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選校帝
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由英國一家國際教育市場諮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中文名誇誇雷利·西蒙茲公司)所發表的年度世界大學排名。QS公司最初與泰晤士高等教育(簡稱THE)合作,共同推出《THE-QS世界大學排名》,首次發布於2004年,是相對較早的全球大學排名;2010年起,QS和THE終止合作,兩者開始發表各自的世界大學排名。QS全球教育集團一般每年夏季會進行排名更新。
以下就是最新的QS世界大學排名啦,麻省理工學院位居世界第一!
1 麻省理工學院(MIT) 美國
2 史丹福大學 美國
3 哈佛大學 美國
4 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 美國
5 牛津大學牛津大學 英國
6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瑞士聯邦理工學院 瑞士
7 劍橋大學 英國
8 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帝國學院 英國
9 芝加哥大學 美國
10 倫敦大學學院倫敦大學學院 英國
11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 新加坡
12 普林斯頓大學 美國
13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 新加坡
14 EPFL 瑞士
15 清華大學 中國(大陸)
16 賓夕法尼亞大學 美國
17 耶魯大學 美國
18 康奈爾大學 美國
19 哥倫比亞大學 美國
20 愛丁堡大學愛丁堡大學 英國
21 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美國
22 香港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23 北京大學 中國(大陸)
24 東京大學 日本
25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美國
25 多倫多大學 加拿大
27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27 曼徹斯特大學 英國
29 西北大學 美國
30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 美國
31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澳大利亞
31 倫敦國王學院 英國
31 麥吉爾大學 加拿大
34 復旦大學 中國(大陸)
35 紐約大學(NYU) 美國
36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美國
37 首爾國立大學 南韓
38 京都大學 日本
39 KAIST-韓國高級科學技術學院 南韓
40 雪梨大學 澳大利亞
41 墨爾本大學 澳大利亞
42 杜克大學 美國
43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44 新南威爾斯大學(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 澳大利亞
45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加拿大
46 昆士蘭大學 澳大利亞
47 上海交通大學 中國(大陸)
48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49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 英國
50 慕尼黑工業大學 德國
51 卡內基·梅隆大學 美國
52 PSL大學 法國
53 浙江大學 中國(大陸)
54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 美國
55 莫納什大學 澳大利亞
56 東京工業大學(Tokyo Tech) 日本
57 代爾夫特工業大學 荷蘭
58 布裡斯託大學布裡斯託大學 英國
59 馬來亞大學(UM) 馬來西亞
60 布朗大學 美國
61 阿姆斯特丹大學 荷蘭
61 理工學院 法國
62 華威大學 英國
63 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慕尼黑大學 德國
64 海德堡魯普雷希特-卡爾斯大學 德國
65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美國
66 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
66 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UBA) 阿根廷
69 高麗大學 南韓
69 蘇黎世大學 瑞士
71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美國
72 大阪大學 日本
72 華盛頓大學 美國
74 羅蒙諾索夫莫斯科國立大學 俄國
75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特別行政區
76 哥本哈根大學 丹麥
77 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 南韓
77 格拉斯哥大學格拉斯哥大學 英國
79 東北大學 日本
80 喬治亞理工學院 美國
81 奧克蘭大學 紐西蘭
82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美國
83 索邦大學 法國
84 魯汶大學 比利時
85 延世大學 南韓
86 杜倫大學杜倫大學 英國
87 伯明罕大學伯明罕大學 英國
88 成均館大學(SKKU) 南韓
89 萊斯大學 美國
90 南安普頓大學南安普敦大學 英國
91 利茲大學利茲大學 英國
92 西澳大學 澳大利亞
93 謝菲爾德大學謝菲爾德大學 英國
9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大陸)
95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美國
96 聖安德魯斯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 英國
97 隆德大學 瑞典
98 KTH皇家技術學院 瑞典
99 諾丁漢大學諾丁漢大學 英國
100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UNAM) 墨西哥
以上排名的參考指標如下,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對未來的規劃,選擇合適的目標大學!
就業能力(27%):僱主聲譽、校友成果、10年後的薪資;
多樣化和國際化(25%):性別薪酬差異、教師多樣性、獲得佩爾助學金的本科生比例、學生的種族組合、國際生比例、各校獲得富布萊特獎學金的人數;
教學(22%):每名FTE學生的平均教學支出、保留率、佩爾助學金學生的畢業率與其他學生相比、師生比;
學術研究(26%):學術聲譽、每篇論文的引用率、Margalef指數、與各單位僱主的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