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陸遊曾在人生的後半段時期寫過《書憤五首 其二》中寫過:「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理想不會因為年紀而破滅,同樣只要心懷理想、志仍存心,那麼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再去採取行動都不算太晚。
考上一所好大學是很多學生的夢想,尤其在東亞圈範圍內,尊師重教的思想一直非常強烈,相應的,對於青少年來說,讀書上大學的念頭也是很多人從小就建立起的目標。安政真弓陪兒子復讀的時候已經50歲了,當時兒子在第一次高考中,雖然成績算是不錯,但是因為成績沒能達到東京大學的標準,再三決定後,想要再復讀一年。
安政真弓深知東大對很多學生的意義不同,就連自己的兩個兄弟曾經也為了能夠考上東大,而復讀了幾年,卻均以失敗告終。所以在得知兒子想要為了東大再復讀一年的時候,安政真弓表示全力支持,並且除了照顧好兒子的日常生活外,在兒子讀書的時候,安政真弓也拿起了兒子放在一旁的課本。
早在20多年前,安政真弓憑藉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旱稻田大學,但是東大一直是自己心中的夢想,在翻看兒子的書籍時,安政真弓慢慢的下定了決心,那就是也要報考東大,跟兒子一起複習。安政真弓的決定並不是心血來潮,陪兒子復讀一年後,最終她以優異的成績被東大錄取,而兒子卻再一次落榜,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旱稻田大學。安政真弓坦言自己平時複習時,常做3件事。
當時距離高考還有1年的時間,安政真弓發現如果以一年為周期,很容易讓人產生疲倦感以及心理壓力,所以安政真弓將這一年的時間按照3個月一階段,劃分成3個階段,按照每一階段的複習計劃依次推行。這樣既容易堅持,也容易從不斷完成的學習目標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進而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
安政真弓深知自己雖然有曾經讀大學的知識基礎,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而且這麼多年沒有系統的學習過,自己在理科方面必然沒有太大的學習優勢,但是相對年輕的考生來說,偏文科的科目卻是自己的優勢所在。
在複習的時候,安政真弓選擇有側重的複習,而不是貪多,想要所有科目都拿高分,這樣有選擇性放棄的策略,讓安政真弓的總分成功超過了錄取通知線。
安政真弓認為,學習筆記可以分為兩點,一種是用鉛筆書寫代表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而另一種則是用水筆寫完的,代表已經完成的內容。
這樣的區分既能有讓學習進度清晰明了,而且還能讓自己更加堅定接下來的學習計劃推進,安政真弓坦言自己能夠考上東大,既是運氣也是努力的結合成果,也離不開平時常做的這3件事。
學霸和普通同學的最顯著區別就在於——學霸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高效的學習方法。家長們不妨思考一下,自己孩子學習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嗎?如果答案是「沒有」,那不妨看下下面的視頻:
學習學習方法課時,會使用的相關教材,請點擊「了解更多」免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