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鴨鴨,還是那個會開車的鴨
今天不說別的,看到最近大家都在在討論的各種汽車的鄙視鏈問題,對於這些本來我是沒有發言權的,畢竟咱也沒擁有過什麼豪車。
但是最近我換了這臺車之後,年僅二十出頭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來自同齡人最為異樣的眼光,這不是對我的座駕有什麼疑惑,他們絕逼是對我的生活模式產生了不解。畢竟我最近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你好端端的非開這個車幹啥,想不開嗎?」
看來一切都是因為這臺車影響了我,影響看了我的生活,至於具體為什麼會這樣,我想是因為——
這是一臺電動車。
就這樣,我一個準電動車青年車主的身份,和這臺車度過了奇妙的半個月,體驗了未來的「插電生活」。
這臺車的名字叫做C-HR EV
廣汽豐田C-HR EV
造型設計:★★★☆
動力續航: ★★★
空間設計:★★★★
性價比/價格:★★★
總評分:★★★☆
外觀繼承家族優良傳統,但還需要更多自己的個性
在講述一切的細節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向大家科普一下C-HR EV的身世----它是豐田C-HR的純電動版本,也就是說這臺車是由老牌大廠精心打造的個性緊湊型車的純電動版本(這個描述可真夠費勁的),所以他在很多地方和專門的「造車新勢力」產品(如特斯拉、蔚來)有著很大的區別;所以我們也並不能那他們相提並論,畢竟傳統大廠的質感和工藝也是新勢力所不能比擬的。
早在C-HR燃油版本上市的初期,它個性的造型就已經吸引了我;帥氣的車身流線、2.0升四缸的主流排量、甚至是市面上花樣繁多的改裝套件讓我一度認為這就是當代日系運動車該有的樣子,對於一個喜歡汽車的年輕人來說,C-HR活潑運動的造型絕對可以拿高分。
那麼到了這臺C-HR EV上,整車的造型和流線都得到了保留,並在減少風阻和噪音方面做出了更多的改進:車頭兩邊的隆起更誇張了,顯得肌肉感十足,很多原有的通風口在取消了發動機後就失去了價值,所以也在改進中一併簡化,同時車身的很多細節處都出現了導流槽,可以對空氣進行有效的分流。而且現在支持選用黑色的車頂,搭配的白色金屬漆也是相當有層次感;黑白拼色的車身設計真的很酷。
當然也可能是我個人的原因,雖然整車的前臉變得更加孔武有力了,但相比燃油版本總是顯得不夠精神,前臉進氣口的改進沒有給我帶來很好的視覺感受,有點像一隻悶悶不樂的「沙皮狗」
還有一點是我所不能接受的,同樣是為了減少噪音和風阻,C-HR EV選用了更靜音的輪胎和更封閉、尺寸更小的輪轂,造型上怎麼看都是在拖整車顏值的後腿,沒有一套大腳怎麼能吸引的了年輕人的目光嘛!
內飾工藝國際水準,但還需要更多誠意
作為一臺主打年輕運動的車型,面對著競爭對手昂克賽拉、高爾夫、思域的強烈進攻,極具駕駛體驗和運動感的座艙設計是不可或缺的裝備。好在C-HR 確實明確了自己的定位,為年輕人打造了一套足夠運動化的內飾,工藝和用料上非常踏實,布局也非常科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座椅,不僅造型好看,觸感和用料上大有向雷克薩斯看齊的態度,在我半年來經手的各款車子中擁有數一數二的舒適度,哪怕在閒暇時光他也成功的把我留在了車裡---吃個便飯或是小憩一會兒的體驗都非常不錯。
但是,本應很完善的座艙系統卻出現了一個令人沒法接受的硬傷
還記得RAV4榮放上形如背投電視般老舊的車機系統嗎?我本以為那只是個例,沒想到竟然是「通病」,面對著發出幽幽藍光的車機大屏,我甚至產生了錯覺:生產線上的師傅是不是不小心把它裝錯了?這真的是一臺生產於2020年的新車嗎?
平復了一下懵逼的心情之後,我總結出了如下幾條車機「辣雞」的體現
1.可憐的解析度和觸感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臺智慧型手機嗎?想像一下他變成了車機懸掛在車內的感覺,屏幕顏色看上去藍藍的,屏幕觸感摸上去麻麻的,這要是再給我彈出一個當年火遍全國的「鐵將軍」logo,這復古味兒真的簡直了!
2.割裂的功能,與整車操作關聯不大
這臺車機日常提供的功能主要是音頻播放/導航/倒車影像,真的很像幾年前改裝店流行的那種「大屏導航」,像現在比較流行的carplay和流媒體、上網功能一概沒有,除去電池管理之外也沒法對車輛的更多功能進行設定,對於一臺精品運動車來講,真的有點簡陋,好在音響的品質和解碼能力都不錯,聲音分區精確,音質很好。
可這個ipod連接選項也太情懷了吧,話說這年頭還用ipod聽歌的人真的不多了。
3.業界難得一見的倒車影像清晰度
大家看圖就好了,這畫質確定不是拿我家門鎖拍的?那你拍完記得幫我裝回去哦……
還記得我們之前講過的連收音機和音響都沒有的本田飛度嗎?豐田你可不能跟著學壞了呀!
燃油車敢五天不加油,我卻不敢五天不充電
作為一臺電動車,大家肯定最關心的就是續航,這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雖說各大廠家都宣稱自己的續航少則七八百,多則上千,可「充電焦慮」從來就沒有放過廣大電車車主們。電池衰減/裡程虛標都是讓大家頭痛已久的問題。
相比於PPT上的過度宣傳,豐田在自己的產品上還是保留自己踏實內斂的傳統:C-HR EV綜合續航裡程在400左右,如果數據真實,那麼我們也可以認可這臺車的電池表現在當下是合格的。
所以在拿到車子的那一天起,面對著儀表我拍下了這張照片——我要挑戰五個工作日不充電。
此時的杭州已經入冬,所以要我和C-HR EV一起完成這項挑戰,首先我倆都得「抗凍」。
我認輸了……這太冷了……南方的溼冷空氣對於我這個北方人來說簡直是魔法傷害,空調救我狗命!
在不開空調的情況下,這臺C-HR EV的一公裡續航確實能跑滿一公裡的路程,車輛過夜後也沒有產生因低溫導致電量減少的情況,說明電池的素質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萬一趕上堵車+低溫的狀況,不爭氣的我就開始用暖風消耗這並不富裕的續航……
所以,在我現在沒用車位和私家車充電樁的情況下,這五天我溜出去找了三次公共快充站。讓原本是個宅男的我,被迫在休息時間開始出門「活動」了起來。
老朋友在中河北路開咖啡店,於是我就去蹭杯咖啡+充電……
老學長在萬塘路酒球會演出,我就去看表演+充電……
同學在文三路上班,於是我約他吃完飯+充電……
「喲,你怎麼出來了」「我車沒電了我要充電……」
再到後來,他們只要見到我就說「你小子是不是又沒電了」
這下丟人丟大了。
周末的時候,兩個朋友約我去莫幹山跑山兜風,一臺昂克賽拉,一臺本田思域,加上C-HR EV,多麼青春洋溢的組合啊,就像《頭文字D》裡那樣。不得不說,在電動機強大的扭矩下,這臺CHR的加速堪稱恐怖,我感覺差不多能做到300匹馬力燃油車的效果,但代價就是極速消耗的電量。底盤的調教相對於運動的外觀還是顯得過於舒適了,很適合長途駕駛但並不推薦激烈的操控。
幾圈下來,兩位朋友確實把車停在便利店門口喝起了可樂,那一幕就像拓海找涼介加入車隊,因為他們要等我在旁邊停車場充了電才能走。
多麼痛的領悟。
那我這麼努力的充電,充電,電動車總得給我點回報吧,他真的能省下燃油費用嗎?我們來簡單算一筆
假定C-HR EV比他的燃油兄弟價格貴了8萬元,那麼我們需要把這個錢用充電的方式省回來;通過我在快充站的消費記錄顯示快充充到一半的費用大概為22塊(快充不支持充滿),那麼假設我充滿一次就是44塊,這44塊我們就暫且當做真的可以跑滿400km。相當於每一百公裡花了我11塊錢。
燃油版本的C-HR我們假設加92的汽油(最近價格5.8/L左右),車友們的平均油耗在7L/100KM左右(油箱大小50L),那麼他的一箱油可以跑50/7*100=710KM左右,這時候加油花了290元。相當於每一百公裡花了我41塊錢。
所以,每跑一百公裡,我就能省下30塊錢;那麼80000/30*100=266666.67公裡
也就是說我得開上27萬公裡,我才能把錢省回來。你品,你細品。
當然自己能充電肯定更省,歡迎大家現身說法,不過這個罪,我是不想再受一次了。
時代變了,告別舊時代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
總的來說,從以一臺豐田車的角度上講,C-HR EV還是非常優秀的,過硬的質量,踏實的用料、TNGA架構下媲美雷克薩斯的底盤質感都在向我們證明他值得大家購買,但並不完善的軟硬體系統、電池的效能缺陷、有點小貴的售價也都讓它暴露了一些瑕疵,說他是電動車,我更傾向於把它看作一臺「油改電」的豐田汽車,它可以做得更完美,也值得做的更完美。
有一句話說得好:「改革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或許燃油車的時代真的走向倒計時了,在感謝過去這麼多經典車型給我們帶來無與倫比回憶的同時,做好當下,迎接未來的挑戰也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汽車不僅僅是一種工具,汽車文化同樣需要更好的產品來繼承,想要做到這一點,無論是否是傳統大廠,我輩皆需努力。
你會期待未來的電動世界嗎,來和我交流你的看法!
對試駕品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添加汽車助手號老泡兒(微信號car19lou)報名哦(ps:記得註明19樓用戶名和想試駕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