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社評:修復社會撕裂 林鄭坐言起行

2021-01-11 大公資訊

  林鄭月娥「坐言起行」,昨日當選後首天就馬不停蹄,展開繁忙的拜訪和「落區」活動,廣泛接觸各界、聆聽不同聲音,落實修復撕裂、解開鬱結的參選諾言,新的工作已經有了一個好開始。

  林鄭月娥昨天上午率先拜會了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署理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鄧國楨、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而在與梁君彥會面後,林太再次重申,她將會以改善行政立法關係作為首務,其中包括三項具體工作:一是儘快約見立法會不同黨派議員,介紹其政綱;二是在七月一日前不會提出任何改組架構的建議,以免令已經陷於緊張的行政立法關係再出現新的爭拗,及阻礙其他條例草案的審議工作;三是儘快就其政綱提出的增撥五十億教育資源如何運用達成共識,在七月一日新一屆政府開始時便可以馬上付諸實行。

  光從三項具體工作的內容看來,林鄭月娥口中的改善行政立法關係,的確不是一句虛言,而是決心與誠意並重、願景與方案並行,只要立法會內的反對派議員肯放下「逢政府必反」的歧見,真正為港人利益著想,不再把「逢梁必反」那一套變為「逢林鄭必反」,那麼,行政立法關係的改善就是大有空間和完全有可能的,而且對修復社會撕裂、改善社會氛圍也將會起到重要的作用。事實是近年社會上不少戾氣和爭拗,都源於立法會內的爭吵和「拉布」。

  然而,要改善行政立法關係,與會內不同黨派議員溝通,林鄭是已經一再伸出了「橄欖枝」的,但反應如何,仍要看反對派議員是否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真正以港人社會福祉為依歸,在一些涉及經濟、民生、社會的重大事項上切實發揮監督功能,協助政府施政能更有效率和貼近民意。但如果撥款在立法會內又遭到阻撓,林鄭月娥的構思又遭到反對派議員的挑剔與質疑,那麼,教育問題無法解決,教師怨氣與社會上的對立情緒得不到緩和,那責任又該誰屬?行政立法關係改善又從何說起?

  因此,眼前事實俱在,面對社會長期撕裂、對立分化、爭拗不斷,林鄭月娥是完全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的,她已經把修復社會撕裂和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定為施政第一要務,而且為爭取反對派的合作和參與設定了一些重要的議題、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就等待著反對派拿出善意、作出回應。

  事實是,一段時期以來,社會上人人談分化、個個講撕裂,但分化從何而來?撕裂又緣何而起和責在何方?這裡面的黑白對錯是要講事實和分清楚的,不能是非不分、更不能一概而論,似乎只要政府和建制派肯讓步,反對派就不會再有異議,香江就會天下太平萬事大吉了。這難道是事實麼?

  事實是,真正的修復撕裂和解開鬱結,只能建基於貫徹「一國兩制」和依法辦事之上。新一屆林鄭月娥政府是重擔在肩和任重而道遠的。

相關焦點

  • 範太贊林鄭友善包容 能促進社會和諧
    大公報記者朱晉科攝  大公網3月11日訊(記者朱晉科 北京報導)特首選舉進入最後直路,表明會投票給候選人林鄭月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範徐麗泰表示,相信林鄭若當選下屆特首,會展現友善和包容的態度,繼續努力與各方溝通,讓不同政黨參與政策制定,屆時特區政府與「泛民」對抗的情況將大大減少,若有「泛民」加入新政府班子,亦是很自然的事。
  • 大公報社評:林鄭民望高在符合四項標準
    就在昨天,全港最大政黨「民建聯」、全港最大勞工組織「工聯會」,還有全體漁農界選委、全港十八區區議會大部分選委,都公開表明選票一定會投給林鄭月娥。  別的不說,就以昨天表態的這幾個政團、界別和人士來說,其所代表的民意或民眾數目,會在由反對派操控的所謂「民調」結果之下嗎?加上之前已經表明撐林鄭的行業、界別和團體,整體人數和實力絕對在曾俊華之上,而且距離還不是一個小數目。
  • 1937年,《大公報》上的「八佰」
    許多讀者或許不知道,作為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大公報》的血脈中就永存著「八一三」的基因。在一百一十八年的報史上,抗戰時期是最為艱苦卓絕的一段。《大公報》誓言「一不投降,二不受辱」,為此不惜六遷報館,輾轉津、滬、漢、港、渝、桂。一百多年來,歷史風雲變幻,唯有香港《大公報》賡續至今。香港《大公報》創刊之日一九三八年八月十三日,正是為了紀念「八一三」一周年。
  • 林鄭當選展現建制派大團結 「777」香港轉運
    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形容,777代表香港轉運,而林太是有作為的人,認為她當選是眾望所歸,希望她吸納不同政治光譜的人才加入政府辦事。  重振東方之珠美譽  範徐麗泰認為,是次投票是建制派的大團結,顯示建制派團結一致支持林鄭月娥當選,又讚賞林鄭月娥願意同別人溝通,但其他人是否願意溝通就難以控制。她又寄語林太未來五年重振東方之珠的美譽。
  • 《大公報》眼中的蔣介石第一次下野與復職
    有一個細節說明《大公報》消息來源的及時與準確。9月18日,該報刊出《蔣介石決出遊美洲》的消息。終蔣介石一生,未去過美洲,這條消息卻不是編輯譁眾取寵的「假新聞」,因為蔣確實有過週遊世界的計劃:此次出洋,預定以一年為準,其目的以考察軍事兵器、社會經濟、政治組織與延訪人才,觀察外交為主,以學習經濟、政治、社會、哲學、軍事五科為本。
  • 方漢奇:抗日戰爭時期的大公報
    《大公報》創刊於1902年,至今已有103年的歷史,是中國新聞史上具有重大影響和崇高聲望的報紙。在她的103年的歷史當中,抗日戰爭時期這一段,影響最大,聲譽最隆,是《大公報》報史中的最光輝的一頁。周恩來總理在1958年和《大公報》當時的領導人費彝民談到《大公報》在抗日戰爭時的表現時,就曾經肯定地說:「她是愛國的」,「她是堅持抗日的」。毛澤東在1941年張季鸞逝世時發給《大公報》的唁電中,也肯定張在《大公報》的言論,「堅持團結抗日,功在國家」。這些都是對《大公報》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表現的最權威的肯定。
  • 71%人深信林鄭勝選特首 民望領先優勢擴大
    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大公網3月14日訊(記者文軒)特首選舉日愈來愈近,候選人之間的民意支持度差距亦愈來愈大。香港研究協會昨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候選人林鄭月娥的支持度繼續領先,與另一候選人曾俊華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尤其是對於最有機會出任行政長官的候選人一項,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認為是林鄭月娥,認為是曾俊華的則不足兩成。
  • 坐言起行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坐言起行,坐能言,起能行。原指言論必須切實可行,後比喻說了就做。出自:先秦 荀況《荀子 性惡》:「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近義詞有:言行一致,反義詞有:心口不一,坐言起行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指人言行必須一致。
  • 日本也要追隨美國制裁林鄭?
    10日有消息稱日本政府也會跟隨美國的制裁指令凍結林鄭的帳戶,也不會批准她在日本開設帳戶。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被美國制裁,10日有消息稱日本政府也會跟隨美國的制裁指令凍結林鄭的帳戶,也不會批准她在日本開設帳戶。
  • 林鄭提5項新立法 將立法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
    林鄭表示,將立法訂明公職人員宣誓的要求。林鄭指出,基本法104條規定,指定公職人員必須依法宣誓擁護《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這亦是香港國安法第6條的要求,符合「一國兩制」的憲制秩序,體現「愛國愛港者治港」的天經地義。她提到,有關法例的草擬工作已經進入最後階段,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會在農曆新年後將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
  • 五蓮縣人民醫院骨一科完成多例關節鏡下肩袖撕裂修復手術
    近期,五蓮縣人民醫院骨一科完成多例關節鏡下肩袖撕裂修復手術,肩袖撕裂是中老年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的主要原因,下面以一典型案例向大家介紹該手術:該患者1月前不慎摔傷右肩關節,傷後出現右肩關節疼痛,近來肩關節疼痛逐漸加重,夜間疼痛,肩關節活動明顯受限,我院門診MR檢查示"右肩袖撕裂",
  • 林鄭:並非要「清零」才放寬限聚措施……
    林鄭表示,新一年大家的共同願望,就是疫情早日受控,恢復日常生活,與內地人員往來及海外旅行也可恢復,這也是政府的工作目標。她指過去一段時間,確診數字有下降,但幅度相對上一波疫情仍很緩慢,去年12月新增確診數字仍為單月新高,有2532宗。
  • 香港社會期待林鄭修補裂痕,幸運數字「777」領港重新起飛
    林鄭在會見記者時表示,她對梁振英提及多方面的工作,包括首要任務是團結社會,同時感謝梁振英給予她正面和積極的支持,希望未來3個多月能做好交接,一起做好慶祝回歸20周年的工作。梁振英再次祝賀林鄭月娥順利當選。他說,這場選舉嚴格按照《基本法》、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及香港選舉法舉行,林鄭月娥的順利當選再次說明「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落實。香港文匯網稱,林鄭27日起會落區(下基層)感謝市民支持。
  • 大公報:高錕諾獎演講詞 香港青年不可不讀
    中新網12月9日電 香港《大公報》9日刊出社評《高錕諾獎講詞 青年不可不讀》說,今天,港人社會特別是年輕一代,最需要的就是創見、自信、堅持與關懷。建議全港中學的理科老師暫時放下課本,改以高錕的諾貝爾獎演講詞與學生一起研讀;大學生不論文理工,也應該找來認真一讀,這是千金難買的最好的教材。
  • 凍結林鄭的帳戶?
    【環球時報記者 楊偉民】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被美國制裁,10日有消息稱日本政府也會跟隨美國的制裁指令凍結林鄭的帳戶,也不會批准她在日本開設帳戶。香港東方日報網10日稱,日本政府9日響應國會議員松原仁的書面問題時披露了此事。松原仁稱,即使林鄭有關交易不是在美國的司法管轄區,日本銀行也不應為她處理,甚至在日本置業也有困難。
  • 美國社會撕裂剎不住車
    美國社會自我糾偏能力能否足以扭轉狹隘、排外和仇恨之勢?認不清現實、找不到正解,美國社會撕裂擴大之勢就難以剎住車新冠肺炎疫情如同一面鏡子,美國民眾從中看到了什麼?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調查數據顯示,77%的受訪美國人認為經過此次疫情,美國社會更為撕裂。美國分析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的政治極化和社會撕裂處在「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階段」,美國正經歷現代政治史上的「至暗時刻」。
  • 香港特首林鄭哽咽:大家忍心將港推進深淵?
    據大公文匯全媒體報導,林鄭月娥表示,過去一星期發生的情況,令香港安全社會變得危險,香港一向開放自由、包容及穩定的社會出現五勞七傷,要復元需要漫長時間,當一切恢復平靜後,會展開真誠對話及修補撕裂。林鄭月娥表示,上周曾說過香港社會變得不安全、不穩定,不論是行使暴力,抑或是縱容暴力,都會令香港陷入不歸路及危險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