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6 17:09 南通體育科學研究所
原標題:小朋友跳繩長高攻略:一慢二高三定量
上周末,杭州某地舉辦了一期公益長高福利活動,結果發現:參與檢測的26個孩子中,有超過一半的孩子身高低於同年齡標準值。家長們紛紛表示,迫切需要一份長高攻略。
根據科學研究,跑、跳類的有氧運動,諸如籃球、羽毛球、跳繩、遊泳、跑步等, 只要達到中等強度( 達到最大心率的60-70%),就能促進生長激素分泌水平上升,同時也能促進骨骼的生長,加快生長速率。
其中,跳繩對場地、器材的要求最低,可作為每個小朋友的長高處方中的必選項。
校園體育或者競技類的跳繩,孩子們拼的是誰速度快、難度高、花樣多。比如速度,每分鐘能跳到180、190,甚至是200多個,但這主要是為了鍛鍊心肺能力,屬於大強度的力竭性運動,對長高的幫助不大。
促進長高的跳繩,有別於校園體育 或者競技類的跳繩。 為了長個子,跳繩的運動強度只要達到中等強度就行了。所以,跳繩的時候得慢一點,再慢一點,保持在每分鐘跳80-100個,同時儘量跳得高一點,把身體伸展。
一個孩子每天應該跳多少個呢?這應該根據個體差異來定,即根據小朋友自己的年齡、體質的強弱來定量,而不是參考別的孩子。
一般來說,5-7歲推薦600-1000個跳繩,小學以上的1000-2000個。按照中等強度,需要持續15-20分鐘的時間,可分多次完成。
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歡跳繩怎麼辦?幼兒園的孩子年紀太小不會跳繩怎麼辦?
小蹦床是個不錯的選擇。相比於跳繩,蹦床跳20分鐘,趣味性更強,小朋友會更容易堅持。另外,到樓梯間進行臺階跨步跳,也可以起到促生長的作用。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運動助健康」每天為大家推送科學訓練、健身知識,最新體育科技動態,本地體育科研活動信息。歡迎關注、留言互動。同意轉載,請明確說明出處。----南通市體育科學研究所
特別聲明:本文為自媒體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東方體育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