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栢康紀念坊是蘇州市政協文史委研究員倪浩文於2014年發現的。圖為該牌坊當年被發現時的樣子。(倪浩文供圖)
呂栢康紀念坊錯過了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屬於文物或控保建築,不受「文物保護法」保護。但專家認為,該牌坊在蘇州絕無僅有,很有價值——
民國商業牌坊何去何從
□蘇報公益守護記者 璩介力
「這座民國時期的牌坊可能即將消失……」近日,市民徐先生向「公益守護」熱線96466反映,在蘇州高新區橫山東南角,有一座雲紋四柱式牌坊處境堪憂。他擔心隨著橫塘體育公園的建成,這座頗有價值的牌坊可能會就此消失。
記者探訪
牌坊在簡易宿舍樓後面,被野樹包圍
最近,位於橫山南麓的橫山體育公園項目已近收尾,即將建成。住在附近的徐先生卻多了樁心事:「附近有一處民國時期的牌坊,很有歷史價值,應該就在體育公園的項目部裡面。」徐先生說,他擔心牌坊會隨項目部一起被拆掉。
幾經周折,記者在體育公園項目部的簡易宿舍樓後面,找到了這座幾乎被野樹包圍的牌坊。四周除了各種垃圾外,還有搭建宿舍樓時使用的鐵絲網和彩鋼板。從宿舍二樓窗戶往下看,可依稀看到牌坊全貌,寬約10米,高約3米,四周有圍牆與鐵絲網,無法走近。
宿舍樓內的項目工作人員說,體育公園已基本建成,等待收尾。整個工程結束後,這幢宿舍樓將被拆除。至於那座牌坊,工作人員說:「到時候我們只拆宿舍樓,那個牌坊不會去動的。」
專家意見
這種牌坊在全市絕無僅有,應加以保護
據了解,這座牌坊是蘇州市政協文史委研究員倪浩文於2014年發現的。從建築形式上看,該牌坊為三間四柱式沖天坊,帶雲紋柱頭,額枋上刻著「呂公栢康紀念坊」,左右柱刻有對聯「廿餘載煞費經營,創業有成,大廈支持資一木;數十人同深景仰,遺型莊望,名山禱祀永千秋。」另一面刻有民國時期呂栢康在上海經營的事跡。
倪浩文介紹說,呂栢康紀念坊是蘇州大市範圍內僅存的民國工商業主牌坊,體量較大,從內容、題材上看,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該牌坊的建造材質與大多數牌坊不一樣,不是用的常規的花崗巖或青石,而是用水泥製成。「這是傳統牌坊構造方式與近代水泥建材的完美結合,也體現了那一時期傳統與近代交替的時代性,在建築領域也有一定的價值。」倪浩文說,「這樣的牌坊在蘇州地區是絕無僅有的,希望能好好保護起來。」
屬地反映
該牌坊不屬於文物,將組織現場評估
然而,由於該牌坊發現時間晚於第三次文物普查(2007年至2011年),因此未被列入文保單位。記者從蘇州市文保所查詢得知,該牌坊也未被錄入蘇州文物登錄點。因此,按規定,該牌坊並不屬於文物或控保建築,不受「文物保護法」的保護。「原來那裡都是房子,牌坊比較隱蔽,也比較安全,但現在周邊在開發,希望這處牌坊不會被『開發』掉。」徐先生不無擔心地說。
記者將該牌坊的情況反映給屬地——蘇州高新區。前天,高新區文物管理部門已至現場查看。下一步,他們將組織專家對現場進行評估,根據專家意見開展下一步工作。對此,「公益守護聯盟」將持續關注。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