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那你知道2020歡慶端午節的個人心得優秀作文都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20歡慶端午節的個人心得優秀作文5篇精選。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2020歡慶端午節的個人心得優秀作文1
清晨的陽光普照著大地,一縷陽光照進我的床頭。我剛睜開眼,一個人影「飛」到我的身邊,可把我嚇了一大跳,如果不是我「良好」的心理素質,肯定會嚇出心臟病。我定睛一看,哦,原來是老媽呀!還沒反應過來,我的手腕上就多了一個五彩繩。我恍然大悟,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
我懶洋洋地起了床,媽媽說晚上要吃粽子,現在要去採購包粽子的材料。我聽完立馬打起了精神,正愁沒事幹呢!我馬上自告奮勇要一起去。我們來到商場,商場裡的東西琳琅滿目,我們來到賣粽子材料的分欄,「哇,粽子材料真多呀!」我和媽媽開始挑選材料。我隨手拿了一把粽葉放入購物車,媽媽看了看又拿出來放了回去,說:「這個粽葉太窄了,包不了粽子。」我又拿了一個大的粽葉放進去,媽媽又搖搖頭說:「這個也不行,太大了,包出來的粽子都入不了味道。」「不就包個粽子嗎?幹嘛那麼多窮講究!」我嘟囔著,又把粽葉放了回去。媽媽聽了,從粽葉中挑出來一些葉子,意味深長地說道:「你看這些葉子不寬也不窄,剛剛好,而且光滑整齊,包出來的粽子,色、香、味俱全,媽媽想告訴你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馬馬虎虎,不然就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嘿!原來粽子選材裡面也有不少學問呢,我不敢再怠慢了,開始細心地挑選起別的材料來。
經過一番仔細地挑選,我們終於選好了合適的材料。回到家後媽媽把江米、粽葉、蜜棗等泡在幾個容器裡。我焦急地等待著……
幾個小時後,媽媽叫我:「包粽子了,快來幫忙!」「來了,來了!」我興奮極了,連蹦帶跳地跑進廚房。要知道這可是我第一次學包粽子。我照著媽媽的樣子,將粽葉捲成一個三角形的捲兒,把江米和去了仁的蜜棗放入粽葉內,像模像樣地卷進來,用一根繩捆得緊緊的,生怕有一點疏忽,可是毛手毛腳的我做出來的粽子奇形怪狀,就像戰敗的殘兵——缺胳膊少腿,完全沒有粽子的模樣。過了半天,我終於做出來一個自認為不錯的粽子,舉起來正要顯擺一下,捆粽子的繩子突然鬆了,江米粒像逃兵一樣「飛奔而去」。
辛苦了老半天,粽子終於做好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我心裡美滋滋的。端午節這一天雖然很累,但卻過的很充實!
2020歡慶端午節的個人心得優秀作文2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午,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產生了眾多節名,而且各地也有不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
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賽龍舟和吃粽子等習俗,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直到現在,端午節仍是中華民族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呢!
2020歡慶端午節的個人心得優秀作文3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的.家鄉在江西贛州,每年的這個時候,家鄉的人都要賽龍舟吃粽子。
又是一年端午節,在這個熱熱鬧鬧的節日裡,我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早晨起床後,一直陰雨霏霏,直到十點多,雨才轉小。再去奶奶家過節的路上,要過西河,看見江面上正有五六條龍船疾速駛來。此時的江岸兩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一條青龍,一條金龍,一條火龍和其它幾條龍船,都坐著二十餘名勇士,每人手中緊握劃板,一鼓作氣。岸邊觀戰人群有的高深吶喊,為自己的船助威;有的沉默不語,但他們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條船,也在為他們暗中鼓勵。划船的勇士聽著這激情的吶喊聲,個個憋足了氣力,揮舞著劃板,身後激起的水花濺起一道道波瀾。寬闊的河面上,波濤滾滾,兩條龍舟劈江斬浪向著橋衝來。一場比賽下來,雙方不分彼此。那種緊張激烈、扣人心弦的競渡場面,令人們嘆為觀止。比賽結束後,誰都不願離開,大家站在岸邊回味著賽船的無窮樂趣……
家鄉的端午節,家家戶戶吃茶葉蛋和粽子。,端午之後細菌多了,粽葉是有殺菌作用的,吃了防病。端午粽花樣繁多:有鹼水粽,綠豆棕,花生棕,豆沙棕,臘肉棕……各具特色,其味各異。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裡藏著紅紅的粽肉,鹹粽子裡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粽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賽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鬱糯米香,真是棒極了!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裡頭別有一番滋味。
2020歡慶端午節的個人心得優秀作文4
又到了端午節。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想起端午節的粽子。
端午節前幾天,媽媽就從市場上買來包粽子的粽葉、糯米、綠豆等,到端午節那天,就把它們拿出來,用水浸溼,洗乾淨,然後開始包粽子。她拿起一些粽葉,疊成開列一排,隨後一層糯米、一層綠豆、一粒豬肉,最後加上一層糯米把綠豆和豬肉包在中間,再把疊好的粽葉,壓緊,按平,摺疊,最後用線捆住,就這樣一個粽子在她們的手上包好了。
粽子包完後,她就把粽子放進鍋裡,加上合適的水,讓它蒸煮。大約煮到兩個小時吧,廚房裡飄散出一股粽子的清香,深深地聞一口,沁透心脾。這時,饞嘴的我就迫不及待地讓媽媽從鍋裡抓起一條粽子,不管它炙熱燙手,就解開線團,送進嘴裡,用牙齒咬一口,滾燙的粽子,有時弄得我牙齒根,舌頭嘴上頓時起滿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儘管這樣我還是不肯吐出來,味道好極啦。
聽大人們說,端午節這天有一個古老的故事。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楚國的大詩人屈原因仗義直言遭革職放逐。眼見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是有心報國而無力回天,憤然之下,於五月初五,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傳說屈原死後,百姓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的還拿出食物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因此,在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等的風俗,以此來紀念屈原。時過境遷,人事物非,可端午節一直流傳至今,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和文化。
2020歡慶端午節的個人心得優秀作文5
端午節在中國人的心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傳說,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因為不滿統治者的統治,憂國憂民的屈原在汨羅江投江自殺,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這一天,吃粽子、賽龍舟用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今年的端午節是我在海南過的第三個端午節,以前的端午節沒有什麼感覺,因為我們只是窩在宿舍裡,也沒有什麼活動,但是今年的端午節國的很不一樣。今年,我們兩個班的同學在文珍老師、劉文霞老師還有吳超華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三亞市四馬村一家黎族人家,過了一個非常精彩的端午節。
我們租了三輛車,從學校7點半出發,差不多半個小時之後,來到了四馬村。這一家黎族人非常好客,因為我們的人特別多,所以,那一家人也請了很多人來幫忙。我們今天主要的任務是學習怎麼樣包粽子,我們大家在家裡基本上都沒有包過粽子,所以大家都不怎麼會,只有幾個海南的同學會包,我就覺得特別羨慕和佩服。
文珍老師也教我們怎麼樣包粽子,我們一共包了兩種粽子,一種是甜的,一種是弦的。甜粽裡面包了蜜棗、花生和葡萄乾,而鹹粽裡加了豬肉,這可能是因為南北的文化差異,南方人喜歡吃鹹粽,尤其是海南人,而我們北方人大多喜歡吃甜粽。一開始學習包的時候,包了半天也沒有把它包上,不是米放太多,就是粽葉被折壞了,然後後來都弄好了之後,就是綁繩子的時候怎麼綁不出四個角,一開始就是特別灰心,不過後來在老師的幫助下,我總算是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個粽子,雖然樣子不是特別好看,可是,還是覺得心裡很高興。後來我一共成功包了四個粽子。大家都包完了之後,我們就開始煮了,大家燒火、煮粽子,洗菜、切菜忙的不亦樂乎,我們大家一直忙到了中午1點多,然後才開始吃飯。感覺這麼多人在一起吃飯,尤其是和這麼的同學在一起,感覺真的很好,以後可能再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人這麼全的在一起吃飯,所以這是一段很是珍惜的時光。
中國古代的節日,現在已經被很多人遺忘了,現在的端午節,賽龍舟都很少看到了,所以,我們今天這個活動我覺得特別的有意義,不僅可以增進我們同學之間的感情,學習了怎麼樣包粽子,然後也會牢牢的.記住這個很難忘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