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參加「亞洲小姐」選美後,張朝敏開始對選美發生了興趣,可惜在歐洲舉辦的「亞洲小姐」活動最後因沒有找到贊助商而不得不草草收場。但在今年角逐蘇黎世小姐時,她成功地闖入了決賽。
當這位膚色略深的中國女孩站在你面前時,你很難想像她曾在「選美」中過五關斬六將,因為她有著一種亞洲人特有的羞澀,讓人很難把她和拋頭露面的選美聯繫在一起。
張朝敏(Jeannine Truong)在瑞士出生,父母都是華人,因越南戰爭而從越南來到瑞士,祖父母、外祖父母也都在歐洲。
選美的開始
羞澀的她是在朋友的慫恿下參加選美的,因為1米7的身高在亞洲女性中並不常見,她的長相也很秀美,於是朋友勸她,為什麼不試試呢?事實上,由於電視媒體的渲染,歐洲青少年參加「Miss」或模特的選美活動已成為一種時尚。
2008年報名的「亞洲小姐」是她所參加的第一次選美活動,之後模特大賽、蘇黎世小姐選美,她開始熱衷於這種嘗試,「這可以豐富自己的經歷、增加自信」。
她的中國家庭也很支持她,「我家對模特大賽不是很歡迎,因為模特要求很瘦;但對我當選蘇黎世小姐候選很自豪」。她家一直關注著她比賽的情況,並指出了她決賽時的不足,「你怎麼老不笑呀,」家人問她。
蘇黎世小姐
從1月份報名、3月份開賽,再到之後的化妝、拍攝、健身、培訓,直到5月14日的決賽,張朝敏經歷了許多,她並沒有想過可以進入決賽,因為作為一個「亞洲面孔」,可以代表「蘇黎世」的機會並不大。不過,一輪輪比賽過去,她竟一次次勝出。
Noella Kadi和朝敏一樣,是12位決賽選手中另一位擁有深色皮膚的女孩子,其餘選手都是白皮膚。這是近幾年瑞士和歐洲在選美中經常出現的情況,深色、甚至黑皮膚的女性會出現在決賽現場,但到最後關頭,深色皮膚是否可以代表歐洲國家,往往會成為選美現場外的一個話題。
儘管Noella接受了很多採訪,也被視作奪冠的熱門選手,但朝敏說:「從一開始我就感覺到Nathalie Raguth會奪冠」。與朝敏同是1991年出生的Nathalie曾參加過蘇黎世小姐選美,因學業原因而放棄,這次是抱著「非我莫屬」的姿態參賽的,「她的成功意願非常強烈,」朝敏說。
與Nathalie相反,朝敏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情參賽,在比賽時有些緊張,「我要需要一些時間才能信任別人、自然地和別人相處,」或許正是這一原因,使她面對陌生的攝影師時,難以展現自己最美麗的一面。
迷失在金髮碧眼中
在孩提時代與朋友們一起玩,朝敏才察覺到自己的長相「與眾不同」,但「亞洲臉孔」對於尚是孩子的她並不意味著什麼。「從一開始起,我就接受了自己的長相。偶爾有時候會想,如果我也是金髮碧眼、和她們一樣,會是怎樣呢,」朝敏說:「事實上,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不是嗎?在瑞士,作為亞洲人我並沒有受到過什麼負面的對待」。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也會問家裡人:為什麼我們不回去,不和長得和我們一樣的人在一起呢。亞洲人在歐洲人群中總是顯眼的,儘管這在崇尚個性的歐洲也有優勢,但它還會提醒你:你是這裡的嗎?
十三四歲初中時,女伴們就開始化妝了,朝敏也拿起了眼影、唇膏,她並不想著意強調什麼,只是自己怎麼覺得美就怎麼化。參加選美時,化妝師在她的眼皮上大做文章,「在這裡我平時很少化,咱們亞洲人的這個地方施展的餘地可不大,」她笑著說。
未來
儘管沒有獲得蘇黎世小姐的桂冠,朝敏也並沒有失望,她今後可能還會參加超模的選拔,上次因學業不得不放棄的機會讓她有點欲罷不能。
通過考試後,她將在瑞士的銀行工作。這位未來的銀行小姐目前還沒有男友,「我有很多親戚在國外,我經常拜訪他們。在看過外面的世界後,我不太喜歡瑞士的男性。比如和美國男性比,他們就不太坦率隨性」。
在亞洲人中她也還沒有遇到合適的,「我喜歡穿高跟鞋,不太習慣和比我矮的男士走在一起,」她認真地解釋到。才18歲的她,青春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