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原二七機車廠轉型改造而成的二七廠1897科創城開園,園區以科技和文化產業為服務對象,利用近現代歷史文化資源和工業遺蹟,打造北京西南又一處品牌文創園區。本報記者 鄧偉攝
本報訊(記者 曹政)豐臺長辛店,紅色的土地上,一座「科創城」正拔地而起。昨天,老北京記憶中熟悉的「二七廠」變身1897科創城,正式開園。
中車北京二七廠,前身是始建於1897年的盧保鐵路盧溝橋機廠,3年後遷往長辛店,廠區就從未變過。此後更成為「二七工人運動」的主要策源地、中國工業的搖籃,特別為鐵路工業發展做出過卓越貢獻。新中國第一臺內燃液力傳動車就在這裡誕生,歷經百年發展成世界上唯一同時擁有整車集成和交流傳動核心技術的礦車製造商。
2017年,在建廠120年的時間點上,二七廠老廠區按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要求,退出機車製造業。與此同時,在保護歷史文化和建築的同時,實現老廠轉型發展,前後歷經兩年改造和招商。現在的二七廠1897科創城坐落於豐臺區長辛店楊公莊1號,西南五環旁,永定河西岸,園區佔地面積750畝,改造後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首期佔地6萬平方米。
歷史印記也成為科創城區別其它園區的特色。「園區傳承二七廠百年歷史文化底蘊,保存有國家級百年文物建築8棟。」二七廠相關負責人還介紹,它是古都北京第一家現代化的大型工業企業,更是現有被完整保留的僅存的近代歷史的活標本。2018年,因其歷史悠久、文化厚重、位置獨特,還被列入首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單位。
正因如此,園區改造也格外講究歷史風貌。「一直最大努力保護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臺老設備,一件老工具。」負責改造和運營的青旅文化負責人說,這樣也能讓創業者能夠觸摸歷史,感受文化,汲取文化基因。為此,改造中堅持保護和開發並重、傳統與現代深度融合、懷舊與時尚並存的建設原則,努力打造有底蘊的文創基地,建成京西的新地標。
通過對舊廠房、庫房、辦公樓、單身宿舍的更新改造,這座122年的老廠正在導入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新功能。記者注意到,整個園區低密度,園林式建築風格,並建有2000平方米中央景觀區超大草坪,一步一景,形成了獨特的商務氛圍。
未來二七廠這塊土地上發展哪些產業?據介紹,該園區以「科技 文化」產業為服務對象。運營過程中,還將集聚、整合各類資源,為企業之間提供合作交流平臺、優勢互補,降低企業的創新、創業成本和風險,提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園區重點引入國際化創新商業配套模式,一站式的解決園區3個8小時的配套服務問題,為園區持續引入活力。園區配套政策也相對齊全,並享受中關村相應的補助政策。
截至今年9月,二七廠1897科創城一期已有90餘家企業入駐,其中包括兩個清華大學成果轉化項目,以及大量科技類、軍民融合類企業。目前,已經組織科技類、文創類活動逾60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