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是網際網路協議的第四版,作為網絡地址的基礎資源,在過去二十多年中支撐了全球Internet的發展與壯大。IPv4最大問題是網絡地址資源有限,只能提供43億個地址,無法支撐未來電信業迅猛發展,因此IPv4向升級版IPv6過渡成為必然,截至2019年底,我國IPv4地址數量為38751萬個,同比2018年增長0.4%。
資料來源:CNNIC,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較於前代網絡體系,IPv6網絡技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極大的網絡空間,可以有效地應用於自動化、傳感器網絡和汽車互聯等。IPv6由128位二進位數字組成,與由32位二進位數字組成的IPv4地址相比,IPv6能夠滿足未來物聯網、雲計算等業務對大量地址需求。除了數量龐大外,IPv6還具有多方面優勢: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IPv6行業發展潛力分析及投資戰略諮詢報告》
IPv6最早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由IETF所提出,作為用於替代IPv4的IETF設計的下一代IP協議,IPv6技術的運用,能使可用IP位址的數量大大增多。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基於IPv6的諸多優勢,IPv6代替IPv4是必然的,截至2019年底,我國IPv6地址數量為50877塊/32,同比2018年增長了15.7%。
註:IPv6地址分配表中的塊/32是IPv6的地址表示方法
資料來源:CNNIC,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國內IPv6分布情況來看,2019年中國大陸地區IPv6地址分布數量為47885塊/32,佔比94.12%,其中中國電信集團公司IPv6地址數量為16387塊/32;CNNICIP位址分配聯盟IPv6地址持有量為14328塊/32(不含已分配給中移鐵通有限公司和中國科技網的IPv6地址數量)。
資料來源:CNNIC,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CNNIC,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2020年3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文部署開展2020年IPv6端到端貫通能力提升專項行動,提出到2020年底,實現IPv6網絡性能與IPv4趨同,平均丟包率、時延、連接建立成功率等指標與IPv4相比劣化不超過10%;IPv6活躍連接數達到11.5億;行動網路IPv6流量佔比超過10%。
目前,全球IPv6部署進入了良性發展階段,中國在IPv6用戶數、流量、基礎資源等方面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各政府部門、基礎電信企業、網際網路企業密切配合,積極響應,加快IPv6升級改造,據國家IPv6發展監測平臺統計,截至2019年6月,我國IPv6活躍用戶數已達1.30億。IPv6作為當前網絡發展的主要方向,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積累,最終形成全面的IPv6局面必然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