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一直都是這個社會關注的群體,他們的父母為了生活不得不將他們交給爺爺奶奶撫養,從小就和父母分離的孩子童年過的不是那麼完美,一些在外人看起來很簡單的訴求,但是在留守兒童的眼裡面,卻變成了奢求。比如,在每年生日的時候吃上一個蛋糕。
近期,志願者們走進了河南登封的一個留守兒童學校進行捐贈活動,在五年級的一個班級裡面,剛進教室的志願者們被孩子們畫在黑板上面的畫作吸引了,只見黑板上畫了一個漂亮的三層大蛋糕,孩子們正圍在前面對蛋糕進行著妝點和憧憬。經過交談後得知,五年級的一個小女孩再幾天就要過自己的生日了,但是因為都是留守兒童,平常由爺爺奶奶帶著,每年過生日的時候都是煮上一個雞蛋,吃上一碗麵就算過完生日了,小女孩的願望就是在生日的時候吃上一次生日蛋糕,這個學校很多的孩子到現在為止也都沒有吃過蛋糕。
聽到這裡志願者的心裏面感到有點酸酸的,所以就在第二次到學校的時候留了一個心眼,給所有的孩子們都帶來了自製的蛋糕。志願者表示,其實那一天過來的時候還沒有到那個畫蛋糕小女孩的生日,那天也並不是哪個小孩的生日,但是志願者們就是覺得,自己有必要給所有的小朋友們過上一個集體的生日,讓大家都感受到一個生日的快樂和氣氛。
作為父母出去打工留下的思念,留守兒童一直都在牽動著社會的關注。但是相比於普通的孩子,留守兒童卻擁有著更加樂觀和獨立的心態,他們理解自己父母的決定,雖然父母離開時心有不舍但是會知道這就是生活。他們在家裡面的時候會幫助爺爺奶奶操勞家務,用自己的方式分擔著家庭的重擔。因為自身的原因,留守兒童比大多數的孩子更加的懂得珍惜親情。他們所缺乏的,不僅僅只是陪伴。
由於跟隨著家裡的爺爺奶奶,留守兒童的生活方式一直被老人所影響著,再加上老一輩人勤儉節約的生活態度,導致孩子平時一些簡單的訴求都很難被滿足。打個比方就說過生日的時候吃蛋糕吧,可能在老一輩的觀念裡,生日的時候吃上一碗長壽麵,煮上幾個雞蛋就已經很正式了。但是在孩子們接觸的世界裡,過生日的時候就是應該吃生日蛋糕,收禮物的,平時讀的課本裡面也是這麼描述的。觀念不同也導致老一輩和留守孩子之間教育產生的衝突。
面對留守兒童,我們能夠給與的幫助畢竟有限,對他們來說,父母的相伴是這世間最美好的事情了。好的消息是隨著近些年回鄉創業的人群增多,留守兒童的數量也是在慢慢的減少,相信用不了多久,每個孩子都將會找回屬於自己的親情陪伴了。關於留守兒童的問題,大家都是怎麼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