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聯合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舉辦「啟航——中國共產...

2020-12-17 澎湃新聞

同濟大學聯合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舉辦「啟航——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史跡展」

2020-06-25 0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6月24日,在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指導下,由同濟大學聯合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共同舉辦的《「啟航」——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史跡展》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衷和樓大廳揭幕。此次展覽系首次將一大會址紀念館、二大會址紀念館、四大紀念館的展覽組合在一起進行展出,集中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的奮鬥歷程。該展覽也拉開了「理想之光·真理之路」同濟大學迎接建黨100周年系列主題活動的序幕。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二級巡視員楊偉人,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二級巡視員曹力奮,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主持工作)徐明,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黨支部書記、副館長尤瑋,中共四大紀念館館長童科出席,共同為展覽揭幕,並共同啟動同濟大學迎接建黨100周年系列主題活動。出席活動的有全體在校校領導、黨委常委、校長助理、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二級黨委書記和部分師生代表,活動由校黨委副書記吳廣明主持。

方守恩表示,學校聯合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舉辦「啟航——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史跡展」,拉開同濟大學「理想之光•真理之路」迎接建黨100周年系列主題活動的序幕,是為了更好地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以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從中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艱、擔當之要,教育廣大師生厚植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此次展覽為師生們的「四史」學習教育提供了生動的歷史教材,用這種協同協作的方式將優質黨史教育資源引進高校,也是學校「開門辦思政」的又一創新探索。

楊偉人表示,同濟大學這次啟動迎接建黨百年系列主題活動,特別是與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籤約合作,舉辦黨史專題展覽,聘任校外育人教師,進一步推進黨史文化育人,是新時代高校思政工作的積極創新,期待學校在黨建、思政工作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徐明表示,展覽以豐富而詳實的史料圖片和文字,系統、全面地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初創時期的奮鬥歷程。相信展覽的舉辦,一定能激勵同濟師生回顧黨的光輝歷程,繼承黨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展覽由「偉大開端」「嶄新局面」「力量之源」「偉大足跡」四個部分組成,前三個部分分別為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的展覽內容,第四個部分展示了早期黨的領導機關、黨的部分重要會議、重要宣傳教育機構以及黨的主要領導人在上海留下的革命足跡。該展覽一共有99幅展板,最後一塊展板為留言互動板,師生可圍繞「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進行回答留言。

當天,同濟大學分別與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籤署共建黨史育人基地的協議。校館雙方將共享黨史教育資源,館方將優秀黨史研究成果在同濟大學展出,同濟大學聘請館方黨史專家為「四史」教育專家團專家;共建立德樹人平臺,同濟大學將選送優秀學生前往各紀念館開展志願者工作,成為紀念館「志願者人才輸送與培養基地」;共同創新「四史」教育模式,同濟大學協助館方設計策劃形式多樣、青年人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打造全媒體時代的「四史」教育新模式;共同開展黨史研究,同濟大學將結合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優勢,聯合開展黨史研究課題、短期研修班等項目,為館方的黨史研究、人才培養、隊伍建設提供支撐。校黨委副書記徐建平、徐明、尤瑋、童科分別代表校方和館方籤約。

徐明、尤瑋、童科,以及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徐蓉教授、張勁教授、李雅茹副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四史」教育專家團專家,方守恩為他們頒發了聘書。

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的展期結束後,展覽將移至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及附屬中小學校進行展出。

文字:黃艾嬌

圖片:江平、週遊

原標題:《同濟大學聯合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舉辦「啟航——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史跡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安徽省委常委集體瞻仰中共一大二大會址和中共四大紀念館
    原標題:省委常委集體瞻仰中共一大二大會址和中共四大紀念館 6月2日,省委常委專程赴上海集體瞻仰中共一大、中共二大會址和中共四大紀念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中共一大會址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開展革命傳統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全面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
  • 首次集聚中共一大、二大、四大館藏精華!「上海·黨的誕生地」巡展...
    雨花臺烈士陵園紀念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共同啟動展覽。   「初心之地 紅色之城——上海·黨的誕生地」巡展(南京站)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共同主辦,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聯合承辦。
  • 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71年前的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標誌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身處黨的誕生地,發生在這座光榮之城的紅色故事你了解多少?日前舉行的「初心之地 紅色之城」——上海·黨的誕生地巡展,首次聚集中共一大、二大會址紀念館和中共四大紀念館的館藏精華,精心挑選了300多張照片,分偉大開端、嶄新局面、力量之源三大部分,再現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的奮鬥歷程,勾勒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留下的紅色印跡。
  • ...奮鬥歷程,李強同全市黨員代表瞻仰中共一大、二大會址和四大...
    今天上午,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一璀,市政協主席吳志明,市委副書記尹弘和全市基層黨員代表,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集體瞻仰了中共一大會址、中共二大會址和中共四大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銘記奮鬥歷程。李強強調,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
  • 中共四大紀念館11月起閉館改造,計劃打造一支紅色主題曲
    10月25日,中共四大紀念館舉辦展演活動。本文圖片 主辦方供圖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共四大紀念館和海派文化中心將於今年11月起閉館改造,並於明年7月1日前重新對外開放。10月25日,在中共上海市虹口區委宣傳部、上海音樂學院的指導下,由中共四大紀念館與上海音樂學院合作的「繼音樂之典、聚力量之源」紅色音樂作品展演在中共四大紀念館國旗廣場舉辦。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現場採訪獲悉,這是中共四大紀念館首次嘗試與上海音樂學院合作舉辦音樂黨課。
  • 【活動】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紅色文創《黨員紀念冊》首發
    中共一大會址是中國共產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為了迎接「建黨百年」,充分用好館藏資源,讓文物「活起來」,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推出紅色文創《黨員紀念冊》,並聯合東方網開啟「點亮中國夢,把『館藏文物』帶回家」線上推廣活動。
  • 中共一大紀念館將在建黨百年之時開門「迎客」
    【解說】1月11日,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徐明向記者透露,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大項目之一,中共一大紀念館建設項目將於2021年4至5月份完成基本建設,恢復百年前的歷史原貌之後投入試運營,在建黨百年之時開門「迎客」。
  • 閃光的足跡|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中共一大會址是一幢典型的石庫門建築,建於1920年秋天,地處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這裡是一大代表李漢俊和他的哥哥李書城的寓所。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這裡召開。大會通過了黨的綱領和工作決議,選舉了中央領導機關,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中國革命的面目從此煥然一新。 1950年,上海市長陳毅提議,並經市委討論決定尋找中共一大會址。1951年,幾經周折,中共一大會議舊址被找到,隨後根據相關史料和親歷者的回憶,進行修繕復原。1952年9月,中共一大會址修繕完成,建立紀念館並對外開放。
  • 人民廣場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國歌廣場等舉行升旗儀式為祖國慶生
    圖片說明:1日一大早,市民遊客就聚集在人民廣場的國旗杆下,共同觀看升國旗儀式。  1日上午,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在紀念館東門綠地舉辦了「祖國萬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周年升旗儀式」。  8時30分,升旗儀式在《紅旗頌》樂曲中拉開帷幕。來自武警上海總隊的升旗手和青少年代表組成的6位護旗手,手捧鮮豔的五星紅旗,邁著整齊的步伐向升旗臺方向前進,全場高唱《義勇軍進行曲》,五星紅旗冉冉升起,迎風飄揚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的上空。
  •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四大隊某隊組織全體新學員參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原標題:誓言錚錚擔使命——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四大隊某隊組織全體新學員參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日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四大隊某隊組織全體新學員來到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開展「守初心、擔使命、踐行動」黨日活動隨後,大家在講解員的帶領下瞻仰了中共一大代表群像浮雕,參觀了「前赴後繼、救亡圖存」「風雲際會、相約建黨」「群英匯聚、開天闢地」等專題展區,詳細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為挽救國家和民族危亡進行的英勇鬥爭和艱苦探索。一番番光輝歷程震撼著每一名學員,大家仿佛又回到了那個風雨如磐的年代。
  • 「一大會址」日記|會址紀念館亮相品博會,帶來不少文創萌物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參觀熱潮,從上海的興業路,延續到了延安中路。5月12日,為期三天的首屆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在上海展覽中心閉幕。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展出的10件文創產品,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留言。如:以石庫門元素為主題,側重於紀念館形象宣傳的「黨的誕生地系列」——「中共一大會址」明信片和「望志路106號石庫門」冰箱貼等;以黨建教育為抓手,配合「兩學一做」教育活動的「不忘初心」系列——中共十九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章》(楷書字帖)、「飲水思源」「不忘初心」水杯和定製版黨旗書籤等;以10萬件藏品為基石,利用新科技、新手段「讓文物活起來」為導向的「館藏文物系列」——鎮館之寶《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的仿製本
  • 中共一大紀念館工地復工,租賃車輛接送工人上下班以減少風險
    中共一大紀念館工地復工,租賃車輛接送工人上下班以減少風險 澎湃新聞記者 陳伊萍 2020-03-12 16:02 來源
  • 中共四大紀念館發布Q版人物盲盒,你喜歡哪一款?
    2020年9月28日,中共四大紀念館發布以館內「工農聯盟」主題雕塑為原型的Q版人物設計盲盒。本文圖片均為中共四大紀念館 供圖上海的紅色場館也有Q版人物盲盒了。9月28日,「『為國旗添彩 匯力量之源』——學『四史』守初心 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主題系列活動在中共四大紀念館舉行,以館內「工農聯盟」主題雕塑為原型的Q版人物設計盲盒正式發布。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共四大紀念館獲悉,中共四大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聯盟問題。
  • 【十九大時光】上海「初心」之旅 留住激情燃燒的紅色記憶-中共二...
    現在是中共一大紀念館,從2008年起就開始免費對外開放。  該紀念館是介紹中國共產黨誕生史跡的革命舊址紀念館,由「一大」會議室、中共創建史陳列室和革命史專題臨時陳列室3部分組成。「一大」會議室位於興業路76號底樓,家具與物品均按當年原樣陳列。中共創建陳列室有歷史文獻、文物和照片170餘件,陳列內容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背景、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產生及其活動、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 中共一大在哪裡開的?
    煙雨濛濛中,嘉興南湖的「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中國共產黨從這裡出發開始領航中國。  眾所周知,中共一大是在上海法租界召開,後被密探發現,代表們緊急轉移到嘉興南湖的遊船。由於會議是秘密進行,曾一度找不到相關文字記載。  上海的中共一大會址是怎麼找到的?湖北為中共一大召開作了什麼貢獻?一封董必武的書信帶我們還原歷史始末。
  • 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館聯合承辦2020「先賢與上海城市記憶」論壇
    6月26日,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指導,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上海中共黨史人物研究中心、漁陽裡歷史文化研究會、俞秀松研究中心、上海國際友人研究會主辦,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館聯合承辦的2020「先賢與上海城市記憶」論壇進行了首次實景網上直播。
  • 【少先隊】這個暑假,紅領巾帶你去中共四大尋訪「四史」!
    今年我們拍攝的是中共四大紀念館,在充實而又愉快的幾天實踐活動中,我學會了許多平時沒有接觸到的知識。我們在拍攝前特地前往中共四大紀念館踩點,在參觀紀念館並與講解員姐姐交流之後,努力認真地學習、準備、拍攝,希望讓更多的人通過我們的作品了解紅色文化、了解黨史。上海之美、虹口之美不僅在於今天的繁榮興盛,還在過去的紅色歷史之中,這是我們少先隊員應該永遠銘記傳承的精神財富。
  • 中國第二號大漢奸陳公博被槍斃,留下英文版的中共一大黨綱
    他早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是中共一大代表,爾後脫黨,躋身國民黨行列,曾任國民黨第二次全國大會中央執委。最後,他追隨汪精衛,叛國投敵,成為中國的第二號大漢奸。1946年6月3日以漢奸罪槍斃,死後葬於上海市公墓內。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陳公博作為共產黨廣州支部的代表出席了會議。
  • 上海工匠創作世界最大生漆藝術畫盤,贈予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袁野(右一)將他歷時三年創作的「紫砂胎大漆彩繪大盤」贈予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上海市總工會 圖為獻禮建黨100周年,12月15日,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漆藝術畫盤「紫砂胎大漆彩繪大盤」被贈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
  • 聯合大學(2018暑期·上海)在同濟大學開學
    聯合大學(2018暑期·上海)在同濟大學開學 2018-07-12 12:47: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