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扣押的部分書證,從這些筆記中,可以看出犯罪集團的洗腦手段。
當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公安機關民警找到被害人楊某時,這位28歲的建築工人連說三個「不可能」,他不願相信相戀兩年的「女友」是個騙子。不到兩年,楊某通過微信、支付寶、銀行卡陸續給「女友」累計轉帳36筆共計9萬餘元,而自己的辛苦錢卻被「女友」以每套2900元「業績款」的形式上交「公司」,轉身晉升為「課堂大領導」。
日前,虎丘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這起特大網絡婚戀詐騙案段某等63名被告人提起公訴。其餘未達到構罪標準的團夥成員,公安機關將予以行政處罰。
4大層級,22個詐騙窩點
非法獲利126萬餘元
2019年3月,另一名被害人小磊(化名)向公安機關報案稱,他通過交友網站結識了女友「劉丹」,後對方以胃疼或家中有事等各種理由讓小磊匯款,陸續轉帳1.49萬元後,「劉丹」便消失了。公安機關偵查發現,「劉丹」系藏匿於河北省保定市的百餘人詐騙團夥中的一員。2019年11月16日,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公安機關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段某等140餘人。
經查明,2016年至2019年,段某等人以「廣州某化工有限公司」的名號,打著賣化妝品的旗號,在沒有實物交易的情況下,以「邀約」和「打款」兩種方式,通過建立「經理—課堂大領導—主任—業務員」4級傳銷組織、依託22個詐騙窩點、成立140餘人詐騙團夥,非法所得126萬餘元。
筆記本中記錄的業績款層層分成規則。
「邀約」就是「拉人頭」,首先拉親朋好友,通過網絡交友平臺以戀愛名義誘騙他人入夥。「打款」就是「衝業績」,把詐騙的錢以「業績款」形式上交,日後作為提拔依據。這個傳銷組織等級森嚴,提成嚴格按等級高低來分配,一套2900元的「業績款」,經理提成2057元,剩餘833元由課堂大領導、主任、業務員按比例分成。
因擔心轉帳漏洞多,這一傳銷組織要求上交的業績款都是現金。抓捕當天,在段某居住地,搜到16萬元現金,作為經理,他每月提成少則七八萬元,多則十幾萬元,而處在食物鏈底端的業務員,收入就很有限。據業務員殷某交代,他上交的業績款,按比例層層返利到他手中只有幾百元,「除去騙家裡人的,兩年也就掙了4萬元,想想也不多,真是後悔。」
約四分之一的
犯罪嫌疑人曾是被害人
百餘人的詐騙團隊,除了等級管理外,「洗腦」是他們的重要武器。為了控制團夥成員,該組織規定:成員間除了工作不允許相互攀談,業務員要充滿「正能量」杜絕消極情緒。
在公安機關查獲的幾十本筆記上,記載了他們的洗腦模式。課堂大領導定期召開會議開展騙術培訓,通過上線會、新人見面會、升職會等形式樹立成功勵志典型,大家相互交流詐騙心得,一起勾勒一幅「親人不理解、朋友把我罵,一片片網絡壯大、一把把鈔票拿下」的黃粱美夢。
在這裡,人人都想出人頭地。筆記本上每句話像打了雞血一樣,謊話連篇卻又激情澎湃:要正確理解騙,騙分善意和惡意,用在商業上是一種技巧,是商業上最高代名詞……該組織甚至編了「勵志」歌曲《不要認為自己沒有用》,作為集團的洗腦工具。
令人唏噓的是,團夥中約四分之一的犯罪嫌疑人曾是被害人,當初也都是以戀愛、找工作為由,被騙至窩點。上文提到的殷某也是被「女友」騙來一頓洗腦後,和其餘11名男子被安排在同一寢室,開始了「狩獵時光」,從受害人變成了害人者。
案件涉及的115本卷宗、15張光碟、一箱補充證據和幾百份法律文書。
今年3月22日,該案移送蘇州市虎丘區檢察院審查起訴。「一些犯罪嫌疑人是由被害人轉化而來,我們結合嫌疑人的認罪態度、涉案金額、作用地位、參與時間等因素區別對待。」檢察官介紹說。最終,通過釋法說理,促使全案起訴的63名犯罪嫌疑人中,有57名自願認罪認罰,認罪認罰率達90.48%。
記者手記
網絡婚戀詐騙緣何頻發?這與我國日益凸顯的婚戀難題有關。隨著結婚率走低,婚戀難題日益凸顯,就此催生了大批網絡交友平臺。這些平臺在幫助解決婚戀需求的同時,自身存在一些漏洞,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一是交友網站實名制形同虛設,信息審核難是一個重要因素。2017年9月,共青團中央、民政部、衛計委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青年婚戀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婚戀網站嚴格執行實名制,但大量案件反映出多數婚戀網站註冊門檻低、非強制實名註冊、審核寬鬆等問題。在段某詐騙案中,業務員輕鬆就能在多個交友平臺註冊多重身份,「優質女」的背後也許就是一個「摳腳漢」,實名不實給網絡交友增加了大量不確定性。實名不實還表現為實名信息被販賣。檢察官發現,一些購物網站,低價公開出售婚戀交友網站實名制帳號,犯罪分子輕鬆即可獲得帳號、密碼、身份證及照片等整套信息。
二是詐騙手段套路深,婚戀詐騙易得手來錢快,被害人防不勝防。在段某詐騙案中,高中畢業的他作為經理,是洗腦高手,筆記本上記錄著他們的詐騙套路,戀愛要談得「用心、細膩、真摯」,這樣才能打動人、打消疑慮。被害人小陳和「女友」交往了一年後準備談婚論嫁,「她帶著一堆禮物到我家,還給弟妹買了新衣服……」殊不知「女友」梅某作為犯罪集團的經理,最擅長「放長線釣大魚」,詐騙手段從線上延伸到線下,最終拿到8萬元彩禮後消失不見,不到一年,她以「彩禮」為由詐騙多名男子,金額達22萬餘元,是所在犯罪集團業績之王。
三是洗錢資金流轉層級多拆分快。多位辦案人員介紹,在這類網戀詐騙案中,被害人被騙金額少則幾千元,多則上百萬,由於贓款被層層分拆、洗白,為追贓挽損帶來重重困難。
來源:檢察日報
所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繫我們
《民主與法制》社新媒體出品
本期主編:王 鐔
編輯:潘 巧
校對:王立三
審核:黎偉華
合作郵箱:mzyfzapp@126.com
民主與法制社是由中國法學會主管的中央級新聞事業單位,擁有《民主與法制》雜誌、《民主與法制時報》、民主與法制網、民主與法制移動新聞客戶端等權威法制媒體。
微信號:minzhuyufazhishe
投稿郵箱:mzyfzapp@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