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即若離」的國內外糖價:從關聯性到配額外盤面價差

2020-12-20 和訊期貨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撲克投資家。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文 | 焦健 吳凡

  來源 | 中糧期貨(博客,微博)研究中心,ID:zlqh-yjy

  編輯 | 撲克投資家,轉載請註明出處

  國內白糖期貨自2006年初上市以來,已走過11個年頭。為探尋紐約ICE原糖期貨與鄭商所白糖期貨價格關係,我們首先關注二者的關聯性,按行業政策背景將11年分成5個階段,發現每個階段相關性或高或低,14/15榨季甚至出現了-67%的負相關,我們依次對其進行了原因闡述。

  而後為了尋找二者的差異性,我們根據配額外進口關稅計算出11年來盤面價差,500-1500元/噸為常態區間。13/14榨季糖價走低,國家為了保護國內食糖產業,出臺政策限制配額外進口,在全球供大於求的背景下,國內因進口限制產生缺口,內外基本面的背離導致價格背離,價差拉大。

  自14/15榨季開始,正常進口途徑被壓制後內外盤走勢背離,價差開始拉大,巨大進口利潤刺激非正常進口途徑(走私)驟增,國內供給增加,內外基本面趨於一致,因而價格走勢趨同價差回落。未來內外盤相關性將何去何從,三年內走私管控效果或成為重要風向標。

  一、國內外糖價關聯性

  註:1、數據來源:ThomsonReuters,中糧期貨 2、ICE原糖單位:美分/磅 3、鄭商所白糖單位:元/噸

註:1、數據來源:ThomsonReuters,中糧期貨

  由圖1來看,國內外價格相關性有強有弱,我們根據政策及供需面的幾個重要時點將這11年分成五個階段。

  1.1 第一階段:國內白糖期貨上市至2014年10月

  在2014年實行配額外進口管控之前的近9年時間,二者的相關係數達到了89.82%的強相關程度,基本實現了同漲同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期貨價格反應靈敏,全球食糖市場依靠期貨實現了較高的同步性與敏感性。二是國內配額外進口僅存在50%關稅政策,不存在其他限制。在此期間國家並未出臺相關政策限制食糖進口,障礙較少的內外市場互動是國內白糖期貨與外盤聯動的重要保障。

  1.2 第二階段: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

  2014年10月13日商務部與海關總署共同發布公告(附錄1),自2014年11月1日食糖配額外進口量將受到管控。此消息對市場產生了明顯提振作用,開啟了持續半年的上漲周期,而同期的原糖卻頻頻下挫。接下來一年中,二者相關係數一反常態的達到了-67.25%,負相關顯現。

  此公告對於國內白糖市場,意味著大大降低了全球低成本食糖進口的衝擊,國內外市場割裂程度加深,食糖供給尤其是低成本供給大幅減少。對於全球市場,意味著中國食糖進口量被設定了上限,需求端一個重要因素被抑制,一路受挫也在預期之內。同時期,配額外巴西原糖進口利潤飆升至歷史最高約1700元/噸。

  1.3 第三階段:2015/16榨季(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

  如此高的進口利潤刺激著國內外糖商的神經,一部分人鋌而走險,最終通過走私進口食糖來釋放畸形價差的壓力。2015/16榨季,國內走私糖進口量呈爆發式增長,由前一榨季100萬噸增長至280萬噸,導致進口利潤大幅回落,直至走私進口窗口關閉。2015/16榨季國內外價格相關係數達到了驚人的94.62%。可見走私替代了進口,導致國內外基本面一致,國內外糖價再次產生聯動。

  1.4 第四階段: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

  2016年9月22日商務部發布公告(附錄2),對進口食糖進行保障措施立案調查。此消息引起了短期內強外弱的背離走勢,價差也相應反彈至歷史高位。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間的相關係數為28.59%,此期間市場存在預期,在未來將實施保障措施,但在具體時間以及政策力度上存在分歧。

  1.5 第五階段:2017年5月22日至今

  2017年5月22日,商務部對食糖配額外進口關稅實行保障措施(附錄3)。配額外關稅由之前的50%上浮至95%,短期內抑制了進口,國內相關進口加工企業也面臨挑戰。

  二、配額外盤面價差

  註:1、數據來源:ThomsonReuters,中糧期貨2、價差計算公式:價差=鄭糖期貨價格-ICE原糖期貨價格*22.04*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1+50%配額外關稅),其中自2017年5月22開始配額外關稅水平調整至95%

  2015年初以前,內外盤面價差保持在500-1500元/噸區間,2015年因國家實施配額外進口管控,價差短期內被拉升至歷史高位的3000元/噸。走私的大量出現開始將價差回拉,直至2016年下半年,國家開始針對食糖進口保障措施開展調查,市場預期後期保護性政策將會出臺,價差再次反彈。2017年5月22日,最終的保護措施落地後,目前的高關稅保護將價差拉進入快速回落期,目前價差水平為1500元/噸,並仍在下降。

  全球與中國庫存水平除14/15榨季外均為同向變動,而造成這一差異的主因便是2014年9月開始對配額外食糖進口量進行管控,內外市場的割裂導致基本面出現背離,最終反映為價差拉大。基本面是影響價差的直接因素,但基本面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政策的影響。

  三、未來國內糖價相關性判斷

  在目前高關稅的政策環境下,國內外價差也將進一步被拉大,對於走私來說其利潤空間被放大,因此國家對於食糖走私進口的管控力度將成為最主要因素。目前雲南、廣西方面對走私管控力度嚴格,若後期能保持高壓管控,則內外盤將維持弱相關。若再次出現類似2015年爆發式增加,則相關性很可能達到強相關區間。

  附錄1: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b/e/201410/20141000768537.shtml

  附錄2: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b/c/201609/20160901398588.shtml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撲克投資家

(責任編輯:陳姍 HF072)

相關焦點

  • 利好難敵內外價差困擾 國內糖價成「扶不起的阿鬥」
    但由於國際糖價破位下跌,國內市場再次被日益擴大的內外價差困擾,短期糖價快速回落。我們認為在全球糖市供給過剩的背景下,國內糖價仍處于振蕩下跌狀態。三大利好助推糖價反彈6月,倉單壓力以及糖料直補傳言令白糖期貨價格破位下跌。7月中旬,糖市迎來三重利好,糖價快速反彈。
  • 國內外花紗價差進一步縮小
    國內外花紗價差進一步縮小 2017-12-12 16:53:19 來源:錦橋紡織網   本周,國內棉價期現貨走勢延續分化,國際棉價繼續攀升;國內棉紗價格延續弱勢
  • 妖糖又變臉 國內外糖價聯動性將增強
    在這樣的形勢之下,國內外糖價的聯動性將會增強,在國際糖價出現突破性走勢之前,鄭糖上升空間將會受到限制。國際市場上,儘管普遍預期全球食糖正由過剩向短缺轉變,而國際糖價依然處於歷史低位,陳糖庫存規模較大對糖價利空。在期貨市場上,ICE原糖非商業淨多頭持倉負值在10月22日創出新的歷史紀錄,達到-178319手。
  • 國內外豪車售價相差一倍 國外買車便宜多少?
    國內外豪車售價相差一倍;在國內想早拿車還要交加急費  去年在中國獲得不俗銷量的進口豪華車,其售價與國外相比,高出近一倍。這對於那些荷包豐厚的富豪來說也許並不算什麼,但對於荷包不是那麼豐厚又想開上進口豪華車的人來說,則顯得非常沉重。「窮」則思變。從國外買輛車帶回國如何?
  • 〔全球糖業〕糖價高企損及需求,但供應緊張料在第二季緩解
    **高糖價打壓需求**  與此同時,高企的糖價已侵蝕了白糖需求,在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  印度孟買糖商協會的秘書長Mukesh Kuvadia稱:"若非糖價大幅上漲,需求可能會增加100萬噸左右."
  • 糖價破6000元大關創新高 糖果餅乾巧克力齊提價
    此輪漲價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傳導性很強,期貨、中遠期現貨交易和批發價格的飆升,迅速傳遞到零售終端市場。這意味著原來意義上僅僅停留在期貨、中遠期現貨和批發市領域的價格波動,已經快速滲透到零售領域。  記者昨日走訪杭州部分農貿市場和超市了解到,糖價飆升也帶動了消費終端市場價格的上揚。農貿市場白糖的零售價由上月的每斤3到3.4元升至3.5到4元。
  • 從魔鬼品種苯乙烯看價差結構對交易的指導與經典低風險蝶式套利
    一波行情啟動往往是從現貨帶著近月大漲,價差結構從 contango轉向 back,然後多頭移倉有展期收益,空頭益倉有展期虧損,多頭做多會更有信心,行情會走的比較大。 contango也稱正向結構,就是近月低,遠月高。這是一個正常的價差結構。遠月 = 近月 + 倉儲。這個價差很大的話,就會有人做期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