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考上 985、211,高三黨有多瘋狂?

2020-09-10 高中根據地

每個高中生都希望在高三

用青春裡最有力的一次拼搏

拼一個無怨無悔

換一場最華麗的逆襲


為了高考你有多拼命?


1


作者:袁小辰

來源:知乎

那一年我考了年級第一。在此之前全校老師都已經知道我了,教我的老師所教的班級的所有學生都知道我。

因為,我真的真的非常努力。

高一開學時,我在班上排第九,看著班上的排名名單,我指著我的名字,然後劃到第一名的位置前面說:「期末的時候,我的名字要寫在這兒。」

然後我做到了。


支撐我每天持續努力的,是我自身的欲望,那種想要逃離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環境的欲望。對我來說,當時真的只有高考能幫助我完成欲望。


那種顛沛流離和寄人籬下,還要忍受著別人世俗的眼光,那樣的生活環境令我害怕。

……

凌晨3:30,我在教室裡一個人做著政治題目,做著做著就突然哭了,擦擦眼淚,邊哭邊繼續做。

為什麼是凌晨3:30,因為我在睡眠中被室友磨牙聲驚醒——我把它聽成了有人翻試卷的聲音……我不允許身邊還有人比我更努力。

ps: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那段時間家裡的因素加上本身自己給自己加的壓力很大,並不經常這樣。


每天做全體高三學生中第一個早起拉電閘亮起整棟高三教學樓的人。

我們每天22:50下自習,23:10整棟教學樓要熄燈,我每天都要用22:50-23:00十分鐘的時間去做三篇英語閱讀,大概23:00值周的老師就會對每間教室進行檢查。

剛開始的時候,我十分鐘做不完三篇的英語閱讀,常常做題做得忘我,以至於要值周老師提醒我離開。後來用了不到十分鐘就能做完三篇閱讀,就不需要老師提醒了。(這裡有個小插曲:有一次做題超時了,做完一看時間大概花了15分鐘,抬頭一看值周的老師正在門口看著我……他說怕打擾到我做題就沒叫我離開,謝謝他!)


那年啟用了新食堂,打飯特別的擁擠,排隊很耗時間。所以我放學後要麼先做會兒題整理下筆記,要麼不顧形象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去「搶飯」。


端午節所有同學都回家了,就我一個人住在學校,拿出試卷一個人不停地做啊做,餓了就吃泡麵。


那一年裡我沒有怎麼關注過周圍的人和環境,直到有一天,突然覺得好累啊,往窗外一看,才發現那棵榕樹怎麼葉子都掉光了,我記得上一次看它的時候,還才出了嫩芽。


高考前三天學校開始放假(我們學校不是考場),還是只有我一個人在學校裡繼續做題。我拿著數學試捲去找數學老師,想讓他教我後面那道大題,我尊敬的易老師就讓他高二班的學生自習,把我叫到辦公室,耐心地給我講解……

收拾好東西,一個人上縣城去參加高考了。


2

作者:王振宇

來源:知乎


為了考高分

1、我連續289天早上4∶30起床學習。

2、高三的常態是早餐5min,午餐9min,晚餐7min。

3、為了提高自己做理綜題的速度,曾在一天裡做完了11張理綜的試卷。

4、把過去15年的所有高考真題都寫了3遍。

5、為了保持自己精力充沛,每天喝5袋雀巢的特濃咖啡。(後期喝咖啡已經沒有用了,只能把咖啡粉直接倒進嘴巴裡,就著水吞下去……)

6、為了記住所有生物的知識點,從頭到尾一字不落地把所有生物書大聲朗讀了17遍。

7、寫卷子寫到把手磨破了皮,用創口貼處理好後繼續做數學真題。

8、把30篇語文的作文範文背得幾乎—字不錯。

9、把書桌從教室裡搬出來放到了空教室裡,只為了更加專注地學習。

10、被不了解我的陌生人誤認為精神不太正常。

......

高三需要先弄清楚5件事


-是補弱科還是增強項-

建議補提分空間大,而且可以快速提高的學科。

在做計劃時,你衡量學科的標準並非是強科弱科,而是在相同的時間裡,學習哪一科的哪一部分,可以提高更多的分值。舉個例子,數學中的統計題部分比較難提分,佔分又不大,如果有其他的部分能提分更快更多,就可以放棄掉這一塊或將它的優先級排後。


在暑假期間,你可以將重點學習的計劃安排到早上的9點到11點和下午的3點到5點這兩段時間,可以配合高考的時間節點,其他的時間可以適當不那麼緊張。


-8020法則-

經常有「8020法則」的說法,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高考試題中有80%都是基礎知識,剩餘20%才是稍難的綜合題,所以第一輪複習的重點就是基礎知識!

什麼叫事半功倍?你一上來就開始刷題,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卡頓中感到挫敗不堪,而當你拿起課本翻看,你會發現其實有很多的答案就在你不太在意的基礎知識裡,所以要先理清死角再去做題,這叫事半功倍。

比如數學的公式和原理,英語的單詞短語、語法和句子結構等,語文課本中突出標註的字詞句、文綜中的詞語概念和知識主線、理綜的知識脈絡等。這些基礎知識,只要你肯在暑期時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時間來合理安排學習,你在後面就會跑得很快,也會自信很多。

高三伊始,你會發現各個學科除了會講一些新的知識點外,其餘時間都會陸續地進入複習狀態。有了你在暑期打下的基礎,你會發現在既要「溫故」又要「知新」的高三初期,你可能會比其他的同學承受更小的壓力,也會自信很多。


-在時間規劃中提效率-

進入高三後,不管你的學業有多繁重,開夜車的行為是絕對要杜絕的,理由很簡單:高考是在白天進行的!你需要把最好的學習狀態都留給白天。

有很多高三黨會有疑問,我自己的學習計劃和白天在學校老師給的計劃要去怎麼協調?該聽誰的?其實這是可以結合的。白天你學了什麼,晚上你就去複習什麼,白天哪一科花費時間的時間多,晚上就追哪一科,不要和老師的教學背道而馳。

你的學習規劃要細緻到每天晚上的哪個時間段要針對哪一科,而且在每周的周末對你這周的學習計劃進行總結。

-定目標提升專注度-

剛才說的都是非常細緻的學習計劃,這裡說的是如何定目標,比如:一模時某個薄弱的學科要提升多少分,二模時要考進年級的前多少名,最後打算要考入哪一所大學。你的目標不要定得過於遠大,是你看得見摸得著的目標,你才有可能去專注。

舉一個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你要攢零花錢去買一件自己很想要的東西,這件東西如果你堅持攢下一個月的錢就可以買到,你就會去堅持攢錢,並且專注且開心;而如果這件東西的價格特別貴,你得攢個幾年才能買到,而且過程很辛苦,那你就很容易放棄掉這個目標。

目標的合理是為了去提升你的專注度,什麼是專注度?就是有效的學習時間的增長,你捫心自問,每天晚自習下課後學到夜裡,在這其中你完全專注於學習的有效學習時間能佔到百分之多少?這個是需要培養的,有一個小方法是:先做自己不喜歡的/薄弱的學科,把有興趣/較強的學科留到後面你稍感疲乏的時候去學。

-沒有幫不上忙的父母-

很多父母可能會說,哎呀我的水平有限,孩子到了高中,在學習上我們就完全幫不上忙了。所以有很多父母會只關心孩子的生活起居,把學習上的事情全盤交給學校老師或者補習班。其實,家長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家長可以協同孩子去按照上述的方法合理地制定計劃,其實已經工作的人會比還在上學的孩子對計劃的可操作性會更有把控,計劃制定好了以後,父母一方面可以監督孩子的執行,另一方面也要去創造一個能讓孩子高效學習的家庭環境,這也是為什麼「陪讀」盛行。

同時,其實很多尖子學生的錯題本,都是有父母來幫忙整理的,把試卷中、做題過程中發現的錯題都歸納到一個本子上,這種基礎工作如果父母能幫忙做,是會節省不少複習時間的。


高中各科學習規劃


01語文:做好手頭的事情

語文的素養並不等同於語文考出的分數,只要複習策略得當,在高三後期的複習中,依然可以打造語文學科高分的不朽傳奇。

02 數學:把握重點

針對高考可能出現的新形勢和新特點,對於高三數學在後期的備考,必須要大膽變革和創新,以數學思想方法、解題策略和應試技巧為主線,打破知識結構的順序,拋去守舊的數學備考策略,要真正地把方法學到手,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應試技巧,從容地走好備考之路。

03 英語:培養應試技巧

英語的備考,重點在於解題的技巧,要抓住每一個題型的關鍵。

04 物理:概念,規律,解題技巧

物理的第一輪複習中,學生要掌握的是基本概念、規律和解題方法與技巧。要訓練自己模擬物理情景在腦海中再現的能力。可以說,一旦你可以將物理題目中的描述現象在思維中轉化成真實準確的場景,你的物理學習能力就會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05 化學:精練高考真題

化學的內容是很龐雜複雜的,要考察的都是重點模塊的知識。

06 生物:精設專題,重點突破

距離高考愈來愈近,生物的複習要在回歸大綱的同時,還應以「夯實基礎,突出主幹;突破疑點,重複變換;重視訓練,能力凸顯」為指導思想,不斷完善知識網絡,進行知識重組,進而實現學科知識的廣泛整合。

07 政治:注重知識融合

政治的考試主要是以大量的熱點問題為載體來進行命題,但一些次熱點的問題也會同時出現在試卷中。因此,在一輪複習中,兩者都要兼顧。

08 歷史:全面複習,提升閱讀速度

近幾年來,歷史考試的趨勢主要有以下幾點:

1、題型的固定。

2、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的內容兼顧,政治史考查的內容比例最高,其次為經濟史,然後才是文化史。

3、對歷史的記憶要求降低,能力的考察更加突出。

4、由圖入史、因文入圖,圖文的聯繫更加緊密。

5、現實的熱點常穿插在題中。

09 地理:理解基礎概念

高三地理的學習和複習的內容既多又雜,有很多的基礎知識分散覆蓋在初高中的教材中。往往是學了新的,就忘了舊的。如何做好高三地理的學習與複習,如何做好知識整合,是同學們要面臨的重要問題。

—切皆是選擇,修行在於自身。

最後送給高三的學弟學妹—句話

「珍惜能夠拼搏的時光,至少讓自己成為配得上得到命運眷顧的人。至於結果,相信時間會給你答案的。「

已經畢業的你

高三時你有多瘋狂?

歡迎後臺留言與我們分享!



來源:綜合自網絡。由高中根據地創作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一個人要有多努力才能考上985、211大學?
    雖然很多人心中對成功的定義不太一樣,但是對於大多數高中生來說,考上985、211大學無疑就是成功!我們都知道考上985、211大學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汗水,可究竟要達到什麼樣的努力程度呢?今天小編就採訪了幾位985、211大學的學長學姐,看看他們在高中階段為了考上現在的大學付出了怎樣的努力?
  • 那些考上985、211的學生,到底有多瘋狂?
    前兩天偶然間看到這個話題,思緒一下子就被拉回了高三,巧在最近高考志願填報也已經結束,所以本期,我們一起來說說,那些考上985、211的學生,到底有多瘋狂?首先,為了避免被各位大大帶去爬山,小希在此聲明一哈,以下內容,沒有絲毫炫耀或者賣弄的意思,只是單純地講個故事,況且頭條裡面的大佬比較多,如若看到,請原諒我冒昧獻醜,好了,開始正式的故事。
  • 能考上985,211名牌大學的高三學生,家庭背景與個人努力都很重要
    能考上985,211名牌大學的高三學生,家庭背景與個人努力都很重要為什麼現在考上211,985這些名牌大學的都是家庭背景好,活潑開朗的孩子佔多數?而那些普普通通的家庭子女很努力的學,沉默內斂,大多數卻只能去一般般的學校?
  • 高考倒計時37天,高三父母問:考上985,211大學很了不起嗎?
    最近,有些高三父母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考上985,211大學很了不起嗎?北大畢業的賣豬肉,清華畢業的當保安,名校畢業不是還幹社會最底層的工作?人人都知道985,211大學是我國的重點大學代名詞,能考上的都是成績拔尖拔尖的。
  • 高考:考上985、211大學有多難?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重點中學的重點班想要考上985、211大學是很輕鬆的,但其實恰恰相反。就算是像衡水中學那樣的學校,所有的學生也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和努力,才能考上985、211大學,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頂尖學府更是異常辛苦。
  • 能考上985高校的學生,在高中都是什麼樣?聽聽高三班主任怎麼說
    文/紅麗說教育在我國985、211、雙一流這些大學都是非常出名的,在每年高考的時候,都有很多學生爭相恐後的進行報考。所以想要成功考上985高校,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什麼是985高校?雖然985高校只有39所,但是它比211還要好,是重點中的重點大學。所以985大學是響噹噹的招牌,就算是在今天,雙一流大學也是不如985的。那麼很多人就好奇,能夠考上985高校的學生,在高中的時候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一位資深的班主任告訴了我們的答案,他表示通常考上985高校的學生都具有這2種特徵。
  • 怎樣的學生才能考上985和211大學?過來人告訴你
    在10年前,基本上985和211大學就是重點大學的代稱,考上了重點大學相當於就考上了985、211。但是10年後的今天,越來越多原來的二本高校晉升為了一本高校,而985和211高校還是原來那些,並沒有增加,因此水漲船高,直接導致985和211的分數線直線上升,通常要比重點線要多50分以上才有希望,這也是現在的高三同學們上985、211大學越來越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 想上211、985需每科考多少分?高三黨還能在剩下的200天做什麼?
    能考一所名校也自然是無學子的夢想,而我們心中的名校自然是211或985。那麼想考上211、需每科考多少分?高三黨還能在剩下的200天做什麼?要知道,全國一共有39所985院校,數量只是佔學校總數的1.3%。其次就是有77所211工程重點大學,佔有比例也只有2.6%。數據可見,985和211在全國學校的數量當中,算得上是鳳毛麟角了。
  • 看考上 985的學霸在高三多瘋狂?可見曾經的李陽至少傳遞一種精神
    01瘋狂並不可恥,能瘋狂地投入正確的事,的確能讓你變得更好有這麼一段話:這個世界比你想像得大得多高三努力是這樣、高三拼命是這樣,高三瘋狂當然也是這樣。就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國家裡,正和你一起面對高三的人就有1000萬人,而高考恢復40年來已經經歷過高考的人有2億,他們當中的確有高一到高三穩紮穩打不把瘋狂掛在嘴邊依然考上所謂985的正牌選手,但也一定有無數在高三奮起直追、瘋狂付出常人不可想像努力才完成逆襲的偏門英雄。
  • 你要有多努力才能考上211、985?
    在學生屆一直流行著這麼一句話:「天王蓋地虎考上985,寶塔鎮河妖考上211」,211大學都是我國的重點高校,985大學是211高校中的重點,特別是「C9高校聯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代表了我國高等教育院校的頂尖水準
  • 想上985、211?各科最少需要這麼多分!你的各科成績達標了沒?
    作為奮鬥在高三教室的「高三黨」們,對於他們中的很多人而言,都是將「考上211、985高校」作為自己的高考目標!雖然高考最終錄取,都是以總分統計,但是我們知道隨著越來越多的重點大學,對於學生各科成績開始做要求,「偏科」比較嚴重的同學,很多時候都會在高考最終錄取時,無緣這些「985高校」和「211高校」!那麼,想考上「985高校」、「211高校」各科到底需要多少分呢?
  • 高中文科生要多麼努力,才能考上985、211?總結得太精闢
    最根本的還是個人的實力考上985、211大學也取決很多因素,但最根本的還是個人的實力,此外,吃苦精神非常重要。 大家可以算一下,差不多考上985、211大學,起碼要會做試卷的百分之八九十,還要保證都不會錯。高考過的人都知道,這是非常困難的。
  • 高三成績平平想逆襲,做好這3點,有希望考上211大學
    今年的高考已經結束了,眼看著學霸們上清華,上北大,上211和985大學,看著低分考生漏檢名校,你不眼氣嗎?你不想上好大學嗎?在歡樂和期盼中,放了半年假期的學生,如今滿懷著期盼和喜悅來到了校園。高三這一年他們人生中重要的衝刺階段,努力考上他們理想的大學 。
  • 高三還玩手機能考上985、211?手機對學習有無影響?應該怎麼辦?
    在我身邊,高三還玩手機可依然考上了一本甚至985、211大學的人,也是有的。上初中後,逐漸有了智慧型手機,他非要父母買一個,父母怕他耽誤學習,可他保證絕對不會,拗不過他就買了。那時學校對手機管控沒那樣嚴格,他也帶著手機上學,不過在學校不玩,只是放學後接打電話。但是晚上回來不管多忙,都會玩一會兒,再看書、做作業。周末放假一天,那可就大部分時間都是耍手機了、打電腦遊戲了。不過,也確實如他承諾的那樣,基本沒有影響學習,中考以高分進入了我們當地的重點高中。
  • 想要考上985大學,高三一模多少分才有希望?聽聽高三班主任怎麼說
    文/小皮球說教育 對於學生們來說,像985、211這種名校是他們的目標,尤其是清華、北大那種名校更是無數學子心目中所期望的。但是真正可以考上這些大學的學生,每年卻是寥寥無幾的。
  • 高中普通班的學生,考上985、211的機率到底有多大?
    有叫實驗班的,有叫重點班的,有叫項目班的,有叫競賽班的,有叫清北班的……一個學校裡,大多數孩子上的是普通班。如果高中進了普通班,會不會對成績有影響?還有沒有機會考上985、211院校?了解重點班和普通班的區別,在普通班發揮自己的優勢才是關鍵。01高考結束後,學校就會公布本一本二上線率。
  • 在縣級高中上學,能考上985、211大學嗎?答案很現實!
    完全可以考上985,211外部環境確實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這個真的不可否認,除非自己自制力特別強。如果周圍環境的學習氛圍的確不好,應該做的就是適應它,而不是去改變它。培養自己的專注力,自己要多下深功夫。
  • 需要多努力才能考上985、211?答案很現實也很無奈
    但想要考上一所好大學卻不容易,尤其是985、211這類知名大學。那需要多努力才能考上985、211呢?這個問題估計很多人都說不準,大家都知道要很努力才能考上,而具體情況卻很少有人可以說明白。這裡給大家做一下簡單的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想要考上985、211到底有多難?
    隨著教育的發展進步,越來越多的孩子能讀書上大學,而大學生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寶貴,本科學歷已經普遍。時代在變化,國家在進步,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是越來越大,為了能在眾多畢業生中脫穎而出,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很多同學把眼光瞄向了考研這條道路。
  • 為什麼要努力考上985大學、211大學?
    事實也是如此,就目前的情況下,每年大約有800萬的大學畢業生,這對於很多企業來說,選擇人才,有了更多選擇,就像上面的HR說的,明明有那麼多已經別證明的優秀人才,為什麼還要從眾多優秀率低的人裡面再選拔人才呢。