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相| 無法呼吸的美國警黑關係:你會朝我開槍嗎?

2020-12-20 澎湃新聞

鏡相 | 無法呼吸的美國警黑關係:你會朝我開槍嗎?

2020-06-19 0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鏡相欄目首發獨家非虛構作品,如需轉載,請至「湃客工坊」微信後臺聯繫。 

作者 | 萬阡

編輯 | 劉成碩


 「生而有別」——黑人抹不去的身份標籤

黑人女大學生蕾昂娜最近情緒非常低落,受弗洛伊德事件的影響,一直在緊張準備醫學院入學考試的她,現在連一頁書也看不進去。看著她每天欲哭無淚的樣子,她的幾位亞裔好友不知該如何安慰她,她們甚至擔心她得了抑鬱症。

蕾昂娜出生在一個醫生之家,父母雙雙行醫,這個家庭是黑人在美國社會奮鬥成功的典範。蕾昂娜從小生活富足,兩年前參加美國小姐競選時,父母曾出資請她所有的朋友千裡迢迢去為她助戰,一人一間高級酒店的住宿規格足令朋友們咋舌。大概是因為她家太有錢,不適合作為普通黑人的代表,雖然比賽中表現很好,最後還是輸給了另一位家境相對困難的黑人女孩。

朋友們一直覺得蕾昂娜有想法也有號召力,自信中帶有一種優越的氣質。沒想到弗洛伊德被虐致死的事件卻讓她潰不成軍。蕾昂娜說,即使她家再有錢,地位再高,她也從未擺脫過黑人身份的陰影。

她怎麼都忘不掉她高中選修AP課程(難度相當於美國大學水平)時,老師和同學們懷疑的眼神,因為她是黑人,他們不相信她的學習能力。她說,那種眼神像是無言的刀子,將她刺出了內傷。

如果說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弗洛伊德們,飽受著的警察暴力是陽光下的劣行,那麼,富裕階層的蕾昂娜們卻在「內隱偏見」的冷暴力下,內心淌著血。

自從1964年《公民權利法案》和1965年《選舉權利法》通過,美國以立法形式結束了黑人在選舉權方面的限制,以及在各種公共設施方面的種族歧視和隔離制度後,美國不存在顯性意義上的種族歧視了,相反,歧視黑人的公開言行會被當作政治不正確而被聲討。

然而,現實世界中的種族主義依然存在,它只不過換成了一種「內隱偏見」的形式。就像蔓延全世界的新冠病毒一樣,你看不見它,但它存在於你每日呼吸的空氣中。

科羅拉多大學心理學家約書亞·科雷爾(Joshua Correll)博士開發了一個名為「警察的困境」(the police’s dilemma)的測試項目。它是一款射擊遊戲,研究人員向受試者展示一些年輕人的照片,有白人也有黑人,他們有的拿著槍,有的拿著手機或易拉罐等無害的東西。遊戲的要求是射擊有武器的目標,而不是沒有武器的目標。

研究發現,受試者會更頻繁、迅速地射擊有武器的黑人目標,而不是白人;當目標是白人時,他們則會避免頻繁射擊。最常見的錯誤是向手無寸鐵的黑人目標射擊,而不向有武器的白人目標射擊。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小羅蘭·G·弗萊爾(Roland G. Fryer Jr.)博士對10個主要警察局的1000多起槍擊事件進行了研究,發現黑人平民更有可能遭受其他類型的暴力,包括未被正式逮捕就被銬上手銬、被警察噴胡椒水或被推到地上。

耶魯大學研究隱性和顯性偏見的社會心理學家約翰·多維迪奧(John Dovidio)博士表示,警察最明顯的內隱偏見是黑人與犯罪之間的無意識聯想。即使該警員並不持有或表露過種族主義傾向,這種聯想也會影響他的行為。

「很大一部分美國白人都有這樣的內隱偏見,很難指望警察會有什麼不同。」

講述種族偏見的美國電影《撞車》

廣泛的研究已經證明,在美國,內隱種族偏見存在於各種領域。比如,2012年,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對部分兒科白人醫學生和住院醫師進行了隨機調查,研究兒科醫生的內隱種族偏見如何影響治療建議。結果表明,醫生更有可能給白人病人開止痛藥,而不是給黑人。醫生們腦子裡存在著一個隱性的「預設」:黑人的神經末梢沒有白人敏感,承受疼痛的能力比白人強些。

警察暴力——是社會 「公害」 還是是警察「困境」?

白人警察肖萬的膝蓋壓在弗洛伊德的脖子上,,自在到就像跪在一個舒服的墊子上,竟然忽略了膝下是一個在聲嘶力竭呼喊「我無法呼吸」、「求求你讓我站起來吧」的瀕死生命。然而,這些年,弗洛伊德並不是頭一個呼喊著「我無法呼吸」被警察「鎖喉」(chokehold)而亡的黑人。

手持「我無法呼吸」標語牌的抗議人群

在好萊塢電影中,美國警察都是赤膽雄心的鐵血男兒,對壞人鐵面無私、鐵腕執法,完全是正義的化身。但在現實中,一些警察對手無寸鐵的黑人平民使用「鎖喉」、射殺等暴力手段,導致一次又一次的公關危機,甚至社會動蕩。警察暴力(Police brutality),已被很多人指斥為美國社會「公害」。

埃裡克·加納(Eric Garner)之死

2014年7月17日,紐約史坦頓島(Staten Island)熱浪襲人,43歲的黑「巨人」埃裡克·加納身著短衣褲在街上閒逛。一位白人警察走上前來,指控他涉嫌無照銷售香菸,加納稱自己沒賣無照香菸,並多嘴說警察總是以此為由騷擾他,讓他很煩。四名警察一起上前抓捕加納。白人警察丹尼爾·潘塔雷昂(Daniel Pantaleo)將加納從身後反手架住,並勒住他的脖子,將他臉朝下按倒在人行道上,被「鎖喉」的加納最終窒息而死。死前他曾十一次呼喊「我無法呼吸」。

大陪審團決定不起訴潘特雷昂,最後由紐約市政府支付600萬美元民事和解金了結了此案。這次事件引發了全美至少50場示威遊行。

哈維爾·安布勒(Javier Ambler)之死

2019年3月28日半夜一點左右,德克薩斯州威廉姆森郡,40歲的黑人郵政職工哈維爾·安布勒在和朋友玩完撲克後開車回家。由於未能將其SUV的前燈調暗而被郡警察攔截。不知是由於驚恐或其他原因,安布勒沒有停車。警察上演了22分鐘的追車大戰,直到安布勒的車在奧斯汀附近撞上了一棵樹。

抓捕他時,警察使用泰瑟槍(taser,電槍)向他射擊了4次。在被反扭倒地的過程中,安布勒向警察聲明,「我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congestive heart failure)」,但警察並沒因此住手。「我無法呼吸,救救我」,是安布勒臨死前掙扎著重複了很多遍的話。

奧斯汀市長史蒂夫·阿德勒對此事公開質疑:「即使有人會因為沒有調暗車燈而被判有罪,也罪不至死吧。」

據Statesman 新聞網站報導,威廉姆森縣警官內務部的調查人員在一份報告中確定,這些警察沒有違反該機構的追捕或使用武力政策。

曼努埃爾·埃利斯(Manuel Ellis)之死

2020年 3月3日晚,華盛頓州塔科馬市(Tacoma),33歲的黑人樂手曼努埃爾·埃利斯為教堂司鼓後準備走路回家。出教堂門時,他分別給媽媽、哥哥和姐姐打了電話,他告訴媽媽他很愛她。半個小時後,埃利斯被四個警察按地毆打死亡。在網上流傳的視屏中,可以聽到目擊者向警察大喊:「別打了,天哪!別打他了!把他抓起來不就行了嗎!」 《華盛頓郵報》報導,據警方電臺的音頻顯示,埃利斯生前最後時刻說的也是:「我無法呼吸」。

據報,參與埃利斯死亡事件的警官最初被安排行政休假,但在警察局裁定沒有違反政策後,他們又恢復了工作。

據德國一家資料庫網站Statista統計,2019年,美國24%的警察殺人案發生在黑人身上,而黑人在美國人口中佔比13%,黑人被警察殺死的可能性是白人的2.5倍。對警察暴力事件的調查還顯示,在所有警察殺人事件中,99%的警察沒有受到任何刑事指控。

上述案例需要注意的是:弗洛伊德案的主犯是白人警察肖萬,三個協助警察中,一名是亞裔;加納案中,「鎖喉」者是白警,其他三人中有黑人警員;安布勒案中,主要抓捕並使用電槍者是黑人警員;埃利斯案中,抓捕並毆打他的四個警員中,有兩個白人、一個黑人、一個亞裔。


紐約警察的「鎖喉」訓練

可見,在黑人被謀殺的悲劇中,不只有種族主義的禍根,還有警察暴力執法(Police Brutality)的惡果。因此,目前回歸理性的抗議行動主要訴求是:反對種族主義;反對警察暴力執法。

6月5日,街頭的遊行隊伍又舉出了一塊標語牌,上面寫著「說出她的名字——布琳娜·泰勒」(「Say Her Name Breonna Taylor」)。這一天是黑人女醫務工作者泰勒27歲的生日,她是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人。2020年3月13日半夜時分,泰勒在睡夢中身中八槍,她沒有死在新冠抗疫的前線,卻在自己家中死在了警察從窗外射進的槍彈下。據說當時警察正在搜捕一名已經被捕的嫌犯。泰勒的家人指控警方玩忽職守、過度執法和濫殺無辜。

反對警察對黑人的暴力執法,為什麼此現象會成為一個久治不愈的社會頑疾呢?綜合研究者和警方的解釋,除了內隱偏見,另有如下原因:

恐懼和不安全感導致過度反應

2018年3月18日,加州薩克拉曼多警察在史蒂芬·克拉克(Stephon Clark)祖母家的後院與他對峙時,發現他手中有槍,便開了20槍將他擊斃。事後證明,這些警察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他們以為是槍枝的東西,實際上是一部手機。

這種現象並不新鮮,警察誤將扳手之類當作槍枝而開槍;在有人脫短褲時,以為他伸手拿槍而開槍;將玩具槍誤當成真槍而開槍,……

恐懼是警察暴力行為的根源之一。美國是個公民可以合法持槍的國家,目前槍枝總量在2.7到3.1億之間,這對警方構成了巨大的潛在威脅。


警察訓練:致命射擊

2020年6月2日,密蘇裡州聖路易斯,77歲的退休黑人警長大衛·多恩(David Dorn)在保護商店不被搶劫時,被黑人暴徒持槍射殺。

2020年到6月中旬為止,美國警察在司職中死亡53人,其中有24人被槍擊而死。

警察在解釋自己在執法中的過度反應時,往往會說,「我認為那個人有槍」、「我為自己的生命感到擔心」。在美國,警察是一個高危職業,警員也少有人民公僕的犧牲精神。因為恐懼對方有槍,為了自保,所以常常在稍有懷疑時,便先發制人。

上級部門的鼓勵

也有研究報告稱,一些警察部門鼓勵警員勤作為,業績的衡量標準往往是破獲的案件的數量、逮捕的罪犯的數量,而非成功預防、阻止的案件數量。此外,獎勵在執法中表現積極、「英勇」的警員,也客觀縱容了警察暴力執法的傾向。

一位警員透露:「那些升職的、獲得嘉獎的警察,大多是逮捕犯人最多的。」

目前,警務改革的倡導者已經敦促警署優先考慮對警員進行降級(緩解局勢緊張)能力的培訓(de-escalation training)。

法律更傾向於保護警察

《密蘇裡州修訂法規》第563章賦予執法人員很大使用致命武器的自由裁量權(discretion)。法規規定「在實施逮捕或者防止嫌疑人逃脫羈押時」,如果警員「合理地認為」逮捕對象已經犯下或試圖犯下重罪,如不立即實施抓捕可能會對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那麼就有權使用致命武力。

法律要求警員使用武力必須具備「客觀合理性」(objective reasonableness)。然而,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很難區分「客觀合理性」和警員在驚慌狀態下做出的瞬間主觀判斷。但美國法院都普遍願意相信警員對當時所受威脅的個人判斷。

批評者戲稱這條法規為美國最高法院授予警察的 「殺人執照」(the license to kill)。

警察暴力執法的官司常常會在庭外達成和解。然而,巨額的和解金並不能遏制警察的不當行為,原因很簡單:無論是警官個人還是警察部門都不需要為此掏腰包。 警察工會將為該警員支付全部律師費,和解金則由市政預算支付。公民的投訴也很少能影響警員的職業生涯。在紐約,市民投訴審查委員會甚至不會將收到的投訴納入涉事警員的人事檔案。

警員普遍文化水平偏低

研究表明,文化水平偏低,會導致警員在執法過程中缺乏理性分析和判斷能力,在衝突發生時難以自我控制,容易衝動。同時,警員的受教育水平也會影響其使用武力的傾向,警員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使用致命武力的可能性越小。

2017年的一項調查報告稱,美國全國警員51.8%擁有兩年制的學位,30.2%擁有4年本科學位,5.4%擁有研究生學位。

美國沒有統一的中央警察機構,警察的構成比較複雜,主要包括聯邦警察(FBI)、州、市和縣警察等級別。一般來說,FBI對警員的學歷要求較高,警員通常擁有高等教育學歷。而其他警察機構雖然希望警員具有本科以上學歷,但警員入職門檻卻設在高中、GED(美國高中同等學歷證書),以及副學士(Associate Degree,兩年制社會大學學位)的學歷上。

美國西東大學(Seton Hall University)的研究發現,現實中,許多執法部門招收警員時,都避免了對高學歷的要求,原因是要求高學歷會降低申請人的規模。執法部門認為,其他因素,比如性格、品行、溝通能力、健康及心理狀況等等,也都是一名警員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

蕾昂娜的朋友瑞恩有個經歷,一次他陪好友去參加招收警察的考試,自己也順便考了一把。瑞恩發現,如果一個人太理性,想得太多,是考不好的。只有想法直接、反應快的人才能得高分。他覺得,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警員中有很多簡單粗暴的勇武之人。

警察的軍事化

2014年8月美國密蘇裡州,一名白人警察在聖路易斯市弗格森鎮(Ferguson)開槍打死18歲黑人青年麥可·布朗(Michael Brown),引發當地民眾大規模抗議。當時警方佩戴護具和防毒面具,駕駛裝甲車,以軍事化方式應對示威者,導致大規模的警民衝突。

麥可·布朗的母親在他被擊斃的地方祈禱

警察軍事化是指執法人員使用軍事裝備和戰術,形成一種激進的執法風格。

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美國防部啟動了一項1033計劃,向地方警察轉送其閒置的軍事設備。超過8000個執法機構因此獲得價值60多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如夜視鏡、機槍、裝甲車、和軍用飛機等。

然而研究發現,警局接收軍事設備,會形成一種軍事文化(a culture of militarization),使他們習慣依賴武力解決問題。

弗格森事件後,美國社會要求警察機構「去軍事化」(Demilitarization)的呼聲越來越高。

全副軍事裝備的警察

「解散警察」——去警察化的社會將如何想像?

儘管在這次抗議中,美國各地白人警察紛紛跪地為黑人祈禱,釋放和解的善意。然而,BLM運動的組織者並不為此所動。最近,弗洛伊德的抗議隊伍中又打出了「削減警察預算」(Defund the Police"),甚至「解散警察」(Disband the Police)的口號,旨在推動激進的警察制度改革。

抗議者高舉「削減警察預算」的標語牌

美國每年用於維持治安的資金高達1150億美元,幾乎超過了所有其他國家的軍事預算。在大多數城市,與警察的預算相比,教育、住房等和其他關鍵社會服務部門的預算則相形見絀。

支持去警察化的人士認為,警察和監獄在美國是有種族主義傾向的部門。警察擁有如此巨大的預算,在處理刑事案件時,卻表現得很無能,但對生活貧困的平民卻頻繁不斷地「烹小鮮」,反而導致犯罪率上升。2015年,紐約警察對低級犯罪採取了消極 「怠工」(slowdown)的態度,結果犯罪率卻反降不升。實踐證明,社會不需要對警察過度依賴。

2020年6月12日,明尼阿波裡斯市議會令人震驚地全票通過了廢除該市的警察局的決議,將以社區主導的公共安全系統取而代之。紐約市長則在推動削減本市警察局10億美元預算的計劃。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看好沒有警察的未來,一位網名為「Sender999」的網友在推特上諷刺說:

「嘿,你們就這麼幹吧,削減警察預算。等明尼阿波利斯被暴徒縱火燒成火山口,我看還有誰敢去投資。」此言一出,很快就贏得大批網友點讚。

對此,川普總統做出了明確表態,「不會削減警察預算,不會解散我們的警察。」他認為,「99%的警察都是好樣的」。

美國警黑關係——不斷被消費和利用的話題

在美國,新聞媒體對社會輿情的引導起著很大的作用。私營的新聞媒體公司商業意識極強,每天都在尋找能為其帶來商業價值的 「抓人眼球」的新聞。某些社會問題,在媒體的鏡頭下,都會被掐頭去尾地無限放大,炒成爆炸性的社會話題。警察暴力執法虐殺黑人,更是各大新聞媒體多少年沒斷過的頭條。

幾乎所有警察都認為,媒體對警方的負面報導有過度渲染的成分,造成的影響持續時間長,且難以消散。

「如果看電視新聞,對我們的正面報導常常只有2秒鐘,而負面報導可以長達2分鐘。」 一位中西部的警員認為媒體有意妖魔化警察。

另一位警員認為媒體,特別是手機的出現,有時候起到了醜化警察的效果:「人們只要看到警察用警棍打一個人,即使只有10秒鐘,就會認定警察在作惡,而不去調查那位被打的人究竟做了什麼。警察即使合理使用武力,人們也會覺得很殘忍。」

除了媒體,政客們也喜歡利用這個話題來作秀,搶佔輿論高地,爭取選票。

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率領多位民主黨議員,圍著非洲傳統圍巾,在國會大廈單膝跪地向弗洛伊德默哀並譴責警察暴力,被評論者稱為是和川普手持聖經在教堂前一樣的「擺拍」。

佩洛西率民主黨人下跪悼念弗洛伊德

川普總統及多位共和黨人對佩洛西代表民主黨拋出的警察改革議案表示反對。他在社交媒體發文稱,「激進的左翼民主黨人居然想減資和廢除警察部門。對不起,我要的是法律和秩序」。

美國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共和黨人沃爾夫(Chad Wolf)和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公開聲稱,美國警方沒有「系統性種族主義問題」。他們的表態即刻引起軒然大波。

6月16日,川普迫於壓力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該命令旨在促進司法系統問責制,包括對警察過度使用暴力的報告建立統計資料庫,限制警員使用「鎖喉」手段,還承諾在處理涉及精神病患和嗑藥者的非暴力案件中引入社會工作者。

此行政令卻被民主黨佩洛西批為「可悲並嚴重地缺乏必要的措施來打擊種族不平等和警察暴力的盛行」。

美國這隻大船,正在抗疫和抗議、喧譁與騷動中飄搖。

2020年5月30日,休斯頓黑人一家三口上街參加抗議活動。5歲的女兒西蒙娜·巴蒂看到警察,突然大哭起來。一名全副武裝的白人警察走過來,輕輕地跪在了她面前。小女孩怯生生地問警察:「你會向我們開槍嗎?」警察用胳膊摟住她,給了她一個擁抱,安撫她說:「我們是來保護你們的,不是來傷害你們的。你可以抗議,可以集會,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就是別破壞東西。」小女孩停止了哭泣,使勁地點頭。

警察安慰休斯頓五歲驚恐小女孩


參考文獻

https://thesource.com/2020/05/29/darnella-frazier-traumatized/https://en.wikipedia.org/wiki/I_can%27t_breathe

https://www.statista.com/chart/21872/map-of-police-violence-against-black-americans/

https://abcnews.go.com/US/wireStory/death-racism-part-americas-dna-start-70973482

https://www.apa.org/monitor/2017/10/police-misconduct

http://kirwaninstitute.osu.edu/research/understanding-implicit-bias/https://www.apa.org/monitor/2016/12/cover-policing

https://www.wilsonlawgroupsc.com/blog/why-do-police-officers-use-excessive-force/

https://www.thenation.com/article/archive/why-its-impossible-indict-cop/

https://www.vox.com/2018/4/9/17205256/gun-violence-us-police-shootingshttps://nleomf.org/preliminary-fatalities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0/may/14/breonna-taylor-louisville-police-shooting-kentucky

https://www.economist.com/democracy-in-america/2015/04/27/what-the-cops-sa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ath_of_Freddie_Gray

https://www.policechiefmagazine.org/education-offers-best-solution-for-police-misconduct/

https://scholarship.shu.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3771&context=dissertations

https://www.learnhowtobecome.org/police-officer/

https://onlinedegrees.sandiego.edu/why-police-officer-education-is-important/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research-based-methods-of-reducing-police-violence-2020-6

https://www.policefoundation.org/study-examines-higher-education-in-policing/

https://www.charleskochinstitute.org/issue-areas/criminal-justice-policing-reform/militarization-of-police/

https://www.joincampaignzero.org/demilitarization

https://abcnews.go.com/US/small-town-police-chief-killed-officers-cities-wounded/story?id=71017820

https://www.thecut.com/2020/06/what-does-defund-the-police-mean-the-phrase-explained.html

https://abcnews.go.com/Politics/trump-defunding-dismantling-disbanding-police/story?id=71138273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jixinwen/202006/t20200608_6034591.htm

https://www.cnn.com/2020/06/07/politics/systemic-racism-trump-administration-officials-barr-carson-wolf/index.html

https://www.politico.com/news/2020/06/07/chad-wolf-systemic-racism-police-305378

https://www.voanews.com/usa/race-america/trump-signs-executive-order-police-reform

https://www.newsweek.com/texas-girl-5-asks-police-are-you-going-shoot-us-during-houston-protest-1508572



關鍵詞 >>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50)

相關焦點

  • 「無法呼吸」的美國「符號」
    非洲裔、因新冠疫情衝擊而失業、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遭警方暴力執法身亡……「小人物」弗洛伊德的人生軌跡是疫情下美國非洲裔族群苦難加劇的縮影,更是美國長期系統性種族歧視的結果。  「弗洛伊德式悲劇」還會重演嗎?他的死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寫這一群體的故事腳本?種族歧視下的美國,他們何時才能真正呼吸?
  • 絕地求生:開槍時要不要屏息?大神有更高端的操作,萌新你會嗎?
    喜歡遊戲,喜歡和所有的朋友探討遊戲,也許生活中別人不能理解你,但是在遊戲裡,老狼是最懂你的朋友。文/老狼大家好,我是老狼。在絕地求生之中,有著一個屏息的設定,玩家通過按住相應的按鍵,角色會停止呼吸,同時基礎鏡會放大到1.5倍,玩家瞄準時槍口不在上調,是一個輔助玩家們射擊的設定。但是看有的大神們操作的時候並不會使用屏息,都是直接瞄準射擊,於是便有了玩家起了疑問。
  • 華人女子不懂義大利語遭種族歧視,「我要朝你腦袋開槍!」
    華人女子因不會義大利語而遭辱罵,店員慫恿:「朝她腦袋開槍」!「給我聽著,cazz... di cinese(意譯:艹-蛋的中國人),你們到我們國家來,摧毀了整個市場。別等我打斷你的腿,朝你腦袋上開槍」,報導稱,這名可憐的受害者依然面帶微笑,而這名男子則偷偷在她身後朝她腦袋做出開槍的手勢。「Bastard... (王八蛋)」,他最後說道。
  • 美國網友已經想出了應對颶風的「妙法」:朝它開槍 嚇跑它!
    原標題:美國網友已經想出了應對颶風的「妙法」:朝它開槍 嚇跑它!   可能就是一句玩笑……據英國媒體《太陽報》9月11日報導,連日來,被CNN稱作「野獸」的4級颶風「弗羅倫斯」在美國東海岸「興風作浪」。在官方提醒數以百萬計的美國民眾提前做好應對準備的同時,美國網友仍不忘了調皮。
  • 【研究報告】「我無法呼吸」:喬治·弗洛伊德之死與非洲裔美國人的...
    死者未攜帶任何武器且全程高舉雙手,在多次申訴無法呼吸的情況下,警察丹尼爾·潘塔雷歐始終從後邊勒住他的脖子不鬆手,其他幾名警察按住他的腦袋將他壓向人行道,致其失去知覺並最終死亡。自此之後,「我無法呼吸」(I can't breathe)就已經成為非洲裔反對警察暴力乃至是種族歧視的代名詞。
  • 南開研究報告:「我無法呼吸」,喬治·弗洛伊德之死與非洲裔美國人...
    死者未攜帶任何武器且全程高舉雙手,在多次申訴無法呼吸的情況下,警察丹尼爾·潘塔雷歐始終從後邊勒住他的脖子不鬆手,其他幾名警察按住他的腦袋將他壓向人行道,致其失去知覺並最終死亡。自此之後,「我無法呼吸」(I can't breathe)就已經成為非洲裔反對警察暴力乃至是種族歧視的代名詞。
  • 2020世界面孔之四:喬治·弗洛伊德:你的美國可以呼吸嗎
    「弗洛伊德式悲劇」還會重演嗎?他的死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寫這一群體的故事腳本?種族歧視下的美國,他們何時才能真正呼吸?  全球震驚  弗洛伊德,46歲,5月25日因使用假鈔嫌疑,遭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白人警察德雷克·肖萬「跪頸」執法近9分鐘,其間多次掙扎求饒「我無法呼吸」,最終送醫不治。
  • 杜特爾特向菲軍方下令:我若成為獨裁者,朝我開槍
    對此,時常語出驚人的杜特爾特於22日向軍方下令:「我若成為獨裁者,任期結束還不下臺,就朝我開槍。」
  • 「研究報告」「我無法呼吸」:喬治·弗洛伊德之死與非洲裔美國人的...
    死者未攜帶任何武器且全程高舉雙手,在多次申訴無法呼吸的情況下,警察丹尼爾·潘塔雷歐始終從後邊勒住他的脖子不鬆手,其他幾名警察按住他的腦袋將他壓向人行道,致其失去知覺並最終死亡。自此之後,「我無法呼吸」(I can't breathe)就已經成為非洲裔反對警察暴力乃至是種族歧視的代名詞。
  • 種族歧視讓美國「不能呼吸」
    種族歧視讓美國「不能呼吸」■李莞梅6月3日,美國中西部明尼蘇達州州檢察長埃利森宣布,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死亡案中
  • 「縱論天下」「無法呼吸」的豈止弗洛伊德!
    徐海知「警官,求求你,求求你,我無法呼吸……」美國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壓住脖子窒息而亡,這是他用盡最後氣力發出的哀求。這句瀕死前的痛苦呻吟,是美國少數族裔在種族歧視無奈現實中痛苦掙扎的真實寫照。「無法呼吸」的豈止是弗洛伊德一人!
  • 美國高中發生槍擊案 槍手朝5人開槍後試圖自殺
    11月14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聖克拉麗塔市,家長在發生槍擊的學校外等候自己的孩子。 聖克拉麗塔市一所高中11月14日早晨發生槍擊案。根據最新消息死亡學生人數已從2人升至3人、另有2人受傷。槍手試圖開槍自殺,目前生命垂危。
  • 絕地求生中最簡單直接的四倍鏡壓槍教學!包教包會!
    相信很多玩吃雞的朋友都很羨慕各種主播的四倍鏡壓槍,六倍壓槍點人的操作吧。炫酷又裝x,實戰的時候還方便,用不著手忙腳亂的切換倍鏡。但是無奈自己怎麼壓槍都壓不住,槍口很容易就飄上天。今天我就來教教大家,怎麼用倍鏡壓槍收人頭。多的不談,至少能讓你壓住四倍鏡。
  • 美老漢患絕症奄奄一息,報警懺悔:25年前,我朝一人腦袋開槍
    據英國《鏡報》11月21日報導,近日,美國一名身患絕症的53歲男子承認,自己在25年前犯有謀殺案,他向警方自首並表示懺悔。據警方稱,老人名叫約翰尼·德懷特·懷特。他身患絕症,想要在臨終前吐露真相,於是打電話給警方,承認自己在多年前朝26歲的克里斯多福·阿爾文·戴利頭部開槍,並殺死了他。警方表示,這名老人來自美國阿拉巴馬州三一市。他對自己犯下的罪孽後悔不已,並在電話中告訴警方自己得了絕症,已經奄奄一息。偵探肖恩·穆卡丹對《紐約時報》的記者說,是他接到了嫌犯打來的電話。
  • 美國黑人死亡案最新證據:被捕時喊20多次我無法呼吸
    (原標題:弗洛伊德案最新證據:被捕時喊了超20次「我無法呼吸」)據法新社9日報導,最新證據顯示,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佛洛依德遭警察暴力拘捕時曾喊了超過20次「我無法呼吸」,還大聲呼叫子女和已故的母親,並說警察會殺了他。
  • 和平精英:六大冷知識,十字弩有專屬倍鏡設計,而它開槍沒槍聲標識!
    大家好,我是南巷花貓。眾所周知,《和平精英》是一款非常考驗技術和技巧的遊戲,無論是壓槍還是聽聲辨位,都是要掌握的基本本領,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冷知識,也是我們不可忽略的技巧,下面要分享的這些冷知識,你們知道多少呢?
  • 我不贊同你的觀點,但我捍衛你的權利
    美國人所謂的「白人至上」,就是對黑人的赤裸裸的的踐踏嗎,簡直是喪心病狂,毫無人性。,所以你就天生自帶三分高貴嗎?你就可以大口的呼吸頂層的空氣,用譏諷的態度指使著黑種人卑微到塵埃裡嗎?「美X議者遭卡車拖拽碾壓身亡。」「美國華盛頓全市宵禁。」
  • 美國示威又開槍,驚悚視頻曝光!差點就死屍遍地,黑人見義勇為?
    6月7日,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在抗議黑人弗洛伊德死亡時發生一起惡性事件。一名27歲的男子駕車衝向示威活動人群,而且還開槍打傷周圍的民眾。起碼從視頻上來看,這輛黑色汽車是自己減速的,而如果他真的想實施襲擊完全可以撞過去或者當場開槍,以現場的人員密集度來說,他如果真開槍那麼傷亡數字會相當驚人。海耶斯稱:「我在和他搶方向盤的時候聽到槍聲想起。但我不怕因為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護周圍的那些人。」不過目測海耶斯是一個身高至少在1米9以上的黑人壯漢,面對這樣的人來和你搶方向盤,手邊有槍不開的人估計是少數。
  • 國際觀察:從「我有一個夢想」到「我無法呼吸」
    「我無法呼吸」「黑人的命也是命」「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對種族主義說不!」「對警察暴力說不!」……激憤的抗議口號,將美國長期積累的系統性社會弊病揭示無遺。弗洛伊德之死是美國非洲裔遭受種族歧視的一例新的血證。自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喊出「我有一個夢想」已過去半個多世紀,但一起起「我無法呼吸」的種族問題悲劇仍頻頻發生。
  • 朝天空開槍,子彈到底去哪了?會掉下來砸到自己嗎?
    相信喜歡看戰爭片的朋友們總會看到這樣的情景,為了打掉呼嘯而來的飛機,戰士拿著機槍向天開槍,從而獲得勝利。這種場景在很多戰爭片中屢見不鮮,甚至引來大批網友的吐槽,向天開槍,子彈落下不會打到自己嗎?從而給這些影視作品打上了神劇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