憶之中成為從小聽到大的作品,這就是經典永恆的魅力。在《水手》這首歌裡,陳志遠老師利用midi技術,運用精準配器勾勒出精妙細節,最終完美體現出了歌曲精髓,編曲以吉他和鼓點交織出猶如海浪湧動的節奏感,配合鄭智化出色的詞曲、演唱,將激勵人心的主題表達得淋漓盡致。「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身處這個「神曲」泛濫的年代,隨著陳志遠老師的離去,《水手》帶給我們的溫暖回憶才終於再一次洶湧而來,令人眼眶溼潤,不勝唏噓。

蘇念真:黃磊《年華似水》

不能忽略,陳志遠在電視劇配樂上的功力和用心。在《似水年華》的電視原聲裡,陳志遠打造了兩張唱片的容量,最愛是《年華似水》,並且變奏出的其它歌曲,把烏鎮水鄉和臺北的雙城愛情故事說得雋永,細水長流。如果鍾興民的編曲講究大鳴大放,那陳志遠更象一個水墨畫家般的音樂人,而他的音樂也是一桶陳年的老酒,放得越久,味道越純,然後就無關乎他在不在我們身邊了。音樂已經留下,大家都會記得他一輩子。華語音樂也有了一個很重要的座標。

三石一聲:羅大佑《閃亮的日子》

把陳志遠編曲過的歌曲羅列出來,會發現他的個人風格太過強烈了,如果在創作上稍微掉以輕心,很容易就被他編曲的東西給蓋過創作上的風頭。《閃亮的日子》是羅大佑本人的創作中人文情懷較重的一首,而羅大佑也恰是個人創作風格濃烈的一個人,陳志遠的編曲加載在羅大佑的創作中,很精彩,既看這兩個人在音樂上的碰撞、相會擠兌,也看這兩個人在音樂上的交融。羅大佑即使走人文情懷的路線,也是很剛烈的人文,陳志遠的編曲則多數帶了一些都會情歌中的怨氣,中和了羅大佑的剛烈,和諧,也夠適度。

小櫻:張雨生《天天想你》

陳志遠與張雨生合作無數,留下後人許多經典之作,《天天想你》個人最喜歡的一首。歌曲一開始,寶哥的聲音便高亢入雲;但隨著情感的深入,歌曲展示了更多的變化和層次感,展現了陳志遠對旋律的頂級駕馭能力。當然,這首歌的編曲也同樣精彩,斬釘截鐵的氛圍,又不失寸寸柔情。詞的部分是陳樂融先生的手筆,同樣是臺灣最泰鬥級的作詞人之一。而今天,《天天想你》的詞、曲、編、唱,僅剩陳樂融孤寂一人,這不得不讓人唏噓。

玉石:伊能靜《流浪的小孩》

《流浪的小孩》是伊能靜的第10張專輯,同名主打《流浪的小孩》是這張專輯中唯一一首由陳志遠作曲並編曲的作品。不得不說的是,因為這一首歌曲讓海內外更多的人認識並記得了伊能靜,可以說為她帶來了在飛碟唱片時期事業發展上的一個小高峰。整首歌的節奏明朗、輕快,編曲的手法在當時來說新穎且具有時代感,關鍵是能圍繞「流浪的小孩」這個中心主題,通過旋律、編曲展現出流浪的小孩在個性上的無拘無束,勇敢、自由的特色,讓伊能靜情懷的表現得到極致的發揮。《流浪的小孩》是伊能靜在飛碟唱片時期最不可錯過的經典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追憶經典——《一人一首經典金曲》Ⅷ
    追憶時代經典,品味經典旋律,今天是《一人一首經典金曲》第8期了,很開心可以繼續給大家分享那些時代金曲。遊鴻明作曲,裘海正演唱的一首國語流行歌曲。1994年,巫啟賢發行了新專輯《太傻》,其中專輯的同名主打曲《太傻》一時間成了人人傳唱的經典,全亞洲銷售超過180萬張。
  • 臺灣編曲大師陳志遠作品集
    陳志遠,一代作曲編曲大師,有「音樂怪博士」之稱。從「民歌運動」中湧現出來的音樂製作人,在80年代當流行歌曲的編曲還未受到重視之時,陳志遠為此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對編曲的探索使其成為臺灣流行音樂界的第一代編曲大師,以下作品集共包括2216首作品,但仍未全部搜齊。
  • 華語樂壇超大演出陣容致敬音樂人陳志遠
    陳志遠音樂人陳志遠是當代華語流行音樂界作曲、編曲、演奏大師,也是華人地區、創作流行音樂奇蹟的幕後重要推手。陳志遠,一個自學出身的音樂人,就像這塊土地長出的強韌雜草一樣沒有包袱,面對音樂,他充滿力量。陳志遠的生命力豐富,自信堅強,永遠在最小的篇幅裡尋求最大張力,就像短短一首歌要迸發無窮力量。
  • 「音樂大師」陳志遠是誰?其音樂道路堪稱傳奇
    而陳志遠和其他一些音樂大師很大膽地將歐美搖滾樂的編曲元素放進國語流行歌曲中,形成了很大的轉型,一直影響到現在,讓音樂更有生命力。也許我們現在回頭去看當然不覺得難,但在當時是非常讓人興奮的。第二年,蔡琴那張名垂青史的《此情可待》專輯,陳志遠貢獻了最重要主打曲《最後一夜》。此曲當年獲第21屆金馬獎最佳電影插曲的殊榮,陳志遠可謂居功至偉。不過,他的音樂傳奇才剛剛開始。上世紀80年代中期,陳志遠連續為當紅歌手做嫁衣,黃鶯鶯《日安,我的愛》、葉歡《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蘇芮《跟著感覺走》等一大批至今仍膾炙人口的中文經典,均出自陳志遠筆下。
  • 臺灣著名音樂人陳志遠病逝
    陳志遠(資料圖)  昨日13點55分,臺灣流行樂壇的重要人物、編曲大師陳志遠先生因大腸癌在臺北病世,享年62歲。陳志遠的老東家、豐華唱片總經理於歌第一時間確認了此消息,音樂製作人鍾興民也發微博稱:「臺灣流行音樂的奇蹟,需要感謝一位編曲家,他就是陳志遠老師。他是臺灣流行音樂最重要的一位音樂家,也是我所敬重的老師,但他於今天已經離我們而去了。陳老師,一路走好!」  陳志遠是臺灣最早的作曲和編曲大家,與小虎隊,王傑、蘇芮、張雨生等均有過合作,也曾與內地演員黃磊合作過《橘子紅了》原聲專輯。
  • 他是一代流行音樂大師,捧紅王傑姜育恆,他去世後黃磊不再唱歌!
    在最近非常火的一檔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中,謝娜放了一首黃磊的歌曲《年華似水》,黃磊黯然傷神回憶道:你知道我為什麼不再唱歌了嗎?我之前所有的唱片編曲製作都是他,他是我的知己,他死後我就不再唱歌了。而黃磊所說的這一位,可能是大家都不怎麼熟悉的一位流行音樂大師,他也是黃磊一生中的知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他就是陳志遠,可能大家對他很陌生,但是如果提起他寫的歌,想必大家都會很熟悉也很了解。
  • 編曲大師陳志遠,讓黃磊多次發言,他死了,我永遠不唱歌了
    《再回首》《一場遊戲一場夢》《天天想你》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歌曲,而且這些歌都是可以代表一個時代的,但是這些歌的編曲,都是出自一個大師之手,他就是陳志遠,在樂壇也非常的有地位。當年他編曲非常厲害,捧紅了很多歌手,包括王傑,齊秦,林憶蓮等等,都是唱了他的歌之後,一下子火遍全國的,陳志遠在圈內有很多好朋友,但是要說關係最好的,那還是要說黃磊,當年黃磊出道也當了歌手。
  • 樂評人唐若甫古典樂評集《雪泥鴻爪》發行
    從 2002年發表第一篇音樂類文章至今,唐若甫成文千篇數十萬字。每聽到一場昏昏欲睡的音樂會,他會將牢騷直接發給主辦方和臺上音樂家,也會在報紙上將音樂 會「開涮」一番,「因為信仰文字的力量,喜愛音樂的天真,人們漸漸把我當作樂評人。」但也因為鋒利的筆觸和觀點,「我幾乎把身邊所有音樂家和業內人士得罪 殆盡。」
  • 行舟樂評:超酷電音《Whenever》入榜荷蘭top 前十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榜單:荷蘭top 40單曲榜本周第六歌手:Kris Kross Amsterdam/ The Boy Next Door / Conor Maynard(克裡斯·克羅斯·阿姆斯特丹/隔壁的男孩/康納·梅納德)本周第六歌曲:Whenever(無論何時)
  • 行舟樂評:《Ocean》入圍荷蘭榜前十,好聽到哭泣
    猛漢加小鮮肉,強強的cp感有木有行舟樂評:Martin,生於1996年的青少年DJ紅人,一首《Animals》曾在十幾個國家的音樂榜單上排名前十。一首十分溫柔的歌,drop部分和人聲都超好聽,然後希望Martin能多發一點ID,兩個月就發一首真的不夠聽何懼風沙z:Martin和實力新晉歌手Khalid合作的ocean上線了 Martin強硬的實力和Khalid溫柔的聲線組合在一起真的感覺來到了ocean!!
  • 陳志遠:我是木匠,我幸福
    文章描述了工坊的搬家、製作的家具,還戲謔著介紹了幾個學徒及一條寵物狗,貼出的家具圖片談不上出奇,引人處在自己動手製作家具的過程,那些種類繁多的工具,那些榫卯和實木家具雛形。靠手藝有尊嚴地工作、生活,這是很多人的夢想,看物遊工坊,是把自己的夢想又撫摸了一遍。3月中旬,《環境與生活》雜誌記者來到位於北京朝陽區崔各莊鄉黑橋藝術區的物遊工坊,見到了工坊主人陳志遠。
  • Sean:懷念陳志遠 緣分多數也短暫
    聽見有人將新世紀初的一些歌叫做老歌,那陳志遠會如何被對待?那些老歌的時代已經是他的後期,他的離去,又是否會因此為他和他的作品帶來一些憐憫性的關注呢?  我並不清楚。我只知道內地的門戶網都有心要為他作專題,也都將他的名作放在了顯著的位置。我更好奇且期待的,是看這些舊作如何去打動人,影響人。特別是那些沒太多接觸,和已經淡忘他的人們。
  • 行舟樂評:肯尼村夫《Get Along》迎最好成績,iT榜第4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榜單:iTunes單曲榜本周第四歌手:Kenny Chesney(肯尼·切斯尼)本周第四歌曲:GetAlong(一往無前)行舟樂評:肯尼村夫鄉村新單《Get Along》(一往無前)本周終於躋身前十來到新高第4位,迎來了既Kane Brown登頂iT榜之後鄉村音樂的新高潮。
  • 《音樂大師課》同唱一首歌 四位老師奇招頻出
    從本周開始,《音樂大師課》將調檔至周五21:10播出。今晚將播的第八期節目主題是「同唱一首歌」,4位老師將強強聯合組隊上課,指導各自的學生兩兩合唱。這是《音樂大師課》首次「跨班合唱」。而節目的好口碑也吸引新的大咖客座老師加盟,正在參與後續節目錄製的張靚穎自曝被學生搞得「很緊張」。
  • 行舟樂評:青春之歌《La Cintura》入駐荷蘭榜前十,腰肢扭起來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榜單:荷蘭top 40單曲榜本周第七歌手:Alvaro Soler(阿爾瓦羅·索萊爾)而上周排在第4、5、9的《Therapy》(解藥)、《Liefde in de lucht》(空中的愛情)和《Happier》(要快樂啊)則紛紛前十齣局。
  • 一人一首成名曲第三期,鄧麗君的歌最經典
    大家好我是森森,今天來為大家推薦鈴聲—一人一首成名曲第三期。NO.1 後來」如果當時我們能不那麼倔強現在也不那麼遺憾」《後來》是劉若英演唱的一首經典歌曲,但演唱這首歌曲的同時也是她自己最心痛的時候,他總是覺得是在跟觀眾訴說自己的故事一樣,經歷了太多才從年少輕狂變為成熟穩重。
  • 行舟樂評:紀念MJ熱單《Diamonds are Invincible》獲德榜亞軍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榜單:德國Black Charts單曲榜本周亞軍歌手:Michael Jackson / Mark Ronson(麥可傑克遜比伯Skr熱單《NoBrainer》(不費腦筋)獲得第四,布萊克、尼薩熱單《Dance With Me》(與我共舞)本周上漲8位直接進駐前五。
  • 回憶80年代的輝煌,重溫經典國語老歌
    費玉清,華語樂壇的常青樹,流轉年代唯一不能取代的經典之聲。聲色淳樸的醉人嗓音,非同凡響的淳樸演繹。「童安格是我認為音樂與本人真實性格最接近的,聽歌如見人,他的歌和本人一樣浪漫、順暢、天真、易相處,在寫歌的旋律安排上,很少用奇怪的音階,總是很柔順、安適。」
  • 歐美樂評人的2017年度專輯,你聽過幾張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Higher Brothers上了《Slant Magazine》榜單23位。入榜理由是:他們的處女作《Black Cab》滿載人人皆能接受的beat和flow,但歌詞涉及中國文化的細節。國外樂評人聽不懂普通話更不懂成都話,還不是因為馬思唯酷似Kendrick Lamar的少年Q彈嗓音和中國好奇。
  • 行舟樂評:95後歐美音樂人Alan Walker-火遍全球的電音鬼才
    行舟:中國90後學院派歐美音樂樂評人 專注90後音樂聽眾行為的研究者不管你從事何種職業,相信一定聽過上面的這首曲子。雖然沒有一句歌詞,但優美的曲調的打擊感的節奏,讓人感覺是在穿越星際一般,耳邊的風,眼前的景,天上的星,呼嘯閃爍,近在眼前,又遠在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