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健康聰明是每一個爸爸媽媽的心願。寶寶的健康來自父母精心餵養,而聰明則要從小抓起,從啟蒙教育抓起。
科學研究發現,寶寶出生後的2-3年都是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對各種外界刺激最為敏感。這時候寶寶所處的外部環境對於他們大腦發育的影響至關重要。
剛剛出生的孩子像是一張白紙,對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充滿新奇感和好奇心。2-3歲的寶寶身體各項功能都已經得到完善的發育,這個時候對進行早教啟蒙也能夠促進孩子得到進一步的鍛鍊。而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對寶寶進行早教啟蒙,他們對對世界的認知進程就會減緩,相應的身體機能發育也會變慢。
其實孩子的早教啟蒙並沒有想像中的複雜,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對於探索世界有著極大的熱情,他們會對看到的每一件東西都有興趣,不論是手中的玩具還是路上的汽車,或者哪怕只是公園裡一棵小草,都能夠引發他們觀察的興趣。
孩子出生以後,整個世界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未知的,他們無法單純依靠自己融入環境。這個時候,就需要爸爸媽媽的啟蒙,帶領他們更好地認識所處的世界。
科學的早教啟蒙,能夠讓孩子更加勇於嘗試新的事物,增強孩子的學習能力,促進孩子的腦力發育,讓你的孩子更快更好地融入環境,體會這個世界的美好。
1、0-1歲:感知訓練
對於一歲以前的寶寶來說,重點是感覺和知覺的訓練。這是孩子智力啟蒙的第一步,能夠讓他們更早的認識周圍的世界。
爸爸媽媽在這個時候應當創造條件,讓孩子更多地接觸各種形狀、顏色和觸感的物品,不論是玩具還是家裡的擺設,都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引導孩子去看、去摸,讓孩子用自己的感官體驗和認識它們。當孩子熱衷於觸摸身邊未知的東西,就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產生興趣的時候。
2、1-2歲:表達訓練
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開始學會語言的表達。他們或許不能說出清楚的語句,但是正在努力表達自己看到的東西和自己的想法。當孩子用不太清楚的語言向你表述:「不要吃餅乾」、「要紅色的小汽車」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應該了解,你的孩子已經進入了語言發育的關鍵期。
這個時候,父母應當多多引導孩子進行表達,讓孩子自己表述「這是什麼」、「這是什麼顏色」、「這是什麼味道」、「這是做什麼用的」......久而久之,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鍊,對世界的認識也逐步增加。
3、2-3歲:記憶力和思維想像能力訓練
這個年齡的孩子,記憶力的發展開始進入敏感時期。爸爸媽媽可以將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然後說出物品的名字讓孩子自己尋找;也可以從一些簡短的小故事和兒歌開始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當你的孩子從能夠記住日常用品的名字,到能夠準確記住物品的位置,再到能夠簡單複述出聽過的兒歌和小故事,爸爸媽媽就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的思維想像空間。可以給孩子講一個小故事,讓他用自己的語言複述,然後讓他發揮想像力,自己思考故事情節的發展。
1、學身體行為
3歲以前都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而身體行為則是衡量孩子發育的重要標準。從翻身到學坐再到爬行乃至行走,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有需要掌握的身體行為能力。
當寶寶開始學習當前階段的身體行為的時候,父母應當給予足夠的耐心和輔助。例如當寶寶有翻身意識的時候,父母可以適當進行引導,幫助孩子側翻過去,幫助寶寶形成「翻身」這一意識,鍛鍊寶寶的肢體協調能力。
2、學習語言
孩子早期的語言發育與父母的引導教育息息相關。爸爸媽媽平時要多和寶寶交流,不要認為小孩子聽不懂大人的話。只要多說多溝通,就會給孩子形成潛意識的語言儲存,這將為孩子後續的語言能力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父母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要儘量放慢語速,平視寶寶的眼睛,讓孩子記住你說話時的口型、語氣和表情,長期下來孩子形成自己的語言思維邏輯,並在大腦中將想表達的思想形成語言模板,語言表達能力自然隨之增強。
3、學習行為意識
3歲以前是孩子大腦快速發育運轉的時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潛意識的學習模範。因此這個時期的父母需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孩子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早教啟蒙,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和愛心,用心的陪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源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