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副省長武國定到我校調研指導工作,就貫徹落實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綱要》與專家座談,聽取意見建議。省政府副秘書長陳治勝,黃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牛玉國,省水利廳廳長孫運鋒,省黃河河務局局長張群波,省發改委二級巡視員何天傑,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傳廣,校黨委書記王清義,副校長劉漢東、劉雪梅陪同調研。水利學院、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水資源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有關專家參加座談會。
副省長武國定講話
武國定在講話中指出,近期省委省政府正在就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進行前期準備工作,今天專程到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調研。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作為新中國成立後興辦的第一所水利學校,建校69年來為國家培養了30多萬名水利水電專業技術與管理人才,得到了社會各界和水利行業的高度認可,形成了「把論文寫在治水興水事業上」的鮮明辦學特色。武國定表示,聽了清義書記和各位專家的發言,有三點切身感受。一是學校黨委政治站位高。一年來,學校黨委動員全校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黃河國家戰略,積極主動作為,融入相關規劃部署,切實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決策部署落地落實。二是人才支撐作用發揮好。學校辦學特色鮮明,是河南治水興水事業的重要支撐,主動發揮人才優勢,圍繞新時代水利事業發展需要,開展了許多學術研究,與省委省政府謀劃的重點工作高度契合,人才庫作用發揮的好。三是服務地方發展意識強。學校搬遷至鄭州辦學30年來,植根中原大地辦人民滿意的大學,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產出了一批科研成果,培養了一批服務河南各行各業發展的技術人才,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武國定強調,學校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戰略定位,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搶抓發展機遇,在融入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三個作用、做好三個服務。一要發揮水利人才培養基地作用。要對標對表水利事業發展需求,通過強化行業指導、推動人才供需對接、創新「單位+院校+企業」人才培養模式等,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加快培養滿足實際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補齊水利專業人才不足的結構性短板。二要發揮水利科技創新平臺作用。要堅持問題導向,面向生產實際,加快水利工程技術和自然科學的深度融合,著力推進水利科技成果轉化,把科技創新作為治水興水的強大動力。三要發揮黨委政府智庫的作用。要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十六字」治水方針和「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戰略部署開展前瞻性研究,圍繞省委省政府所需,主動融入參與,推出一系列有理論高度、有實踐深度的意見建議,真正做到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心在哪裡,學校決策諮詢的著力點就到哪裡。四要服務國家戰略。要搶抓機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的內容很具體,涉及河南的有53項,學校要結合實際,列出研究專題,整合校內外資源協同攻關,力爭在黃河基礎科學研究、應用基礎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方面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主動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五要服務河南發展。要依託專業優勢,積極參與河南省「四水同治」、「十大水利工程」和其它水利項目,圍繞生產實際開展技術攻關和科學實驗,用科技創新支撐重大工程順利實施,用先進技術推動重大工程建設進度,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升科研水平和服務能力。六要服務鄉村振興。要深刻學習領會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行動這一重大戰略部署,圍繞農村現代化短板,紮實做好結對幫扶工作,在水生態文明建設、農業節水灌溉等方面開展研究,為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提供解決方案。
武國定指出,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很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會後有關部門要認真整理分類,納入「十四五」規劃和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的具體方案中去。希望與會專家繼續主動服務政府決策,多出好的成果和建議,共同推進河南治水興水事業新發展。
武國定查看水利實驗廳
在水利實驗廳,武國定查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等實驗模型,詳細了解學校在河流治理、水環境與水生態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人才培養情況。武國定說,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辦學特色鮮明,長期關注黃河、深度融入黃河治理與保護,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方面有著紮實的基礎,做了大量的工作,要繼續用好人才和技術研發優勢,主動服務發展大局。
校黨委書記王清義匯報工作
座談會上,王清義代表學校匯報了學校整體工作和融入黃河國家戰略開展的工作及成效。王清義表示,一年來,學校黨委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擺在事關學校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成立專門組織機構,召開10多次會議研究重大問題,召開不同層面的座談會、研討會等30多次進行部署,以扎紮實實的作風推進各項工作。以頂層設計精準對接國家戰略需求。聯合9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研究院」;與水利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交流中心共建「水利文獻翻譯研究中心」;與省委外辦共建「河南省黃河生態文明外譯與傳播研究中心」;整合校內資源成立水資源學院。以科研項目凝練強化華水特色優勢。獲批黃河流域水資源高校利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河南省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重點實驗室和河南省水資源智慧監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申報了2個國家級項目和1個省重大專項。以智庫建設服務支撐黃河國家戰略實施。11條意見建議被水利部部長鄂竟平、省委書記王國生、省長尹弘、省政協主席劉偉等8位省部級領導批示;3位專家在王國生書記和尹弘省長主持召開的座談會作專題發言;承擔的《黃河「八七」分水方案調整河南省需求研究》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先後在《人民日報》等發表理論文章10餘篇;深度參與《黃河法》立法論證工作和河南省及沿黃地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的編制;組織承辦首屆黃河流域科研院所長聯席會議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等5個全國性學術會議。
王清義結合河南省實際和學校前期融入黃河國家戰略的工作實踐,就我省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七條建議。一是成立黃河流域高校聯盟;二是突出水資源剛性約束;三是加快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四是加大水利人才培養力度;五是強化高層次人才支撐;六是加快國家級科研平臺建設;七是構建協同創新工作機制。
王清義表示,長期以來,武國定副省長對我校的發展始終高度關心、關注,多次給予指導和支持。這次又專程到校調研並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學校工作匯報和相關意見建議,這是對華水辦學特色的高度肯定,是對華水融入黃河國家戰略前期工作的充分認可。學校黨委將按照武國定副省長的講話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把《規劃綱要》與「十四五」規劃結合起來,全面貫徹到學校事業發展的遠景目標和長期規劃中,高起點思考,高標準謀劃,高水平落實,加快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水利大學建設步伐,為服務黃河國家戰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調研座談會現場
在座談會上,劉漢東、劉雪梅分別就生態環境改善、節水文化建設等做了簡要匯報。水資源學院(黃河科學研究院)院長韓宇平、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貴成、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院長曹連海、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於福榮、水資源學院教授王富強、水利學院教授仵峰等結合自身科研方向,就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綱要》提出了相關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