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吉卜力主題樂園項目計劃公布,一時間全世界吉卜力動漫迷都對其建設進度翹首以盼。近日官方終於宣布樂園將在今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落成時間與原計劃相同,預計會在2022年秋季迎來首批客人。
而提到吉卜力的同時,很難不讓人聯想起在國際上極富影響力的迪士尼樂園。同是由知名動畫IP打造的娛樂園區,吉卜力主題公園和迪士尼樂園,我們也不禁來做一些比較。
面積規模
目前全球的6個迪士尼樂園中,建設時間最早的加州迪士尼樂園佔地為706公頃,法國巴黎迪士尼樂園佔地為1951公頃,上海迪士尼樂園佔地390公頃,東京迪士尼樂園(不含迪士尼海洋樂園)和香港迪士尼則分別佔地201和126公頃,而最龐大的美國奧蘭多迪士尼世界則佔到了12228公頃。
比起如此規模的全球迪士尼樂園,吉卜力主題公園則佔地僅僅7公頃,建築地點更是在舉辦過世博會的日本愛知縣的一座紀念公園原址進行。
吉卜力考慮到循環再利用的同時,也對本有場館的效應進行了考量——在此之前,這個世博公園就已經以電影《龍貓》吸引了大批的吉卜力粉絲。
分區設計
吉卜力主題公園主要由五大區域組成,分別是:「青春之丘」、「吉卜力大倉庫」、「幽靈故裡」、「魔女之谷」、「龍貓森林」。
加州迪士尼樂園的園區總共由八大部分組成,分別是「美國大道」、「明日世界」、「冒險世界」、「邊疆世界」、「幻想世界」、「動物天地」、「米奇卡通城」和「紐奧良廣場」。
從布局和起名就可以看出,同是打造童話世界,吉卜力和迪士尼的方向似乎大相逕庭。
吉卜力的園區組成,主要是以吉卜力電影作品的內容、畫面作為依託。對於動畫中出現建築、場景的原樣復刻,容易讓漫步於其中的人們獲得在吉卜力動漫世界中沉浸體驗。
位於主入口附近的「青春之丘」區塊,將會復刻《哈爾的移動城堡》中的19世紀的科研瞭望塔及電梯大樓。
此外,還可以看到《貓之報恩》中的「貓咪事務所」,以及《心之谷》中的紅色古玩店,以吉卜力動漫中的「奇幻科學」為主要亮點。
而位於園區東北部的「魔女之谷」,會緊緊圍繞著「魔力」這個主題展開。在這裡,人們可以看到《魔女宅急便》中琪琪的家,還可以看到哈爾所坐擁的蒸汽朋克風格城堡。
與之相比,迪士尼的園區劃分則有著更為明確的主題思路。通過不同區域的設計迪士尼打造出多種風格的「非現實」主題來建立遊客完整多樣的遊玩體驗。
「美國大道」就是對百年前美國街道風格的重現,作為入園口的第一站能讓人感受到「時空隧道」的穿梭體驗。
「幻想世界」是樂園中童話氣氛最濃鬱的地方,也是迪士尼經典時期動畫最集中的區域。同時這裡也有著園內最多的遊樂設施,深受孩子們喜愛。
「冒險世界」的場景主題來源於偏遠叢林形象。這個區域主打驚險刺激的野性之旅,其中對於印第安原始部落文化的提及,也是其中的一大亮點。
建設模式
1954年第一個迪士尼樂園破土動工,在其選址之上,原本是一片種植有上百棵橙樹和胡桃樹的茂密果樹林。為建造樂園,所有的果樹都被推倒,建設徹底改造了場地原有自然環境
吉卜力公園的建設則就顯得比較和平。場館打造主要採用世博公園中原有設施進行改造。主設計師宮崎駿本人,則堅持建設時不砍一棵樹,儘可能將最初的自然環境保持完好。
「龍貓森林」的建設思路,就是在原有的森林環境中設計天然綠道,供人們漫步其中,同時與周圍真正的鄉村相融,讓故事裡的鄉野童話景觀渾然天成。
項目風格
不同的建設模式,讓兩個樂園在項目風格上產生了巨大不同。迪士尼樂園在娛樂項目上極為豐富,除了漂流、過山車、海盜船、旋轉木馬等經典遊樂設施外,還有如4D電影放映,星際漫遊等眾多真人體驗項目。此外,經典的煙火秀、現場演出、戶外巡遊、與迪士尼朋友的真人互動等節目都是其獨特的亮點。這一切都是為了給不同年齡段的人們,營造如夢似幻的沉浸式樂園體驗。
吉卜力紀念公園則避免設置過山車之類的大型遊樂項目。為了彌補這一點,公園中央的「吉卜力大倉庫」承擔了大部分的遊樂活動。它由原先的室內溫水遊泳池改造而來,內部將設有一個兒童遊樂場,一家電影院,一間展覽館以及其匹配的真正意義上儲存展品的「倉庫」。展覽館預計會展出眾多吉卜力工作室珍貴的手稿作品,並會定期舉辦特展。在它旁邊會設立一間可容納170人的迷你劇場。當然,商店和餐廳,也是這個區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由此看來,吉卜力樂園倒像是圍繞著吉卜力經典IP打造的一個綜合性藝術園區。它會呈現出的一派清新、質樸而純淨的迷人風光,正像是對吉卜力一脈相承美學原則的昭示——這座誕生於1985年的日本動畫工作室,在四十餘年的時間裡,以一部部清淡而明麗的水彩動畫長片,為幾代人帶去了溫暖、夢想和信念的力量。
核心價值觀
眾所周知,宮崎駿擅長以溫厚的人文主義視角講述故事。他立足於日本傳統審美,用發生在故事中的各種奇遇來影射現實社會中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力圖「藉助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類墮落的靈魂。」
這種淡然而平和的敘述方式,呈現在了公園景觀,變成了滿眼盎然的綠意、可愛的日式房屋和明淨如水的天空,如同一首悠長的歌謠,令人回味悠長,而這種聯結在園內隨處可見。
除了不砍伐樹木,「幽靈故裡」區域更是配合著電影《幽靈公主》的主題,再現了影片中室町幕府時期村落的模樣。影片中導致環境惡化的罪魁禍首「鐵工廠」,也將原樣復刻,呈現著對人與自然間矛盾關係的深刻思考。
與此相對,來自美國的迪士尼更強調以「真、善、美」等普世價值作為核心,依託對經典童話故事和民間傳說的改編,使動畫片富有魔力色彩的同時擁有廣泛的教化作用。工廠化的動畫生產與商品化的動畫形象宣傳,讓迪士尼摸索出一條動畫產業完整的商業模式。異彩紛呈的迪士尼樂園,正是迪士尼官方在摸準了大眾文化娛樂消費的需求和心態後,傾心打造的又一個文化產品——園中呈現的夢幻和繽紛,滿足著工業社會的人們「逃離無趣生活」的需求,而童話中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結局則契合著是人們對生活的美好願景。
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迪士尼樂園中總是充斥著斑斕的色彩,和戲劇性的華麗景致——這一切都在為「夢」這個主題服務。迪士尼通過電影造夢,樂園則讓其成真,雙方配合得天衣無縫,讓無數人心甘情願為其買單,這背後的美國文化獲得了潛移默化的輸出,傳播到世界各地並被廣泛接受。
寫在最後
不同的文化土壤誕生不同的美學傳統;不同的核心理念締造不同的藝術形式。在了解了這些之後,再回溯標題提出的問題時,人們應當能夠得出自己的答案。而對於那些已經長大的孩子們來說,不管是清新還是絢爛,是純樸還是華麗,樂園所承載的童年回憶本身,似乎才是最珍貴的。
文章素材來源於藝術中國,由睿途旅創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