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廣東公共頻道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天氣一冷,家家戶戶的下水道就總是容易堵塞。請專人來疏通?耗時又麻煩。最近廣東東莞一位李女士就自己買來管道疏通劑疏通下水道,結果卻險些毀容。
「天天堵,天天通,天天吐…」那天,李女士買來一瓶管道疏通劑,準備解決下水道頻繁堵塞的困擾。可誰知疏通劑剛倒下沒多久,意外就發生了。李女士的臉部被液體給灼傷,在簡單擦拭衝洗後,家人也趕緊把她送到當地醫院救治,此時李女士的臉部已灼燒難忍。
醫生介紹,李女士來的時候創面主要集中在額面部,其他部位都是散濺,表皮有完整細小水泡,且伴有熱灼傷之後紅腫狀態,判斷為「二度灼傷」。
隨後,醫生立刻對李女士的創面進行了清理和治療。液體飛濺時李女士及時閉上了雙眼,未傷及眼睛已是不幸中的萬幸。可按照正常操作將疏通劑倒入廁所為什麼會出現沸騰呢?醫生一句話,解釋了真相。
原來,疏通劑的成分大多是以鹼性成分氫氧化鈉為主,而氫氧化鈉遇到水後會產生大量熱量,在管道這種狹小的空間內熱量迅速增加,壓力也會增加,所以液體就會從狹小的管道噴濺出來。
醫生還告訴記者,類似這種家中使用清潔劑造成灼傷的病例近年來十分常見,此外由於清潔劑包裝顏色鮮豔,還常常出現兒童誤食的情況。而一些患者在被灼傷後第一時間塗抹牙膏、醬油、麵粉等錯誤的做法會對及時治療造成阻礙。
醫生提醒, 這類東西大家要仔細看說明書上標註的劑量和方法,使用時不要近距離接觸,如不慎灼傷要立即用大量清水處理,後儘快送醫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