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是談一談應如何選擇考研院校,不如說是選擇考研院校或專業時應注意什麼更為準確。
最近有好幾位學妹私信問我當時考研選擇東北財經大學的緣由是什麼,聊過之後發現她們心中猶有猶豫,擬定了幾所心儀的考研院校後不知道最後該如何一錘定音。
這個問題也是我在考研初期感到很困惑的,所以想從我自己當時考研選擇東北財經大學的理由談一談考研選擇院校和專業時對於很多普通的考研學子來說應注意什麼,希望能對讀過這篇文章的小夥伴有些許幫助。
首先說說我考研選擇東財的理由(屏幕前的你有跟我一樣的嘛?)
學校: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東財本身足夠吸引我,我的本科是非常普通的一本院校,實力和名氣遠不如東財,東財不僅在權威的院校排行榜上超過了不少211院校,而且在圈內也有著「五財一貿」的說法。
專業:我本科是商務英語專業,自身對本專業也非常感興趣,所以沒有選擇跨專業考研。
研招網上可以查到全國擁有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點的院校約有165個,而次一級的商務英語專業或方向的碩士點更是少之又少。(研招網上沒有查到準確數據,度娘上面查到的數據是約29所院校)
考試科目:因為本科培養方向不同,所以學校並沒有給我們開設高級英語之類的課程,開設的多是有關商務貿易的課程,再加上我本人對這類課程非常感興趣,所以當時做選擇的時候對於偏重考察綜合英語方面的院校就沒多加考慮。
地域:首先,因為曾在湖南上了四年大學,又在深圳工作了一年多,雖然已經習慣了南方的氣候,風土人情等,但由於各種原因總想著如果有機會就儘量離家近些(我家在東北)
東財地處海港城市大連,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在東北地區經濟實力強勁,就業前景也不錯,雖然不知道以後能在何處就業,不過我也把這個因素考慮了進去。
其次,大連日企較多,我的第二外語是日語,所以不管是從專業角度還是從談判了多年的中日韓自由貿易區議程加快可能會給相關地區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和就業機會的角度來說,大連對於我都是一個不二選擇。
學校情結: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和我一樣有學校情結吧?就我而言,東財是我曾經在高中時心儀的學校,然而高考時與之失之交臂,所以當我有了第二次選擇的機會時就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她」。
當然促使我選擇東財的因素還有很多,但是決定性的理由都在上面啦!
小夥伴們平時搜索考研信息時肯定看過很多名師、考研機構、考研論壇上面大量的關於如何選擇考研院校或專業的經驗或看法。
比如:選擇學碩還是專碩?選擇211、985還是雙一流?選擇熱門專業還是冷門專業?選擇跨專業還是本專業?選擇一跨、二跨還是三跨?選擇東部地區還是中西部地區?選擇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目標院校和專業是否壓分?目標院校和專業的報錄比低還是高?等等。
上面的問題是最常見的也是小夥伴們考研時思考時間最多的,更是被無數考研大佬、名師們反覆講過的,所以小頁在這裡就不再獻醜,只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一說小夥伴們可能會忽略的幾個因素。
考試科目:無論我們選擇什麼院校,到了最後都要去奔赴考試,把自己的一年所學落實到卷子上,因此考試科目就顯得尤為重要。
拿我的專業來說,當時我選擇院校時發現很多學校的考試科目和參考書都和我本科時學過的知識大相逕庭。
煮個慄子(舉個例子):我本科是商務英語專業,考研也是本專業,但是很多招收此專業的院校考試科目卻和商務關係不大,考的大都是文學,語言學之類的知識,這樣對於對此類學科不感興趣或者沒怎麼接觸過的小夥伴是致命的。
所以我認為選擇適合自己的和自己感興趣的考試科目是在選擇院校和專業時不可忽略的因素。當我們做自己興趣盎然的事情時,效率可能會事半功倍嗷。
考研及讀研成本:比起讀研成本,考研成本顯得更加隱性,它包括你可能要購買的考研資料、考研網課、考研輔導班等,如果是往屆生還要考慮脫產考研等有形成本以及需要付出的無形的時間成本。而根據我們選擇的院校和專業的不同,這類成本自然也有高有低。
所謂讀研成本,最直觀的便是目標院校和專業的學費,學校所在城市的必要生活開銷等費用,這些費用會根據是學碩還是專碩、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學校、專業以及所在城市的不同而變化。
選擇學校一定要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哦,它不僅會影響你自身,可能還會影響到你的家庭。
自身條件和實力:說到這個就不得不說網上有很多什麼「三個月考上清華」「兩個半月逆襲985」之類的經驗帖子,我相信這種大神是存在的,但是我不覺得這種經驗適合於絕大部分考研學子。
這就好比跟「為什麼自古紅顏多薄命?因為沒人注意醜的人活了多久。」一個道理,我理解很多小夥伴對這種經驗津津樂道的心情,可是我們不一定有人家的實力和運氣啊,大多數人的智商都不屬於金字塔塔尖的存在啊。
其實考研就是知識積累與釋放的過程,而我們自身的條件和實力就是承載這個過程的載體,考研過程中最大的敵人不是研友,而是自己,只有認清自己,才有可能到達夢想的彼岸。
我們買東西會考慮性價比,那麼我們選擇學校和專業也一定要選擇性價比高的。不論是學校還是專業,選擇熱門的不一定最好,選擇冷門的不一定最差。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並能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下去直至最後得到圓滿的結果,才是最幸福的。
生活愉快的關鍵,在於先去選擇必要的東西,然後去熱愛所選擇的東西。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手中的選擇權越來越大,可同時面臨的選擇題卻越來越多,越來越難,每一個選擇可能都會決定之後人生的道路。而隨著我們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父母、老師、同學、朋友能給與我們的幫助也會隨之變小,愈發的要靠自己做選擇。這也許就是成長的痛苦吧,但是,成長也有很多快樂,不是嗎?
就像是我敲完這方方正正的2000多字感到的快樂那樣。
這是我的第一篇公眾號文章,因同時在準備考研複試,所以從選題,構思到內容用了不少時間,如果小夥伴們有疑問或者建議可以直接回復公眾號嗷,如果能引起你的共鳴或者對你有所幫助,就動動小手轉發分享一下吧~
下文預告:如果不出意外,下篇文章就會寫我的超詳細考研初試高分經驗,大約會寫個5000-6000字,分上下兩部分推送,敬請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